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卷一 夢里不知身是客 第六十四章 樂趣

接連十來日,莊銘一直在家中教芸娘她們識字,通過教學,他也觀察到了她們各自不同的表現。比如巧娘本身在識字上是不大感興趣的,之所以要學,除去想湊這個熱鬧,一多半的原因還在于要討他的歡心,大家都在學,她可不能不學,往往莊銘在時,她尤其的積極,又是朗讀又是默寫,又是請教,一旦莊銘出去轉一圈回來,常常會發現她在一旁專心致志地做針線活。

小艷呢,是孩兒家心性,光圖個新鮮,剛開始時愛得跟什麼似的,又爭強好勝,老想著與她們三人比哪個學得又快又好,新鮮勁一過,漸次就懶得學了,忽而又出去瞅個雀兒,忽而又跑去听那些個僕婦們閑聊。

相形之下,學得最認真最刻苦的是芸娘和碧珠倆人,但倆人的表現又大有不同之處,芸娘聰穎遠在眾人之上,學得飛快,十幾日下來,四本蒙本已不夠她認字的了,便想起什麼就學什麼,如家中幾個人的姓名,京師、寧波這些地名名詞、又如飯菜、身體、天氣等各色雜七雜八的名詞、再如各類能想得到的俗語村話、以至平日里或當下隨便說的一些話兒,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均讓莊銘寫出來教她。

莊銘也不以為異,只是驚喜——真沒料到這小丫頭在學習上主動性這般強,有心再去買些書來,教她念些詩詞曲賦,往才女方向培養,誰知小丫頭卻不感興趣,偏生要學俗白話兒,莊銘計劃受挫,略感失望之余,也只索罷了。

碧珠無她的聰穎,能做到一目十行,過目不忘,但論到認真刻苦這四個字,卻猶在其之上。除了伏侍芸娘和莊銘做些事外,其余所有的時間她都用在識字上,一步也不肯離開書案,任憑小艷怎麼拉著她到院子里玩耍,她總不去,也不知讓小艷抱怨了幾回。

她又是個極敏感極細膩的人兒,深知芸姑娘有猜忌她與老爺的心思,也不敢當著她的面十分地請教莊銘,必到苦苦思索仍記不起某個字的讀音或意思時,這才猶猶豫豫地走到莊銘跟前,輕聲細語地討教。往往芸娘只要朝這邊上一眼,她便會面紅耳赤,像是做了什麼心虛的事兒。

如此一來,倒是讓莊銘又是感嘆又是憐惜,便時不時主動走到她身邊教她,芸娘若在,便只簡短地說上兩句,一時芸娘有事出了院子,倆人間的對話便多了起來,碧珠也會沒話找話的問莊銘,明明是當下沒疑問的,還要故意地請教一遍,望著莊銘的眼神也是既羞澀又熱切。

有時莊銘站得略近了些,她全身便會不由自主地發軟,瞬時間想起莊銘摟著她撫慰她的情景,好一陣才能回過神來,卻不經意地已是暈紅雙頰。

一次莊銘表揚她比別個刻苦努力,開玩笑說是要獎賞她五錢銀子,以示鼓勵,不料碧珠卻生了氣,認真地說道︰「奴婢可不要什麼獎賞,奴婢只知道老爺辛苦教學,奴婢就要用心學好,方才不辜負了老爺的一番心思。」說得莊銘又慚又愧,又敬又愛,知道她是不肯讓自己看輕了她,忙再三解釋說是真心表揚她的意思,並非說她做樣兒圖獎賞。

說得碧珠方才笑了,那笑卻是含著羞的,只一笑便低下頭去,如春花初綻,猶帶著三月的雨珠兒,晶瑩剔透,又顫巍巍羞答答。讓莊銘不禁想起一句詩︰最是一低頭的溫柔,恰似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

對于她這少女懷春的情懷,他豈能沒看在眼里,也只是暗嘆了口氣罷了,吃不消小丫頭啊,往後再說吧。

各人的表現莊銘已一一領教了,對于不愛學不想學的巧娘小艷倆人,他也由她們去,家庭教學,刻板了就無趣了,消磨時光添加熱鬧才是主旨所在。

不過,一件事卻引發了莊銘的驚奇,那便是讀書的潛移默化作用,雖則才短短十數日時間,芸娘她們的口中卻不時蹦出了一些新詞兒,有時听著不倫不類的,又別扭,像是剛學了中國話的老外,讓莊銘簡直是忍俊不禁了。

一日,碧珠吃炒兔肉時,不小心吃到了一片姜,忙吐在桌上,與她同吃的小艷便振振有詞地指責她道︰「虧你讀了這幾日的書本,果珍李奈,菜重芥姜,竟不知道?下回趕緊的將它吃了,對身子有好處呢。」

旁邊莊銘三人大笑,弄得碧珠一陣尷尬,低聲道︰「你吃你的,我不愛吃,才不管甚麼‘果珍李奈,菜重芥姜’呢。」

一日,小艷碧珠倆人洗衣物,洗罷,小艷向芸娘得意地道︰「我今兒比碧珠姐姐多洗了一件呢。」

芸娘先是笑道︰「瞅見了,如今是比先前能干了些,不過,愷崇斗富,渾睿爭功,究竟可不是什麼好事兒,碧珠一早上還拎了兩桶的水,那時你還在院外淘氣呢,她都不爭這個。你要學她。」

說得小艷嘻笑著不好意思扭身跑了。

不光是芸娘小艷這倆個活潑人兒會時不時地說這些,巧娘碧珠倆人也沒少說。

碧珠讀到了「性靜情逸,心動神疲」這八個字,覺得大有道理,便用來勸導小艷,「你就是愛玩愛鬧,一刻也不安寧,須知‘性靜情逸,心動神疲’,你老是這般玩鬧怎麼行呢,學字也不好生學,做事也沒個耐性,玩累了晚上還蹬被子呢,每回冷得我醒來,方才又蓋上了。哪一日得了感冒風寒,便只埋怨你。」

小艷笑道︰「我可學不來你那樣兒。」又笑她︰「你這麼個嫻靜人兒,當時怎麼就敢撲到老爺懷里去呢?」碧珠大羞,起身要追打她,她早如靈貓似地跑遠了。

巧娘卻是對莊銘說得多,例如每回莊銘說如今有了婢女了,讓她少做些活兒,她總是說︰「書上說的呢,妾御績紡,侍巾帷房,雖有了婢女,但奴家還是要盡力伏侍好官人,這才是為妾者的道理。」

讓莊銘又是感動又是無奈。

越往後發展,越發的亂七八糟起來,芸娘最伶俐,也最會混搭,一日同莊銘說與那些僕婦打交道的事兒,說道︰「那些個趙錢孫李的,同她們說話兒,必得聆音察理,鑒貌辨色,若不如此,也不知她們說的哪句是真哪句是假,真是讀史者,考實錄,要鑽到里頭去才行……」听得莊銘差點噴了。

這一日,巧娘靜極思動,欲往妙悟庵听那些個尼姑說經文,小艷嚷著也要去,莊銘自是笑允,並親自找了公館管事的,讓派馬車送了她們去。

早上去,到了下午回來,卻見巧娘一臉的興奮,還沒等莊銘相詢,便迫不及待地拉住他笑道︰「官人,幸而去了這一趟,卻是仙佛保佑,如今又有個賺錢的機會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