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 隋楊安在?

第四章隋楊安在?

隋楊雖已滅亡,但隋楊的宗室尚存。

武德三年初,突厥大可汗阿史那俟利弗在登基兩年之後病故。取而代之的,是啟民可汗第三個兒子,阿史那咄苾繼任,史稱頡利可汗。此人一如其兄長始畢可汗般強硬,對富庶的中原,懷有極大的野心。不過咄苾的可敦,也就是突厥的王妃,正是隋楊宗室,義成公主。

說起這義成公主,就必須要言及啟民可汗。

在歷史上,啟民可汗也是唯一一個連娶兩名宗室公主為妻的可汗。啟民可汗死後,始畢可汗繼任。按照突厥的習俗,子娶母,于是始畢可汗阿史那咄吉就迎娶了義成公主為王妃。後來,阿史那咄吉病故,義成公主又嫁給了阿史那俟利弗。

如今,阿史那俟利弗亡故,她又變成了阿史那咄苾的妻子。

義成公主素與隋楊皇室聯系緊密,故而蕭太後向她求取支援,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

中原大戰方歇,李唐元氣未復。

如果真的和突厥開戰,勝負尚未可知。

而最重要的是,一俟突厥和李唐開戰,蕭太後再聯合蕭銑跨江而擊,即便李唐取得勝利,也會是生靈涂炭,尸殍遍野……到那個時候,李唐還能否再堅持下去?

想必這李淵所擔心的,就在于此。

李言慶抬頭掃視朝堂之上,卻見眾人的反應,非常豐富。

太子李建成輕輕搖頭,而李世民則表露出堅毅之色。只一眼,李言慶就看出了端倪。

太子是不願意開戰的……而李世民,似乎持相反意見。

再向李淵看去,李淵卻是表情沉靜,讓李言慶無法看出,他內心中最為真實的想法。

其實,無非就是戰與和的問題。

在秦王而言,戰,則可以給他帶來更多的榮譽,甚至壯大自己的力量。

而于李建成來講,他身為太子,考慮的事情自然比秦王多,所以才會同意議和。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臣剛抵達長安,尚不清楚狀況,恐怕難以回答。」

這是個和稀泥的招數,李言慶剛來,許多事情甚至還不清楚,自然無法作出回答。

李淵顯然也表示認同。

「蘇州使者的態度非常強硬,這一時間也難以作出決斷。

不如這樣吧,今天就先到這里,容朕再考慮一下……不過,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也不能懈怠。

養真,听說那位使者,還是你的熟人,房喬房玄齡,你可認得?」

這句話,不免有些多此一舉。

誰不知道,房玄齡父子的發跡,就源自于李言慶的一首《石灰吟》?

李言慶倒也沒有否認,點頭道︰「陛下說的沒錯,臣與房喬,的確是頗為熟悉。

當年楊玄感作亂時,臣曾協助房喬復奪鄭州。只是在那之後,房喬隨其父房彥謙老大人前往丹陽赴任,之後就再也沒有聯絡。他這次突然前來,臣也非常吃驚。」

越是坦蕩蕩,就越是消除疑惑。

反正李言慶和房玄齡父子之間的事情也算不得秘密,若矢口否認,反而令人猜忌。

李淵微微一笑,「既然如此,接待蘇州使者的事情,就暫由養真負責。」

讓我負責接待房玄齡?

言慶愕然向李淵看去,有些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勿論是從哪一方面來說,都不可能是讓李言慶來接待。

首先,接待來訪使者,那是鴻臚寺的事情。再不濟,也要鴻臚寺少卿出面方可。

其次,言慶雖然是天下聞名的士人,可對這如何接待,一點都不明白。

就如同後世的外交人員,出面所代表的,是國體,李唐的顏面。如果有任何差池,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禮儀、住所的安排,飲食等等,這都是有相應的規矩。

禮,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麼大的事情,交給李言慶處理……

李言慶這心中,也不免有些惶恐。

莫非,李淵想要借用這樣的方法,來打壓自己嗎?

從立政殿出來,言慶仍舊有些發懵。

李建成邀請他過府飲宴,也被言慶皆以連夜趕路,疲憊不堪而推卻了。

和李世民錯身而過的時候,李世民突然笑道︰「王兄,此次長安老友重逢,想必心情定然不錯吧。」

「哦,還好,多謝秦王掛念。」

兩人都表現的很客氣,一臉的笑容。

但彼此之間,卻存著幾分提防,只是誰也不會說出來。

「李王留步!」

身後傳來安士則的呼喚聲。

李言慶轉身看去,卻見安士則從立政殿,急匆匆趕來。

「河南王請留步,陛下有旨,詔河南王球場亭問話……」

「啊?」

這前腳剛結束了議政,後腳又叫去球場亭問話?

李言慶有點糊涂,可還是連忙上前答應。

時已過了辰時,李言慶趕了一夜的路,又在立政殿議事,早已經是饑腸轆轆。

不過他不敢流露出半點不滿,跟著安士則,急匆匆來到了球場亭。

李淵正在吃東西,見李言慶來了,笑道︰「養真,快快坐下,陪朕一起用膳吧。」

「臣不餓!」

「呵呵,怕不是不餓,是不敢吧。

快些坐下吧,從前九郎在的時候,時常和朕一起用膳。九郎走後,朕想找個人清清靜靜的吃個飯,都變得難了。」

那邊,安士則已經準備好了桌案,李言慶見推辭不過,于是和李淵分席而坐。

「養真,听說翠雲有給你添了個女兒?」

「回皇上的話,是個丫頭……呵呵,六斤四兩,翠雲為她起名玉環,倒是非常可愛。」

「是嗎?那趕明兒個,翠雲來了,讓她帶你孩兒進宮,讓朕也歡喜歡喜。」

李淵說罷,喝了一口粥。

「你現在,有一子兩女,對吧。」

「正是。」

「虎頭可好?」

虎頭,是李周的乳名。

當初李周出生,長的虎頭虎腦,所以就得了虎頭的昵稱。李言慶也沒有刻意隱瞞什麼,所以李淵知道李周的乳名,也很正常。

「虎頭挺好,只是有些吵鬧。」

「小孩子吵鬧些好,吵鬧了,才說明他身體好。」

李淵笑呵呵的與言慶拉著家常,不僅僅是言慶的家人,還包括了裴仁基等一干人的情況。

他東拉一句,西扯一語,听上去似乎有些混亂。

話與話之間,好像全無半點關聯,若換個人,說不定會以為,這李淵得了老年痴呆。

可言慶卻听出了端倪!

李淵的話語中,包括了許多人。

裴仁基,杜如晦、姚懿、薛收……甚至連許敬宗祖壽也紛紛問道。

言慶立刻明白,李淵接下來,一定會和他討論鄭州、懷州、衛州三地的官員調動。

畢竟,這三州的官員,全都是李言慶的嫡系。

並且從李淵的話語里面,言慶還听出了,李淵並不願意和蕭隋議和的想法。

「薛大郎倒是個有趣的家伙!」

李淵沉吟許久,突然道︰「養真,以大郎的才華,居于相州,恐怕有些屈才了。

朕知道他,從小就是個有主見的孩子。

如今中原戰事平靖,各地百廢待興。長安同樣是政務繁忙,可是朕手中可用之人,卻不多……兵部事務眾多,大郎又是個知兵的人,朕想要他出任兵部郎中,如何?」

兵部設有尚書一人,侍郎兩人。

侍郎以下,極為郎中,同樣有兩個人擔當。

從品秩上,這兵部郎中並不高。不過卻是個實權的職務,而且升遷的機會也很大。

李言慶毫不猶豫道︰「大郎出任兵部郎中,最為合適。

不過,陛下任用臣子,無需與臣商量。大郎是陛下的臣子,非是臣的臣子,只管調用。」

「養真!」

「臣在……」

「你是個聰明的孩子,朕也不想隱瞞什麼。

鄭州、懷州、衛州、以及相州,這四個地方的官員,朕肯定會有調整。不過朕想告訴你,朕這樣做,並非是針對你。對大唐有功的臣子,朕絕不會有任何虧待。」

李言慶向李淵看去。

而李淵,也沒有躲閃,而是坦誠相視。

許久之後,李言慶道︰「江山是陛下的江山,臣子是陛下的臣子。

孩兒有一句話,發自肺腑。大郎也好,克明也罷,包括老虎、徐世績等,皆是我大唐棟梁之才。他們曾為大唐立下過汗馬功勞,雖非太原元從,卻也是盡心竭力。

陛下要調整他們,臣沒有意見……只希望陛下能給予他們更多關注,莫要讓將士們流血之後,還要流淚。此事,孩兒絕不會參與半分。陛下只管行事,孩兒絕無怨言。」

李言慶是李淵的佷子,雖非直系,但自稱‘孩兒’,倒也不為過。

李淵愕然,喃喃自語。

許久後,他輕聲道︰「養真,你不負朕,朕亦不負你!」

李言慶起身,伏身叩拜。

飯罷,李言慶陪著李淵,在西苑後花園中散步。兩人從仁壽四年的第一次相遇開始談起,一直到李言慶從洛陽歸來。十幾年的故事,好像怎麼也說不完似地。

忽而談起過世的竇夫人、李孝基,忽而又說起各自的經歷。

從晌午說到了午後,李淵這才放言慶離去。

田豐依舊守在承天門外,見言慶出來,連忙恭敬的迎上前去,「奴婢奉命,為李王領路。」

這長安,很大!

雖然還達不到後世那種盛世氣派,但規模已初具雛形。

只是,從李淵攻取長安到現在,不過短短三四年間。想要說完全治理,當然不太可能。

城里面有些亂,胡人、波斯人,真臘人,天竺人,混雜一處。

想要達到完全治理妥當的效果,沒有個十年光景,恐怕是很難做到。

田豐領著李言慶,來到隆慶坊外。

只見河南王府門外,車馬成群,顯得格外熱鬧。

原來,是長孫無垢和朵朵,已經抵達長安。

軍士們從車仗上搬運行李,梁老實則站在府門外,耷拉著一只手臂,大聲指揮。

田豐與李言慶告辭,並言明,內府局已將一應物品,都安排妥當。

如李言慶需要對王府進行修繕,則必須要呈報宗正寺,並由宗正寺呈報,待審批之後,有戶部撥款。不過,若李言慶願意自己出錢修繕王府,則無需這麼多的麻煩。

府中,已經安排了婢女家僕。

如果言慶不滿意,可以將她們遣返後,自行招納。

只是內臣必須要呈報內府局報備。不過這也不會太麻煩,因為內府局,就是田豐掌握。

李言慶送走田豐之後,徑自走進王府。

「主公,這里可真大啊!」

梁老實陪著言慶,輕聲的感嘆。

「老實,從現在起,不要再稱呼我為主公,要稱呼我為王爺。

這里不比洛陽,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人看在眼里,無限放大,所以這禮數上,絕不可有任何閃失……」

梁老實連忙道︰「卑下明白。」

「兩位夫人呢?」

「夫人累了,在後宅休息……王爺放心,二夫人把那些婢女從後面趕了出來,只安排了自己人進去。後宅外面,沈大人也做了安排,絕對是萬無一失,無需擔心。」

李言慶點點,突然止步。

在位于後宅的一處湖泊邊上,有一個小亭子。

長孫無忌正坐在亭子里,自斟自飲,看上去非常逍遙。

「老實,你先下去吧……盡快把車仗安排妥當……今天我有些累了,如果有人登門,一概不見。」

「喏!」

梁老實躬身退下,李言慶則走進涼亭。

「無忌,你倒是逍遙啊。」

長孫無忌也不起身,笑著說︰「快來快來,剛讓人買來的崇義坊烤全羊,味道真是不錯。」

「你這家伙,嘴巴可真是刁鑽……才來多久,就知道崇義坊的烤全羊了?」

「哈,這崇義坊的烤羊,是一等一的有名。

當初我爹在世的時候,經常帶我過去品嘗……後來去了洛陽,雖然也有烤羊,卻沒有這崇義坊的滋味端正。來來來,你也別站著,今天進宮,恐怕肚子餓壞了吧。」

「餓倒是不算餓,只是今天發生了一些事情,正好想和你商量一下。」

李言慶坐下,用小刀切下一塊羊肉,放進口中。一邊吃,他一邊把事情說了一遍。

而後道︰「我听得出,陛下似乎不準備議和,而且已經下定決心,統一江南。

其態度,極為堅決。

只是我不明白,為何要我去接待老房呢?」

長孫無忌靜靜听完了言慶的講述,忍不住笑了。

「養真,你說這天下,是誰的天下?」

「當然是陛下的天下嘍!」

「那蘇州,算不算是李唐江山?」

「雖然尚未奪取,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焉能不算。」

長孫無忌又問︰「既然如此,老房代表何人?」

「老房嘛……國書上說,是江南隋楊,當然是代表隋楊嘍?」

「那我問你,隋楊安在?」

言慶不由得,愕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