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雛鷹展翅初翱翔 第五章 初掌並州(中)

曹軍一路西進。中陽、茲氏、離石相繼被曹鑠收復。要不是有個瘦瘦的小伙子前來稟報。大家都不會相信這片廢墟就是有「塞外小洛陽」之稱的離石。那個小伙子就是韓龍。這些天專殺落單的羌胡人的韓龍。本來文弱的他根本就沒有機會。可是羌胡人被曹鑠打怕了。都忙著逃走。誰也沒有防備這個看上去毫無威脅的少年人。所以看上去憨厚老實的韓龍很快就把幾百名想抄近道的羌胡人領進了沼澤。然後瘦瘦的他再從里面爬了上來。這個過程說起來輕松。可是做起來一不留神就會要命。有好幾次。他都被瀕死的羌胡人反擊。受了重傷。縱使是這樣。韓龍依舊在咬牙堅持。家破人亡的他剩下的只有仇恨。他也只為這仇恨而活。

這樣文弱而陰狠的青年不適合待在正規軍里。卻適合執行千牛衛的特殊任務。曹鑠只是向他提了一嘴。韓龍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在韓龍的心里。這個擊敗羌胡人的英雄就是他感恩的對象。只要他繼續和外族打仗。自己就情願做他的爪牙。

相比較收服韓龍的輕松。重建離石要塞就是一個艱難的任務。離石這地方十分險要。如果上次不是守軍的麻痹大意。羌胡部隊根本就不可能輕松取勝。離石地處北川河和東川河的交叉。這兩條河從離石西岸回合成為一條大河。然後繼續向下走個十來里。就與南川河相交融匯。這三條河被當地人總稱為三川河。這樣的地形。只要守軍認真負責。敵人根本就不可能順利渡河。所以這個離石必須重建。並且要作為抵抗羌胡侵略的第一道防線地樞紐。這個緊要的任務曹鑠考慮再三。交給了高順。並給他留下了一千名步兵和五千名奴隸。

自從看到離石的慘樣後許多人改變了對羌胡的態度。就算那一直反對奴隸制的賈逵也大改口徑。他現在覺得僅僅把那些個犯下罪行地羌胡士兵罰做奴隸遠遠不夠。應該通通斬殺才對。高順仍然是那副別人欠他錢的表情。永遠嚴肅的臉上從來就看不到笑容。只是後來從離石僥幸活下來的不到一百名奴隸在紛紛傳唱︰「每一塊石頭下面都有羌胡人地血肉。每一個城垛後面都有羌胡人的血淚。魔王從來不愛說話。他只是啃著咱們的血肉揚起了鞭子。最嚴酷的寒冬也比他身邊溫暖。最結實的石頭也沒有他內心堅硬……」

所以後來在這重修後地離石城下屢屢踫壁的羌胡騎兵給離石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做︰「傷心之城」……

這些後話就先不說了。眼下曹鑠就像是中了**彩。喜訊頻傳。首先是那祝公道成功突襲。這讓他有了一絲滿足感。自己終于培養出能挑大梁地人才了。手下呆板的家伙們也終于腦袋開竅了;其次。晉陽官場乖乖認同了曹鑠的並州刺史身份。不管他們是被晉陽城里華雄那接近六千人的武力所威懾。還是被高干的死所震懾。他們都聯名上奏。為曹鑠表功。同時也是在集體表態。宣布自己站到了曹鑠的戰船上。在這個依靠世家、宗族統治的年代里。這種表態也意味著曹鑠在並州暫時站穩了腳跟。

不過總有些冥頑不靈地家伙。比如說高干手下的親信、比如說郭援豢養的死士。這些人是不甘心就此退出歷史舞台的。總想整出點事情來。他們的第一步行動就是拯救郭援。起了個陰森森的行動代號。叫「棺材」。這棺材行動還沒有實施就被曹鑠手下的錦衣衛給察覺到了。不過他們並不清楚行動的內容。只知道行動的代號。于是引發了一場大誤會。

還記得那個高柔嗎?那個當著滿堂賓客的面勸說張邈地家伙(見拙作第二卷第三十三章濮陽淪陷(上))。他地從兄就是高干。當時酒醉的他當著滿堂賓客說穿曹操和張邈之間地尷尬局面。酒醒之後連忙離開兗州。本想去投靠自己的從兄。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父親高靖(時任蜀郡都尉)病死。高柔是個孝順孩子。不顧道路艱險。也不管沿途亂兵、土匪猖獗。親自去蜀郡迎喪。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得償所願。順利將父親的棺材從蜀地運出。為了躲避中原的戰火。他選擇了一條迂回的道路。先從蜀郡運抵雍州。然後從雍州運抵晉陽。準備再從晉陽運到當時相對安全的冀州。然後再從冀州運回老家陳留圉地。相當于繞著當時的中國西部走一個大大的半圓。

一路上甭管遇到什麼威脅。運氣極好的高柔都躲了過去。不過他的好運氣在晉陽城門處用完了。一個守城的什長非要他打開棺木。查看真偽。那什長也是個迷迷瞪瞪的家伙。叛亂者起個「棺材」的代號。並不是說帶著棺材滿街跑。這個叫張樂的什長是過去晉陽守軍。剛剛投靠到華雄這邊來。正想立下個功勞。這幾天天天在城門口守著。看到這麼大一口棺材。張樂頓時起了興致。非要高柔將其打開。

要知道漢代講求孝道。講的是人死為大。死尸是不允許受到褻瀆的。高柔百般勸說。甚至苦苦哀求。卻讓那張樂反而更加懷疑。于是這張樂做出了一個過激的行為。他居然舉起腰刀。劈了那棺材一刀。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高柔辛辛苦苦繞一大圈是為了什麼。不就為了少些麻煩。讓亡者多一點安寧嘛!憋了一肚子的火氣頓時爆發出來。高柔一抽腰間的佩劍。往前一捅。居然就把那倒霉的張樂給殺了!

這一殺不要緊。引起了一番大爭議。在那些恪守孝道的人的眼里。高柔這殺人的舉動不但無過。而且有功。而且這一觀點居然佔據了主流輿論導向。別小看輿論這東西。無影無形。卻有著巨大的力量。那張樂出發點雖然也有好地方面。不過行動過激了一點。曹鑠很為他不值。但是為了並州的繁榮與穩定。也只得暗暗給了那張樂父母一大筆錢。同時遵從大家的意思宣布高柔無罪。並任命高柔為陽曲長。

陽曲縣是個油滑奸吏的天堂。這**吏們架空縣令。一直過著優哉游哉的日子。一听說怒而殺人地高柔就要上任。頓時嚇出了一身冷汗。幾個膽小的商量一番。居然就此離去。結果就是等高柔到了縣衙的時候。除了打掃衛生的老頭。其余一個人都不見了。這可怎麼開展工作?不行啊。得把他們找回來。高柔就派自己帶來地從人去追趕那些奸吏。並對他們說︰「當年就是邴吉主政的時候。如果發現官吏們有做錯的事。還能夠寬容他們。何況你們這些人。也沒在我這犯錯誤啊!趕緊給我回來吧!」那些官吏們商量商量。實在舍不得這一份俸祿。就回來了。戰戰兢兢地做事。居然都成了一群好官。

這政績值得表揚。尤其這高柔還是曹鑠提拔的第一個人。最好能樹立起一個有功便賞的典型來。這樣死氣沉沉地並州官場才能動起來。曹鑠也能順勢安插、提拔對自己效忠的人。于是曹鑠很快將高柔提了一級。任命他為督郵。這個任命得到了大家地懷疑。那高柔能干好這一差事嗎?人們議論不止。不過卻不敢在明面上發表不同意見。只是暗地里非議。那高柔也憋足了勁。一心想干出點政績來。

有一天。太原郡晉陽守衛營執勤軍官向華雄報告。說他手下的竇禮已數日不歸。想來是開了小差。為嚴軍紀。請求追捕。同時沒收其家財產。罰其妻盈以及全家男女充當官家的奴隸。消息傳至竇禮的妻子盈的耳中。她為之大驚。聲稱冤枉。向官府申訴。但官府因此案涉及軍中之事。不敢受理。只是輕描淡寫地推卻了事。盈見無申訴之門。為了全家的安危。拼死求見督郵高柔。請其明察。

高柔听完申訴。問她︰「你怎麼知道你丈夫不是逃亡?」盈哭道︰「我丈夫久經沙場。站殺過數十個犯邊的胡人。從不懼怕戰場上地刀光血影。絕不會逃跑。另外。他對我十分珍愛。亦不是那種輕薄浮華不顧家庭妻小的人。我以為他的失蹤定另有隱情。請大人公斷。」高柔听後覺得有理。就問道︰「你丈夫與別人有過仇恨嗎?」盈回答︰「丈夫為人良善。從沒跟人有仇怨。」

高柔想了想。又換了一個角度問︰「你丈夫沒跟人有錢物上的交往嗎?」盈本想直接搖頭。又突然想起了什麼。她低著頭想了半天。這才答道︰「對了。我丈夫曾經借錢給同營軍士焦子文。我夫多次向他索要。他不肯歸還。」高柔心中一驚。這焦子文為人狡詐刁蠻。前天酒後傷人觸犯軍紀。正被押在監獄。竇禮失蹤此事會不會與他有關呢?想到此出。他便對盈說︰「你暫且回去。待我調查之後再作決斷。」

高柔待盈走後。立即傳令將焦子文從牢中提出。詢問幾句前日傷人之事後。談鋒一轉問道︰「你曾借過人家的錢嗎?」焦子文措手不及。面容失色。過了片刻方才回答︰「我孤單貧窮。不敢借人家的錢。」高柔見他神態有異。便單刀直入地問道︰「你曾借過同營軍士竇禮的錢。為什麼說不曾借呢?」

焦子文聞言臉色大變。知事已敗露。無言以對。唯唯諾諾不再說話。高柔怒喝道︰「你已經殺了竇禮。我證據在手。趁早招認。方可減罪。否則休怪軍法無情!」焦子文頓時魂飛魄散。連忙叩頭招認了犯罪事實。此事傳出之後。大家一方面對高柔信服。使這個年輕人威望大增;另一方面又對破格提拔他的曹鑠也是十分佩服。能夠不計前仇。破格提拔自己先前競爭對手的親屬。這肚量也是夠大的。

大家更加信服曹鑠。于是他地並州刺史位子也越來越穩當。曹鑠也開始準備對並州進行一場改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