簡體版

第三章 揀果子換錢

棗兒的話讓夏大郎面色一僵,遂急急的安撫棗兒︰「你別听那幾個臭小子胡說,那就是些罵人的混話罷了,你別放在心上。」

夏大郎的話說得含含糊糊的,棗兒側頭想了片刻,問道︰「你老實告訴我,是不是我的八字不好,生來克親?阿娘出事那會子,那些三姑六婆一直沖我指指點點,說甚麼阿娘的病是被我克出來的……」

棗兒的話讓夏大郎眼里滿是心疼,恨不得把那起子愛嚼舌根、揭人傷疤的三姑六婆再狠揍一頓,說出來的話更是擲地有聲︰「哪個敢胡亂嚼舌根、說你八字不好?你八字好著呢早年就有路過我們村子的高僧替你掐算過,說你這八字旺夫旺子,是個有福氣的人」

夏大郎這麼一說,棗兒心里更加不解︰「那他們怎麼說我……」

「那些三姑六婆說的話有哪句能信?你別把她們的話放在心上,成天胡思亂想、自找煩惱,」夏大郎說著指了指前方、將話題岔開︰「那不是阿舅嗎?」。

原來棗兒兄妹說話間已經走到海邊,才剛剛走到金家那條船邊,就見舅舅金守福擔著兩個圓木桶迎了上來,一見棗兒兄妹二人便卸下擔子,滿臉擔憂的問起金氏︰「我听說你們阿娘又犯病了,現下好些沒?」

夏大郎答道︰「已經清醒過來了。」

金守福聞言如釋重負,拿了網兜往木桶里一攪一提,手上很快握了一條甩著尾巴的海魚,再熟練的抽了根柳條串了魚嘴兒,打了個結遞給棗兒︰「正想著送條魚給你們阿娘補補身子,你們來了正好自個兒把魚拎回去。」

金守福是金氏唯一的兄弟,一家五口都住在泊在海邊的漁船上,平日里靠出海打漁為生,家里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海物。

棗兒和金守福一向親厚,見金守福把魚遞給她故意縮著手不肯接,只笑嘻嘻的纏上金守福,搖著他胳膊撒嬌︰「阿舅順道幫我們把魚拎到家里去成不?我們還要去揀果子呢」棗兒說著惦起腳尖往漁船上張望︰「大表哥他們呢?阿舅快把他們喊下來,去晚了可就只能揀爛果子了」

金守福自家沒有閨女,對棗兒這個外甥女一向都稀罕得緊,棗兒一發話他立時沖自家漁船吼了聲︰「元寶你們幾個兔崽子還不快滾下來?」

大漁船須得停在水有點深的地方才不會擱淺,金守福一家想要上岸,就得先從大船上放下一塊小竹筏,再用竹竿撐著竹筏劃到岸邊……眼下金元寶、金銀寶兩兄弟正撐著竹筏往岸邊劃來。

棗兒心里惦記著那滿地的野果子,一見兩位表哥上岸、閑話都顧不上說一句就拉著他們往後山趕,幾人趕到時已有三兩個孩子在揀野果了,把棗兒急得立刻給幾位哥哥分工︰「我們分頭行事,東西南北四角我們各去一角」

說完棗兒搶先行動起來,拖著竹筐一路走去,見到野果便揀起來丟到筐里,夏大郎等人也緊跟著分頭行動,臨走前夏大郎不放心的叮囑棗兒︰「阿妹你仔細些,身子要是吃不消就坐下來歇歇,果子沒你身子重要。」

「阿哥放心,我曉得輕重。」

棗兒答話時動作可是一點都沒放慢,這回被台風刮落的野果比往常要多,還有一些原本埋在土里的竹筍也被刮得露了頭,把棗兒樂得見牙不見眼,舉著一把小鋤頭、一見到筍頭便挖,不多時拖著的竹筐便裝了一半……幾人分頭揀了小半天,各自的竹筐就都裝得滿滿的,讓他們很快就按原路返回。

四人一打了照面,棗兒一見那滿滿四竹筐的東西便十分興奮,拉著幾位哥哥一鼓作氣的跑下山,打算把揀到的野果等物賣給貨郎———這些鄉間野果城里的果子行是不收的,只有走街串巷的貨郎會低價收購,收回去簡單的加工成蜜漬果子或腌果脯等,自個兒再挑著到別處叫賣。

棗兒幾人才跑到村口,就見身穿著藍褂子、肩搭大口袋的李貨郎被一群人圍在中間,棗兒見了急忙拉著夏大郎鑽進人群里,把背上那筐果子往李貨郎跟前一放,甜甜的喚了李貨郎一聲︰「李大叔,這些果子您瞧瞧能不能收」

棗兒雖是鄉間長大的丫頭,但卻生得粉雕玉琢、白淨秀氣,加上棗兒一向嘴甜會哄人,李貨郎不過是和她打了幾次交道就十分喜愛她,一見她送來四筐野果,立時樂呵呵的全都收下︰「能,我瞧著這里頭還有不少夏筍和蘑菇……就在以往的價錢上再多給你十文錢,可好?」

往常棗兒一筐子野果能從李貨郎這兒換得二十文錢,如今一筐能換得三十文錢,四筐可就足足有一百二文錢,都能這換成一分銀子了

這筆買賣怎麼算都是棗兒佔了便宜,把棗兒喜得眉眼彎彎,小嘴兒越發像抹了蜜般甜︰「成,李大叔您回回都多給我好幾個錢哩,听您的我準不吃虧」

李貨郎被棗兒哄得笑容滿面,爽快的模了一吊錢出來,從上面捋了一把下來,數了一百二十個塞給棗兒,塞完又切了一小條麥芽糖,用油紙包了送給棗兒解饞。棗兒甜甜的道了謝,收好那包麥芽糖又向李貨郎討了根紅線,將那一百二十個銅板子兒串了起來,小心翼翼的貼身藏好。

辦完正事後,夏大郎三人匆忙趕去村頭的私塾上學,棗兒閑來無事便索性跟在李貨郎身旁打轉,饒有興趣的看他如何做買賣———只見李貨郎身前擺著兩只大竹筐,竹筐里裝滿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兒,有孩子們最喜歡的紙糊燈籠、風車、泥人兒並磨喝樂等玩具;

有一些從富貴人家管家那兒淘來的二手貨,還有一些半舊不新的衣裳和麥餅、麥芽糖等小吃食。

除此之外,李貨郎肩上還懸掛著一根竹扁擔,扁擔兩頭用紅繩串著各式各樣的東西,有婦人用的各色頭花首飾,有樣式新奇、花色不一的絡子,還有紙墨筆本等東西。

棗兒把李貨郎賣的東西打量了一遍,目光最終停在那些頭花首飾上頭,默默的在心里拆分了幾遍,覺得這些頭花首飾扎法都不難,只要拿在手上仔細的研究一番,棗兒自信她就能依葫蘆畫瓢的扎出來,甚至還能扎出一些新穎的樣式———棗兒在前世可是DIY各種小飾品的高手呢

心思輾轉過後,棗兒覺得她誤打誤撞又模出一條掙小錢的路子,躍躍欲試的指著那些頭花首飾問道︰「李大叔,幫你扎這些頭花能不能掙錢?」

「怎麼不能?看扎的頭花難不難,簡單的扎二十個給十文工錢;難一些,扎出來較為好看、好賣的,二十個能給二十文工錢呢」李貨郎本就經常賒些珠子、軟銅絲、假花等材料給有手藝的婦人,借她們的巧手做成成品,驗收時再按件給工錢。

棗兒一听掙的不比揀野果少,葡萄似的眼珠子滴溜溜的轉了一圈,挑了朵做工最為復雜的頭花問道︰「要是扎出來的樣式新穎不常見,還比這朵還要好看呢?」

「樣式新穎不常見的稀罕著哩,那些大戶人家的婆子、丫鬟最是喜歡———你嬸子每回一送些樣式新穎的頭花過去,她們就搶著掏錢要買下這獨一份兒」李貨郎簡單的和棗兒講了講頭花的行情,又隨口給棗兒許了個高價︰「要是你扎出來的頭花稀罕好賣,大叔每個給你二十個錢當工錢」

棗兒等的就是這句話,當下便拿自個兒的小手去拍李貨郎的大手︰「行,我們拍掌成交李大叔可要說話算話哦」那人小鬼大的模樣把李貨郎哄得眉開眼笑。

棗兒見李貨郎笑吟吟的允了,便蹲從一兜材料里挑了些能用上的賒了回去,打算閑暇之余扎幾個頭花換錢……

棗兒一抱著材料回到家,就撅著小把藏在床底下的小陶罐扒了出來,將先前賺的一小吊錢扔了進去,再掂了掂小陶罐的重量,覺著比前幾日重了不少才心滿意足的將它藏回床底,再一抬頭見差不多到做午飯的時辰了,便轉身進廚房忙活起來。

夏家並不富裕,棗兒做飯時只敢從米缸里勺了一碗不露尖的糙米,洗淨倒進鍋里後加了大半鍋的水,又扔了把洗干淨的野菜進去,才將鍋架在灶上。

棗兒蹲在灶前燒了一會子柴火,見灶膛里的火漸漸旺了起來,便從牆角扒出十來個紅薯扔進灶膛,再拿了根樹枝攪拌了下、把它們全都埋在柴火底下,這樣才能一邊煮粥一邊把紅薯悶熟了———夏家四房人加到一塊兒,大大小小也有十四、五口人,一鍋稀粥加那十來個紅薯遠遠不夠一大家子吃,棗兒還得在做些麥飯才行。

閩地之人雖喜吃稻谷、吃不慣北邊人喜歡吃的小麥,但這小麥卻比稻谷要便宜不少,因此每年夏家收了糧食都會勻出一部分換更多的小麥回來屯著,平日里用小麥做些麥飯來填飽肚子,否則光靠稀粥和紅薯墊肚子,下地沒揮兩下鋤頭就餓了。

這麥飯做起來倒也簡單,棗兒先把已經泡了一宿的麥子撈出來晾干,再放到石臼里搗,搗到麩殼月兌去、麥仁出露,才攤籠屜里架到大鍋里蒸。

忙完這些棗兒點了點正在做的幾樣吃食,見午飯有稀粥、麥飯、番薯,便不打算再費柴火、油鹽做別的菜了,只惦著腳把高高懸掛著的竹籃托了下來,抓了幾片魚鯗裝了兩碟子,又從腌缸里取了兩瓣子咸菜,細細的切了一碟子打算用來就粥吃。

飯得了夏家人也全都回來了,眾人都是干了一早上的農活、肚子早就餓空了,一上桌就狼吞虎咽的扒著飯菜,很快就把桌上擺的吃食一掃而盡,各自散了回屋眯眼打盹,為下午繼續下地干活養足精神頭。

新書求包*,請大家不客氣的大力包*瑞雪吧~記得收藏投票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