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10章 專家的檢驗(四)

畢竟人這種生物的頸椎是非常脆弱的,以過分的角度擰著腦袋瞄準射擊,終歸不是一個好事。尤其是一把年紀的費德洛夫,隨著內務部的工作人員拿來一支莫辛納甘,他親自分別持槍做了姿勢比對。

費德洛夫年輕時也是扛槍打仗過的,如今一把年紀又手持莫辛納甘做射擊狀,他覺得自己的脖子被擰的  響。年輕時沒有這種不是感覺,而今年紀大了,真不再適合持槍。

沒有比較就難以發現差別,他手持突擊步槍的時候脖子即舒服多了。

「啊!看起來高基線第一個好處。但是別列科夫將軍。」

「您請講。」

「您看。」說著,費德洛夫左手持槍,右手撫模著照門,「瞄準基線比槍管高了近三厘米,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當我瞄準敵人的鼻子,結果子彈擊中的確是下巴。」

「不!看起來可能是這樣的結果,其實不是!」楊明志馬上反駁。

費德洛夫其實不知,他所提的問題根本就不是什麼問題。但他覺得這就是個天大的問題︰「尊敬的將軍,如果槍械參與打靶,射手明明瞄準的是中心,結果彈著點確實七環,這也合理嗎?」

楊明志深深的搖搖頭︰「這就要看射手是射擊多遠的靶子?」

「哦,是調整標尺,我還是很奇怪,為什麼你的標尺上面,最基礎的竟標注的是一百?您如何解釋?」

「嘿嘿!這就是精妙的地方了。」

「說吧!你快說!」

這話是從烏斯季諾夫嘴里說出來的,可見,大家都已經躍躍欲試,只是費德洛夫一直保持著嚴肅冷靜罷了。

楊明志聳聳肩,故意有些顯擺自己的能耐︰「同志們,我可從未說過,槍械的瞄準基線和槍管是互為平行的關系。在我的設計里,槍管和基線存在一個極小的角度。在槍管正常,環境狀況正常的情況下,我瞄準一百米的靶標,子彈必定擊中靶子的圓心。」

「所以……」費德洛夫突然睜大眼楮,「您設計的槍械,根本就是以不進行任何調整,能夠精確擊中一百米外目標作為設計理念的?」

「對。如果超過了這一距離,射手調整標尺即可。這是一套比較復雜的數學計算,感謝我的數學老師,讓我有著不錯的微積分計算能力。所以,我實際是先設計出了槍械理想狀態下的彈道曲線,才具體設計槍械的。我現在非常有自信,對西蒙諾夫同志研發的子彈更是很有自信。如果環境的風速和濕度的影響極為弱小,射手把標尺調整到一千,我堅信,子彈能夠擊斃一千米外的敵人。」

楊明志的這套說辭讓人眼前一亮,烏斯季諾夫是如此,旁听的貝利亞更是心情激動。

貝利亞真是太好奇了,難不成別列科夫將軍還是個數學家?

「可是,那麼遠的距離,我們必須依靠瞄準鏡。」費德洛夫提醒說。

「當然,請您看看槍械的左側,我可是給我軍的pu瞄準鏡預留了安裝部位。其實它完全能改造成精確步槍,就如您看到的輕機槍,零件稍加改造,它就是半自動的狙擊步槍了!」

「嗯?!」又是一個沖擊頭腦的驚喜,不僅是費德洛夫,其他人亦是眼前一亮。

別列科夫提出了槍族的概念,現在,狙擊槍也要加入這一「家族」了?很明顯,這方面的發展潛力真的非常巨大,別列科夫能用三個星期搞出兩款槍械,再用一周搞出新的,難道是難事?

楊明志繼續說︰「我們繼續談談槍管與基線的問題。其實費德洛夫同志,您說的不無道理。在很近的距離,可能只有二三十米,的確會出現我明明瞄準敵人的鼻子,卻擊中下巴的情況。隨著距離逐漸拉長到一百米,瞄準位置和子彈實際落點的距離會越來越縮短。過了一百米的距離,兩者的距離又會逐漸拉大,這時候就需要調整標尺進行瞄準補正了。」

「是!我當然明白。」費德洛夫情緒明顯被調動起來︰「你這個年輕人,似乎和他人很不一樣,甚至和我也完全不同。」

「也許是因為我在戰場模爬滾打時間太久的緣故吧。」楊明志輕輕嘆口氣,「我曾是基層戰士,怎樣的槍械好用,我最有發言權了。現在我親手制造槍械,當然要造得讓戰士們用著舒服。其實,在我看來,戰斗發生在一百米距離內,士兵想要很好的瞄準是困難的,即便老兵也難以冷靜的精確瞄準。

這時候,瞄準基線比槍管高一點,子彈落點問題的弊端完全可以忽略。畢竟敵人往往有180厘米高,基線和槍管3厘米的問題算是問題麼?再說,如此近距離,士兵操持突擊步槍定會采取全自動模式,如同沖鋒槍般作戰。

諸位,你們有誰相信,手持沖鋒槍的士兵在瘋狂掃射時會考慮到瞄準嗎?不會的,他們會向一個大概區域掃射,以子彈數量達成概率命中。

所以諸位不必苛求我的新槍太多。在一百米距離內,它就是極好的沖鋒槍,超過了一百米,又在四百米內,它的精度不比svt40糟糕,超過了四百米,子彈依舊具有殺傷性。它是綜合性能卓越的槍械。」

楊明志的話說完了,費德洛夫深深地點點頭,又情不自禁的鼓起掌來,引得其他人跟著鼓掌,仿佛所有被邀來的專家的,都對楊明志的成果表示了最終的認同。

其實不然,費德洛夫還是相信自己的雙眼。

「別列科夫同志,您很有自信,也許您對您槍械的解析也是十分正確的。但是,雄辯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事實勝于雄辯,我對明日的靶場實驗充滿了信心!」

「啊!謝謝您的認可。」楊明志高興得,一張臉情不自禁樂開花。

「哈哈,您還是太樂觀了。」費德洛夫又笑著搖了搖頭,「您的槍械設計的確與眾不同,各方面都很精妙,設計理念即為特殊。您要麼將開創一個歷史,要麼因經不過靶場考驗成為失敗者。現在我非常擔心,一切都在于您使用的子彈。」

話是費德洛夫說的,即便西蒙諾夫時分敬重這位老爺子,他還是站出來表示自己的反對。

「費德洛夫同志,我使用的子彈至少也比托卡列夫同志的手槍子彈性能更好!它是威力折中的步槍彈,即便如此,它的本質還是步槍彈。」

「哦,對不起,我並沒有質疑您的能力。原諒我年紀大了吧!同志。在看到靶場實驗前,我不得不對您研發的子彈有所擔心。我唯獨可以斷言一個,它的動能絕對比不過全威力步槍彈。」

費德洛夫提出的這一點無人反駁,也沒有反駁的意義。

中間威力彈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是因為它比全威力步槍彈的動能弱了不少。削弱的動能降低了後坐力,子彈被做的更小,士兵所攜帶的彈藥量大幅增加。

西蒙諾夫曾研究過日本的6.5毫米的友板彈,這種小口徑子彈有著一些特別的性能。近距離擊中豬肉,其穿透性是驚人的。但距離拉開後,子彈會在豬肉里面瘋狂翻滾,殺傷能力非常驚人。

西蒙諾夫曾認為,蘇聯應該發展一下小口徑子彈,畢竟已經有國家全面裝備低于7.62毫米的彈藥了。但斯大林和他的親密戰友們,他們可以在槍械的火力和性價比方面爭吵,在子彈的口徑始終保持一致。

必須是7.62毫米,這樣有沖鋒生產經驗的工廠,就不必費勁的再開新的槍管生產線。

西蒙諾夫就研發出了中間威力彈,所以楊明志聲稱的此類子彈的一些特性,就是西蒙諾夫尚未發布的科研成果,以至于讓他覺得,自己的研究所里有著一批非常無私的家伙,將研究成果大規模的往新生的普里皮亞季武器設計局送。

仔細一琢磨,這也不可能啊!

唯一能夠解釋的原因,西蒙諾夫覺得,這個別列科夫將軍就是自己的知己。

非常可惜,時局原因,西蒙諾夫根本沒有更多時間精力用在繼續深入研發中間威力彈。當局還是一套老思想,大的就是好,速度就是威力。

上面下達命令,西蒙諾夫就不得不去研發新式反坦克槍,以求用特別巨大的子彈鑿開敵人的坦克裝甲。

所以,現在的情況已經非常明朗了。

僅就楊明志的槍械設計,在場的所有人都是交口稱贊的。槍械零件結構非常緊湊,拆卸組裝方便,彈匣和彈股裝填子彈極為迅速,因大量使用沖壓加工,槍械生產效率必是驚人。

還是因為從未見過槍械靶場實驗的結果,德高望重的費德洛夫根本不敢妄下結論。

他們需要一個靶場實驗的結果!

他們這群專家們聚在一起滿口的專業術語,貝利亞听得一知半解,至少還是明白,費德洛夫需要實驗佐證。

「好了!各位同志請安靜。」

貝利亞拍拍手,他一發話,整個會議室鴉雀無聲。

「費德洛夫同志,請您稍等,馬上給您看一個文件。」

「文件?」話可是內務人民委員本人所言,文件是什麼?怕不是什麼壞事吧?

費德洛夫本能的有所擔憂,若不是這次是受到斯大林的邀約,他這輩子就不想再見到貝利亞。

很快,貝利亞展示一份文件,根本不管楊明志是否抱怨,當眾宣讀起來。

此文件就是安全局長梅爾庫洛夫所寫,冷冰冰的文字直白說明了,內務部凌晨如何用新槍處決德國間諜。

發生這種事楊明志已經無所謂了,反正裝滿槍械的箱子,剛下火車就被人家內務部合理拉走,處置權完全在貝利亞手里。

最關鍵的還是在後面對于尸體的描述。

莫看楊明志搞出了突擊步槍,他從未用此物射擊一頭牛或一頭熊,射擊德軍士兵的事更不可能實現。一款槍械是否優秀,它是否能夠輕易且高效的擊斃敵人,就是最關鍵的考核標準。

貝利亞的話已經非常清晰了,突擊步槍打出的子彈,輕易將間諜打成肉醬。

文件對突擊步槍來了一記經典描述,所謂胸口一個小洞,後背是猩紅血碗大的血洞,間諜僅僅被擊中十四發彈,後背已經是碎肉骨屑狀態,場面極為血腥。

文件是貝利亞拿出的,它一定不是說謊,哪怕文字描述的內容非常神奇。

費德洛夫一時間覺得貝利亞在刁難自己,他壓著心口的不悅,問道︰「消息可靠嗎?正面一個小孔,後面一個血洞?」

「難道還是假的?」貝利亞嚴肅說,「我親自處決了那兩個間諜,是我親自開槍的。」

「這……」意識到文件描述的就是真實,費德洛夫猛地扭動脖子,雙目直勾勾的看著槍械的發明者。「別列科夫同志,您是否意識到這件事?難道,您最初的設計就是為了這一結果?」

「對的。」這一刻楊明志絲毫不謙虛,他也沒有任何謙虛的理由。

「所以當您質疑子彈尺寸被縮小後,彈頭的威力也會縮小。的確,裝藥量減少,它的動能的確會降低。但是!」

楊明志故意猶豫了一下,一把所有人的眼神吸引到自己這里,他尤其關注西蒙諾夫的態度。

「我想,西蒙諾夫同志在研發這款子彈的時候,根本沒有時間發覺它的巨大潛力。它的確有著很大的潛力,我在槍管的膛線上做文章,彈頭出膛後旋轉異常劇烈。而且因為彈頭較輕,它的初速注定是極快的。各位可以聯想一下,一顆遠比莫辛納甘子彈自傳更快的子彈,以比莫辛納甘子彈更快的速度擊中一百米或二百米外的敵人,將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什麼?楊明志因為知道了答案,他說完話就驕傲著笑著看著一臉愁雲的眾人們。

事實非常的純粹,他們並不能依賴腦補去聯想他們從未見過的事物。

場面陷入一陣尷尬,見得他們沒有回答,楊明志只好提出那鮮有人深入研究的理論空腔效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