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66章 軍區司令的宴請

當楊明志和其他人走進所謂的雅間,晚餐早于準備完畢,同時,戶外的天空也已黑透。

「哈哈,我還以為你們會準備一頓,一頓奢侈的晚宴。看起來,一切都還不錯。」

「所以您是希望奢侈一點?」軍區司令問。

「奢侈?不,還是儉樸一些吧。我在科學院接受了李森科的幾次宴請,那些宴席說起來都太奢侈了。我們的人民還在挨餓,他們……」

「我不喜歡那個男人。」司令搖搖頭,「走吧,我們各就各位。」

所謂的晚宴,赴宴的包括楊明志才九人。除了他,其余八人都是軍區的高級軍官們。

剛剛的新聞發布會,市長和第一書記也作為旁听人員听了楊明志的滔滔不絕,但他們沒時間繼續逗留。天黑以後,大部分地區的麥收統計結果應該結束了,只怕幾個小時後,一份相對詳細的報告就會提交上來,作為市長和第一書記,這兩位有義務第一時間知曉。

新麥和最後一季土豆完成生活,連帶著還有一些甜菜,和一堆白蘿卜。糧食和有限的蔬菜如何分配,這是市長烏莫夫要親自過問的,他更要作為監督員,保證關鍵時期的糧食問題不可出岔子。

什麼糧倉消防、糧食運輸安全,還有監察統計舞弊,等等等。

忙人一個個的離開,其實軍區司令本人也很忙。

即便再忙,招待別列科夫將軍的晚宴必須進行,為了這個將軍,哪怕大家都喝醉了,也是合情理的。司令就是這般想法,他已經做好就最後,睡到明天中午的打算。

圓形餐桌中間放著幾尊熊的雕像,所有準備的餐品就放在就餐者的面前。

此乃俄式正餐,所有人接受分餐制,看看面前的菜肴,它們種類不多的確非常樸實。

有黑面包片,有果醬,有煎的燻肉、香腸,以及雞蛋羹。湯類就一種西紅柿和酸黃瓜熬的羅宋湯。

沒有那麼多花樣,一切樸實無華,在楊明志看來,它作為早餐切入氣氛,作為正餐的晚餐,也位面太簡單了。

然而老毛子的飲食文化就是如此,即便他們從法國學到了一些負責的烹飪技能,最後的餐飲還是有點偏向快餐。

菜品和面包量是足夠了,楊明志還是覺得,僅需五分鐘,自己就能將其一掃而光。

「不可以!聚餐只是借口,他們是希望和我談笑風生,獲悉更多的消息。他們肯定還要問我一堆在沼澤地的事。」

楊明志保持著鎮定,整個人也顯得有些拘謹。

軍區司令側過頭︰「怎麼了?我親愛的朋友。如果您覺得……」

「不!」楊明志趕緊回答,「我對晚餐沒什麼意見。」

「唉,我听說中國的餐飲有些復雜,曾今新西伯利亞城里也有一些中國人開設的餐館,後來他們都回國了。我品嘗過一些中國人,但是我還是習慣我們俄羅斯的餐飲。」

「哦?您還吃過中餐?」氣氛緩和了許多,楊明志笑了笑,「這樣吧,您有時間可以到我的武器設計局一趟。我可以親自下廚,給您做一頓中餐。」

「啊?您還是廚師?既然如此下次我就去拜訪您。」說罷,司令端起灌滿伏特加的玻璃杯,「來吧同志們,大家起立。為了我們的別列科夫同志,為了新式武器,還有我們的偉大的衛國戰爭,干杯!」

如此,作為軍區司令的梅得偉捷夫,宣布了宴席的開始。

瞧瞧這群年逾半百的老家伙,他們伏特加就是純正的俄式方法一口悶下肚。

喝法的確豪爽,可是伏特加這種烈酒,按照中國人醬香、濃香、清香的定義標準,實在是……實在難以啟齒。

伏特加算啥?簡直就是酒精兌水。也是,伏特加的原材料幾乎都是土豆,指望土豆還能釀造出什麼好酒?可拉倒吧!這些家伙們,他們不知道有茅台,更不會理解那種神奇的滋味。

不過從他們一飲而盡後舒服的表情,可能身處西伯利亞的他們,就是需要熱辣的酒精兌水,來宣示自己的曠野,就像是北極刺骨的寒風那般凜冽和干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飯局也到了它最關鍵,也是最有意義的時刻。

已經紅著臉的軍區司令興奮至極,似乎究竟沒有令其沉醉,而是亢奮異常,精神處于最佳狀態。

他興致勃勃的嚷嚷︰「有兩位從莫斯科來的內務部的同志,他們已經在新西伯利亞逗留很久。我知道,那兩位就是在等待您的新槍,現在新槍已經完成,他們應該立刻拿著槍械去莫斯科述職。」

說的這是費留多夫和卡斯特留拉,楊明志深深點點頭︰「是的。按照原計劃他們十天前就該坐著返程的軍列回去,他們已經逗留了十天,是時候返程了。」

「那就讓他們離開,速度一定要快。斯大林同志一直希望西伯利亞軍區有著更大作為,現在您的新槍能讓領袖對我們有一些更好的想法。」

「哦?更多的重視?」

「當然!我們西伯利亞軍區很大,我們的兵源人口一樣龐大。人民需要更多榮譽,戰士需要更多禮遇。您是知道的,西伯利亞地區有著大量的北亞中亞居民,他們世代居住于此。由他們組建的軍隊需要更多的尊重,唯有如此,他們才能更好的作戰。」

話題突然轉到民族問題了?

本來嘛,蘇聯的民族問題一直尖銳。沙俄是用火槍和砍倒維持著一個巨型國家,對于俄羅斯人來說,維持國家穩定的重要方式,就是高壓政策。蘇聯在三十年代的一系列措施傷害了境內的許多民族,甚至到了烏克蘭人嘴里,就成了「俄羅斯人的壓迫」。

戰爭或是團結聯盟內各民族的契機,蘇聯也致力于通過衛國戰爭,把所有民族凝聚成利益共同體。

戰爭初期的兩場大敗,比亞韋斯托克口袋陣里被俘的大部分是白俄羅斯人,烏克蘭合圍中投降的六十萬大軍大部分是烏克蘭人。戰爭繼續,承擔主要傷亡的就是俄羅斯人了。

斯大林自己是格魯吉亞人,但他追隨者中有著大量的俄羅斯人。某種意義上,俄羅斯就是聯盟的基石,如果俄羅斯民族在戰爭中凋零了,縱使戰爭獲得勝利,聯盟也將難以穩固。

哈薩克人、烏茲別克人、吉爾吉斯人、雅庫特人、布里亞特人,等等西伯利亞、中亞和遠東的民族,都加入軍隊抗擊聯盟共同的敵人,而非在遙遠的地方作壁上觀。

但數百年的歷史里充斥著各民族的相愛相殺,想要順利的協同作戰,實在考驗著指揮官的能力。

因為歧視始終存在著,有道是上行下效,如果斯大林給予這些亞洲人組成的軍隊更多關注,結果必然是巨大利好。

軍區司令有些這方面的想法,就是當下的幾大訓練營里,新兵的構成就充斥著大量的原住民。

那是一大群善于打獵的年輕獵人,他們的日子普遍貧窮,許多人是當了兵後才開始頓頓吃面包、土豆管飽的日子。他們還需進一步提高生活待遇,除此外,武器供應方面,也不該是簡單的莫辛納甘。

就在飯局上,眼看著在坐的都是自己人,司令干脆直言不諱說些不和諧的事。

「別列科夫同志您知道嗎?克里姆林宮里存在著一些蠢貨,他們吃了太多的香腸和羊油,整個人變成羊脂球,腦子里也充滿著脂肪。就是這群迂腐的人,執意要求國家終止半自動步槍的生產,工廠全力生產老式的莫辛納甘。就算領袖本人一直支持槍械半自動化,他不是一言堂,還是在國防委員會的會議上,他的堅持被駁回。」

「什麼?也就是說,斯大林同志始終是喜歡半自動槍械?」楊明志有些吃驚,畢竟在他的觀念里,是斯大林要求全軍「莫辛納甘化」的,結果居然不是這樣?!

「當然!斯大林同志曾說,一支半自動步槍,等于十支莫辛納甘,裝備半自動步槍,士兵的戰斗力也將提高十倍。」說著,軍區司令了笑︰「您的槍可是三十發彈匣,那就是三十倍的戰斗力!哈哈。」

考慮到梅得偉捷夫擔任高級軍官很久了,高層的許多決意他應當知曉。

「唉,別列科夫將軍。我知道領袖非常器重您,今日您的武器實驗也深深震撼了我。那是一種優秀的武器,比半自動步槍更好。既然那兩位內務部的同志要匆匆回去,我想我也該派遣人手,帶著我寫的文件,親自去克里姆林宮匯報。」

話是如此,軍區司令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讓斯大林本人對別列科夫的新槍產生高度興趣。

在坐的諸位心情激動,一個個恨不得立刻把新槍擺在斯大林面前,任由其檢視審查。

如果說戰爭爆發前斯大林的權勢還不夠大,到了現在,他已經在國民心中聚集了大量的人氣,當他站在列寧墓上方的檢閱台,听著城外的震耳欲聾的炮火,檢閱即將出城鏖戰的軍隊的那一刻,他鋼鐵領袖終于實至名歸。

終于,斯大林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最高權力,他順應了民心,也團結了高級官員們。

此時軍區司令和楊明志的想法完全一支,包括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希望盡快將樣槍拿到莫斯科,首先要讓斯大林本人看到,其次是讓國防委員會的其他人,最好還能讓各方面軍司令本人看到。

或許直到現在,高層中還有將莫辛納甘奉若圭臬的冥頑不化之人,但前線奮戰的方面軍司令們,他們難道會蠢到拒絕使用更富有戰斗力的新式武器嗎?

「別列科夫同志,您的新槍也該讓朱可夫和鐵木辛哥看到,據我所知,那兩位元帥都是非常了解您的。」

提及這兩個名字,本就喝酒興奮的楊明志更為亢奮。

「當然!那是當然的!他們何止是了解我?我到現在名義上還是鐵木辛哥元帥的部下呢。而朱可夫同志,他是我先前所屬方面軍的司令員。雖然現在他調到了斯大林格勒指揮作戰,我想某種意義上我也曾是他的部下。」

司令點點頭︰「我知道您有十支樣槍,我們犯不著把十支槍全運到莫斯科。終歸槍械和子彈要以樣品的姿態送出去,送給什麼樣的人非常重要。」

的確,即便是戰爭爆發了,斯大林也並非第一時間暫停svt40/38的生產,直到莫斯科保衛戰勝利後,國防委員會開了一場激烈異常的辯論會後,寡不敵眾的斯大林才接受了伏羅希洛夫等人的要求。

當然蘇聯也不是真的禁止一切工廠生產svt40,事到如今,整個聯盟也只有圖拉市的一所兵工廠,還在小批量的生產。但盡此一家還是小批量生產,和全面停產的差別幾乎沒有。

自那時起,蘇聯開始大規模的生產莫辛納甘。

如果說斯大林只看到svt40高強火力帶來的戰斗力的騰飛,伏羅希洛夫等人則看到了國家擴軍與武器裝備量的矛盾。

到了1942年九月,蘇聯已經累計征兵超過了一千萬,如此多的軍人,人手一支輕武器是必須的,哪怕是技術兵種,也該有一支托卡列夫自衛。

斯大林沒有小胡子那般偏執,他強就強在會思考他人的提議並作出讓步。

生產一支svt40的工時遠高于莫辛納甘,要迅速給千萬級別的軍隊一年內裝備好輕武器,構造不復雜的莫辛納甘是很務實的選擇。

當然還有另一個原因,蘇軍從1941年初的一百五十萬常備軍迅速擴充到戰前的五百萬人,倉庫的庫存武器早就發下去,許多兵工廠已經在量產莫辛納甘。待戰爭爆發後,屢敗屢戰的蘇聯繼續擴軍,只是超過六百七百萬的僅接受一個月速成軍訓的新兵,指望他們有不錯的軍事素養實在是不切實際。

svt40的性能是建立在它能得到很好的保養,它的結構相對復雜,且蘇聯所用的子彈火藥具有一定腐蝕性。精密的槍械交由粗枝大葉的新兵把弄,只怕使用幾個月,一桿桿得就都成燒火棍了。

火力更為強勁,結構也就更為精密?保養也就更為復雜?

軍區司令復述了一下他獲悉的所謂「svt40被槍斃」的緣由,就是生產效率和保養這兩點。

「托卡列夫的半自動槍械是這樣,您的槍械顯然不是如此。連續打出去三千發,僅僅是浸水降溫後居然還能射擊。我簡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可是我都親身體驗了,一切都是現實。」

「當然!」楊明志得便宜賣乖的說,「我們還能做更苛刻的實驗。例如把插上彈匣的突擊步槍放在爛泥里一整天,或是在冬季最冷時放在戶外一整天,它的戰斗性能幾乎不受影響。據我所知,其他的槍械早就不能使用了。」

「哦?!看來我們的實驗項目缺了幾個。不過我相信那都是真的。來吧,別列科夫將軍,讓我們再喝上一杯。」說罷,司令又舉起酒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