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公命人給張洛上了一杯普洱。
緩緩說道︰
「有賞的都是記錄在官冊上的倭寇和海盜。」
「最少也要聚眾三百人以上。」
「人數太少官府是不認的。」
「那鎮海衛現在打的了幾百人的倭寇嗎?」
「當然不可能了。」
「咱們鎮海衛軍卒不過二百余人,只有一搜戰船。」
「哪會是幾百個倭寇的對手。」
張洛頓時說不出話來。
他又朝張阿公問道︰
「那像祝小二這樣的盤島海盜。」
「官府就不去管他們了嗎?」
「祝小二這種盜匪海上多的是呢。」
張洛又是听的閉語。
在鹽場被知府的人拼命催工。
當了海盜反而沒了拘束。
東南倭寇賊屢掃不淨,也是有原因的。
張洛問道︰
「要是打下了祝小二一伙,給壓到縣衙里去呢?」
「這樣是否有獎賞?」
張阿公搖了搖頭說道︰
「丁嚴島靠近隔壁縣,要是真算賞起來可不好說。」
「為何這樣?」
張阿公說道︰
「大明正德年間以後。」
「清點敵軍的工作就由縣衙負責了。」
張洛「古代史」技能起了作用。
正德年間。
以劉瑾為首的八虎太監在東南為非作歹了一段時間。
其中最為嚴重的便是地方總督冒領軍功。
有八虎做後台。
不管是倭寇,海盜,還是良民都是敵軍的人頭。
故而嘉靖皇帝繼位後。
夏言上書,下放了人頭清點之權交于地方官吏。
閩浙的地方官大都手上兵少。
冒領軍功,擅殺平民的事就少了。
說起核算軍功。
這是古代軍隊最重要的戰後工作之一。
清點人頭的事交到官府後。
各衛所奮勇殺賊的動力小了不少。
因為有前科的存在。
很可能縣官會咬定你殺的倭寇而是平民。
到時不僅戰功沒了。
自己還得被關進牢房里受罪。
張阿公說道︰
「祝小二是殺了知府的衛兵造的反。」
「私通倭寇,站島稱賊的罪名是坐實的。」
「沒人敢去翻案。」
「但這伙海盜,一共二十多人,這人數是個麻煩事。」
張洛急忙問道︰
「二十多人難道不算賊嗎?」
張阿公輕抿了口茶,緩聲說道︰
「知府衙門對各縣衙都有考核標準。」
「如果當地發現二十人以上的倭賊作亂。」
「對當地縣官就要有罰。」
「丁嚴島身處兩縣共有範圍。」
「到時必將相互推月兌。」
張洛這回徹底沒話講了。
難怪東南倭患近百年啊。
明朝這幅樣子能平定倭寇都是不可思議的。
大的倭寇軍隊,官府沒能力。
也不敢去剿。
小的賊寇,剿滅了又沒有功勞。
衛所已經破敗不堪。
鎮海衛已經幾十年沒有人來捐糧了。
衛所只能靠軍戶種田來養活自己。
更有數不清的衛所為了錢財。
參與到走私銷贓活動中。
嚴重的甚至和倭寇一起打劫鄉村。
這樣的大明王朝海。
還能再活一百年都是上天給面子了。
「那這些,海盜,倭寇該怎麼應付?」
張阿公深嘆了口氣。說道︰
「一些罪無可恕的倭寇,,如果官府不管。」
「城里的富商地主們,會花銀子請衛所兵出來。」
「至于像祝小兒二這種求生存的。」
「不會有人去管他們,隨他們去了。」
「運氣好一點,被布政使司招安了。」
「他們就會被補充到軍里,成朝廷的人了。」
張洛還真是聞所未聞。
原來在明朝。
落草為寇還旋轉成朝廷的士兵。
也不知道正規參軍入伍的士兵。
知曉了這些會怎麼想。
不過做了海盜再被招安可是件風險極大的事。
明朝的總督,布政使們都是人精。
你沒有了做惡的能力,很容易卸磨殺驢。
與之前相比的前宋就溫和了不少。
招安來的匪賊都有不小可能性有官做。
回到廂房里。
張洛回憶著今天放生的各種事
對于祝小二,張洛現在知道了他的底細。
反而沒有那麼擔心了。
一些被官府逼得造反的爐戶而已。
他們靠在鬼市賣鹽維持生計。
張洛的到來確實動了他們女乃酪。
該怎麼對付祝小二他們。
張洛心里已經有了初步的打算。
五月馬上要到了。
縣衙的罰銀現在還沒還清呢。
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就掙錢。
再過幾天鬼市又開門了。
張洛得再多制些精鹽出來。
張洛躺在床上。
進入腦海里打開了系統。
點開個人屬性面板。
張洛,24歲,男,未婚
力量︰6
智慧︰8
速度︰5
迷人度︰2
技能板。
趕海︰LV3,經驗25/30
神教︰LV5,經驗5/50
古代史︰LV9,經驗20/90
烹飪︰LV3,經驗20/30
智慧農業術︰LV11,經驗30/110
匠工︰LV9,經驗5/90
科考︰LV7,經驗35/70
兵法︰LV6經驗10/60
軍醫︰LV3,經驗10/30
書道︰lV1,經驗5/10
市場學︰LV3,經驗5/30
第一個技能趕海,經驗漲的太慢。
張洛已經不打算再升了。
要讓張洛每天去海邊抓東西。
太過于浪費時間。
這些日子。
張洛早上依舊會在神廟里上早課。
但是神教技能提升的很慢。
這也沒辦法,三爺本就是個非專業廟祝。
自己懂的知識也不是很多。
三爺在張洛學的差不多出師後。
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徒弟小珠身上。
三爺也時常感嘆。
會讀書的人就是特別。
張洛學了一會的知識。
在張小珠這就要反復教好幾遍。
這也讓三爺更加看重張洛。
前幾天張洛和三爺說著說著。
三爺就提到哪家的女孩子長的秀麗。
張洛每回都是一笑而過。
三爺明白張洛心里的想法。
也暗自悲傷鎮海衛山高水窮。
張洛這樣的人才遲早是要走出去的。
不能長久,留個念想總是好的。
要是張洛哪天成了一方父母官。
那看在鎮海衛養的份上也會關照一下。
鎮海衛的日子也就會慢慢變好。
「古代史」技能進展還可以。
已經到了九級了。
最主要還是學堂里的經書。
幫張洛漲了好些古代史經驗。
另外張洛發現拜讀朱熹的注釋和立傳時。
「科考」技能漲的特別快。
穿越前張洛總覺的古代書籍太過枯燥。
但是安下心來拜讀時。
發現其中道理講的十分有趣。
尤其是朱熹對于《中庸》一書的注釋。
讓張洛這個對程朱理學沒有好印象的人。
都覺得朱熹作為一代名儒。
對經書的解釋奇妙無比。
確實稱得上儒家集大成者。
以及《中庸》本書算是四書比較有適合深度的一本。
張洛想著先看朱熹注釋。
再看四書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