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14章 年輕的卡拉什尼科夫

在那個位面上,卡拉什尼科夫之于蘇聯、之于俄國,是非常罕見的高壽,他愣是活了九十四歲。而由他發明的卡式突擊步槍,成為縱觀二十世紀,生產量最多的步槍!原版和各類仿制品、以及改良品的總產量超過一億支,並廣泛裝備大量國家。

它總是出現在局部戰爭的最前沿,也成為最為廉價的殺戮工具。

按照中國的武學,止戈才為武。要有手持武器,但不貿然動用武器,就以這種態勢的威壓,迫使戰爭不會發生。

在楊明志看來,正常的國家拼命研發武器,並非是為了攻擊他國,而是處于自我保護,亦是使得全球軍力達成一種武力平衡。

事實證明,要想人類保持理智是困難的。一個大國一旦顯露疲態,另一個大國就會展開進攻。如今,這種進攻就是純粹的熱戰,就是全面戰爭。

只有經歷了本次世界大戰,大國博弈才逐漸變成經濟上的對攻。那也是一種形式的戰爭,只是溫和太多,甚至似乎無法讓最普通人的察覺。

也是如此,年邁的卡拉什尼科夫知道了這些,漸漸後悔傷心。

現在他有這樣的感受嗎?怎麼可能!

如今的1942年,戰爭迫使交戰各國的所有百姓,無論年老還是年幼,必要時候都有義務拿起武器。卡拉什尼科夫一門心思的渴望造出優秀的武器,以使得他可愛的同胞能拿起更好的武器作戰,從而減少傷亡。

這是武器研發者于戰爭中最樸素的想法。

包括美國的奧本海默,還有參與計劃的一票專家。他們直到在沙漠中真的種了一個蘑菇,才開始擔心如此恐怖的武器襲擊城市將是怎樣的結果。勸諫的聯名信寫了一大堆遞交國會,然而國會老爺們一個簡單的理由就給搪塞回來如果使用它能讓我們少死一百萬小伙子,何樂不為呢?

卡拉什尼科夫年僅二十出頭,楊明志只記得此人年邁時的模樣,其年輕時的英俊,絲毫沒什麼概念。

此刻,費德洛夫得到機會當然要隆重推出自己的忘年交,所謂「他是我理念的重要支持者」。從某種意義上,費德洛夫簡直將卡拉什尼科夫看做自己的兒子。

得到蘇聯槍械研發泰斗級人物的青睞,並未讓卡拉什尼科夫有所飄飄然。

此刻,見到一位一副蒙古人樣貌,胸前掛著數枚勛章的年輕的將軍,卡拉什尼科夫亦是肅然起敬。

卡拉什尼科夫不顧身體剛剛痊愈,站在楊明志面前敬了標準的軍禮,臉色也顯得頗為嚴肅,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這番舉動給予楊明志的,是巨大的不自然。

從事武器研發這一行,尤其是輕武器的研發,不可避免的就要深入研究卡拉什尼科夫的大作。許多話楊明志是不可能說的,例如今日將受到斯大林檢閱的槍械,追根溯源,其實是這個年輕人在1946年的作品。

斯大林是一個偉人,卡拉什尼科夫不也是一樣嗎?就算這個偉人現在還無法顯明自己的偉大,甚至因為世界線已經變動,本時空的卡拉什尼科夫也不會有歷史上的巨大成就。

不過,他是非常優秀的槍械設計師,這一點毋庸置疑。

楊明志回敬了軍禮,又深深點頭致意。

並對費德洛夫說︰「您提到的這位年輕人,真是一表人才。看來他也在從事輕武器的研究。」

「是的,將軍同志。」卡拉什尼科夫接替老師,親口回答︰「我接受老師的邀請,來莫斯科參觀您的新槍。我想,我可以從您這里學到一些關鍵知識,並對我自己的研究做出點啟發。」

「當然!如果是要藍圖,我可以親自送您一份。」

「這……這真的可以嗎?」

卡拉什尼科夫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就算蘇聯的「知識產權」是屬于國家和人民的,關于一種武器,想要獲取它完善的制造藍圖,也是頗為困難的。

他驚嘆于別列科夫將軍的慷慨,激動得身體都有些顫抖。

「當然可以。」楊明志以果斷的回答壓制內心的心虛。

這一刻,搶奪一個年輕人未來的研究成果,讓楊明志很有負罪感。雖然說這種負罪感毫無意義。人家根本就沒造出來,甚至圖紙都沒有動筆,如何存在自己抄襲人家的嫌疑呢?

不過,如果卡拉什尼科夫在本時空並沒有搞出什麼突擊步槍,豈不是埋沒了這個年輕人?

楊明志繼續問︰「我听聞您也在嘗試研發新式輕武器,那是什麼?」

「嗯……是一種沖鋒槍,我覺得,我的設計更為精妙,能夠取代軍隊正在大規模使用的波波沙41式。」

「你很有想法啊!不過,我想您的努力恐怕要失敗了。很抱歉,這應該就是事實。」

「是!您說的對。」卡拉什尼科夫聳聳肩︰「沖鋒槍已經量產,我的新款沖鋒槍就算被武器裝備部長看中,想要大規模裝備也是艱難的。」

「哦?您並不認識烏斯季諾夫同志?」

「他?!」卡拉什尼科夫使勁搖搖頭,這動作充分體現了他的青澀。「我怎麼可能認識那樣有才能的人物,能得到費德洛夫同志的栽培,已經是我巨大的榮幸。」

听到這兒,楊明志長嘆一口氣,內心五味雜陳。

卡拉什尼科夫,他是有才能的,然而現在,此人的才能絲毫未能體現。

也許是其本人還非常青澀年輕,也許,就是缺乏機會。

仔細想想,在那個位面上,卡拉什尼科夫的成功的背後,就有著很大的偶然因素。

初代的ak47造型比較簡陋,做工並不精細。其實也是無可奈何,卡拉什尼科夫帶著樣槍千里迢迢從中亞跑到莫斯科,他在自己的小作坊級別的微型研究所搞出的武器,能夠做工精美就奇怪了。

簡陋一點是可以容忍的,審查委員會,尤其是烏斯季諾夫本人,一票人非常看重卡式步槍的造型。

同時參與評選的其他設計局的產品,例如西蒙諾夫的、托卡列夫的,等等等,它們的樣貌比較奇特。

雖說大家用的都是同樣的子彈,即西蒙諾夫研發的中間威力彈,各種步槍用該彈打出的彈道大同小異,甚至于卡式步槍的彈道還相對差一點。

那有如何?卡式步槍的簡陋只是暫時的,它很耐風沙,槍擊內有小石子都不影響射擊。最為關鍵的,還是它的造型討巧,尤其是讓烏斯季諾夫一眼相中!

卡式步槍的造型簡直是為俄國人量身定做,那麼,針對ak47魔改而來的楊明志的⑴⑵42,也是第一時間吸引了烏斯季諾夫的眼球。

楊明志繼續說︰「費德洛夫同志很支持您,說明您是有才之人。現在告訴我,您的研究所在哪里?距離我們新西伯利亞市會不會太遠?」

「在哈薩克。」

「哈薩克?」

「是的。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卡拉什尼科夫很樂意說明這段日子他的過往。和歷史上不太一樣,他在1942年初的全面反攻中腿部負傷,爾後送到後方修養。但腿傷不是瞬間就能痊愈,即便傷愈出院了,他還有一段時間不得不走路一瘸一拐的。這一問題,楊明志見到他的第一面就注意到了。

因為腿傷,卡拉什尼科夫想立刻回到部隊繼續作戰這是不可能的。

更糟糕的是,還是腿的問題,他差一點就做不成預備役,所謂除非戰爭到了最危急的時刻,卡拉什尼科夫才能繼續去做坦克兵。

如此遭遇,令他傷愈後的日子一度非常消沉,整個人也被送回老家。

然而他終于有時間好好研讀費德洛夫所寫的一些輕武器書籍,如獲至寶的他更是大膽的直接給費德洛夫寫信,後來發展為打電話。

他能直接與費德洛夫長途電話通信,也是哈薩克第一書記很重視這個年輕人的緣故。

畢竟他卡拉什尼科夫可不是默默無聞,他幾年前就在軍事武器上搞出一些改進,為哈薩克人民漲了顏面。

就在今年夏季,康復不久的他就搞出了一款新式沖鋒槍,樣槍得到了第一書記的高度贊揚。

其實這里面也是有著濃厚的現實原因。

戰爭打到現在,烏拉爾山以東的地區逐漸成了蘇聯的最大兵源地,數以百萬的哈薩克青年走上戰場,中亞的幾個加盟共和國,征兵行動也全面開始。

整個加盟共和國的所有產業向支持戰爭傾斜,這時候,一個哈薩克籍貫的有才能的年輕人發明了一款新式沖鋒槍,如何不讓人興奮呢?

現在,卡拉什尼科夫當著楊明志的面,說到了自己的一個重大機遇。

原來,雖然研發的新式自動步槍沒有得到軍方的青睞,至少得到了兩個人的重點關注。

一位就是哈薩克的第一書記本人的支持,另一位,就是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院長的布拉貢拉沃夫中將。

費德洛夫是一位泰斗,那麼布拉貢拉沃夫就是另一位泰斗。

因戰爭原因,昔日的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一路搬遷,硬是搬到了中亞地區。可以說現在的歐亞大陸,最安全的地方莫過于中亞。那里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周圍的國家也都是盟友,國際安全形勢一片大好。

所以相當多的蘇聯高級學校,一路搬遷到了中亞、西伯利亞和烏拉爾地區,繼續並加速培養軍事人才支援戰爭。

卡拉什尼科夫自豪的透露,他會在1943年春季,被送到目前位于烏茲別克的塔什干的捷爾任斯基炮兵學院學習。

「等我身體完全康復,也要等到明年春季。但願我在那里會學到更多的知識。」

楊明志點點頭︰「哈薩克還有烏茲別克斯,距離新西伯利亞並不太遠。」

「啊?」此言可是令卡拉什尼科夫大跌眼鏡,「那可是一千七百公里!」

「這麼遠嗎?」

楊明志使勁敲敲腦袋︰「看來我太低估蘇聯的國土面積了。」

這時,費德洛夫站出來自豪的說︰「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有著非凡的才能,但他還需要更多的知識。我想,趁著今天這次機會,他將學到很多。」

「當然,我也願意教會他更多技能。」

一個念頭轉瞬即逝,楊明志突然萌生了大膽的想法。

他捏著剃光胡子的下巴,審視著卡拉什尼科夫本人,突然問︰「您結束完在莫斯科的事,是否第一時間回哈薩克?」

「當然。除非我還有別的任務,目前是沒有任務的。」

「哦?所以您正執行著出差任務?」

「是的。」

楊明志萬萬沒想到,卡拉什尼科夫是有本職工作的,非常有趣的是,他在自己十八歲時曾工作過的拖拉機廠繼續上班,無出意外,每天都吃配給糧。本次來莫斯科,工廠方面認定這是一次很關鍵的出差行動。

對于那個拖拉機廠,負傷歸來的卡拉什尼科夫就是響當當的英雄。英雄絲毫沒有驕傲自滿,反而要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這番雄心壯志如何不得到各方支持呢?

完成任務,卡拉什尼科夫無法在莫斯科長期逗留,他時間有限,衣兜里的資金也有限。

「唉!有些可惜了。」楊明志听完對方的解釋,故意露出一副難堪顏色。

「將軍同志……您……」

接著,楊明志繃起臉︰「難道,您不覺得的接下來的半年,您一門心思去造拖拉機,哪怕是造坦克底盤,只有業余時間研發新槍,難道不是巨大的屈才?」

「這……」卡拉什尼科夫無言以對,「我是很想去炮兵學院的,可是……」

「現在,您面前擺著一個重大機會。」說著,楊明志向前一步走,雙眼直勾勾看著這個年輕人。

「機會?什麼機會?」

「去新西伯利亞,到蘇聯科學院,到我的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

「啊?!這……」一時間,卡拉什尼科夫不知所措。

對于楊明志,他也不相信年輕的卡氏會瞬間接受自己拋出的邀請函,便繼續說︰「您知道我的設計局嗎?了解我們的重大成果嗎?」

「嗯,我有所了解。大概是一些火箭炮,還有火箭助推榴彈,它們……都是您研發的,中將同志。」

「是的,這只是一部分。現在,我將研發的重點放在新式自動步槍上,我需要大量的有技術的研究員。既然您未來的半年沒有重大任務,就請到我的研究所。您看如何?」

「這……」此刻,卡拉什尼科夫已經怦然心動。

他此行來莫斯科的最大任務,就是在老師費德洛夫的陪同下,參觀別列科夫同志新槍的靶場實驗。

其實卡拉什尼科夫是昨日深夜才下火車,一宿就寄宿在費德洛夫的別墅,等得知斯大林將親自參與本次靶場實驗,激動得整個人幾乎失眠。

一場武器實驗,居然驚動了斯大林本人,是誰造成這一結果?就是自己面前的同樣年輕的別列科夫!

楊明志並不了解卡氏的忐忑,還以為對方皺起的眉頭是其非常猶豫的表現。

「好吧,我並不需要您的立即答復。等到今日靶場實驗結束後,您看過我研發的槍械的卓越性能,再做打算也不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