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夢里不知身是客 第七十一章 世事無常

一、概述

芸娘一听,卻登時愣住了,回到葉于清處,深夜里內心百轉千回,想著孫承宗救了大哥性命,往後大哥的前程又要靠著他,報恩也好,為了前程也好,這樁姻緣都是必須的。但有自己在,大哥必是不肯答應這門親事的,何況孫承宗若是得知她與大哥的關系,也必不會勉強,如此,自己豈非誤了大哥的好姻緣?

可是,若不是大哥出了這檔子的事,自己可是馬上要與大哥圓房的啊,自己也已十六歲了,已到了大哥的下巴了,日期都已說好了,大哥答應了馬上圓房的。

何去何從啊?

大哥,為了你好,我走了……

次日,芸娘含淚將一封寫有自己離去再不見面的信夾在一卷隨身帶來的佛經中,交于葉于清,讓他等莊銘出獄後轉交于他。便辭別葉于清及其夫人南下而去。

莊銘出獄後看到此信,驚得呆了。南下回到府中,詢問巧娘三人,三人也哭,均說芸娘回到府中,只一日便不見了蹤影。

孫承宗最終也得知了倆人關系,卻也不好勸什麼,只是感嘆芸娘是他平生少見的奇女子。

事情在眾人眼中隨時間過去了。與孫承宗小妹的婚事也如期舉辦了。但莊銘心中對芸娘的思念卻是與日俱增,巧娘三人連同孫小妹人人都瞧得出來,都不敢在他面前提。(莊銘總盼著芸娘回來,雖說娶了孫小妹為妻,但芸娘回來,他還是要給她平妻的位置的。)

莊銘也去了遼東,隨孫承宗辦事,家眷也一並帶去,果然過了數月,孫承宗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替他報了功,于是起復為兵部武選清史司郎中,在軍中授寧遠監軍一職,以文職領軍。地位遠在那些總兵之上。

莊銘此時再不想去私渡,一來他芸娘仍在中*國,雖不見影蹤,他又怎麼能離去,心中只想著重新見面的那天。二來,他也親眼見到了韃子慘害大明百姓的情景,實是大為震驚震憾乃至震怒,下定決心定要與韃子周旋到底。

他與毛文龍聯手,在敵後方進行了長期有效的游擊戰,並日漸發展壯大,極大程度地牽制了敵軍。在正面戰場,又與袁崇煥聯手訓練了騎兵,並大量合理使用火器,也取得節節勝利。再有他還采取許多鼓舞士氣的做法,又瓦解了女真與蒙古間的聯盟,更是大見成效。(在此蝴蝶效應發揮了作用,他的地位上升很快,成了遼東巡撫,而袁崇煥始終只是中級官僚,而且,由于他充分肯定毛文龍的做法,又釜底抽薪,提撥拉攏了毛文龍底下的一些將領,毛文龍對他是又敬又畏,因此他也從不擔心毛文龍有何異心。

他,莊銘,經過血與火的洗禮,終于涅磐重生,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冷靜的讓人敬畏的萬軍統帥。

這里頭有他做為先知角色所帶來的優勢,也有運氣(孫承宗的妹夫,又是他賞識的人才,所以才能順利掌兵高升,並且各項設想均能得到他的支持,而他的支持跟天啟的支持也差不了多少了),還有著一種強烈的使命感所賦于的沒有摻雜功利的坦蕩,使得他輕易羸得了士兵們普遍的好感。

各種因素微妙的結合在一起,使得他的影響力最終在遼東這塊土地上無人能及。連孫承宗也遠不及他,最後,孫承宗愛才讓賢,辭去遼東經略一職,上疏讓莊銘任此職,天啟準。天啟回到朝廷任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在朝中為莊銘助力。

莊銘去遼東時是1623年下半年,至此已是1625年年底,他常常想芸娘現在已是十八歲的大姑娘了,不知再見面時還會不會在他懷中撒嬌。

在遼東的兩年多時間中,莊銘的故交黃有訓出了事,得罪了閹黨,黃有訓獲罪下獄,家產被抄,黃有訓夫人死。黃玉郎流露街頭,靠到酒樓飯館賣唱為生,采芹雪晴不離不棄,跟著他。因為他們三人唱得好,倒也能勉強溫飽度日。(黃玉郎倆個還未出嫁的三姐四姐也跟著他們)

葉于清亦受牽連。削職為民,遣回原藉。

孫師爺千里到遼東投靠莊銘,莊銘才知此事,設法通過關系將黃有訓救出,並讓人尋到黃玉郎姐弟三人及采芹雪晴,將他們一家五口人並采芹雪晴都接到了遼東。孫師爺便在莊銘帳下做事。

世事多變,一番相見,感慨不已。尤其是采芹雪晴見了小艷碧珠二人,想起前塵舊事,再看著雙方不同光景,實是百般滋味在心頭說不出來。

在遼東的兩年多時間,家中也發生了許多事情。

第一、孫小妹難產死了,母子二人都末保住。莊銘與她也是極為恩愛的,也是十分地傷心。

第二、巧娘終于生孩子了,卻是個女的,開始時悶悶不樂,見莊銘喜歡,不似裝的,便也漸漸高興了,但還是想著定要給莊銘生個虎子。

第三、碧珠讓莊銘收了房,與巧娘姐妹相稱,十分融洽。

第四、小艷經過兩次的家門變故,人也懂事了許多,雖然仍是活潑愛嬌的性子,但也知道細心體貼莊銘了,也常與碧珠說,老爺一向是很寬容她的,因為她小,常常不讓她做事,盡讓她玩,她再遇不到像老爺這般好的男人了。

如今她年紀大了,也有十六歲了,也漸知人事,再不像以前那樣懵懂無知,當時看到老爺與碧珠親熱,還覺得好玩呢。現在她對老爺也已情愫暗生,況她早知自己遲早也要像碧珠一樣,要被老爺收了房的。

老爺常說,都是一起患難過來,誰也不能離開家另嫁了去。這話明明白白的呢。

只是哪一天,老爺會開口呢?會收了自己呢?

可如今老爺總顧著打仗,太忙了啊。

小艷一直盼著……

∼∼∼∼∼∼∼∼∼∼∼∼∼∼∼∼∼∼∼∼∼∼∼∼∼∼∼∼∼∼∼∼∼∼∼∼∼∼∼∼∼∼∼∼

二、正文

這一日,已于半年前收復的沈陽城內,忽然歡聲雷動,樂聲大作,卻是遼東經略莊銘莊大帥在前線大捷,凱旋歸來了。

莊銘騎在馬上,頂盔貫甲,全副披掛,原先一張俊朗的小白臉早已在風吹日曬中變得黝黑粗礪,顯得秀硬而剽悍,左頰上一道細細的暗紅刀疤更為他平添幾分冷厲之色,偶然間目光一閃,便讓人不敢直視……兩年多來近九百個日夜的軍伍生涯,多少次從困境中突圍,多少次在死生間交錯,一次次的揮師告捷,一次次的累積軍功,才有了遼東第一人的稱號,才有了生殺予奪一言而決的權柄,也才有了如今百煉成鋼煉成的常勝悍將氣度。

望著城門兩旁夾道歡迎的軍民,他們的興奮,他們的擁戴,他們的敬畏,連同身後那些沉靜整肅卻又氣勢如虹的大好兒郎,那些遮天敝日、雖在戰火硝煙中已然破舊不堪卻仿佛附上了軍魂的萬千旌旗,一同構成了這一幅他兩年多來最熟悉不過的畫面。

驅逐韃虜,保境安民,邊將之天職……無愧地說,自己當得起這八個字!

PS︰此章正文的意義在于讓大家對改變後的莊銘有一個比較直觀的印象,無其他意義。下一章接著正文,寫莊銘與小艷之事。橫豎要將這些個主要人物的悲喜之事全交待了,方才罷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