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VIP章節目錄 第七卷第五十四章 再定巴中

張魯听說陽平關淪陷、張衛生死不知後。頓時方寸大亂,以頭搶地,嚎哭不止。他將功曹閻圃叫來,命他前往曹軍請降。

閻圃見左右無人,就對張魯說道︰「大人不必驚慌。如果現在您迫于曹軍軍勢,把我派去請降,那在曹鑠眼里咱們的價值就比較小了,您也得不到什麼好處。

反正您統治漢中以來,深得民望,巴中真人部落酋帥樸胡、杜、任約等人,對您敬佩非常。不如您現在去他們那里,統領軍隊與曹軍抗爭。只要讓曹鑠看到您的實力,讓他對您更加看重,到那時咱們再請降,也許曹鑠還會封您一個大大的爵位呢!」

張魯被閻圃這麼一說,頓時安心,于是命令所部將士攜帶家眷,奔南山入巴中,投當地的少數部族。由于曹軍已經開始向南鄭進發,張魯根本就來不及攜帶搜刮多年的財寶,左右官員狠狠勸說張魯將倉庫燒毀。免得為曹鑠所用,不過他們的請求都被張魯斷然拒絕。

張魯心中暗道︰你們這些沒腦子的家伙啊,要是听你們的燒了這倉庫,曹鑠搶不到東西,還不得怪罪于我。即使以後我率眾投降,他也會暗暗嫉恨于我,不如將倉庫封好,做一個大大的人情。

張魯當然不會將這些心思講出口,他對眾臣說道︰「我本來就想為國家效力,只不過是還沒到時候而已。如今咱們奔向巴中,只是避開丞相大人的鋒銳,並不是想惡意與他作對。這些財寶,本來就是國家所有,還是封存起來,留給丞相吧。」

于是眾人听取了他的命令,將財寶庫房封存起來,等到曹鑠進軍南鄭後,他欣喜地發現保存完好的財寶倉庫,這下軍費總算是有著落了。

不過由于最近西涼大旱,曹鑠命令將大多數運抵前線的糧食轉運到雍涼兩州,接濟遭受旱災的百姓,讓他們更快地醫治戰爭創傷。但是這樣以來,運往漢中的軍糧就相應減少,曹鑠不得不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向漢中各地派出大量使者,試圖勸降各地勢力。

曹鑠派出數名信使,前往巴中。對張魯之前封存財寶之事進行表揚,同時勸說張魯主動歸順朝廷,不要再負隅頑抗。同時,使者所攜帶的侍從,皆為懸甕山大營繪圖科的高材生,他們悄悄觀測巴中地形,繪制詳盡的地圖,為曹軍進一步行動做準備。

同時,曹鑠也在收集張魯政策的優劣之處,為曹軍政策提供一些新思路。張魯在漢中,因襲張修教法,並「增飾之」,並自稱「師君」。來學道者,初稱「鬼卒」,受本道已信,則號「祭酒」,各領部眾;領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不置長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務。

他繼承其祖的教法,教民誠信不欺詐,令病人自首其過;對犯法者寬宥三次,如果再犯。然後才加懲處;若為小過,則當修道路百步以贖罪。又依照《月令》,春夏兩季萬物生長之時禁止屠殺,又禁酗酒。他還創立義舍,置義米肉于內,免費供行路人量月復取食,並宣稱,取得過多,將得罪鬼神而患病。

這也就是五斗米教為何在漢中處處開花的原因。張魯還在思想上武裝該教,以《道德經》為該教的主要經典,為便于向其徒宣講《道德經》,乃為之作注,名《老子想爾注》。

他提出「道」「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侖」;認為「道精」「分之與萬物,萬物精共一本」;主張君臣民皆須「順道意,知道真」,「行誡守道」。又認為,「生」是「道之別體」,道人「但歸志于道,唯願長生」。「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只有「奉道誡」,將「積善成功」和「積精成神」二者結合起來,才能不死成仙。

他主張「治國之君務修道德,忠臣輔佐在行道」,指出如此一來,「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懷慕,則易治矣。悉如信道。皆仙壽矣」。還抨擊儒家五經「半入邪」,「大偽不可用」;反對婬祀,認為「天之正法,不在祭餟禱祠」;對宣揚「聖人天所挺生,必有表」,「仙自有骨,非行所臻」的《河》《雒》緯書也予以否定,提出道徒「忠孝至誠感天」、通過修行自臻「仙壽」的觀點。

因此他尤其重視道徒的自身修養,倡導誠信,有病則懺悔己過。相傳他又創涂炭齋等齋醮儀式。可以說,張魯的做法雖然有些個封建迷信的糟粕摻雜,但是卻也有可以稱道的地方。

遠在晉陽的鄭玄就為此特意寫來書信,邀請張魯前去商議。張魯雖然拒絕了鄭玄的提議,但是他還是心動不已,將五斗米教的各種規章制度及自己對天地的思索寫了下來,足足有百余卷,派遣專人送到曹軍之中。

曹鑠看出張魯已經心動,只不過為了自己以後的好歸宿,所以苦苦強撐而已。不過曹鑠並沒有對張魯隨便許願,相反,他加緊了對巴中的滲透。在使者們的工作下,八月初,巴中真人部落酋帥樸胡、杜、任約主動率部歸順。曹鑠將巴郡一分為三。以樸胡為巴東太守、杜為巴西太守、任約為巴郡太守。

張魯失去了巴中少數部族的擁護,也就沒有了與曹軍繼續抗爭的底氣,但是他還不能夠投降,因為張衛聚集了萬余兵馬,擋住了張魯投降的道路。

其實張衛對曹軍很不服氣,所以他希望能夠堂堂正正地與曹軍大戰一場;再說了,張衛很清楚張魯的想法,如果現在降了,他這個曹軍的手下敗將、這個曾經指揮士兵屠殺過曹軍萬余人的罪魁禍首,很可能就會被曹軍正法。只有在戰場上體現出自己的價值,當張魯投降後。他張衛才能夠幸免于難,並得到曹軍的欣賞。

此時曹軍軍糧將盡,曹鑠準備引軍後退至南鄭,停止對巴中的攻擊,讓樸胡、杜、任約等人維持對巴中的統治。等到軍糧運上來以後,再作計較。不過,曹鑠並不是停止了一切軍事行動,他命令剛剛榮升的偏將軍解標、高祚率領山地營悄悄出擊,偵查局勢,伺機攻擊張衛。

當然,這一切是保密的,曹鑠只是宣布全線撤軍。當命令下達之後,西曹掾東郡郭諶強烈反對,他悄悄來到曹鑠帳中,對曹鑠懇切地說道︰「將軍,咱們現在千萬不能夠撤軍,現在張魯已經萌生了降意,只不過因為張衛阻斷了道路,他才不能派遣使者來此。而張衛現在只是困獸猶斗,他手下的兵士們士氣低落、軍械欠缺,您即使派出一支偏師,也能夠輕易解決掉他。

可是,如果咱們現在撤軍,張衛就能夠得到喘息的機會,穩定軍心,提高他麾下士兵的戰斗力。加上巴中三酋首對張魯心存敬意,現在礙于我軍軍事浩大而降,等咱們退走了,他們就會繼續支持張魯。這樣以來,咱們這段日子的辛苦可就白費了!」

曹鑠听到此處,點頭稱是,這才告訴那郭諶,自己已經派出解標等人率領山地營悄悄出擊,只是為了麻痹巴中眾人,不曾將此消息公開而已。郭諶連稱丞相英明,對曹鑠心服口服。

再說解標、高祚二人,並沒有什麼名氣。因此他們在曹軍將軍叢里消失,也沒有引人注意。在使者侍從們繪制的地圖幫助下,兩個人率領山地營小心地避開了巴中少數部族的哨探,悄悄往張衛所部的營地而來。

話說張衛運氣也是太差,他親自選定的這個營地非常隱蔽,環境也非常優雅,而且還在巴中少數民族的警戒線後,安全性也有一定保證。但是張衛並不知道,這個營地所在的山谷是一群野麋鹿的棲息地。

白天里人來人往,麋鹿都被嚇散了,可是晚上它們又都集結起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營地被這些陌生人佔據。夜越來越深,篝火逐漸熄滅,麋鹿們眼前一黑,膽子也放大了許多,居然徑直奔著營地就沖了上來。

打頭的麋鹿或者跌入壕溝,或者撞死在鹿角上,可是剩下的麋鹿群卻沖進了營地,來回奔跑,將沒反應過來的士兵們統統撞死。等到張衛率領親信們打著火把、揮舞著刀劍開始驅逐麋鹿時,被踩死、撞死的士兵已經有數百人,更重要的是,許多士兵失去信心開始逃亡,僅僅一晚上張衛居然損失了三千余人!

等到天明之後,張衛無奈地下令全軍起營,向西北方搬遷。但是無論是他還是解標都沒有想到,兩軍居然突然遭遇,陷入了混戰。

解標一面指揮部隊作戰,一面仔細觀察敵情,當他發現張衛所部士氣低落時,他心生一計,下令後衛部隊鳴鼓吹號,偽裝成大部隊。果然,張衛屢受打擊,真以為曹鑠率領大軍來此,居然投降了!

十月,張魯攜帶家屬、親族來到南鄭,向曹鑠正式投降。曹鑠拜他為鎮南將軍,封閬中侯。至此,漢中全境遂為曹軍所有。V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