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本來各種物資的供應全部傾斜軍隊,後方軍工部門的物資被削弱了很多。畢竟物資就那麼多,如果軍隊餓肚子,全面潰敗就只是時間問題,斯大林和他的親密戰友必須就孰重孰輕中做出選擇。

然而在可見的十月份,一切將發生有利于蘇聯的重大利好。

首當其沖的就是盟軍物資的到貨,那是三十艘自由輪!其中有一半的運輸軍隊急需的面粉和黃油!再加上趕上全聯盟的傳統麥收季,短時間內,蘇軍一線的糧食供應肯定有巨大好轉。

可以說,在這一時空,斯大林格勒戰役正處于關鍵階段,恢復運輸的盟國船隊雪中送炭得給予強有力的後勤支持。印著usa的產自得克薩斯的牛肉罐頭坐著軍列一路南下,送到即將開赴斯大林格勒的新部隊手里。

如此到了十月份,在城里的尸山血海斷壁殘垣中繼續戰斗的德軍士兵,在搜索可用的蘇軍沖鋒槍時,赫然看到了死尸背包里的罐頭盒。

本來德軍的物資補給已經很困難,拿到罐頭的德軍士兵管不了那麼多自己優先享用,結果空罐頭盒被軍官拿走,最終送到保盧斯面前。

俄國人已經開始吃美國人的牛肉了,己方的後勤供應卻不順暢!可怕的事實就擺在這里,當保盧斯看到usa的罐頭,再加上作戰已經兩個月,戰役依舊焦灼,還有最可怕的凜冬將至。失敗的不祥預感第一次浮現在保盧斯心頭。

以上的種種都是十月份的事了。

小胡子突然飛抵烏克蘭,親自會見了保盧斯,督促其針對斯大林格勒發動更大規模進攻,必須不惜代價的拿下這座鐵路樞紐。

保盧斯正在貫徹落實這一命令,然而攻勢發起後,德軍並未如他們的指揮官希望的那樣,重拳出擊一舉拿下城市。到九月二十日,新一輪激烈巷戰已經打到第七天,僅僅是河流右岸的城區,德軍依舊不能完全佔領。

德軍需要大量兵員,需要大量糧食,以應對長時間作戰!

時逢烏克蘭地區傳統麥收季,在佔領的一個年度內,德軍命令佔領區百姓繼續種地,到了麥收季,德軍已經搶先收獲了全部糧食。

正如小胡子所謂的「戰爭經濟學」,烏克蘭的廣袤農田將成為德軍的重要軍糧供應地。

新麥就在烏克蘭的幾大城市加緊研磨成粉,之後直接向東方運輸,第一批新麥已經在九月十四日就送到了第六集團軍手里。順便,一部分糧食還支援了羅馬尼亞、意大利的軍隊。

當熱,因為後勤主力已經是意大利軍,這些軍人毫不猶豫的近水樓台先得月,率先吃上了面包。

烏克蘭的麥收季比西伯利亞早一個月,產量也更高。

從某種意義上,德軍所選的進攻節點真實佔得很大優勢。他們掌握戰略主動權,百萬大軍就地得到了一大批糧食支援。

他們面對的,是補給暫時相對困難的蘇軍。

九月份,斯大林格勒的守衛者們必須節衣縮食。不過蘇軍的後勤狀況是一天天的好轉,他們很快遏制住了德軍的攻勢,雙方又開始了全天候的拉鋸戰。

九月二十日,對于新西伯利亞,又是寒冷而和平的一天。

這里的人們根本感受不到戰爭的可怕,對于斯大林格勒正在發生的血戰,大家只能通過每天定時的廣播宣傳,以及當他的報紙以了解信息。

他們只能去聯想一幕幕恐怖畫面,和真實的場面實在差別很大,或者說,僅憑這些信息還無法理解遠方的激烈作戰是何等血腥。

今天的楊明志早早的起床,只為早一點去dp機槍工廠,把遲到的「導氣桿」拿回來。

轎車行進在新西伯利亞的大路上,今日的城市比以往明顯喧鬧了些。

有一些動作慢吞吞的怪物,它們比坦克更加巨大,每一台的駕駛室都插著紅旗它們是聯合收割機。

李森科所謂的麥收,果然在今日開始。

蘇聯在1929年時,不能生產一架飛機,不能生產一輛聯合收割機,也不能生產一輛汽車。到1941年時,已經擁有了最好的技術,這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

他們從美國學到了技術,制造的本時代頂尖的聯合收割機已經開始普及!

當戰爭爆發後,重要產量地烏克蘭地區,進行了一次有限的物資大轉移。還是有一部分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被德軍搶佔,並成為德軍在1942年秋略多糧食的重要工具。

新西伯利亞城內的所有收割機小組接受農業部門的命令,並在城市當局的監督下,正式開始開始麥收。

巨大的機器將進入各個集體農莊的麥田,趕在寒流抵達前一口氣掃蕩所有已經干燥的麥子。它們身後必跟著幾台卡車,伴隨收割機前進,第一時間接住麥仁。

新西伯利亞市可用一天時間,就把轄區內的麥田收獲干淨。為何如此效率?只因為這座城市是十足的大城市,大型農用機械的維修基地就在這里,保有量也是全州最多的。

完成了今日的任務,收割機將奔赴其他城市,抓緊時間幫助當地人收割。

這一切對楊明志的影響是有限的,他們麥收行動大獲成功,對于自己的設計局,首當其沖是可以自己做面食小灶。似乎也就這樣了……

他早早的來到工廠,一直磨蹭到了中午,才拿到了全部的導氣桿。

看看到手的最後零件,它們明明是可以高速加工的,愣是被拖到現在。

氣憤嗎?楊明志當然氣氛。

機槍廠廠長在老一套說辭上增加了新花樣,顯然他們也得到了配給糧增加的喜訊,另一方面,廠長也透露了,十月份機槍產量必須等比例的提升!

這位廠長的話實在提醒了楊明志︰「合著加入提高10%的配給糧,軍械產量也要提高10%。那個李森科,話怎麼就說一半呢?」

不管怎麼說,零件被裝入妥善裝入盒子,楊明志壓抑著內心的極度亢奮,努力保持安定,乘車回到設計局。

時間已經是下午,轎車剛剛停靠大辦公室門口,一個高大的男人猛地拉開車門。

他以自己雄渾的嗓音吼道︰「設計局所有設計員,緊急集合!衛兵,緊急集合!」

楊明志回來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大家排隊站好。

在辦公室內的大家,他們正奉楊明志之命,繼續按照槍械的原圖紙畫出一批備份。因為沒有誰比槍械的設計者更加自信,尤其是設計者始終相信新槍將很快開始量產,屆時恐怕是多個工廠同時量產。與其到那時候突擊畫詳細的圖紙,忍受著慌忙失誤帶來負面影響,還不如早做準備。

設計員們停下手中的工作,和所有衛兵站成隊,給予他們的感覺,仿佛上午的軍訓還要加量似的。

所謂軍訓不是簡單的踢腿,昨日半成品槍械全部送過來,今天局長親自去拿剩下的零件,是不是今天就直接搞持槍訓練?

在科學院內?不可能吧!

楊明志已經有所打算,見得大家集結完畢,一個個又都揚起高昂的胸膛,他很欣慰。

「很好,你們已經擁有真正軍人該有的反應速度。現在,就差訓練你們像軍人那般戰斗了!」

話音剛落,他拎起一個木箱。

「你們看,這就是槍械的最後零件,有了它,我們倉庫內的槍械就真的成為戰斗武器。同志們,歡呼吧!我們制造了全聯盟第一支突擊步槍!記住我描述的詞匯,不是自動步槍,是突擊自動步槍,它是聯盟一段全新歷史的開始。同志們,你們就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推動著。歡呼吧!烏拉!」

場面突然陷入尷尬,看著局長手舞足蹈的自嗨,大家苦笑了一會兒,才敷衍著說了幾句烏拉。

冷場的現實恍若一盆冷水澆在腦袋,楊明志內心里非常不悅,可明面上不能指責這些部下不配合。

稍稍反思一下,也許這些人的確用不著太歡呼雀躍。

現實究竟是如何呢?

整個設計局,目前真的只有楊明志一人,從一開始就瘋狂鼓吹突擊步槍注定輝煌的前景,大家也都認為它前途無量,至于「無量」到何等地步,大家無法感覺。

人是無法想象沒有見過的東西,所以本時空的設計局一票人員,如何想象那個位面「⑴k47」的輝煌?

他們樸素的認為,新式武器就是一款優秀的輕武器,最多比現在的波波沙沖鋒槍更優秀。

山呼烏拉的場面並未出現,也許只有看到槍械射擊,他們才會歡呼雀躍。

楊明志放下手中的木箱,示意波波夫︰「你去倉庫,把所有半成品槍全部拿到大辦公室里,快去!」

「遵命!」

波波夫剛走兩步,又突然被叫住︰「等等!你再去拿一些子彈。」

「什麼?!」驚覺有些不對勁的波波夫扭過腦袋,「將軍,您該不會……」

「別愣著,我必須確定子彈能順利壓入槍膛。」

命令就是命令,此刻局長不是局長,而是堂堂第63集團軍中將司令!

這一瞥,波波夫感受到了在沼澤地的感覺,將軍突然有了強烈的趕緊,他想要做什麼,簡直無法阻止!

這種強大的行動力執行力,也是波波夫所喜愛的。

嘈雜吸引了正在廚房里和安妮嘮嗑的楊桃。

「親愛的,局長已經回來了,你要去看看他嗎?」

「不必了吧!那群男人又在設計武器了,我過去又不能提供什麼幫助。」

「唉?你幾個月前還是士兵呢?怎麼就不能提供幫助?」安妮詫異的問。

「還是算了。」楊桃撫著自己的肚子,欣慰的說︰「我都快做媽媽了,我還是跟你學些育兒經驗最有價值。」

楊桃的內心里當然還是想一探究竟丈夫的研究成功,他的研發效率一如既往的快速,現在去說兩句話再回來繼續嘮嗑也是可以的。

她琢磨了一下還是算了,新槍究竟如何,可能過幾天去所謂軍用靶場,一切不就明朗了。

兩個木桌拼在一起,其上只有所有半成品步槍和剩余的全部零件。

波波夫和所有的設計員,格里申科和站崗外的所有衛兵,大家都成了看客。

唯有楊明志一人當眾擺弄著這些零件。

他一邊解說,一邊嫻熟的把子彈壓進彈匣內,不偏不倚,正好壓入三十枚。

「好極了,里面的彈簧應該沒問題。子彈壓入整體順暢,相關工廠的確是嚴格按照圖紙生產。」

「那是當然。他們豈敢胡亂生產。」波波夫附和的同時,好奇將軍下一步動作。

接下來的事完全就是考驗一名士兵的基本功組裝槍械。

拉機柄連接導氣密封桿,再將其插進導氣管內。拉機柄後端的彈簧非常重要,費了點勁楊明志完成了這些組裝,最終將機匣蓋扣好。

如此,所謂的「⑴⑵42」突擊步槍就這麼組裝完畢了。

它是大量的沖壓鋼板和鉚釘拼湊而成的,其上只有槍管和導氣管處有護木,槍托是左右折疊的鋼支架。

它整體烤了一層黑漆,不插上彈匣,它突然有一種半自動卡賓槍的感覺。

波波夫問道︰「將軍,這樣您的槍械就正式完成了。」

「不!還沒有!」

此刻的楊明志覺得自己簡直是完成五六沖的復刻,這個所謂的復刻自然也加入了些許新花樣。例如它的準星就是半包圍結構,槍托也是左右折疊。

然一些經典的設計是完全保留的,甚至是彈匣的卡榫。

反正軍區司令是中將,和我平級!

反正我已經和市長、第一書記談笑風生!

反正李森科那個家伙,我得罪他也沒什麼,何況他現在對我還挺禮遇!

興奮上了頭的人,搞出些危險事情簡直是正常。

楊明志,他今年畢竟才三十周歲,在蘇聯的體系中,十足是個年輕軍官。這種人或許很有才能,也必然沖動!何況他已經取得了巨大成功,內心難免有些膨脹。

在眾目睽睽之下,楊明志把自己定的規矩忘了,更把李森科的忠告扔到一邊。

他拿起桌上塞滿子彈的彈匣,嫻熟的塞進槍膛,猛地一拉拉機柄,黑洞洞的槍口瞄準空無一人的戶外目標,進門的那條踩實的平地。

他開槍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