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 亂世登場 第十四章 祭天結義史義原來是子義

楊嬋一怔,沒有明白劉嘉的意思。

是的,我要忘記曾經的自己!還要找回更曾經的自己!劉嘉暗下決心。

「賢弟,你學識淵博,文采驚人,何不上來放歌一曲,也讓我等大飽耳福。」

史義剛剛吼完高祖皇帝的大風歌,走下來對劉嘉說道。

「好啊!好啊!」楊嬋拍著小手,興奮的點頭像小雞啄米一般。

劉嘉前世雖然也沒事哼哼幾句,可是他天生五音不全,和朋友迪廳聚會的時候,向來是不敢獻丑的,听到史義的話連忙推月兌。

可是眾人哪肯輕易放過他,最後劉嘉實在推月兌不過

,只得站了起來,思來想去,終于想起一首歌,就是《大漢天子》的主題曲,他很喜歡這首歌的歌詞,曲調也比較簡單,因此他還可以唱的出來。

「秦時明月漢時關,滾滾黃河藍藍的天。壯士鐵馬將軍劍,旌旗半卷出長安……萬里江山千鈞擔,守業更比創業難。」

劉嘉一首歌畢,眾人紛紛愣在那里,半天才回味過來,紛紛大聲拍手,「好!好!」

史義站起身來,大聲稱贊,「賢弟果然大才,此曲更是看出賢弟胸懷大志,豪情萬丈啊!」

楊嬋小臉紅彤彤的,扎到劉嘉懷里,「哥哥,你把這首歌教給我好不好?」

這時王伯走過來,神色也很激動,「公子,夜過子時,已至元旦,請公子為主,帶我等祭祀太一神和五方天帝。」

先秦以來,人們祭祀太皇、天皇、地皇,並稱「三皇」。漢武帝即位以後,加強中央集權,實現了全國政治的大一統,為了鞏固皇權的至高無上,他決定突出太一的地位,將其擢為至尊無上的至高神,而將五帝設為太一的佐神。

從那以後,百姓們每逢元旦都要祭祀這幾位神祗了。

劉嘉听說王伯讓他主祭天神,本能的想要推月兌,可話到嘴邊,咽了回去,心想自己來此時代已有月余,一直深藏山谷如縮頭烏龜,難道還要這樣繼續下去嗎?

想到這,他面色堅毅,決然說道︰「好,隨我祭神!」

眾人在祭台之上擺好雞魚羊頭,五谷糧米,劉嘉為首當先,捻草為香,心念急轉,絞盡腦汁,湊出一片祭文,

「漢中平四年,時逢元旦,劉嘉率谷中眾人,祭祀昊天上帝太一神及五方天帝,其辭曰︰伏惟聖神,繼天立極,開工化物,造我華夏,功被生民,萬世永賴。

今漢室不興,大道不昌,諸夷肆虐于外,長城不守,北地遭劫,人執笞繩,我為奴辱。群雄角逐于內,人心喪亂,生靈涂炭,百姓困苦,易子而食。

嘉等不才,劍履俱奮,萬里崎嶇,為國效命,整軍經武,厲治韋典,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奉我堂堂中華,昭我  炎黃。此心之誠,為神昭鑒。尚饗!」

劉嘉稽首三拜,然後站起身來,注視眾人,見眾人都一副驚駭萬分的樣子,知道這篇祭文的內容太過突然,他們一時還有些難以接受,于是就趁熱打鐵,火上澆油,繼續說道︰

「實不相瞞,在下乃漢室宗親,高祖後人,一心想要扶助天子,中興漢室,不知諸位可願助我一臂之力?到時功成名就,封侯拜將,光宗耀祖,也為後人謀得一份爵祿。」

說完劉嘉心中一笑,反正大漢立國至今,劉氏宗親何止十數萬,我冒稱一下,料也無妨。劉備不就是用這招,收買人心,不知騙了多少文臣武將。

王伯等人早已決定跟隨劉嘉,只是沒想到劉嘉竟有如此宏圖大志,一時接受不了,此刻醒悟過來,哪能不應?

幾人紛紛拜倒在地,「我等願追隨公子,鞍前馬後,至死不渝!」

劉嘉的眼楮緊緊盯著史義,他最在意的還是史義這員大將之才。

史義神色有些猶豫,遲疑再三。

劉嘉心中急切,快步上前,抓住史義的手,

「史大哥,你我多日來,話語投機,性情相合,不如就此結為兄弟,他日富貴相同,患難與共。」

史義見劉嘉情意真切,想到他連日來的恩情,不由嘆了口氣,「罷了,我這條性命就交給賢弟了。」

劉嘉大喜,「史大哥答應了?」說著,就要拉史義結拜。

「且慢!」

史義喊了一聲。

劉嘉不解,疑惑的看著史義,只听他說道,

「事已至此,我也就不再隱瞞了,某原本不叫史義,吾乃東萊太史慈是也……」

听到太史慈三個字,劉嘉心頭劇震,腦袋有點發蒙,

「太史慈?忠孝兩全,江東弓馬第一的太史慈?難怪他的箭術如此精湛?」

待眾人听太史慈把話說完,才都明白事情的原委。

原來太史慈自幼好學,弱冠之後便被舉為本郡郡曹史,當時東萊郡和青州刺史部發生糾紛,各自寫奏章上報朝廷,一般而言,哪一方的奏章先交到朝廷手中,最後的判決結果就對那一方有利。

當時州里的奏章已經先發往朝廷了,郡守恐怕落後不利,就挑選了太史慈為信使。

太史慈日夜兼程,到達洛陽,站在有關部門的門前等候,等州里送信的人來後,裝作是其他地方送信的和州里來人套近乎,借機將州里的公文騙到手上,用刀損毀,雖然因此使得郡里打贏了官司,但卻得罪了青州刺史,因此不得不逃亡,本想到遼東避禍,不料途中結識劉嘉。

劉嘉听得太史慈將來龍去脈說清,不由大呼天意,這是上天讓他得此猛將啊!

太史慈說道︰「非是我不願與賢弟結拜,實在是怕連累了賢弟。」

劉嘉大聲笑道,「兄長未免也太看不起劉嘉,我管他甚的鳥刺史?」

既然劉嘉話已說到這樣的份兒上,太史慈當下不再推月兌,兩人就在神牌面前,焚草為香,叩首誓曰︰「今太史慈,劉嘉,雖然異姓,願結為兄弟,同心協力,扶困救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恩負義,天人共戮。」

誓畢,二人起身,太史慈年長,當為兄,劉嘉年幼,當為弟。

隨後,眾人隨劉嘉到議事廳坐好,太史慈問道︰「賢弟既然有此大志,可有什麼謀劃?」

劉嘉微微一笑,「今朝廷腐敗,官場黑暗,宦官弄權,賣官蠰爵。我等一無家世,二無名望,出山謀官,即使僥幸得中,也不過一小吏耳,我既不甘,也又不願。所以我的謀劃還要著落在這幾百里常山中。」

眾人正襟危坐,問道︰「願聞其詳。」

「自中平元年黃巾黨起事失敗後,不知多少黃巾余部流落到山林之中,再加上連年天災人禍,百姓流亡,如今,這常山中無籍百姓不下數十萬,此乃上天賜我之助力,我想收服他們,耕稼織桑,擇其精壯,編練成軍,待得天下有變,即出常山,謀得一郡一州之地,治經備武,內整人心,外拒寇盜,退則使民安居,進而中興漢室。何如?」

劉嘉右手一揮,意氣風發。

太史慈撫手贊道,「賢弟之言大善,只是,賢弟打算如何收攏這常山之眾呢?」

劉嘉面色胸有成竹,「我心中已有定計,此事還需著落在一人身上……」

*********************************

劉嘉終于收到三國第一個大將了,大家看在太史巨巨的份兒上,砸點票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