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卷 第八卷第十八章 法正的陰謀

第八卷第十八章法正的陰謀

且說黃忠生擒了月兌力的嚴顏,率領部隊殺到江州城下。城上雖然有著五千青壯民夫,但是卻始終不是正規部隊,沒有多少斗志。看著被捆在一旁的嚴顏,城上的民夫就失去了斗志,加上黃忠威脅說如有抵抗,立即屠城。很快,江州的城門就被民夫們主動打開。

黃忠在諸葛亮的屢次告誡下,收斂了許多,加上南征多日,前段時間被劉激起的邪火也慢慢消散。入城之後,黃忠立即派出部隊,控制城中要害;同時勒令部隊不得擅入民居、不得擅殺百姓;並出具榜文,以安民心。這樣一來,城中百姓倒是安心許多,等到中午時分,有些膽大的商家已經開門營業。

此時黃忠已經來到城守府中,命令左右將那嚴顏推了上來。黃忠自坐于主位,嚴顏卻仍挺著身子,不肯下跪。

黃忠有心試探嚴顏的膽量,就裝出憤怒的樣子來,咬牙切齒地吼叫道︰「我大軍南征,沿途郡縣全部投降,根本沒有抵抗的。怎麼到了你這江州,居然耗費我如此多的功夫?你知不知道,這會要我家主公在雒縣消耗多少條性命?」

嚴顏毫無懼色,他反而怒聲反駁道︰「是你們不受信義,不念我家主公情誼,侵犯我巴郡。事到如今,我也跟你們沒話可說,把我押下去殺了吧。我巴郡自有斷頭將軍,絕無投降將軍」

黃忠大怒,喝左右上前,將他押到當街,立即問斬。

嚴顏還是毫無懼色,大聲說道︰「賊匹夫砍頭就砍頭唄,你在我面前發什麼怒氣?」

黃忠見嚴顏聲音雄壯,面不改色,心中佩服,于是收回了竭力扮出的怒臉,笑著走上前來,親自為嚴顏解去繩索,取來披風,披在嚴顏肩頭。然後將嚴顏攙扶到大廳正中高坐,自己低頭參拜道︰「我一向知道將軍乃是豪杰之士,適才只不過是在試探將軍膽量而已。剛剛言語有些冒犯,希望您不要見怪。」

嚴顏冷笑不語,剛剛以死相迫我都堅守自己的立場,難道會因為你說幾句好話我就投降了嗎?

黃忠見嚴顏並不領情,于是命人將他送入內宅,軟禁起來。然後寫一書信,飛馬報于諸葛亮、法正。法正對諸葛亮說道︰「主公,這嚴顏軟硬不吃,本應斬殺示眾。但是他在蜀軍中故舊頗多,真要是斬殺了他,不知有多少將士都會對我軍起怨念。不如就此軟禁,對外宣傳嚴顏已降。您看如何?」

諸葛亮默許,于是法正速速修書回復黃忠,讓他將嚴顏嚴密地囚禁起來,隔絕與外界的聯系。然後宣傳嚴顏已經投降,並宣稱諸葛亮已經拜他為巴郡刺史、虎烈將軍

消息傳出,蜀軍將領都了解嚴顏的脾性,知道他絕對不會投降,很可能是被黃忠囚禁起來。因為自從傳出這嚴顏投降的消息後,就再也沒有人見過嚴顏,也許他已經被黃忠暗殺。可是百姓卻不知道,全都宣揚嚴顏投降的消息。附近民壯紛紛投靠黃忠,將黃忠的部隊擴張到三萬余人。諸葛亮任命吳蘭為巴郡太守,率領五千老弱在此留守,命令黃忠火速率軍前往雒縣之南,與主力南北夾攻雒縣。

沿途各村鎮不明情況,相信了黃忠的宣傳望風而降,但是各縣守將卻被誓死不降的嚴顏所感動,誓死抵抗。尤其是資中、牛鞞兩城,守將都是嚴顏的舊部,他們兩人率領所部人馬奮勇抵抗,但是畢竟因為敵眾我寡,兩位守將皆戰死,縣城也被黃忠攻克。後來黃忠回憶到︰「忠所過皆需戰克,大小數十戰,終與主公會與雒縣。」

再說劉循、劉這邊,得知江州被攻克、嚴顏被囚禁的消息後,兩者心中大驚。以張翼率領五千傷兵留守雒縣,劉循、劉帶著一萬士兵迅速逃往新都。劉循、劉左腳到達新都,右腳還沒邁進城門,就听到張翼投降的消息。兩人趕緊加強新都城的防御工事,同時派出使者向成都緊急求援。

成都也沒有辦法啊,劉璋連忙開大會,大會開了整整一天,最後只有一個決議,那就是火速派出使者,催促路上的張松,讓他加快腳步前往漢中,請求馬超攻擊諸葛亮後路。不過張松已經走了好幾天了,使者不一定能找到他。

同時,劉璋命令所有郡縣建立義兵民團,所需糧秣皆由官庫承擔。劉璋算是想好了,就算自己下台也不能讓那諸葛亮好過。對于這個命令,蜀地各豪族倒是紛紛響應。大家早就想公然建立自己的武裝了,這年頭,有了兵說話才硬氣。大家雖然看著劉璋不順眼,但是看著這個命令的份上,還是對劉璋很是留戀。何況這諸葛亮據說也有些限制豪強的舉措,如果不是為了抵御曹軍將來的進攻,劉璋繼續坐著州牧的位子也未嘗不可。

再說諸葛亮這邊,得了雒縣與黃忠成功會師,又得了張翼這員小將,遂重賞諸將。諸葛亮對大家說道︰「既然咱們攻克了雒縣,成都就失去了外圍屏障。只是周圍這些個州郡,各有各的力量,萬一我們攻擊成都時他們突然發難,那就會對我軍產生不利影響。如今我命令︰張翼引黃忠安撫江陽、犍為等處所屬州郡;令吳懿領著孟達安撫巴西、德陽所屬州郡,選拔當地心向我軍之士,擔任各地郡守。然後回兵此處,共同出兵進攻成都」

眾將慨然領命,孟達、李恢等人便領軍而去。

諸葛亮對李恢問道︰「從這里到成都還有什麼關隘嗎?」

李恢回答道︰「再無關隘,不過在雒縣以北,還有一地有重兵守御,乃是綿竹,由費觀、李嚴指揮。微臣擔心如果咱們直撲成都,那綿竹守軍也許會出來搗亂。」

諸葛亮對法正笑道︰「這兩人前幾日我軍攻擊雒縣時倒是有些動靜,不過漢升回師很快,他們愣是被嚇得退了回去。現在我軍主力雲集,正好徹底解決他們。」

法正點頭稱贊,又進諫道︰「主公,咱們現在攻破了雒縣,成都頗受震動。既然主公欲以仁義服眾,我建議暫緩進攻,且向那劉璋遞上書信一封,陳說利害。如果劉璋被我說服了,咱們可以輕松獲得蜀地;如果劉璋不能被我說服,這書信往來耗費的時間,也足夠漢升、子度他們掃蕩周邊了。咱們可以聚集起全部兵力,一起殺向綿竹,迫降那費觀、李嚴」

諸葛亮拍手稱贊︰「孝直此言最善。」于是連忙讓法正寫下書信,派人徑直送往成都。

不久,劉璋就收到了法正的書信,他拆開一看,法正在書信中分析了當前的局勢,提出了若干劉璋的弱勢,然後寫到︰「我主孔明自發兵以來,仍然眷戀當初在涪城一起談天論地的情誼,不願與您兵戈相見。目前的形勢您也很清楚,我主已佔盡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您現在幡然歸順,我主肯定會厚待于您,望三思裁示。」

劉璋大怒,法正如此欺我,真是氣煞人也不過他也沒有多少辦法,成都現在兵力並不充足,但是出不了這口氣,他心中很是難受。于是劉璋派出密使,責令費觀、李嚴迅速出兵,趁著諸葛亮所部黃忠、孟達不再雒縣的機會,與諸葛亮本部展開決戰。

費觀對劉璋一向忠心不二,所以雖然他不懂軍事,卻依然被劉璋委任為綿竹的主官。按輩分,費觀還要叫劉璋母親一聲表姑,雖然這親戚有些遠,可是打小費觀就跟著家人一起走動。後來費觀長大了,劉璋還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他。所以別人說話在費觀這里不好使,劉璋的話,在費觀這里卻比聖旨還要厲害。既然那諸葛亮、法正惹怒了劉璋,那麼費觀這里沒二話,就一個字——打當然,作為一個文官,他對軍事並沒有多少研究,所以還是將李嚴請了過來,听听他的意見。

李嚴收到書信,很是猶豫。自己這里雖然有三萬士卒,但是諸葛亮那邊人馬也有兩萬有余。而且人家諸葛亮那邊士兵俱為精銳,而自己這邊卻老弱混雜,青壯只有萬余人而已,經過訓練的士兵也不過是五千余人。所以李嚴、費觀一直在加固城牆,坐等諸葛亮來攻。可現在收到劉璋的書信,李嚴以自己對費觀的了解,就知道他一定會力主出兵。

果不其然,費觀對李嚴說道︰「正方,主公既然命令咱們出兵,咱們就一定要听從他的命令。現在的問題就是出多少兵,什麼時候展開攻擊?」

李嚴悄悄嘆了一口氣,這種明知必輸的仗打起來真沒意思。他對費觀說道︰「賓伯,現在綿竹的兵力你也知道,只有這五千精兵可以使用。但是如果令他們出擊,綿竹就會只剩下老弱,反正這仗也不好打,要不咱們派個兩三千老弱意思意思,就算全部折損了也無關緊要,綿竹仍然安全無疑。」

費觀撓了撓頭發,「讓我考慮下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