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錄像開啟,手術正式開始!
王斌作為主操作者,寧謙作為副手,站在王斌右側,隨時準備遞上器械。
隨著十二指腸鏡進入口腔,顯示器上的畫面也由黑白變成彩色,為原本沉寂的手術間配上了一抹色彩。
王斌的進鏡操作已經較為熟練,內鏡依次通過口咽部,進入食管,最後通過胃小彎處進鏡。
直到內鏡進到十二指腸部時,王斌感覺鏡子有些推不動了!
什麼情況不應該啊……
寧謙也陷入沉思,馬上開始回顧患者的病史還有月復部CT。
「患者應該患有十二指腸潰瘍,因此有陳舊性瘢痕!」
寧謙稍微一思考,就想到了可能原因。
王斌頓時皺眉,這下有點麻煩了啊!
若是潰瘍瘢痕所致狹窄,內鏡前端不能盲目插入,必須確認內腔方向後再進鏡。
而十二指腸鏡為了ERCP操作方便是側鏡,視野上無論如何調整都會有天然的劣勢。
再加之反反復復的慢性潰瘍很有可能導致十二指腸壁薄弱,如果盲目操作,使用蠻力進鏡,插管失敗是小,引發腸壁穿孔是大!
十二指腸這個位置很特殊,有如公路上的交通要道,要是一損傷,會有很大麻煩,到時候就要做開月復手術進行修補了。
想到這里,王斌深吸一口氣,穩住自己的雙手,緩緩轉動視野,準備尋找腔隙。
只見腸壁上到處都是白色瘢痕,明顯處于潰瘍愈合期!
如此一來,也要加倍小心啊。
幾位主任听到寧謙的判斷也是暗暗驚嘆,判斷得很準,看來小寧對于這個患者確實下了苦工夫!
寧謙的這句話也在孫義濤心里敲響警鐘︰由于患者入院情況急,沒有為患者完善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就直接急診做引流,沒有充分做好術前評估。
還好今天寧謙觀察細致入微發現問題所在,及時提醒,不然還真有可能直接開月復上台,修補腸管……
手術畫面里,王斌通過幾次的鏡頭變換,都沒有找到腔隙。
很明顯,這屬于尋腔困難!
由于身穿厚重的鉛衣,再加上操作精細,操作困難,王斌額頭上已經冒出細密的汗珠,手心也被冒出冷汗來……
鏡頭都被他轉了三百六十度,怎麼還沒有找到十二指腸腔?
王斌有些慌了……
獨立操作ERCP術一年多,他也曾遇到過各式各樣的狹窄,無一例外都被他一一克服。
可今天的這個狹窄,無論如何都通過不了!
他手里的內鏡有如無頭蒼蠅,不知該往何處。
旁觀的三位主任都是消化科的專家,看到如此嚴重的瘢痕,頓時也是眉頭緊縮!
這樣的情況就算是黃齊的應付也要花一定時間的!
而王海和孫義濤想到的是,瘢痕勢必會有薄弱點,稍有不慎就會捅穿!
別說是捅了,它自身也有可能會毫無征兆的破掉,這瘢痕可是個釘子戶,不好惹啊……
寧謙見狀急忙提醒道︰「向右旋轉,鎖住小鈕,同時慢慢按住UP大鈕,拉鏡,先先後看清位置,看清楚再向前。
現在內鏡應該還沒通過上部,這里應該是潰瘍造成瘢痕粘連扭曲了正常解構,極易和十二指腸上曲相混淆。」
這是寧謙根據回憶的CT結果得出的結論,正常人十二指腸上部通往十二指腸降部只有十二指腸上曲就一個彎曲,而這個患者卻是有兩個!
通俗的說就是,從學校到你家的路一直只有一個彎道,突然有一天,這這彎曲前被一些東西堵住,于是又重開了一個彎道,一些人就會迷路……
眾人听到這話皆是一驚,這是在指導王斌的意思啊。
剛才的十二指腸潰瘍也是寧謙率先發現的,現在出現解剖位置的變化也是寧謙發現的!
這後生的觀察力有些出色啊。
而且!他還能說出操作方式,除了王斌和黃齊听懂了,兩位外科主任都有些懵逼。
這……有些專業啊!
難道他也會操作ERCP?
孫義濤搖搖頭,可能只是理論基礎比較強吧,現在的小年輕學習能力還是很可以的。
一個念頭壓下去,另一個念頭卻又冒出來︰關鍵是他是怎麼發現的?是有透視眼還是火眼金楮?還是行走的CT機?
他們不知道,但王斌確實通過寧謙的提示微調了操作,頓時腸腔出現在眼前,豁然開朗!
只不過,腸腔依舊有些狹窄,內鏡只能勉強通過。
王斌雖然極力操控,可是鏡頭還是微微有些抖動……
剛才是找不到位置,現在是找到位置了進不去,王斌局促的表情像極了初嘗人事的小雛……
「才用pull法,可右打小鈕,順時針旋鏡,UP大鈕,掛在十二指腸上角附近後緩緩進鏡。」寧謙繼續提醒。
王斌一愣,這語氣不像一個助手,倒像是以前帶自己做ERCP的師傅,听到寧謙的提醒,讓王斌莫名覺得心安。
手不抖了,內心也平靜下來。
王斌定神再嘗試幾次,終于通過了十二指腸上曲,到達十二指腸降部,ERCP的主戰場!
可是主場的關鍵人物,十二指腸ru~頭,卻遲遲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