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11章 專家的檢驗(五)

空腔效應,楊明志簡而言之的解釋一下,便是子彈擊中敵人身體的同時,創造一個巨大的空洞,空洞的直徑可以是子彈的數倍數十倍。

「啊?您的意思是,子彈擊中目標,產生了類似爆炸的效果?」費德洛夫驚愕的問。

「您說的並不嚴謹,但就結果而言,效果確是類似一種爆炸?」

「哦?我真的很想听您的詳細解釋。」

在這間會議室里,年邁的費德洛夫德高望重,他在洗耳恭听,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

楊明志亦是清楚,突擊步槍所使用的子彈就決定了它的威力弱于拉大栓的老式步槍,為了彌補動能上的劣勢,必須從其他方面做文章。充分利用空腔效應,就是極佳的手段。

早在開始構思生產突擊步槍時,楊明志第一時間考慮的就是高低于六毫米的小口徑彈。

無論是5.56毫米還是5.45毫米,彼此的口徑頗為接近,子彈對目標造成的嚴重空腔也非常恐怖。然而在研發伊始,就讓老毛子們認為直徑和黃豆一般大的子彈,僅僅一顆就能打爆敵人半個腦袋,這種話絕對屬于不切實際的妄想!

關系到國防的大事,俄國人不敢過分激進。何況世界主要大國還是抱著八毫米的全威力步槍彈,自己犯不著突然搞小口徑子彈。

所以楊明志並沒有步子邁的太大扭傷大胯,西蒙諾夫的子彈已經非常符合自己的需求,再說這種子彈的空腔效應雖說不如ak74的「小毒彈」,其空腔效應已經非常可觀。

楊明志清了清嗓子,面相眾人開始講解。

「現在,世界主要大國裝備的步槍彈藥都是全威力步槍彈,其尺寸要麼是7.92毫米,要麼是7.62毫米。即8毫米,或0.3英寸。這類子彈有足夠的彈重,能夠儲存更多的動能,子彈擊中敵人身體後,因為彈頭整體較長,立刻開始傾斜翻滾,將所經之處的身體組織砸成肉醬,使得敵人內髒破裂大出血死亡。遭到槍擊的敵人基本是這樣的死法,這件事諸位都是清楚的。

子彈飛行途中的瘋狂旋轉,第一要務就是利用陀螺效應穩定彈道,避免滑膛槍的無頭蒼蠅。

但是,諸位可能忽略一件事,子彈旋轉也能提供另一種殺傷力,就是所謂空腔效應。」

「等等!」西蒙諾夫听到這兒,突然打斷楊明志的話︰「您提到了這一理論。其實,我進行研究的時候,也考慮過這方面的事。」

「是嗎?啊……看來我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樣情況的人。」楊明志聳聳肩,繼續問︰「那麼,您還了解多少?」

「這……這方面的探索需要時間,可惜我的時間非常有限。」

「是這樣?看來,整個聯盟應該就是我率先進行了一番研究。」

楊明志這話說的並非大言不慚,很多時候,歷史事件的結果就是通過一系列的巧合構成。

就是那個位面,蘇聯發現美軍的新銳突擊步槍在越戰取得大量不可思議的擊殺結果,蘇聯得到了大量情報,意識到美軍利用小口徑子彈打出了巨大的創傷面。當局立刻收益如日中天的卡拉什尼科夫領餃研究,可以想象,假若卡拉什尼科夫沒有這方面的研發能力,蘇聯的小口徑突擊步槍雖然還能誕生,其生日是要滯後許久了。

ak74就是這樣誕生的,可以說,它是蘇聯71年歷史里研發的最優秀的突擊步槍。

當然,或許阿巴甘研究所搞出的an94性能更加卓越,事實也的確如此,可卓越是建立在高昂的成本上。這是新生的俄聯邦難以承受的巨大經濟負擔!

現在,1942年的莫斯科,楊明志向著蘇聯的主要輕武器科研專家們展示了突擊步槍,還鄭重其事的解釋了另一種子彈的「殺傷原理」。

「西蒙諾夫同志研發的子彈,其彈頭比傳統步槍彈輕很多,所以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它儲存的能量就少了很多。看似它存能不足?不!這是一個誤區!它的存能已經足夠打斷肌肉之下的骨骼。

而它擊中皮肉的一瞬間,子彈本身還在以非常快的速度旋轉。

所以,它存能相對不足,子彈的彈重被賦予的慣性力也有限,它往往不能洞穿敵人的身體。這又意味著什麼?子彈的動能將完全被敵人的身體所吸收,中彈區域的身體組織將承擔全部傷害。

子彈不夠細長,它的偏折翻滾的程度相對有限。它瘋狂旋轉與前進的速度,就要傳遞給彈道兩側的身體組織。

那些肌肉獲得了力量,就仿佛被一種力量甩了出去,沿著子彈旋轉的方面運動,在身體里瞬間造成一個腔室!」

說到此,楊明志注意到大家一個個耳目一新的眼神,費德洛夫衰老的雙眼再度爍爍放光。

「難道這就是對空腔效應的解釋?不!還不全面!」楊明志繼續解釋︰「擊中敵人身體的子彈並沒有爆炸,而是彈道附近的肌肉獲得了運動的力量,肌肉和其他身體組織離開了固有的位置,這發生了極為短暫的真空,那麼大量的空氣又一瞬間通過子彈的入口進入腔室內。進入的氣體被動膨脹,又基于身體組織一次傷害。我們的內髒都是極為脆弱的,它們根本不能承受這樣的力量,空腔效應雖然只能存在可能十幾毫秒,內髒已經完全成碎裂,沒有醫生能救活這樣的傷員。

但這種傷害的效果是隨著距離而遞減的,近距離槍斃敵人,子彈造成的瞬間空腔能漲破敵人的大面積皮膚,造成巨大的血洞。而命中八百米外的目標。恐怕就和托卡列夫手槍彈造成的傷害頗為相似了。」

楊明志做了一番解釋,他相信已經把問題說的非常透徹。

他其實對貝利亞凌晨的操作非常不滿,不僅僅是內務部擅自使用樣槍射擊,還在于人類歷史上首支專業打造的突擊步槍,是在監獄里完成了第一個射殺。

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它是一款士兵使用的常規輕武器,初次使用居然成了執行死刑的刑具,成何體統?!

貝利亞位高權重,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啊!

既然貝利亞親自拿出一份報告,還聲稱是他本人親自當了「劊子手」,貝利亞還是一言不發擺出嚴肅的老臉,他的眼神不經意間有些顫抖,充分說明了其內心的波動。

楊明志覺得,從凌晨開始,貝利亞本人已經認可的自己的新槍。

一想到這兒,內務部擅自使用樣槍,難道不是好事嗎?

包括費德洛夫在內的所有人,這一刻都對「空腔效應」產生強烈興趣。

貝利亞拿出的文件看起來就是證明了「空腔效應」的效果,而且效果拔群!

一顆子彈,它只要彈道穩定,出膛速度足夠,集中目標動能充分,能集中有生目標,它就是極好的子彈,發射它的槍械也是好槍。

本時空,各大國對于子彈的研究,乃至對槍械的研究都是有限的。

大部分國家,步兵的制式裝備還是拉栓步槍,相比于蓬勃發展的炮兵和機槍,步兵輕武器裝備顯然有點跟不上時代的進步。

楊明志研發的突擊步槍和班用輕機槍,它們內部的精妙機械設計讓各位專家眼前一亮。

這里作為興奮的莫過于西蒙諾夫。

因為,楊明志當眾聲稱,突擊步槍的氣動原理充分參考了svt40。

無論的槍械氣動原理還是彈藥,兩者都是西蒙諾夫研究所的研究成果。

當然,楊明志絕非是抄襲。槍械的關鍵性的槍機,它所用零件不多,但買個零件都進行了復雜加工。

零件構成的機械結構,使得槍械可以全自動半自動射擊,以及槍械保險開關。

它們都是靠一個扳手,控制內部的機械結構,簡約的同時獲得了更多功能。

svt40能做到嗎?

西蒙諾夫干脆問了一句︰「別列科夫同志,您是在哪所大學學到的這些機械知識?」

「是跟一個鐘表匠學的。您知道的,所有的鐘表匠都是優秀的機械師,據我所知,美國人勃朗寧,甚至德國人馬克沁,他們都是優秀的鐘表匠。」

「看來,您並不是學院派。」西蒙諾夫才不相信楊明志所言,這個來自中國的男人簡直是研發武器的天才。

蘇聯最優秀的槍械研發專家都站在這里了,可是比起理念上的造詣,明顯就是這個中國人造詣更深!

情況變得有些微妙。

被邀請來的業內專家,他們無可避免的在本行業有著很大的驕傲,雖說這位別列科夫搞過一些奇妙的軍械發明,難道他還能造出多麼新奇的槍?

現在可好,究竟是自己如老師一般,給予別列科夫關鍵指點,還是被別列科夫教育一番?

結果顯然是後者。

西蒙諾夫震驚與別列科夫把自己的研究成功研究的比自己還透徹。

捷格加廖夫震驚于別列科夫研發的彈鼓系統遠遠超越自己的。

費德洛夫不虧是行業內的泰斗,他敏銳的發覺,槍械的研發方向應該進行重大調整。

那麼,楊明志擺在桌上的兩款新槍,它們還被下一個結論。

事到如今,西蒙諾夫或是捷格加廖夫,還是其他人,大家都在等著年邁的費德洛夫給予年輕的別列科夫一個中肯的定義。

場面沉靜了一會兒。

「別列科夫同志。」費德洛夫以蒼老的聲音說。

「你請講。」

「我是嚴謹的人,雖然內務人民委員同志提供了一份報告,看起來能夠佐證您提出的空腔效應。暫時我無法卻定它是否真的有著另闢蹊徑的擊殺效果。

現在我能夠確定一件事,您的槍械結構,完全可以加以改造,發射我國裝備量最大的全威力步槍彈。」

「啊!」楊明志一時不知說什麼好。

「怎麼?難道您有異議?我知道您所研發槍械,是為了中間威力彈打造。但是我看了您提供的圖紙,槍管和槍膛所用材料,完全扛得住全威力步槍彈的膛壓!

因為,供應這些關鍵材料的工廠,就是生產莫辛納甘的。

我們只要加以改造,您的突擊步槍就是常規的自動步槍,甚至比我軍現有的輕機槍更加優秀。

我得出一個非常清晰的結論。

您的槍械結構讓人耳目一新,它有著巨大的改造空間。無論明天的靶場實驗結果如何,我想,站在這間辦公室的同志們,都應該針對您的圖紙和樣槍充分學習。」

費德洛夫的話說得非常精妙,楊明志听得出,這位蘇聯輕武器研發的泰斗級人物,已經充分認可了自己的槍械。

話語的字里行間中,他一眼認出,突擊步槍的槍機結構是整個槍械最精彩的設計。

費德洛夫也稱贊了槍口抑制器和槍托左右折疊的設計,其實這些都算是錦上添花。

槍機結構和特色彈鼓結構充分結合,所使用的槍管又有著五十年使用經驗。

它們融合一起,工作委托給在場的任何一人,一款遠超dp28的輕機槍不就誕生了?

當然,別列科夫已經拿出了一個成品,明日領袖將親自參與的靶場實驗,把新式輕機槍和dp28同台競技,誰更優秀可見分曉。

楊明志其實也從費德洛夫的態度里听出另一種聲音。

很有可能,這位泰斗一直就不喜歡捷格加廖夫的作品。所以才在靶場實驗前就武斷的認為dp28的替代者出現了。明顯是為了考慮捷格加廖夫的感受,費德洛夫才趕緊把話說得婉轉一些。

那麼捷格加廖夫覺得不悅嗎?

恰恰相反!桌子上躺著大量的槍械制造的「工程藍圖」,蘇聯沒有屬于個人的專利,圖紙上的知識產權全都是國家的財產!

雖說各個設計局實質上存在競爭關系,但彼此間的研究成果就是制度上的相互透明。

各設計局無權對同行有所保留,而任何有所保留行為就是被認為是布爾喬亞行為。

「別列科夫同志,我現在明確告訴您我的態度,我認可您的研發成果,我由衷的祝願您的槍械,在明日的靶場實驗取得最大勝利。」

費德洛夫蒼老的臉露出笑容,大胡子也為止顫動。

「謝謝!我代表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所有人,感謝您的贊譽。」說著,楊明志還深深鞠躬,以示自己的敬意。

「您不必謙虛,現在國家需要您的研發成果。那麼,接下來……」費德洛夫悄悄桌子,「按照規定,您提供的這些設計圖紙,現在就分享給其他同志,您看如何?」

雖說蘇聯無所謂知識產權,楊明志畢竟來自于另一個時空,他心里難免有些膈應。

這間房間里站著貝利亞,還有負責全聯盟武器研發與生產的烏斯基諾夫,楊明志毫不猶豫的表現出自己的大肚與熱情。

再說了,這里並非什麼教會徒弟餓死師父,同行學到了新的理念,只要蘇聯還存在,同行間互相傾軋就不會存在。彼此都是友好合作的關系,技術也該共享。

「我將圖紙帶來,就是要和大家分享的,你們盡可拿去。」

當然,對于在場的專家們,大家拿著並非心安理得。

人家別列科夫的設計就是比自己的精妙,拿走圖紙,自己一點學費都不用交,甚至不必送一瓶伏特加以示感謝。

「這……我們拿走您的圖紙將立刻展開研究!」捷格加廖夫說,「謝謝您的支持。」

「哈哈!尊敬的捷格加廖夫同志,您最好立刻開始研究。」

「哦?」

「哈哈,我不得不得罪您一下。給您的輕機槍彈盤裝子彈真是一場災難,我建議您立刻進行調整,就用我的彈鼓設計,這樣您的機槍將擁有超越現在數倍的實用性。」

「我正有這方面考慮!哈哈,說不定,我的新槍比您擺在桌子上的新式輕機槍,性能更加卓越!」

仿佛這就是一副挑戰書似的,楊明志只是聳聳肩︰「我接受您的挑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