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程雯安返病房之後,眾人再次聚集在介入手術室內,準備開始進行接下來的ERCP術。
今天有兩名患者需要進行ERCP治療,幾人正在商討先送誰。
最後,幾人達成協議,先由王斌做完成第一台難度較大的ERCP,再由王斌試著指導寧謙完成第二台ERCP術。
畢竟經驗上,開展了一年ERCP術,對這樣的常規手術已經有一些獨到的理解。
他們也承認寧謙很有內鏡方面的天賦,但這不是演習。
患者的生命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
在醫療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線上,敵人是病痛,有有經驗的老兵,毫無疑問要做好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後面的新兵才能有樣學樣,最後挑起帶頭沖鋒的擔子。
此刻王斌就扮演這樣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外科醫生就是手術室的馬里奧,特別是內鏡和介入科醫生。
馬里奧的工作是下水道工人,大鼻子、頭戴帽子、身穿背帶褲、留著胡子,在各種下水道穿梭,靠著吃蘑菇升級打怪成長。
內鏡和介入科醫生在醫學界也可以被稱之為下水道工人。
因為人體也有很多管道,腸道、食管、胃上有異物或者病變需要清理和切除;
血管堵了,血管畸形了,血管破了,血管腫起來了,也可以通過介入放支架、取栓或者封堵來解決;
膽道系統有結石,泌尿系有結石,或者管道窄了,同樣也可以用ERCP、輸尿管鏡等來解決!
他們頭戴藍色帽子,身著一身綠衣,嘴唇上覆蓋著外科口罩,在手術室升級打怪,靠著一台台手術,逐步積累經驗,幾十年如一日的打磨技術……
(有人問了!手術室的醫生為什麼要穿綠衣,甚至手術鋪的單都是綠色的?
好吧,就算沒有人問,我也要回答一下︰
要想生活過得去,身上總得帶點綠?不是這樣~
這主要是為消除人眼的視覺互補造成的效應而采取的措施。
其實一開始醫生們是穿著白大褂做手術的!
然後眼科醫生機智的發現︰
人眼在長時間內觀看一種色彩時,視神經易受刺激而疲勞,為了減輕這種疲勞,視神經就會誘發出一種補色做自我調節。
例如,長時間盯著一張用鮮紅色的顏色在白紙上繪制的表格之後,再轉向另一張空白紙,你會發現這張白紙上出現了一幅和剛才一樣的表格,只不過它的顏色變成了淺綠色,因此說紅色的補色是淺綠色。
醫生在手術過程中,眼楮看到的總是鮮紅的血跡,時間一長,偶爾把視線轉移到同伴的白大褂上,就會看到斑斑點點的血跡,使視覺產生混亂而影響手術效果。
不然豈不是看哪兒哪兒都是血?采取淺綠色衣料制作手術服,就可以消除綠色錯覺從而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因此,現在各醫院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均不再穿大白褂,而改穿綠大褂了。
當然還有一部分原因是︰綠色代表生機,手術醫生穿著綠色的手術服,能給人一種生命的希望;
綠色的手術服上哪怕沾上了血跡,經常洗消後也不容易留下痕跡……
有些醫院甚至手術室的牆有一部分都是藍色,也是同樣的道理~)
寧謙聚精會神,查看患者信息。
剛才的ERAT只是牛刀小試,接下來的ERCP才是壓軸大戲,不容有失!
患者李杰杰,男,31歲。因月復痛及發現肝功能異常入院,月復痛以劍突下及右上月復疼痛為主,呈陣發性加重,入院前急診查生化全套提示明顯的黃疸及轉氨黴異常升高︰
谷草轉氨黴(ASL)︰620U/L
谷丙轉氨黴(ALT)︰735U/L
直接膽紅素︰64.6umol/l,間接膽紅素︰24.63umol/l,總膽紅素︰86.8umol/L。(膽紅素升高加上皮膚鞏膜黃染就是黃疸啦~)
血常規白細胞、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也顯著升高!炎癥、感染的表現。
在普外科復查的肝功能,轉氨黴上升,膽紅素也升高,清一色的紅色箭頭!
結合患者目前情況,考慮為膽囊結石合並膽總管結石,引起的梗阻性黃疸及肝功能異常,並且梗阻病情嚴重,抽血相關轉氨黴指標上升急劇,這個時候做ERCP置管引流的效果應該會很好!
調閱患者的CT,報告提示︰
1.膽囊結石;
2.膽總管下端結石伴以上膽道擴張重度脂肪肝;
3.右腎盞小結石。
但寧謙在細看CT影像的時候卻發現這個患者的結石跟一般的不同!
結石為較高密度影,質地較為均勻,且鋪滿整個大部分膽囊和梗阻膽管,
屬于泥沙樣結石!
︰有人可能會說了,我這是水字數。
大家收獲了知識,以後吹牛有了新素材,而我不知不覺也完成了今天的更新,豈不美哉?
合作共贏嘛╱d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