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四十八章 滁州軍的禮

金陵城碼頭。

霍五帶了金陵眾人,親自到碼頭送客。

昨日馬寨主辦了「謝親酒」,馬駒子的婚事告一段落,今日三地來客就要離開金陵,返回各地。

要說這三地參加婚禮的客人,來時都帶了賀儀。

徒三這里不用說,心中視馬寨主為至交好友,預備的也都是實在好用之物,二十車布匹。

這是能當錢使的。

台州袁二則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財大氣粗,送的賀儀是十匣珍珠、十匣珊瑚,折算成銀錢的話,可得上千銀錢。

倒是亳州善明這里,給的婚禮賀儀是兩張「聖旨」,封公封將軍的那一張外,另有一張是給新娘新娘的,新娘馬駒子是「丹陽縣主」,新郎霍虎是「虎賁校尉」。

雖說虛頭巴腦不實惠,可听起來也算是添幾分光彩。

眾來客既是禮數周全,霍五自也不是小氣人,預備了回禮。

一家奉送一份回禮。

只徒三這里,因有徒鐵蛋的消息,多了一份禮,算是他這個姑父提前給內佷預備的表禮。

江面上,樓船已經待命,徒三與善明一行人辭別金陵諸人,登船過江。

看著巨大的樓船漸行漸遠,看著江面上隱隱可見巡視的戰船,袁二、謝賢等人都暗暗心驚不已。

亳州軍不僅有步卒,還有水師,這般實力,盤踞在金陵要地。

金陵城那段嶄新的城牆,他們也都親眼所見。

城牆豁口一合攏,金陵就成了易守難攻的堅城。

要是除州軍只站著金陵還好,可是……

要是除州軍南下,台州軍能擋住嗎?

帶著憂心,台州軍眾人沒有走水路,陸路離開,亦是就此作別。

等到看不見金陵諸人,袁五就迫不及待拿了禮盒︰「咦?這是甚麼?」

禮盒不算小,兩尺長,一尺寬。

里面不是金銀玉器,而是兩個布口袋,與兩張紙。

袁二、謝賢都望過去。

袁五已經打開一個口袋︰「好香!」

袁二、謝賢對視一眼,臉色大變。

他們在金陵盤桓數日,除了賀喜,代台州軍表達親近結盟之意,更多的是在打探除州軍的實力。

等到打探一圈,也親眼見證金陵上下站著接「聖旨」,他們就改了北上亳州的念頭。

除州軍的戰旗上寫的是「除」,只是名義上歸于亳州名下。

除州軍自成體系。

之前他們是表達的「結盟」,可並沒有多少誠心,更多的是探看。

這回卻不敢不小心應對。

這除州軍的「軍糧」,就是他們這幾日打探到的成果之一。

方便粥、方便面,對于台州軍來說,也是適用的軍糧。

為了得到樣品,他們還花了幾百兩銀子出去。

結果,今日這「回禮」就是這個。

「這是警告?」

袁二皺眉道。

謝賢模著胡子沉吟不語。

除州軍比想象的還要強硬,這樣……

真要結盟,倒是不知是好是壞……

這樣想著,謝賢拿起那兩張紙,卻是一頓。

薄薄的兩張紙上,是兩種軍糧的做法。

謝賢神色復雜。

除州軍什麼意思?

警告之後又示好?

……

樓船上,船頭艙。

善明打開禮盒,查看了里頭的兩個口袋與兩張紙,半響無語。

這是軍糧的配方。

除州軍的兵卒已經吃上稻米與面?

這幾日他們所見所聞,都是除州軍的強大富庶,卻沒有想到會富裕到這個樣子。

亳州先是經歷旱災絕收,又經歷朝廷平叛軍掃蕩,百姓逃散,農田荒廢了不少,如今兵卒粗糧都只能五分飽。

之前亳州還從楚軍購糧,可如今……

只能說聰明人想多了。

如今這年景,糧食金貴,哪里有那麼多的稻米與麥子?

除州軍的軍糧,大多還是用的是雜米與雜面,純稻米、細面做的有數。

今日是「回禮」,總要將好看齊整的露出來,倒是引得善明誤會。

金陵這是何意?

這是有賣糧之意?

至于白給,善明沒有發那個白日夢。

一個虛名,又有什麼?

除州軍上次派使者到亳州,還恭恭敬敬,客客氣氣。

可這次見到他,卻是態度尋常。

對于「聖旨」,也是站著接。

這應是惱了。

想著九月時的封號,霍五佔據兩州,是「除州、和州都督」;柳盛只剩下一縣之地,卻是給了「淮南大元帥」。

如此厚此薄彼,如何能讓人心服?

幸好這次沒有犯蠢,在封號上弄巧,否則以金陵諸人對亳州的態度,拒不接旨也不無可能。

……

隔壁艙室,徒三也打開了禮盒。

看完兩個口袋,徒三重重嘆了口氣。

這是個是好東西,是他們行軍時的好助力。

其中好處,是徒三在除山親見的,鄭季他們也念叨了好幾次。

又承了姐夫一個人情了。

……

隨著賓客離開,金陵城一下子安靜下來。

大軍沒有再次開拔。

太平府、金陵府兩地的征兵已經進入尾聲。

十五萬新兵,入了金陵大營。

鎮江府的征兵,也在緩緩展開。

六個織廠,數千熟練的織工三班倒,縫制棉衣。

金陵府六縣,四十五歲至六十歲的成丁,都開始輪班執丁役,修繕道路。

水師駐地,火器營也開始開始有了雛形。

……

太尉府,大堂。

霍五、馬寨主、薛彪、杜老八、馮和尚、水進、于都統都在,還有林師爺與霍寶。

林師爺是十月二十六正日趕回來的。

宋林暫時調到揚州坐鎮。

金陵知府衙門那邊事務,暫時有金陵同知暫代。

之前一直以為蘄春使者會在婚禮之前趕到金陵,結果卻是出人意料,至今無人出面。

沒有動靜,接下來可能就是大動靜。

這不是除州軍上下所期望看到的。

就算雙方是敵非友,可眼下還不到對決的時候。

否則彼此消耗,歡喜的只會是朝廷。

「蘄春一直不來人,這是決定要打了?」

馬寨主皺眉道。

否則的話,只壽明在他們手中,蘄春就不敢不聞不問。

之前還能說應對朝廷平叛軍,無暇他顧,如今還沒有動靜,是什麼意思?

林師爺頷首︰「至今不動,確有這個可能,不過也可能是再等金陵消息。」

以壽天萬的性子,草灰伏線,最愛挖坑。

除了之前暴露出來的兩家,另有耳目,也是尋常。

要是如此,說不得事情還有轉機。

除州軍一路征戰,還能說是取巧,可能順利拿下金陵與揚州,足以令人側目。

要是壽天萬思慮的周全些,就該明白除州軍不是軟柿子。

薛彪躍躍欲試︰「也不好干等啊!要不,我走一趟武昌?」

前些日子去杭州,他收獲頗豐,已經游說好幾家暗中投了除州軍。

只待除州軍南下杭州,就能里應外合奪城。

不免有些得意,想要往武昌故技重施。

霍五搖頭道︰「蘄春與咱們嫌隙已深,怎可輕易涉險?已打發幾波人過去,算算日子,也快有消息了!」說到這里,不由皺眉︰「真是的,難道還真要白衫打白衫,真要那樣,朝廷要樂了!」

除州軍如今看著聲勢不弱,可也只是看著。

打仗不僅耗費糧草,還會涂炭地方。

百姓逃荒,人口流失。

除州軍不怕打仗,卻不想在自家的地盤打。

大家嚴陣以待,也是想要等蘄春軍有動靜,就先一步發兵,御敵于外。

水進雙眼直放光。

鄧健如今被拖在揚州,一時半會兒抽不開身,要是眼下打仗,他就能撈個先鋒。

杜老八看看大家,疑惑道︰「那……常州就先不打了?」

按照除州軍之前的計劃,是打算鎮江、常州打下去,一直到蘇州與松江。

他老家松江,就算不能領兵出征,也頗留心此事。

林師爺道︰「蘄春軍不明,咱們還是當以固守為先!蘄春軍就是前車之鑒……」

蘄春軍之前拉的太長,從蘄春一直到杭州,戰線一千三百里,首尾不能相顧,還被圍了老巢。

就算最後突圍獲勝,也是丟了前面之前打下的大半州府。

霍五則道︰「緩緩再打……」

蘄春軍元氣大傷的時候,要是除州軍攻城略地,那下次朝廷大軍剿的就是金陵。

四方不明,不宜太招搖。

如今七府之地,正需要消化。

「揚州城里的士紳……昨日都到金陵了,要求見五爺賠罪……」

林師爺道。

之前除州給揚州士紳巨賈都派了帖子,可大前日馬駒子婚禮,卻是一家都沒有露面。

不是他們吃了熊心豹子膽,故意不給除州軍面子,而是揚州戒嚴,城門關了好幾天,大家都出不來。

直到昨日揚州城門才開,士紳巨賈第一件事,就是攜帶禮物,匆匆渡江往金陵來「賠罪」。

為首的不是別人,就是馮和尚的胞兄「馮百萬」。

別人的面子霍五無需理會,馮和尚的面子卻是要看的。

霍五便點頭道︰「早就該見見的,之前在揚州不得空,叫他們明日進府吧!」

也只是見見,並沒有之前在除州宴請士紳之例。

霍五心中明白,商賈與士紳還不同,有投機之心,只能以利趨之。

之前他對揚州鹽商還算寬容,想著的是和平接手揚州。

有了二十尊火炮之事,霍五也明白,有些人是畏「威」不畏「恩」。

加上揚州富庶,士紳商賈已經習慣「財可通神」,骨子里也帶了傲氣。

除州軍的示好,在他們眼中,就成了底氣不足,就讓他們心生輕鄙。

如今大軍碾壓,他們也該明白,自己有幾斤幾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