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現在,一度熱血上頭的巴爾岑冷靜下來。將軍說的是一個可怕的事實,那場戰斗德軍的裝甲營總共就只有三輛四號,結果部隊引以為傲的rpg卻吃了癟。它們終究被摧毀了,結果都是瘋狂的戰士在不到五十米的距離內,向其負重輪處發射彈丸,畢竟那里的裝甲頗為薄弱,如此在完成擊毀。

擊毀三輛況且如此費勁,整個過程中還有幾十名專職反坦克的戰士死傷。敵人真的集結坦克集群,就是己方有很多反坦克炮,防線還是會被沖垮!

一瞬間,巴爾岑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嚴重的擔憂。

大家彼此間雖然都心照不宣,現在討論的已經是在如何打敗防守狀態的帝國師,大家都知道為何要討論這個。因為,打敗了帝國師後,面相斯摩稜斯克的大門就徹底洞開了。

巴爾岑真是在打仗時熱血上腦,狂得無所謂生死。他現在懂得一些但不可妄言,這便焦急的問道︰「將軍,我們……我們必須擁有一種優秀的反坦克武器,我們必須能安全高效的擊毀那些四號坦克。否則,我們三位的部隊一定會蒙受巨大傷亡。」

楊明志能回答巴爾岑的訴求嗎?當然可以。

畢竟楊明志很清楚當前德軍四號坦克的裝甲厚度,甚至知曉那是怎樣的構成模式。

不及楊明志開口,拉夫連季說道︰「我們當然有優秀的武器,那就是鯰魚火箭炮。命令文件上不是說明了嗎?我們會裝備鯰魚火箭炮!現在將軍就在這里,將軍一定會給我們提供大量的單兵火箭炮,您說對吧。」

拉夫連季立刻投來期待的眼神,楊明志尷尬的笑了笑,點頭稱是。

巴爾岑長舒一口氣,不過他覺得將軍還有另外的想法。

巴爾岑聳聳肩,說︰「將軍,實不相瞞,我在我的部隊里組織了一支特種反坦克營。該營真是非常特別,當上級許諾的單兵火箭炮到位,我將把整個營變成火箭炮反坦克營。

恐怕我的部隊得不到57毫米的戰防炮,最多也就獲得45毫米的。45毫米戰防炮針對德軍有著90毫米裝甲的四號我實在有些擔心,同樣我對後勤部分發放的制式rpg彈頭一樣擔心。

我現在信得過的還是單兵火箭炮,我只知道我們使用它反坦克總是成功的。當然它也有很大的劣勢,雖然鯰魚的飛行非常穩定,就是它需要射手瞄準,即便德軍坦克是個大目標,我們的射手瞄準發射總不是那麼精確。再說彈頭的飛行速度並不快,它雖然可以擊中一千米外的目標,很可能彈體飛過一千米的時間內,德軍坦克已經開出去數米。

所以我必須效仿您曾經做的那樣,多個反火箭炮小組組織起來,以數量獲得更高的命中率。」

「咦?巴爾岑,你這個想法妙極了!」楊明志高興的鼓起掌來。

不僅是楊明志,拉夫連季和葉甫根尼可是茅塞頓開,因為他們兩個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

「看來,我必須向巴爾岑同志學習。」葉甫根尼贊譽道。

「對!我回去後也得組建一個火箭炮反坦克營,專治德軍任何型號坦克。」拉夫連季立刻給自己倒滿一杯酒,高舉起酒杯贊譽說︰「敬你,324師師長!」

似乎,巴爾岑已經找到了針對德軍強力坦克的絕佳方法?

楊明志並不這麼認為,但不可否認的是,巴爾岑的想法是基于現有武器所能施行的最佳戰術了。

楊明志還在新西伯利亞的時候,他一邊領著人率先攻堅出突擊步槍,他的頭腦也從沒放棄過火箭炮的研發。

里固施科夫一個多月來基本都是圍繞著從沼澤地帶回來的大量技術文件炒冷飯,即便是炒冷飯,設計局在沼澤地的成就只要普及來開,試想大量的非制導單兵火箭彈裝備部隊,將給基層部隊帶來很大戰術優勢。

可「鯰魚」火箭彈,或是像是無人機一般的「飛魚」火箭彈,它們都是非制導武器,都是根據慣性力量以及計算好的彈道飛向目標。

敵人目標往往不是站著不動挨打的靶子,例如坦克見得有東西向自己飛來,司機本能的反應也是一腳油門逃命,即使一瞬間的轟油門,坦克也能跑上幾米,而這已經能躲開威力巨大的「鯰魚」轟擊。或許達成近失彈的效果還是能給予四號重擊,還是不要奢望這種幸運事件頻頻發生。

事實往往是,近失彈無法給予四號致命傷害,它往往是承擔一些小傷,修復後繼續作戰。

現在的四號坦克,它的正面裝甲被提高到90毫米,車體總重量也達到了26噸之巨。

德國的軍工企業還沒有研發出更大馬力的發動機,所以給增重的四號裝備這樣的發動機,其機動性能被削弱不少。

所謂90毫米的裝甲,實際也是兩塊鋼板拼合而成的,一塊40毫米。一塊50毫米,因為當前的德國還沒有能力生產一塊90毫米厚的裝甲鋼。

畢竟它是裝甲鋼,里面加入多種稀有金屬的特別合金,以目前的各國科技,要加工它可不是容易事。德國當下能加工50毫米級別的整體式裝甲鋼,已經體現了他們的高超技術了。德軍軍工部門還在繼續嘗試增加厚度。

難道僅僅90毫米就夠了?

並非如此。

所有的坦克到了前線,那些老兵們會想盡辦法給坦克裝甲加料,交戰各國的官兵都在這麼干,這絕非是默契,而是戰友們用生命換來的教訓啊!

履帶片、負重輪,它們被焊接在正面裝甲和尾部裝甲。改良後的四號兩側都安裝了裙板,為了進一步提高生存性,帝國師的官兵給四號裙板也焊上舊的負重輪。

柵欄裝甲也被進一步加強,柵欄網變得更復雜了。

一番操作後,坦克的重量又增加了一噸,它成了27噸的油老虎。不過部隊很長時間不具備突擊作戰的能力,這番為了打防守戰做出的操作也是不得已為之。

它們基本能扛得住蘇軍rpg的破甲彈頭攻擊,也很大程度能硬抗蘇軍大口徑戰防炮。

蘇軍能使出怎樣的破防招數,德軍自詡都想到了,剩下的只是如何增強防御罷了。

德軍萬萬想不到,如今那位把rpg武器造得特別實用的別列科夫將軍,他已經打算研發制導武器了。

對,就是制導!

楊明志看著巴爾岑,輕敲桌子說︰「巴爾岑,你的做法是正確的。其實我有一種辦法,能讓士兵發射出的火箭彈在空中拐彎。它能像是長眼楮一般,飛行兩千米也能擊中運動中的德軍坦克。」

「啊?」巴爾岑大吃一驚,「將軍,您說的是真的?難道您以為火箭彈還能長眼楮?」

楊明志聳聳肩︰「不。並非火箭彈長眼楮,而是射手不是發射完就不用管了。我可以通過一些手段,讓射手繼續操控火箭彈的飛行方向,直到擊中目標位置。」

即便如此,大家還是覺得楊明志的話像是天方夜譚。

這里,尤其是一直旁听的多布洛夫和卡拉什尼科夫,兩人都聯想到一些詭異的畫面,火箭彈不停調整自己的飛行方向,德軍的坦克無論怎樣逃跑,都逃不過被擊中的命運。

兩位都屬于高級知識分子,尤其是的多布洛夫,他雖沒有卡氏的戰場經驗,多布洛夫好歹是上過大學的人,他立刻想到了將軍說的可能是什麼。

多布洛夫猛地開口︰「局長,您說的,該不會是無線電遙控吧?」

楊明志大吃一驚,他驚訝的看著一度非常安靜的多布洛夫,不由感慨他的想象力。

「多布洛夫,您能繼續說一說嗎?」

「嗯好的。」多布洛夫突然陷入興奮,他覺得自己的思路已經和局長對上了,這便興奮的說︰「美國人特斯拉將無線電操控機械變成現實,所以我在大學的時候,無線電俱樂部的人也搞出了遙控小車。我想著,一個遙控器既然能遙控電動小車行進,換做別的東西,比如說船只、飛機,甚至是火箭彈,理論上絕對可以。您說對吧,將軍同志。」

「當然!」楊明志激動的問︰「多布洛夫同志,如果您有一些機會,您能否研發出可遙控飛行的火箭彈。」

「這……」一瞬間,多布洛夫想到幾天前局長對自己說的話。所謂未來,設計局監督槍械生產的人可以是卡拉什尼科夫,而自己,不必在執著于槍械研究。設計局非常需要研發火箭彈的人才,現在的多布洛夫覺得自己的重大機遇就是現在。

「我能!」多布洛夫咬咬牙剛毅的說道。

關于搞無線電遙控,多布洛夫明白它的一套工作原理,剩下的是將其和武器結合,形成一整套武器系統,這是一個艱巨的工作,但成果將是革命性的。

楊明志深深的點點頭︰「未來無線電領域的軍事化發展有著巨大前途,多布洛夫同志,也許您能成為蘇聯這方面,乃至世界方面的先驅者。」

「啊!謝謝您的鼓勵。」

「但是,我要說的並不是什麼無線電遙控火箭彈,而是有線遙控!」

無論是有線還是無線的遙控,最終結果就是火箭彈飛行途中因地制宜的拐外,去擊中走位最刁鑽的德軍坦克。

楊明志猛地拍拍手,把大家的視線都吸引到自己這里。

「同志們,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用大威力的火箭彈直接摧毀德軍坦克,達成結果只需要一枚鯰魚就夠了,就是實現這一過程比較困難。對此我們必須利用科學技術,現在我想到了一個計劃,我也非常確信,以聯盟現在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實現它!」

就在這個小餐廳里,楊明志成為第一個提出「有線制導反坦克火箭炮」的人。

那麼說,以蘇聯當前的科技水平真的可以實現它?

當然可以!

楊明志在沼澤地研發成功的「鯰魚」,為了增加它的精確性,其發射管內做了膛線,彈體的尾翼也做了一點角度,最後的結果就是,火箭彈失去了一點設計速度,卻因為飛行時的旋轉,整體具備很大的穩定性,因為彈體本體就形成拖著白煙的旋轉陀螺了。

但現階段的反坦克導彈,可不能要求它在發射時就開始旋轉。

固然旋轉式有線制導反坦克導彈它更容易拋出金屬導線,但要控制較高速度旋轉的彈體的飛行方向,這是非常困難的事。它雖然可以解決,1942年的蘇聯肯定是缺乏解決該問題的技術。

所以該用怎樣的辦法呢?在那個位面,戰後不久蘇聯面對法國人搞出的反坦克導彈,馬上研制出自己的。

畢竟某種意義上,那時候的反坦克導彈就是一個可以控制尾翼方向舵的特殊火箭彈罷了。

無論是控制方向舵還是矢量噴口,都是為了使彈體獲得一個不同于中軸線的力量,實現彈體偏轉。它實際是非常簡單的技術,簡單到可以快速實現。

彈體旋轉有利于拋線,並不意味著不旋轉就不能拋線了。金屬導線實際只需要一根特殊銅絲就夠了,銅絲纏繞在尾翼後端的彈體上。

銅絲非常的細,兩千米銅絲纏繞在彈體上,實際也是薄薄的一層。金屬色可以用膠粘接,而彈體起飛時的拉力,能輕易的將銅絲拉出。

現在的蘇聯喜歡用無煙火藥賦予火箭炮動力,其燃燒的溫度超過一千度。作為導線的通絲,其熔點比熱焰溫度高一點。即便如此,用通絲做控制導線也是合格的。

畢竟彈體在快速飛行,盤繞的銅絲不停被扯下來,一個位置的銅絲最多瞬間和熱焰接觸,就被拋在後面,根本就沒有時間完成熔化。

借助這根銅絲,射手調整方向舵,繼而完成最基本的四個方向的運動調整。甚至對那個手柄進行一番改造,從而達到一個手柄控制全部方向舵的程度。

楊明志的這一番解釋讓大家听得津津有味,他的話絕非天方夜譚,分明就是展開一個美好的未來。

對此,對他奇思妙想的再多贊譽都沒多大意義,在做的各位都只有一個疑問夢想何時變成現實。

巴爾岑急不可耐的問︰「將軍,您何時拿出實物讓我們裝備上。有了它,我就再也不擔心德軍最強坦克了。」

德軍最強坦克?目前它應該是虎式。但德國的虎式還屬于一個機密,對此蘇軍對它知之甚少。好在蘇軍在研發自己的重型坦克kv1的時候,就相信西方多個國家也在這麼干。所以德國如果拿出一款重型坦克上戰場,或許蘇軍會被突然打懵,緩過神來後蘇軍的反擊會非常凶猛。

那個位面上,德軍在1942年底派出虎式在列寧格勒參戰,可惜四輛車里只有一輛能持續作戰。哪怕一輛也夠了!一時間蘇軍的多種反坦克炮不過是給老虎身上撓癢癢,而88毫米的防空炮射擊地面目標,那威力實在恐怖。

蘇軍很快就有樣學樣,把自己的85毫米防空炮裝上t34的地盤,如此t3485就誕生了。雖說t3485的單車性能不如老虎,勝在蘇聯一個月的t3485產量趕得上「德國動物園」半年的產量,蘇軍以極快的產量彌補單車性能不足。

即便是不足也是暫時的,等到更大口徑主炮的is2上場,老虎超過一百毫米的裝甲已經沒什麼意義。

楊明志參與進來的位面,由于楊明志已經動了生產研發反坦克彈道的想法,戰爭必將發生重大轉變。

他絕不是想想就算了!

就在這房間里,楊明志心里下定一個決心,這番回到新西伯利亞,首先給自己部下開個會,然後親自去找李森科,要求他召集科學院里的一些人才。楊明志估計,只有這種手段,方可短時間內完成反坦克導彈的生產。

即便如此,他不敢奢望一個月能把理想變成現實,也不奢望生產完成後能交給老部下去破防帝國師的裝甲防線。

終歸它一定能量產,是哪些部隊能最先裝備呢?

當然是老部下的三個師,所以,他們經過一場大戰後,已經要保存最基本的建制,在補充兵力的時候順便補充反坦克導彈。除非,他們全軍覆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