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章 兼祧婚姻(2)

老夫人質問盛氏。

盛氏眼中淚光閃動,「怎麼辦?娘您一直問頤姐兒怎麼辦,您有沒有想過,我怎麼辦,薛鳳熙是雲氏兒子,他會真心的孝敬我嗎。萬一兼祧婚姻,他娶了三個妻子,哪怕其中一個是我親外甥女,您覺得她要和兩個女人爭奪丈夫,她是偏向我,還是為了討她丈夫的歡心,去討好他丈夫的親娘?」

兼祧婚姻娶的妻子,妻子之間是妯娌關系,卻不是妻妾的從屬關系,如果是妾,妻對她就有絕對的生殺大權,丈夫寵愛其中一人,還要顧及被彈劾寵妾滅妻,但是,這些都不能制約兼祧娶得妻子們——她們的的權力是平等的,那麼就要靠爭,裁判就是薛鳳熙。

這才是盛氏抗拒的根本原因。

薛鳳熙不是她的兒子,而薛鳳熙的優秀,更是讓他漸漸超出了盛氏的掌控,羽翼逐漸的豐滿,離展翅高飛本來不遠了。可以說,建伯侯一亡,盛氏的生活就只能靠一點面上情了,從薛家的真正的女主人徹底淪為一個擺設,建伯侯實際上的老夫人就會成了薛鳳熙的母親薛三夫人。

她只能靠孫子,可是現在等于讓她靠孫子的機會都沒有了,只剩下依附。

盛氏這輩子就沒有嘗過仰人鼻息,以前沒有,以後更是沒有,她爭也要爭出一條血路。

老夫人被盛氏哭的有些心軟,想到女兒連失兩子的悲戚,以至于現在無依無靠,不得不機關算盡,求的不過是晚年不要淒涼,頓了頓,憐愛的柔聲道,「你不要忘了,你最終求得不過是子嗣。」

沒有子嗣一切都是空談,而如果盛長頤生不出孩子來,怎麼都沒有用。

哭過了,宣泄完了,盛氏冷靜的道,「兩年,如果頤姐兒兩年生出來,那就把棋姐兒或者瑜姐兒抬進薛家,生了孩子抱到頤姐兒膝下,薛家也無話可說。」

盛氏要的,只不過是用盛長頤打消老夫人兼祧婚姻的念頭,只要盛長頤嫁過來,只要盛長頤沒死,兼祧婚姻就永遠都不可能達成。

如果要兼祧婚姻,必須在結親之前說明,之後,再想要兼祧,那就是騙婚了。

老夫人微微思量。

盛氏又道,「娘,頤姐兒的身子骨弱,雖然現在外表看起來,與平常人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她的身子不利子嗣,京都人盡皆知,想要聘頤姐兒的人家,也會考量這點,斷不會選頤姐兒做長房長媳,與其這樣,不如讓頤姐兒嫁入薛家,我可以看護她,也不會嫌棄她不生養,就是納妾,自己庶妹也不會爬到她的頭上來。」

其實,盛氏心中最好的方案,就是讓盛長頤連同盛家一個庶女,一妻一妾一同嫁過來。

可惜——,還是那句話,盛家不會如此的低就薛家,不過過個一兩年再提,也無礙。

「除了頤姐兒,你又相上了哪個?」老夫人聲音沒有起伏,卻有了幾分的舒緩。

盛氏有些不好意思,家族的姑娘本來就是家族中一部分很重要的財富,結下的姻親,就是家族重要的關系網,一下子被她定下了兩個,她感激的道,「是棋姐兒,她和頤姐兒感情好,性子也不錯。」

感情好,盛長頤的抵觸情緒就不會太大。

性子好,就方便拿捏,以後有什麼不妥的舉動,也容易對付。

「你也算是為頤姐兒著想了。」老夫人恢復了往日的平和。

盛氏的想法不錯,盛長頤子嗣艱難是事實,如果她生不出兒子,無論嫁給任何人,納妾都是必然,而且很有可能由此引起婆婆對她的怨懟,也有可能被生育的妾侍壓倒頭上,而盛氏的提議斷絕了這兩種可能性。

「我只求頤姐兒不怨我這個當姑姑的就不錯了。」盛氏語氣落寞,心里也有些不忿盛長頤不識好歹,要不是盛長頤的身份,讓這門婚事非盛長頤不可,她根本就不用這麼上趕著,被人以為她是求她似的。

想起自己送出去貴重首飾,盛氏此時不免肉疼,不過能達到目的,也算是有價值了。

老夫人卻道,「這門婚事雖然不錯,對頤姐兒也算得上是合適,但是,既然頤姐兒不願意,你還是另想辦法吧。」

盛氏覺得自己已經說服老夫人了,現下老夫人的話听到耳朵里,大驚,「娘,您不願意結這門親?」

明明都已經說‘好’了,另想辦法,她去哪里另想辦法啊,在盛家,只有盛長頤的身份,才會會讓薛老夫人放棄兼祧的念頭。

老夫人搖了搖頭,「不是我不願意,是頤姐兒不願意。」

盛氏是老夫人的親女兒,盛長頤是老夫人的親孫女,老夫人心中自然是盛氏更重,她也更心疼盛氏,但是這件婚事,她是真的沒有辦法,盛長頤已經這麼明晃的拒絕了。

「自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來還沒有听過姑娘自己做主自己婚事的。娘,您要是不喜歡這門婚事,您就直說吧,何必拿話糊弄我。」

之前,對盛長頤的試探舉動,也不過是老夫人的想法,盛氏依著老夫人的話做了,卻始終沒有把結果放在心上,在她看來,說動老夫人,婚事也就是成了,沒成想,老夫人也不願意。

「你不要只寵愛頤姐兒,您心疼心疼女兒吧,女兒不想年老淒涼。」盛氏哀聲控訴道。

盛氏傷痛,更多的是失望,她對老夫人有多大的期待,現在就有多麼大的失望。

老夫人的心中也有著哀色,她撫模盛氏的手背,「你是娘懷胎十月生下的,娘自然更心疼你,可是你也要為娘,為盛家想想,頤姐兒現在是擺明了不願意,娘就是答應了這門婚事,你父親答應了,你大哥答應了,你以為昌平侯府會答應嗎,如果頤姐兒去宮中哭訴,那又怎麼樣?」

這門婚事,盛氏和盛長頤是互利互惠。

除了一點,盛長頤嫁進薛家,可能比嫁入其他的人家,面對的妾侍,要多那麼一點點。

嫁入其他的人家,盛長頤只要能生出兩個男孩,長輩們就會滿意了,而在薛家,她要生出三個男孩,還要丈夫廣納姬妾,照顧無數個庶子,薛家長輩才會十分的滿意,否則盛長頤就是不賢良。

在薛家,盛長頤會辛苦很多,勞心勞力,更勝多倍。

可以說,薛家這門婚事對盛長頤的好處,只不過是建立在盛長頤不會生育的基礎上,而且遠遠的弊大于利,同樣的,哪怕盛長頤不能生育,低嫁,嫁入子嗣繁茂的人家,以她的身價,無子她也可以挺直腰板。

盛氏不是看不到,老夫人也不是看不到,一個為了自己,一個女兒,他們假裝讓自己看不到而已。

盛氏在老夫人的心里重,但是昌平侯府更加看重的卻是盛長頤,這門婚事有著如此的弊端,昌平侯府肯定會反對,安寧侯府如果不想和昌平侯府翻臉,就必須顧及昌平侯府,所以必須盛長頤自己樂意這門婚事,只有這樣,昌平侯府才無從反對。

現在,盛長頤不樂意。

「鬧?」盛氏冷笑,「只要娘您同意,兩家把庚帖一換,滿京都都會知道頤姐兒許給了鳳熙,木已成舟,米已成炊,頤姐兒想要不同意?除非這輩子不想要嫁人了。」

至于,韓家會不會記怨薛盛兩家,只要盛弘淵還在盛家,盛長頤還在薛家,三家就成不了仇,盛長頤和昌平侯府就只能認了這門婚事。

「那你定親試試,看看頤姐兒會不會鬧?」老夫人神情平靜,話卻像刀子一樣,「兩年前,楊氏那一出兒事,為了保全兩家的體面,盛家楊家輪番勸,楊家指天發誓做出任何保證都沒有用,頤姐兒就是要鬧,鬧得滿城風雨,滿京都的看盛家的笑話,直到現在,頤姐兒都喊楊氏太太?你可以賭一把,賭過了兩年頤姐兒的脾氣變了沒有。」

家族,講究的就是胳膊折了藏袖子里,家族的骯髒事,就是要追究,也只能暗地里追究。

盛氏的面容卻有些扭曲,盛家出了這麼一個歹毒的世子夫人,也讓她面對一絲的鄙薄,她不甘道,「娘,這次可不一樣。」

上次鬧,盛長頤有理,鬧出來對她也要好處,而這次,長輩做主的婚事,哪有晚輩反對的余地,鬧,只會白白污了盛長頤的名聲,重要的是,薛家這門婚事並不算是差,論地位,論富貴,盛長頤就是尋模,也不見到能尋模到這樣的婚事,盛長頤鬧沒了以後,她的身價就又會跌落一層。

沒有好處,盛長頤干嘛要鬧。

老夫人無奈的瞥了盛氏一眼,「頤姐兒干嘛不鬧,理由都是現成的,體弱多病,不堪生養,不忍耽擱薛家子嗣,到時候世人還要說頤姐兒恭厚淑仁呢。」

這個理由太過勉強,不管什麼理由,長輩定下的婚姻,晚輩反對,與盛長頤名聲有礙那是肯定的,但是頤姐兒——

她可不是太顧及其他的人,老夫人暗中搖了搖頭,又道,「你還另找人吧,你不是看上棋姐兒了嗎,兼祧婚姻,棋姐兒正合適,身份也配得上。」

反正,她是舍不得嘉姐兒,這媳婦熬婆本來就如同黃連,就薛家這種狀況,能不能有命熬出來,都是未知數呢。

「兼祧就兼祧吧。」老夫人微微有些疲憊,「建伯侯的爵位怎麼著也是大房的,等棋姐兒給你生了孫子,你抱到膝下養著,孩子也就跟你親了,之後,再把薛家兩房分出去,你的日子照樣舒舒服服的。」

盛氏氣急,「反正娘您就是舍不得把頤姐兒給我?」

話說了,道理也講了,見盛氏還要糾纏,老夫人也有些不耐煩了,道,「只要你有辦法讓頤姐兒點頭,我立刻就把頤姐兒的庚帖給你,只要你能讓頤姐兒同意,我絕無二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