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百二十章 換一個基地?

「地震?什麼時候的事?」劉一鳴蹭的一下站了起來。

第四軍基地駐扎在幾內亞東北部的馬當市,幾內亞建設兵團總部也在這里,南太平洋艦隊母港也在這里。

這里是華夏帝國控制幾內亞及周邊群島包括馬紹爾群島的核心地區,扼守南太平洋。

至于幾內亞島南部的莫爾斯比港,確實是一個天然良港沒錯,但是因為基地設置時南華還很孱弱,需要考慮英國人的想法,便沒有遠這里。

這些年幾內亞島周邊也時不時發生一些小地震,劉一鳴也考慮過搬遷的問題。

但是一來南華一直很忙,而且戰前南華手里並不寬裕沒錢搬遷。

二來,幾內亞及周邊群島地區戰略位置極為重要,控制著里就控制了南太平洋航線,以及扼制住了澳大利亞的脖子。

而想要換地方,找不到更好的地方換。

你說戰略位置相似的島嶼肯定能找的出來,但是相似的條件就不一定了。

幾內亞島有上百萬華人,在建設兵團的組織下不僅開墾了良田,還建設了不少工廠,能夠給基地提供配套設施,而海陸軍基地的存在,也促進了消費,推動產業升級。

換到其他地方,就沒有這麼好的條件了。

「昨天夜里,好在昨天是大年夜,人們都在守歲,軍隊要麼執勤,要麼在搞活動,反應很快,傷亡不大。」

消息是剛傳來的,作為留守人員,王洋和黃克強當時正在喝著茶听戲,電報忽然就到了。

然後,二人急匆匆的拿著電報,給海陸軍參謀部分別打了個電話,就跑到這兒來了。

「目前的情況怎麼樣,能不能聯系上基地?」劉一鳴心里有些慶幸。

地震過後,電力系統一定會出問題,但是只要軍隊的備用發電機和電台不出問題,依舊能保持聯系。

「可以,不過猶豫廣播塔故障,目前只能用軍用頻道通訊,通信部隊正在修復廣播塔,民用通信很快就能恢復。」王洋安撫到。

「大過年的,唉……」劉一鳴听到這兒,稍微松了口氣,揉了揉頭發。

「用我這兒的電台,在聯系一下葉懷翔,問問傷亡情況,還有南太平洋艦隊的情況怎麼樣了。」劉一鳴現在沒多少心情回家吃飯了。

「是!」

「陛下,顧參謀長來了。」

「讓他進來。」

劉一鳴揮了揮手,結果火炮不出所料,顧凡也只知道地震了,損失統計還沒出來。

看著滿屋子急躁的一群人,王林海頗有眼力見的送上了茶水,並去找人準備午飯。

看樣子這些人,短時間是走不了了。

過了一個多小時,才收到回應電報。

「陛下,這次地震比較大,好在大家都醒著,而且因為過年不少人都在屋子外面玩,傷亡不大。」黃克強開心的說道。

「第四軍一人死亡,六十多人受傷,馬當建設兵團死亡人數截止目前為七人,都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但傷者超過一千人。」

「海軍方面無一人死亡,但是有四艘驅逐艦發生了踫撞,一艘出現漏水,目前正在堵漏。」顧凡松了口氣。

至于傷者,海軍還沒來得及統計,都在搶救物資設備中,除了軍艦,還有大量岸上倉庫的物資以及船廠的設備。

「呼~那就還好。」劉一鳴慶幸的點了點頭,松了口氣。

「地震之後一定會伴隨海嘯,讓各部門做好準備,平民往高處遷移。」

「就近抽調物資,火速送往災區,另外讓受地震海嘯波及的其他地區也把受災情況報上來。」

「第四軍除憲兵隊維持秩序外,其余全體官兵投入到救災之中。」

听到情況還在控制內,劉一鳴松了口氣,妥善的安排著後續事項。

這次的地震是7.2級地震,中心在馬當東北二十五公里處,震源深度十七公里,算得上大地震了。

而且由于是海底地震,並不是震完了就完了,地震之後很可能伴隨海嘯。

而且一般地震之後都會有大風大雨大霧等天氣,震後救援的工作會比較難。

「陛下,馬當的地質情況不適合作為一處軍事基地和後勤工業基地,頂多作為礦山和種植園基地。」

「如此一來便不需要將人口集中起來形成大城市,這樣既安全一些,也能利用這些地區的資源。」

顧凡和王洋需要考慮戰略上的事,黃克強並不考慮這麼多。

「西南幾內亞島的地質結構會穩定一些,我會逐步將南太平洋艦隊基地轉移到西南去。」劉一鳴對此只是笑了笑。

「陛下,我知道,不就是這個地方地理位置好嗎,我有個想法。」黃克強沒有放棄,而且咳嗽了一下,走到牆邊拉開簾子。

簾子後面是地圖,龐大的地圖。

「南太平洋艦隊的基地遠在幾內亞,一是為了維持對各個島群的統治,而是扼守太平洋特別是南太平洋,與夏威夷互相呼應。」

「換一個地方,我們也做得到嘛。」

「英國人不是在和我們談判嗎?剛才還說他們才吃了敗仗,那咱們的條件中就提一條,在澳大利亞租借一個港口。」

「反正咱們已經在澳大利亞開礦、開工廠了,也不差這個港口。」

「而且它當初能租我們的港島,還死皮賴臉直到現在都不還,我們也能租他們的。」

「馬當咱們也不放棄,當做一個補給港和泊地,第四軍也不用撤走。」

「船廠的規模可以小一些,造造小船修修船就可以了,那麼其他工廠也能小一些。」

「艦隊遷移走以後,需求下降,我們還能把工廠遷移到其他地方,比如南幾內亞,西幾內亞,分攤風險。」

「以後再發生地震,也好有個照應,總比全軍覆沒強。軍事上也如此。」

黃克強的想法很樸素,核心就是風險分攤,畢竟這周圍找一個完全沒有地震海嘯的地方很難,就分攤開。

甚至不在同一個島上,總不能全部受災吧?只要有沒有受災的,就能第一時間援助救援。

像這次地震,地震造成的直接傷亡不大,但是物資損失不小,而且不少必要的物資都被埋了。

海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來,挖掘的風險不小,除了一點淺層物資,其余物資缺口只能靠調配。

船是來的很慢的,不僅慢,海嘯之下,船也不能再東部靠岸,只能在西部港口停留卸貨,然後運到東部。

要是分開,軍隊的儲備能第一時間調動,而且無論海軍還是陸軍都有運輸飛艇,能夠空運。

听到黃克強的想法,劉一鳴嘴角忍不住上揚,這個想法很好,將南太平洋基地設置在澳大利亞,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不過黃克強想的太簡單了。

光是租一個港口,英國人就一定不會同意,先不說主權問題,光合並後的華夏帝國,就是英國人不想看到的。

如果不是歐戰牽扯了英國絕大部分精力,它早就來針對華夏帝國了。

劉一鳴敢肯定,英國絕對會在所有方向給華夏帝國找麻煩,包括高原、西域、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等等等。

就算歐洲打的正激烈,英國都不止一次嘗試給華夏帝國施壓,讓華夏停止和日本的戰爭。

只是劉一鳴沒鳥他罷了,反正你只要一說戰爭,我就說華夏帝國,你不承認華夏帝國為實體,調停的目標都沒有。

「這個想法我也想過,總有一天,南太平洋艦隊的基地會停過去。」劉一鳴拍了拍黃克強的肩膀,對他笑著。

「但是不是現在,現在我們要做的依舊是建設,修煉內功。」劉一鳴又轉頭看向王洋。

王洋在新年後就將調任國防安全委員會,黃克強則是做他的副手。

這個委員會名字挺大,但是當下的任務,實際上是進行預備役軍事訓練,針對華夏的。

他們需要負責建設兵團、工人、農民的預備役招募和訓練計劃,與童子軍制度一起,完成預備役的建設。

劉一鳴的目標是在1920年以前完成三千萬預備役的建設。

預備役是指經過擁有軍事技能,經過簡單訓練後能立即投入戰場的後備兵力。

動員兵是動員兵,需要經過一個周期的突擊訓練,周期一般為三個月到半年,但是實際上用到動員兵時,往往無法訓練這麼久。

就像前段時間的法國,動員兵只知道怎麼打槍,沒有接受任何訓練,就送進了戰壕。

1920年,是劉一鳴計劃的第三階段開始的日子。

「陛下,和日本打仗完全是得不償失,要不停下來,省下來的錢,我們可以拿去做些別的事情。」黃克強得到認同,激動的點點頭。

王洋和顧凡對視一眼,笑了笑。

去年八億開支,有四億都在軍事上,不是軍費,是戰爭附加費用,當然,兩艘新式戰列艦的錢,趙家興也算了進去。

畢竟這樣一來,海軍就能攢下明年的造艦軍費。

「日本?我們只需要付出一點軍費就能把他們困死,何樂而不為呢?」劉一鳴輕輕的給他解釋著前因後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