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910章 和李森科最後的談話

斯大林格勒,她不但是南俄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本身也是南俄最大的石油化工中心。

隨著德軍佔領了超過一半的斯大林格勒城區,尤其是火車站成為蘇德雙方爭奪幾十次的戰場,巴庫油田的石油北上的交通線其實自八月底就完全被切斷了。

這就產生了非常尷尬的事,單單一個巴庫油田,和平時期年產輕質原油就可輕松達到兩千萬噸,如今油田還在努力保持產能,可是石油運不出去,就好比一個人拼命啃面包,胃囊的面包只有少部分進入腸子,為了避免困境,暫時的辦法就是讓這個人閉嘴。

所以到了十月中旬,巴庫油田已經人為關閉了近四千座油井,已經開采的並經過一定蒸餾作業的原油,又被灌回油井,于地下繼續保存。

這些油井有的是直接被蘇軍炸毀了輸油管,有的是被摧毀了磕頭機,還有的直接用混凝土封堵管道。

巴庫油田的去產能完全是被逼無奈的,蘇軍當然也想到別的方法把石油運出去。

奈何蘇聯長期依靠鐵路運油,里海上的原油運輸船不但噸位小而且數量少。被逼無奈的當局干脆直接將裝滿石油的金屬灌扔到里海,一個個由鐵鏈串聯起來,由拖船將它們一股腦拖到土庫曼的港口進行冶煉。

但是這番操作並不經濟,所以迫于現實壓力,一條新的沿里海湖畔向北走的鐵路支線,正在上百萬蘇聯英雄兒女的奮進下修建。

當前蘇聯的石油產能進入了一個可怕的低谷中。即便是下半年陷入大戰,蘇聯1941年仍然出產了兩千八百萬噸原油,而今已經是1942年十月,原油總產量還不到一千五百萬噸。

究其原因,最大的因素就在于巴庫油田的油井大規模關停。

那麼德軍現在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早在藍色方案之前,德軍在進攻作戰的籌備時期,實在認真考慮過本次作戰的燃料消耗情況。

小胡子在一群智商正常的將軍們的勸諫下,還是執意和蘇聯打持久戰。不過到了1942年夏季,德軍恐怕也沒有更多的選擇,只能硬著頭皮和蘇聯打持久戰。

要戰勝蘇聯,恐怕最為可行的計劃就是佔領蘇聯的南俄。

小胡子也不是純粹的傻子,他很懂得巴庫油田的產能,年產可達兩千萬噸的巨大油田,就算經歷了戰火後其產能暴跌,德軍只要控制它,恢復一千萬噸的產能難道是難題麼?

如今德軍對燃料的需求並非那麼極端,只要德國有六百萬噸原油的供應,已經可以基本滿足裝甲部隊和所有後勤車輛的運作。

現在的德國正在加緊生產坦克和載重卡車,其產能是可觀的。尤其是在卡車方面,其產能和質量都是強于蘇聯的。

在各類裝甲載具產能方面,德國則弱于蘇聯。

在六月份,小胡子要求羅馬尼亞的實際掌權者安東內斯庫,將羅馬尼亞的石油產能推到一個巔峰,即在七月份賣給德國有三十萬噸原油。這些原油經過提煉,能供應德國戰車跑多遠呢?

現實迫使一線的德軍節約用油。

其實一線蘇軍方面,他們也在節約用油。

石油不是開采上來就完事了,大戰之前蘇聯的幾大石油冶煉中心,而今要麼處于圍困,要麼淪陷,要麼陷入戰火。當局預計1942年的石油產能是一千七百萬噸,而冶煉效能已經僅剩下和平時期的三分之一。

某種意義上蘇聯真的缺油,即便蘇聯在努力在亞洲地區興建新的煉油廠,在它們的支援下,石油冶煉能力的恢復速度不夠快速,增量並不喜人。

大量的石油得不到冶煉,但它們並會單純扔在油庫等待冶煉。由于頓巴斯地區的淪陷,蘇聯的煤炭消耗突然變得緊張,不得已許多工廠干脆用石油作為煤炭的替代品。

蘇聯整體是不缺乏糧食的,盟友的糧食幾乎都是即食軍糧,它們運抵的量不大,它們是錦上添花。

但盟友運來的汽油、柴油,在當今蘇聯的采油煉油遭遇困境的時期,它們又以數量足夠大質量上乘,給予蘇軍重大幫助。

至少新西伯利亞市是有煉油廠的,它本身也是一座年輕的工廠。

戰爭爆發初期的蘇聯戰略大轉移,西部大型煉油廠的許多設備不可能一瞬間搬走,經驗豐富的工人和家屬,則拿著行李紛紛坐上列車跑路。

在被迫的技術移民大潮下,一批煉油廠工人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被安置在沿鐵路的大城市。

像是新西伯利亞這樣的強力工業城市,給予當地鋼鐵廠和各類機械工程技術圖紙,新的煉油設備迅速下了生產線。

來自遠東的小型油田的石油,以及部分來自烏拉爾山西部地區油田的石油,開始分流到新西伯利亞的規模不大的煉油廠。

新西伯利亞產出的汽油、柴油、煤油,以及其他產出,都成為供應這座城市的各類機械運轉之能源。例如,因為頓巴斯煤礦區的失陷,西伯利亞地區所有發現的煤礦,必須拿出一部分支援西部。

新西伯利亞市的電煤缺口,自然由石油代替。那些寶貴的優質焦煤,不再作為電煤,而是作為市內各類重工業企業的熔煉能源。

所以說,新西伯利亞市的集中供暖系統,很大程度就是燃燒石油燒水取暖的。

曾幾何時,楊明志對于蘇聯當前的石油工業只有泛泛了解,他還是有點詫異,李森科跟自己說了這麼多,究竟是他懂得石油工業,還是真的特別關注這些相關報告?

李森科最後掏出自己的懷表︰「啊,時間也不早了。別列科夫同志,我很抱歉,您剛結束漫長的旅途,我就冒昧的趕來和您說了這麼多。」

「不礙事。」李森科分明是要離開了,楊明志一尋思,自己正巧還有別的一些話要聞訊這個老家伙一番。

他連忙說︰「尊敬的院長同志,您真的決定接受我的提議,去制造那些廉價的溫室大棚?」

「當然!它們或許是廉價的,我堅信您的思考是充滿智慧的,我會立刻督導這件事。哈哈,關于這件事我真的要謝謝您,我會取得很大的成功,那個時候我會向領袖指明您在這方面也做出了貢獻。」

「是嗎?真是太好了。」

「這是非常必要的,謝謝您給我帶來了重要的消息。所以您還有什麼要求嗎?例如關于您的武器設計局,我會盡量滿足您。」

李森科這一問恰好問到點子上,楊明志一拍腦門,故意說道︰「啊呀,謝謝您的提醒,有些事我正巧要問您。」

「您請講。」

「例如,關于我從莫斯科帶回來的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我記得他的資料數天前已經由電報發到您這里。卡拉什尼科夫同志將作為我的設計局新成員,他的各種組織關系也轉到了科學院,這件事……」

「當然!我知道這個人,他就在您的大辦公室內。」李森科直白的說,「其實關于他的書面檔案,也從他的老家送到新西伯利亞了,畢竟哈薩克距離我們這里並不太遠。」

「真是太好了。那麼他的待遇情況。您應該明白一件事,他是年輕的武器設計師,也是斯大林同志予以厚望的年輕人。」

「我都明白的,但是津貼的發放科學院有一套規定。即便按照規定,卡拉什尼科夫同志的待遇也遠高于一般的工作人員,我們會照章辦事。」

楊明志點點頭,自己本意是想多給卡氏撈點好處,看起來是不行的。

不過卡氏並不吃虧,因其不但從軍立功,還在武器設計方面拿過獎,這種人才的級別本就是高的。按照蘇聯的一套工資制度,等級高一點,待遇就高很多。

工資高可是高,楊明志不覺得目前的高工資有多少的優越性。自己的基礎的津貼就高達六千盧布,那有如何?國營商店沒什麼好東西,整個聯盟已經不是通貨緊縮,而是強度愈演愈烈的配給制。如此狀況下只有通過一些特權搞到一點點緊俏的東西。

就食物而言,僅就給科學院供應甜菜根這件事,簡直就是州長烏莫夫的恩惠了。

這番恩惠也是曇花一現,怕是再過一周,所有人又要開始吃腌菜。

發散著想一想,假若李森科發揮出強大的主觀能動性,十公頃的溫室大棚投產了,吃到番茄也是明年三月份的事。到了三月份,怕是南俄的德軍已經蕩然無存了。

楊明志繼續說︰「我听聞我的工廠也都建好了,甚至工人們都就位了,他們的工資情況呢?」

「這件事……那些人的工資就不歸科學院管了。」李森科聳聳肩,「此事您可以去問問州長烏莫夫,我想那位同志現在也非常希望與您親自見面的。」

「是的!關于突擊步槍的生產,我真的應該和他好好聊聊。」

「哈哈。」李森科笑道,「今天不行,已經太晚了。別列科夫同志,如果您有意和他見面,我可以和他的秘書聯絡一下,給您預約一個見面的機會。」

「真的?」楊明志猛地睜開眼楮,一本正經的看著李森科︰「哦真是太謝謝您。那就拜托您幫我約一個上午的會面,我將要和他聊聊工廠的事,還有突擊步槍的事。」

「好的,我們一言為定。」

至此,李森科沒有再逗留下去。

李森科裹緊自己的黑色呢子大衣,干練的走出溫暖的房間,回到自己的轎車里,接著慢慢消失在燈火通明的街道中。

楊明志目送那轎車消失不見,不經意打了一個哈欠。

波波夫不知道局長和院長在小屋里秘密聊了什麼,他也不想像是間諜那般偷听,這邊湊近站在雪地中的楊明志身邊。

「局長同志,你們聊了一下大事嗎?」

「哦?波波夫同志,是您……您想知道嗎?」

「不!我……我只是有點好奇。」

「沒什麼可好奇的,都是工作上的事。」楊明志擺擺手,「我們先進屋。」

時間已經足夠晚了,它接近莫斯科時間的十點。直到這時候,楊明志才感覺到自己和李森科聊得實在太多了,這個時間怕是妻子已經睡了。不,她會一直保持清醒等著自己回去。

見得自己的部下還在挑燈夜戰,尤其是見得卡拉什尼科夫還在一絲不苟的翻看舊的圖紙。

普通人對于這些圖紙看一會兒就渾身難受了,普通的工作者因為感覺枯燥也不會枯燥。卡拉什尼科夫分明不是那種普通人,他在拼命的獲取知識,這個過程怕是沒有一點的枯燥,對于他恐怕還是迫不及待,需要廢寢忘食的學習。

不只是卡氏,那些女將們居然工作到這麼晚,絲毫沒有怠惰的情緒,楊明志非常欣慰。

當然,也許這份夜里十點的勤奮,有一定演習的成分?

楊明志估模著大家已經非常疲倦,再繼續下去針對舊圖紙的復制繪制,很容易出現謬誤了。

設計局目前還在做著圖紙復制的工作,一來是備份,而來就是復制好後,打包交給遠方的工廠,這其中就有突擊步槍的生產圖紙。

畢竟蘇聯不承認什麼知識產權,當局認為所謂知識是屬于全人類的。

因為這個原因,楊明志也有什麼負罪感。說到底,所謂自己研發的突擊步槍,還是抄襲另一個位面的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如今這個位面,自己的成果則被官方認定為,是「充分學習了費德洛夫自動槍械原理」的設計。

楊明志又把波波夫叫至自己的身邊,向他說明起自己明日的工作。

「我雖然回來了,未來幾天您依舊是設計局日常運作的負責人。恐怕一段時間內,我個人的工作重點都會放在那兩個工廠的運作上。等到一切穩定了,我會親自帶隊研發可遙控火箭彈的研發。」

波波夫深深的點點頭︰「我完全理解您。我相信,您現在最大的任務,就是實現設計局突擊步槍的量產。」

「對的!是在我們下屬工廠實現量產,對此設計局有完全的管理權,嘿嘿,生產任務完全就由我們來下。上級又給了我很大的自主權,尊敬的波波夫同志,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沼澤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