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誠認為,提拔番人士官對于未來有重大意義,因此沒有選擇讓分配到柴鹿塔軍營來的老司兵來擔任營長、哨長,而是讓他們擔當督戰隊。
這座軍營里有漢人、各部澳龍人、山倭人和個別苗蠖人,語言混雜的各個族群在這兩個月里互相之間高強度地溝通交流,因而這些人在鄭克殷設計的軍令的基礎上形成了更多的實用軍令和軍營黑話,這是鄭克殷認為相當有趣的一點。
前段時間鄭克殷簡單規劃過澳龍語的規範化問題,並將各部混雜的鷹陽視為自然形成民間澳龍通語的培養皿,如今看來柴鹿塔軍營可以說是「培養皿中的培養皿」,令鄭克殷可以依此想象標準通用澳龍語的可能模式。
「大人,」與士卒一樣戴著笠帽、身穿簑衣的沈誠來到鄭克殷跟前低頭拱手行禮,並問道︰「需要讓全營合並,交你閱兵嗎?」
鄭克殷搖了搖頭,閱兵他看過幾次了,除了前兩次進步得非常明顯以外,之後的兩三次都只能有非常微小的細節改善,組織閱兵反而容易耽擱各營各哨當前的訓練日程。
「我這一回來柴鹿塔軍營,其實目的地是鷹陽,因為阿隆索來了。」
沈誠露出一些喜色,「這意味著我軍的武器可以開始制造了。」
「誠然。」鄭克殷應道。他和沈誠、林大江等人踏足軍營之內,可以看到,其中有的哨正在訓練舉槍和齊射動作,而番兵們手中所握的,都是切削過的枝木。
沒法模到真正的火銃當然是可惜的,不過鄭克殷也知道恰是因為番兵們只能受這樣的模擬訓練,那麼他們對于未來能模到真銃就一定會更加充滿期待,一如穿越前他所知的參加軍訓的學生們那樣——
畢竟學生軍訓絕大多數都是只練隊列,其中強調的都是嚴格服從命令和培養堅毅的意志,最終只要能全連走出整齊的正步就可煞鼓(結束),學生們根本就沒機會模到什麼武器。
盡管如此,卻還有一項訓練是在柴鹿塔軍營中非常必要的,那便是讓番人們徹底熟悉馬匹和火器,將這些先進武器視為司空見慣之物,而不會因新奇或恐懼而被它們輕易嚇倒和沖散。
在開始的時候,鄭克殷也過來親眼看過給番兵們的馬匹、槍炮適應訓練。
當時番兵中的確有不少在火銃、火炮響起之時大受驚嚇,尤其是澳龍人根據他們的信仰認這是雷電,而雷電是強風之間的戰斗,因而必須通過吼叫壓過祂們,使祂們平息下來,軍營頓時就變成了一片群魔亂舞的現場!
初時沈誠只會命令所有人保持鎮靜,不會有所懲罰,但到了第三次適應訓練之後,仍然無法在槍炮響起或騎兵沖來時佇立原地的,則必須受到象征性的體罰,後又增加代表著恥辱的圍脖紅布巾。
受懲罰者當然心里非常難受,這也使得這種舉措相當有效——所有受罰者都希望擺月兌恥辱巾,並在下一次受訓時不再受罰——鄭克殷在大約第七次適應性訓練時前來視察,便可以看到這五營的全營士卒都可以一個不少地穩在原地!
這就意味著番兵克服了本能的恐懼與傳統漏習的慣性,鄭克殷等人也因此可以相信將這批番兵拉上戰場時,能夠頂得住劉國軒手下五鎮老兵的進攻。
當時鄭克殷在訓練煞鼓時還專程發表演講,告誡番兵們,所有的訓練內容都會在戰場上用得著,如果現在都做不好,那就意味著上了戰場就會白白地失去性命!而如果做得好,那便能取得勝利,獲得榮耀!
邊回憶著這些方面的訓練,鄭克殷也邊進入大帳,與沈誠共用晚餐,繼續了解這幾日的訓練情況。
鄭克殷听完匯報,滿意地頷首,又說道︰
「根據我最新的戰略規劃,番兵將主要投放在平原正面戰場上,開戰之初,要佯裝不敵,引誘敵人南下,但過程中要步步為營,有序南撤,這就對士兵素質要求很高。
「既然番兵不需要參與繞過青丘山的突襲,我們可以減少拉練,將更多時間用于訓練這些內容。」
沈誠對此表示贊同,「的確,每一次拉練過後,我都至少要給將士們半日將息,如此便耗掉一日半的時間。
「我們操練期短,更需要針對戰爭部署來做訓練。
「不過,司長,我還有一則想法,那便是番人原本並不過我們的新年,而是將采子節當成年來過。
「我們原先安排兩個半月的操練期,是為了讓將士們能夠回家過年。
「但番兵大多沒有這種需求,過年時,距離春耕也尚有點時間,或許我們可以延長一個月的操練,如此一來,便可以把他們的素質提升到我們大體滿意的程度。」
沈誠這番話言之有理,鄭克殷當即便表示同意。更多的訓練意味著更強大的戰斗力,這點總不會錯的。
尤其是屆時正面戰場上的戰術拉扯若是交由未經訓練的民兵去做,必會陷入大亂,執行不好的同時還會被敵人抓住機會一波沖散,那便會帶來慘敗。
「不過番兵也總是需要休息的。年三十到年初三這幾天,允許他們在軍營中自由活動吧,我們也可以主動組織點唱歌、跳舞、游戲、講古之類,以資娛樂。」鄭克殷補充上了意見。
這天夜晚按照日程安排是唱歌之夜,鄭克殷既是來了並要在此過夜,便也參與眾將士們的唱歌活動,而且他也給所有人帶來了新的驚喜——
《世界第一等》和《愛拼才會贏》兩首歌,他都翻譯成了澳龍話!
這令在場的番兵皆目瞪口呆,但唱個兩輪之後也都被瑯瑯上口的曲調抓住,不自覺地跟著唱了起來。
鄭克殷知道這兩首歌的歌曲內容是非常適合將士們的︰自信、拼搏,是任何將領都想看到的士卒性格。
這樣成百上千人集體參與的歡快夜晚,也是朝聖者們願意留在柴鹿塔軍營的其中一個原因。
另一個原因,自然是他們看得到逃兵們的悲慘後果︰由于有老司兵擔當督戰隊,其中一些老司兵還在營寨木牆的哨塔上隨時留意外部的情況,一旦看到逃兵,便會馬上拔銃射擊,隨後則是騎馬追截。
被帶回軍營的逃兵,都被公開地狠打五十大板,令其他人皆噤若寒蟬。沈誠更是嚴厲地公布︰
日後再有逃離者,必將被直接擊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