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96章 楊明志談巷戰(一)

當下帝國師雖有四百坦克,數量目前基本保持在當前數量。他們迫于戰局現狀,帝國師師長不得不將它們相對分散的排布。

帝國師,它曾是莫德爾進攻的王牌,爾今已經是防御的底牌。

第九集團軍現有八百多輛坦克,兩千多輛步兵裝甲車。其中一半都在帝國師手里。

畢竟莫德爾在消耗戰中重裝備不斷減少,麾下的另外幾支裝甲師,一個師原本的四百輛坦克,僅剩下一百輛保有戰斗能力。

帝國師成為防御底牌,在援兵和重裝備足夠充裕之前,帝國師之于斯摩稜斯克的盾牌作用,還會繼續下去。

這就是所謂帝國師的上萬老兵已經在東線作戰一年有余,他們不得後撤休息的本源。

他們不能離開崗位,因為在他們面前,德軍相信蘇軍的坦克已經增加到一千輛!

德軍普遍看不起蘇軍坦克質量,對其坦克兵素質也是蔑視態度。

固然對敵人的蔑視是各個軍隊的常有反應,不過蘇軍當前坦克兵確實有自己問題。

t3476有自己的設計缺陷,車長和駕駛員的視野有很大盲區,因為車載無線電暫且只能安排到排,這些缺陷導致蘇軍是中型坦克的單車作戰能力天生不高。

好在蘇軍總是把坦克作為突擊力量,集群使用沖垮德軍防線,達成這個目的後,之後的作戰往往就是步兵負責。

所以,帝國師的上萬老家伙們,他們清楚意識到自己只要殲滅蘇軍進攻的坦克集團,蘇軍的攻擊能力就大打折扣了。

可德軍也不敢貿然進攻。

帝國師實際上有能力發動一次閃電進攻,但是之後呢?

蘇軍的反坦克能力根本不是廢物,固然帝國師集結所有裝甲部隊奮力一搏,必然在作戰初期能取得不俗戰果。結果自己缺乏友軍支援,終歸就是一次愚蠢的孤軍深入。

帝國師或許可以嚴重消滅蘇軍39集團軍作戰兵力,結果友軍跟不上,帝國師很快就會陷入包圍。而斯摩稜斯克缺少一面巨大盾牌,蘇軍會派遣其他部隊猛攻,一旦斯摩稜斯克失手,莫德爾所有部隊就該考慮放棄這堅守一年卻在緩慢損失的陣地。或許莫德爾能奪回斯摩稜斯克,卻也失去了夏季的全部陣線,蘇軍的「陰謀」也就得逞了。

自動勒熱夫失守後,莫德爾知道自己所部已經陷入絕對的被動局面,能像現在堅守住當下的防線,恐怕並非德軍的防線固若金湯,而是蘇軍在八月份的猛攻和九月份的消耗戰,蘇軍的銳氣已經喪失掉了。

按照常理,這種狀況最適合全面反攻的!

莫德爾知道自己現在獲得了一個重大戰機,可是……手里沒兵啊!

自己麾下有超過二十五萬人的作戰部隊,其中還有一支堪稱強悍又一支主張進攻的帝國師。然而自己的敵人是什麼情況?正面的蘇軍作戰兵力很可能是自己的三倍,而且蘇軍的兵力補充更為快速,他們也是群根本不怕死的莽夫。

莫德爾根本不看好蘇軍單兵作戰能力,他們組織大規模部隊進攻損失總之非常嚴重,可他們還是能繼續組織強大兵力開啟下一輪進攻。

莫德爾非常有自知之明,蘇軍可以組織十次八次的進攻,每次損失了十萬人,蘇軍還是能夠承受這般損失,並快速補充兵力。自己的第九集團軍就這二十多萬人,把斯拉夫民夫或是來自西歐的志願者組織一下,頂多湊夠三十萬的作戰兵力。

那有如何?這點兵力在十月份展開進攻?真是瘋了!

去年同時期,接近二百萬人的精銳向著莫斯科猛沖最後也是失敗了,區區三十萬能做什麼?全面進攻就是全面戰敗,其結果就是自己全軍覆沒,斯摩稜斯克被蘇軍佔領。

莫德爾本人是個死硬派,他認同小胡子的各種主張,但他現在對小胡子強加于自己的軍事命令滿腦子就是懷疑。

德國雖然沒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念,莫德爾知道按照命令組織進攻意味著全面崩盤,他就是抗命,他知道小胡子拿他也沒辦法!

所以莫德爾現在不會命令帝國師進攻,狼堡方面,他們一度希望帝國師帶頭進攻,爾今狼堡的一眾高級參謀、重要將軍們也在力勸小胡子不要再命令莫德爾進攻。

好在小胡子的思緒都在南俄,其下令莫德爾「堅持不懈的進攻」,也是為了防止北方蘇軍南下增援,以求減少保盧斯所部的壓力。

畢竟德軍戰略中心都在南俄,北方的莫德爾和路德維希的兩個集團軍,五十多萬一線兵力,最好暫時穩定住現狀,增強防御應對蘇軍一定會發動的冬季攻勢。

是啊,俄國人自古以來就樂于發動冬季攻勢,這在西歐各國都達成共識。

所以,小胡子有自己的考慮,莫德爾更有自己的考慮,前者是考慮整個帝國的命運,莫德爾是考慮他麾下二十多萬將士的命運,這里面的矛盾不可調和。

只是這次狼堡的德國軍事專家們,他們萬萬想不到,蘇軍新一輪冬季共識是有多大的魄力。

帝國師將面對不同以往的敵人,某種意義上,帝國師要面對曾有一戰之緣又改頭換面的老對手的新式進攻。

楊明志提出了有線制導火箭彈,並相信自己有能力快速完成。

面對著驚喜的大家,楊明志鄭重其事的保證︰「同志們,我會像以前那樣,盡快完成我的概念。我很可能迅速成功,但我估計即便快速成功,上級不會下令我立刻量產。即便如此我還會生產,就像我們在遠東做的那樣。」

「遠東?那真是一段美妙的會議。」拉夫連季暢言道︰「那時候我和葉甫根尼都很懷疑您的設計。結果,那些rpg實際救了咱們的命。」

「對!」葉甫根尼道,「您的新式火箭彈還是有限給我們,我幫您打出擊打戰果。它們每一枚都能擊中移動的坦克?給我們五百枚,我們全部擊中德軍坦克」

「好的。」楊明志振作起來,「不過你們也不要太樂觀。」

「不!我很務實。」拉夫連季道,「即便沒有新式制導火箭彈我們還有鯰魚。對了!」

拉夫連季拍拍桌子︰「將軍,您先給它一個綽號?」

「綽號?」

拉夫連季的話提醒了楊明志,他閉著眼琢磨一個,突然靈機一動,一個滑稽的綽號應運而生。

「就叫他硬鱸魚吧!」

「啊?硬鱸魚?」拉夫連季快笑出聲,其他人也不苟言笑。

楊明志現在真想跟著節奏跳一段哥薩克舞魔改的毛式土嗨。

「為什麼的堅硬鱸魚呢?」巴葉甫根尼問。

「嗨呀!它難道不夠堅硬嗎?」巴爾岑調侃道。

楊明志聳聳肩,他想到一番靠譜說辭,便說︰「你們都知道鱸魚,鱸魚的魚鰭很大。我想制導火箭彈不能飛得太快,它需要很大的尾翼和方向舵,這就和鱸魚有點相似。」

「妙啊!」巴爾岑激動的拍起桌子,其他人也跟著起哄。

這里還是巴爾岑最為興奮,他給自己滿上酒,站起身高舉酒杯,見狀其他人跟著起立。

「同志們,請允許我們向帝國師發射硬鱸魚,擊穿他們的裝甲。」

「難道只有你可以,是我們!」拉夫連季指正說。

「對!就是我們。」楊明志把酒杯舉的極高,好似舉著火炬,「為了勝利!為了每個戰士都能輕松擊毀德軍坦克!為了解放那座城市!干杯!」

楊明志一飲而盡,其他人亦是如此。

不過冷靜下來的人突然都感覺到一陣不自在,這里最不自在的就是楊明志。

巴爾岑緊張的說︰「將軍,我們果然要攻打那座城市。」

巴爾岑故意不說城市名字,實際大家已經非常清楚,不過是心照不宣。

楊明志嗯了一聲︰「對!就是這樣!我們必須打下那座城市。」

「那麼,我們該聊聊怎樣打城市戰,將軍……」巴爾岑看著楊明志︰「也許,您的突擊步槍會有大用場,它比沖鋒槍強百倍?」

關于是不是攻打斯摩稜斯克,它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突擊步槍簡直在城市戰如魚得水。

楊明志振作起來,他完全肯定了巴爾岑的話。

他猛拍桌子說︰「沖鋒槍即將被全面淘汰,未來是突擊步槍的時代。它就是比沖鋒槍強百倍,它是莫辛納甘和波波沙的融合,你們想象一下,近距離它如沖鋒槍掃射,瞄準一千米的敵人,子彈只要命中敵人腦袋,依然可以一發斃命,它真是全能型武器。」

楊明志這里故意吹噓一下,實則並非絕對吹噓,這讓本就興致勃勃的三個師長更加興奮!

「拉夫連季,你還記得清在列奇察城內巷戰的細節嗎?」楊明志突然問道。

「當然!當時部隊的裝備情況您也是非常清楚的。我的部隊裝備大量沖鋒槍和半自動步槍,步兵火力方面是比德軍強的,所以在城內戰斗中我們佔有很大便宜。不過我們的武器確實有許多毛病。」

「哦?您說說。」

「例如沖鋒槍對遠距離目標精確度有限,半自動步槍雖然精確,火力上還是比較弱,更不要說部隊里還裝備的栓動步槍了。如果您的新槍能將他們合二為一,真是太好不過。」

「那是當然的。」楊明志坐正身子一身的自信姿態︰「我覺得,巷戰中我們不必過于追求武器的精度,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兼顧射速、威力、機動性的武器。突擊步槍基本能勝任這一點,或者說三者達到一種美妙的平衡。例如,雖然它沒有沖鋒槍的極端射速和更小的後坐力,它的後坐力還是比半自動步槍小很多,而精度上和半自動步槍不相上下,威力方面也是如此。

關于巷戰,你們三位也都是非常清楚的,你們有著非常充分的作戰經驗。那麼……」

說到此,楊明志慢慢沉下表情,他頓了頓氣,右手下意識的敲打起桌子,以引得他們的特別注意。

「如果,你們三個師攻入一座大城市,是一座比列奇察城或是莫濟里城大上十倍的大城市作戰,你們能否守住城市呢?」

楊明志的這句話如同矛頭,結結實實的戳中三人的內心。

在他們看來,將軍現在就差直接說明,那座所謂的「大城市」就是斯摩稜斯克了!

巴爾岑猶豫了一下,率先做出肯定的表態,其他人亦是跟上。

不過看得他們的表情,楊明志很清楚,現在他們一度也被高漲的自信心,當下已經被消磨掉了一部分。

楊明志跟進說︰「打仗僅僅依靠勇氣當然是不行的,你們需要大量的重型設備,是可以兼顧火力、威力和機動性的重裝設備。我看你們必須大規模裝備rpg和鯰魚火箭彈,你們還需要特別多的反坦克槍。你們……你們甚至需要機動靈活的37毫米戰防炮,甚至還要有火焰噴射器,需要霰彈槍,需要榴彈發射器……」

楊明志情緒頗為激動,他列舉了一大堆武器,听起來這些都是打巷戰的利器,不禁讓人懷疑。

畢竟,那是巷戰!

在楊明志曾屬于的21世紀,世界上的局部戰爭,曠野作戰正被慢慢邊緣化。那是一個全球範圍內的城市化的大時代,也是一個不可能再發生全面世界大戰的時代。世界總的基調是和平的,但在一些角落戰爭依舊無可避免。

那一時代,大兵團幾十萬人的全面突擊的機會少之又少,畢竟大國欺負小國不需要龐大軍隊,而小國與小國的戰爭,雙方根本沒有人力物力組織起二戰東線戰役級別作戰。

頂天了,就是雙方一兩支集團軍級別的作戰,最激烈的戰斗往往幾天就結束了。

但戰爭會持續著,並將持續許多年。繁華的城市成為戰場,昔日的鬧市酒肆成為瓦礫硝煙的世界。戰地變成一個個街區一條條馬路,兩軍交戰的距離往往在五十米。特殊的時代,巷戰居然成了主流。

既然城市巷戰成為了新時代戰爭的重大特點,主要大國當然針對這些加緊研究。而國際上的那些兵工廠,各國的武器設計局,也就順應時代搞出了大量的巷戰武器。

那些巷戰武器都有哪些妖魔鬼怪?楊明志真是太清楚了。

德軍一開始是巷戰盲人,當然蘇軍一開始也是。雙方都是巷戰中模索合適的戰術,雙方的武器設計局也是根據戰報,研發新式巷戰兵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