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風起于青萍之末 第四十九章 禮敬蒼天祈福緣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戎就是軍事,戰爭!祀就是祭祀,可以引申為禮制,文化。

自夏商周以來,華夏先民圍繞「祀」進行了一些列的衍生,制定了一整套的禮儀,可以說,這是華夏文化的源泉之一。

秦煌他們到圜丘之時,祭壇已經搭建了起來。

最下一層乃是柴火,由天子親手放置好,並將在祭禮進行到一定時間時,由天子點燃。

第二層乃是一個木質圓台,上面放置的乃是各種貢品,用玉璧、鼎、簋等各種禮器盛放。

第三層乃是牌位,用各種古篆刻寫著神位,祖位。

「往年祭天都是在每年冬至。但今日臨時起意,所以準備不足!」皇甫嵩看到這簡陋的圜丘,有些傷感,「大漢,怎麼就成了如今這樣子!希望這次祭天,真的能帶來好運吧!」

秦煌仔細一看,諸位大臣已經恭候在了祭壇的南面,在他們的外圍,東西南三方分為三個大方陣,東面,清一色的老人,南面,站的全是男人和小孩,西面,站的是婦女。密密麻麻的,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在大臣的不遠處,幾個木樁上,分別拴著馬,牛,羊!馬是一匹黑鬃黑尾紅馬,牛是土黃色黃牛,羊是黑色綿羊!

「這是太牢!」皇甫嵩見秦煌一臉迷惑,故而解釋道,「按理來說,其實應該將它們烹好再承上。不過,如今是亂世,活祭的效果最好!對了,待會兒還會有一場精彩的表演!」

皇甫嵩拉著秦煌向前走去,其他的人則跟著趙雲,來到了南面,找了個位置站好!

「好家伙,這人可真不少!」李逸踮起腳看了看,腦筋一轉,拿出手機,準備將這個場面給拍攝下來。

周圍的人看了他們一眼,指點紛紛。

不過,一刻之後,隨診一聲鐘響,再也沒有人發出半點聲音!

劉協,身著大裘,內著袞服,頭戴前後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間插大圭,手持鎮圭,自遠處向祭壇走來,然後站在群臣之首,面向西方立于圜丘東南側。

這時候,鼓樂齊鳴,劉協帶頭向著跪倒,群臣,百姓也隨著他紛紛跪倒一片,郭文坤等人猶豫了片刻,也跪了下去。在這種場面上,他們也被感染了。

秦煌也跪倒了,他沒有去看其他人,他不知道他們會怎樣,但秦煌覺得自己很享受這種感覺,他想起了小時候祭祖的場景!

可惜,隨著長大,老人逝去,年輕人呆在城市里不願回去,別說祭祖,連家里的祠堂和神位都已經破落不堪……

鼓樂停了,全場就只有一個人的聲音,那就是天子之聲!

劉協用童稚的聲音念叨著祭文,秦煌听得雲里霧里,隱約听清楚了幾個詞,「祈福」,「保佑」之類的詞。

秦煌不知道,劉協用的乃是雅言,也就是關西秦聲!在古代之所以稱作雅言並做國語使用,除了王朝一統天下的必然需要,其語調發音還有高雅、文雅、風雅、清雅、幽雅等大雅月兌俗之義,娓娓道來圓潤清麗,美妙悅耳,理應成為國家正音,人人學範,學說秦聲雅言成為附庸風雅之風尚。

不過,秦煌听慣了普通話,所以,劉協一說雅言,他就有些听不懂了。一開始劉協說的乃是雒陽的方言,也就是河南那片兒的話,和普通話十分接近,所以,交流沒有多大問題。但,到了這個時候,他終于覺得,這語言溝通是個大問題了!

劉協的祭文念完了,然後帶頭站了起來。其他人也紛紛站起。

鼓樂再度響起,劉協走上前去,端起一盞青銅酒爵,將它拋灑向天空,恭謹的敬了第一杯酒。

一旁的庖丁,將馬牛羊解開,簽到酒水灑落之地,然後一刀剁下了它們的頭!

神奇的一幕誕生了,它們的頭被庖丁一手拎著,然後,它們脖子上冒出的熱血,居然全都朝著一個方向噴出。而那個方向就是祭壇!

庖丁將三個獸頭安放在祭壇第二曾早就擺好的空盤子上。然後,由幾位軍士將太牢剩下的身體用木架子架好!再一起抬到祭壇旁的柴垛之上。

劉協再先後獻了四杯酒,一共五杯酒,侍者先後在祭壇上放上了肉汁,加鹽的菜汁,一種谷物,一種豆類。可惜,秦煌認不出那到底是什麼。

然後,劉協走上前去,點燃了柴垛,不一會兒就全部燃起,煙火燒的旺旺的!

劉協又帶頭跪下,帶頭唱起了歌。

秦煌還是听不懂他到底在說什麼,但是所有的大臣,所有的長安人都高聲應和起來。

一種蒼涼,高貴,古樸的感覺在秦煌心中升騰而起。他仿佛之間,覺得自己回到了現代國慶典禮的時候。他仿佛看到了,華夏先民與天都,與地斗的生活,他仿佛看到了,四夷賓服,諸侯朝拜的勝景。他仿佛看到了,說出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亦誅!」的大漢將軍,他仿佛看到了華夏英豪,為了國家民族,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姿……

這是一曲靈魂之歌!秦煌只感覺到,自己整個人的靈魂,都在顫抖,都在感動,都在升華!

在他不知道的地方,李逸已經感動的哭了,他用手機拍下了整個過程。他心中已經下定了決心。

我要幫他!誰也阻止不了我,我要幫他!

李逸堅定的抬起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

正是耀陽當空照!

李逸跪下,朝著那祭壇恭恭敬敬的磕了九個響頭。他在祭奠自己!他發下自己莊嚴的承諾!

從此之後,我生命的余生,都只為此而辛勞!

「眾臣工,今日,大漢蒙塵,華夏受難,亂臣逆亂天下,外賊犯吾邊境!朕,大漢天子劉協,今日在此祭天!願與眾臣工齊心合力,共赴國難,中興大漢!平亂賊,誅外寇!蒙天之幸,賜朕天生神人,秦煌秦霸先!先誅國賊董卓于前,後獻鹽糧于後。故朕封秦煌為尚書令,兼任司徒,總領朝政!明日午時三刻!于長安東市,明鏡台前,由秦司徒主持,行天賜之禮,賜爾鹽糧!」

劉協終于不再用雅言,而是用一種秦煌听得懂的話來說了。

意思就是從此以後,就由秦煌來當尚書令,處理所有朝政,同時明天中午12點,在長安東市的明鏡台前面,當眾拿出糧食和食鹽。

下面不知情的人都有些不相信劉協說的話,但這話到底是真是假,大家明天一看便知!所以,都沒有異議。

祭禮完了,有官員將酒食分給眾位大臣。普通人可沒有,不然,根本不夠分!

但是,在分馬牛羊之時,秦煌他們這些第一次參加祭天之禮的菜鳥們終于見識到了傳說中的神技!

庖丁解牛術!

有大漢將軍用鐵叉將烤好了的馬牛羊叉了出來,倒懸者掛在一個木台上,然後,三位庖丁持刀上前,侍者端著菜盤子等候在下面。

刀是一尺左右長的解牛刀。只見庖丁輕輕用手掌擦了擦刀,然後舉起刀,手起刀落,就是狠狠的一刀插進了馬牛羊的身子。然後只听到一陣仿佛樂曲般的聲音響過。

原地就只剩下三具骨架子!

昔年《莊子》上記載庖丁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

可秦煌他們看到的庖丁,比這個還厲害!

仿佛信手拈來一般,解牛刀上下飛舞,用刀刺入,割裂筋骨的聲音,直接給大家現場演奏了一曲古樂!而且,解好了的骨架子上,在沒有一絲余肉!

這是什麼境界?

李逸用手機將整個過程完全拍了下來,直到回到司徒府,他還在一遍又一遍的翻看著整個過程,一邊還搖頭贊嘆,「不可思議,太不可思議了!」

到了司徒府,屏退旁人,葉殤將幾位國術家和李逸叫道一起,問道︰「你們到底是怎麼想的?願不願意幫我?」

李逸第一個舉起了手︰「好兄弟,講義氣。我豁出去了!我幫你!」

龍嘯天也舉起了手︰「我了無牽掛,一生剩下的兩個心願,一個是弘揚國術,一個是追求更高的境界。在哪里都是一樣的,而在這里,我能發揮更大的作用!所以,我也留下!」

蕭雪凝掏出了一個塑料小瓶子和一張紙,遞給秦煌︰「這里面是一些用來控制人的藥丸。吃了之後,平時根本不會有絲毫異樣。但是,如果你想殺了對方的話,只需要用一些旁的佐料,就可以讓他神不知鬼不覺的橫死當場!紙上面寫的就是佐料,可以分別起到不同的效果!我願意幫你,具體的,明天之後我們再細談。我還需要想一些東西!」

她指了指其他幾位︰「希望他們能真心幫你,如果不是真心的話,就用這個吧!」

秦煌有些驚訝,不過,他還是將這個東西接了過來,姑且不論她說的是真是假,姿態秦煌還是要擺的。

結果,除了尹三通一人,其他人都答應留下來幫秦煌。郭文坤甚至說,他可以發動自己的徒子徒孫,親朋故舊,讓他們也來這里給秦煌幫忙!

「我當得是皇差,實在是月兌不開身,不過,有什麼你們辦不了的事兒,可以交給我來幫忙。」尹三通道出了他的苦衷,甚至主動要秦煌給他一粒藥丸。

最後,蕭雪凝真的拿出了另外一個瓶子,給了他一粒藥丸,給他毫不猶豫的吞了下去。秦煌想阻止都來不及!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好像真的已經皆大歡喜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商量如何利用現代的一切,在最快的時間內撥亂反正!並且將這個位面的華夏民族建設成為他們心中想要的那個華夏!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