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51章 夜會李森科

李森科是搞農業的,他對槍械肯定不甚了解,這一去楊明志就沒帶新式槍械讓他看看,就帶著一張嘴足矣。

設計局距離李森科所在的辦公樓不遠,楊明志掛了電話沒有再逗留,轎車載著他,區區十五分鐘後就殺到了依舊燈火通明的大樓。

「好了,格里申科,你把車停到路邊,然後就坐著。」

「可是將軍,您……」

「我一個人去就行。放心,用不了多久我就辦完事了。」

不管李森科是否給自己準備一頓完成,此番殺來不是為蹭飯。楊明志自覺只需拜托李森科弄個靠譜的實驗場地就行了,恐怕只需那人簡

單思考就能定下來。

光明敞亮的辦公室內只有李森科和他的秘書。他剛開完「關于1942年新西伯利亞麥收行動研討會第二次會議」,這會兒,他看著書記員

總結的會議記錄,並把面包塊往嘴里塞。

別列科夫中將已經進樓,一樓傳達室將這一情況迅速匯報。

李森科這才趕緊整整衣服,示意秘書暫且貨幣。

或許,大多數善于搞科研的人都願意獨處。

今天的李森科精神有些疲憊,班依然要加,將軍突然拜訪也必須在這里等著。說實話,他真的希望這一天就平平安安的過去,即將麥收

了,在收獲之前最好什麼意外也沒有!

突然,門被敲打了幾下。

「請進!」

楊明志率性開門,徑直走近李森科辦公桌前,李森科不得不站起身以示敬意。

「尊敬的將軍同志,您這麼晚親自前來,有什麼好消息嗎?」

「當然!的確是個好消息。俄國人很不喜歡說話彎彎繞,這里我就直接報喜了。尊敬的同志,我的新項目終于有了重大成果。」

李森科非常清楚,將軍這幾天一直忙活的就是研發新槍。

難道短短幾天功夫,將軍就取得重大進展了?真是太快了!

李森科好奇的問︰「該不會是您的新槍吧。」

「是的,就是我的新槍。」

「哦!那真是聯盟的幸事,您向我報喜,我由衷的為您感到高興。」

楊明志注意到李森科的臉色有些異樣,此人似乎有些疲憊?他暫且坐到一邊,翹起二郎腿一副輕松的模樣。

「尊敬的院長同志,我的拜訪可不僅僅是報喜的,我還有事相求。」

「不礙事,我就知道您著急而來,必是有求于我。我是奉了斯大林同志的命令,我以義務盡可能幫助您,我將竭誠服務。」

「那好。我的槍械到明天就正式完成了,屆時我必須立刻進行實驗。很抱歉,我手頭不存在合適的靶場,我想您能為我找到一個合適的場

地。」楊明志鄭重其事的說。

「一個靶場?軍用靶場不行麼?」

「這件事兵工廠的同志已經告訴我了,沒有相關的證件,我無權使用西伯利亞軍區的靶場。」

李森科停頓一下,側目問︰「所以您是希望從中調解一下,使得您可以使用軍區靶場。」

「唉?!」現在,輪到楊明志猶豫了。

對于楊明志,他所要求的就是一片距離設計局不遠的荒地,科學院區內有一些荒地,那里已經劃歸為建築預備區,實在不合適武器實驗。

如果李森科能通過自己的人脈牽個線,使得自己可以和西伯利亞軍區取得聯系,那是最好不過。

楊明志坐正了身子,雙手搭在大腿上,探著腦袋一臉高興模樣︰「如果……如果您能從中疏通,為我取得軍用靶場使用權,我可真的要

謝謝您了。」

「這都是些小事,尊敬的將軍同志,如果僅僅是這件事,您又何故親自來拜托我呢?您可以去找市長,或者直接去城里的軍區司令部。

我想,沒有哪個愚蠢的衛兵會阻攔您這位將軍的。」

「什麼?您的意思是,軍區司令部居然在新西伯利亞市區內?!」

李森科亦是瞪大眼楮,「您難道不知道?我還以為您一直知曉。」

雖然抵達這個城市已經一周,楊明志覺得這幾日自己始終處于身心俱疲的高負荷狀態。新西伯利亞是個不折不扣的大城市,她的規模還在

擴大,想要了解這個城市需要時間。自己了解嗎?不!甚至還沒有廚娘兼保潔的安妮熟悉。

至少那個女人和科學院方面簽了個長期自行車租用協議後,又借了一份城市地圖,之後就經常騎著自行車進城采購,雖然也就買了幾瓶

酸蘿卜。

「我是真的不了解!如果您能提供給我一些情報,真是太好了。」

本來,楊明志以為幾番交談,李森科就會爽快的拿出一個靠譜的荒地,立上幾個木板畫上圈圈就得了。既然提及軍區的事,他向著自己

這尊大佛被「發配」到這兒,早晚得和本地的軍方首腦交涉。

所謂交涉可不是單純的聚在一起暢飲伏特加,又各自吹噓自己年輕時的英雄事跡。酒是要喝,牛也要吹,大事更要辦。

李森科亦是有意和將軍談些別的,工作原因,他對西伯利亞的高層人員都有接觸。

于是,楊明志毫無疑問的得到了驚人消息。

西伯利亞軍區司令,居然是一名中將!

「唉嗨?!」楊明志瞪大雙眼,因驚訝而咧著的嘴居然流露笑意︰「我還以為軍區司令應該是大將,或是更好職位者能夠擔任。沒想到,

居然和我的級別一樣。」

「是一樣,也不一樣。」

「何以見得?」楊明志問。

「您看看我,我有著真正的科學成就,為聯盟帶來了糧食增產,所以有幸擔任全蘇科學院的院長。至于其他人,許多院士的科研成果還不

夠突出,他們無法和我競爭。

您也是如此。您能成為中將,我覺得有您軍功的功勞,更在于您對全蘇的軍事科學帶來重大幫助。

至于軍區司令,他實在缺乏戰功!領袖和國防委員會是公平的,對于你們軍界的職位升遷,軍功始終是升職的第一參考。」

話說李森科突然又標榜自己的所謂科學成就,「春化作業」說實話還不如可勁撒化肥來得妙。但此人之後的說辭確實很有道理。

戰爭將淘汰一大批和平時期的將軍,能總是打勝仗的軍官,他成為蘇聯的元帥也不足為奇,甚至還能成為某個部長。

可能那個據說姓梅德韋杰夫的中將,也是一位拼花地板將軍。不管怎麼說新西伯利亞都是非常安全的大後方,因為安全將領沒有軍功,升

職的機會自然優先給前線的那幾十個集團軍正副司令。

听聞軍區司令姓梅德韋杰夫,楊明志不得不吐槽一句,這個本意「熊之後裔」的姓在俄國還真是常見。

既然那人的軍餃和自己完全一樣,還會露怯嗎?不!完全沒有了。

那人是實權中將,自己目前則是虛的。這都不礙事,因為軍隊總得需要武器,聰明的將領才不會固執的拒絕新式武器呢。

楊明志突然改變了主意,繼續說︰「院長同志,看來情況要變一變了。」

「您還有要求?說實話,如果您想要和軍區司令見面又覺得有些冒昧,我樂意從中牽線搭橋。」

「是嘛?!真是太好了。」楊明志點點頭,「干脆這樣,您先幫我和他交涉一下。幫我取得城市附近某個靶場的使用權,以及和司令見面

的契機。如果可以的話,我領著人帶著新式槍械去實驗,軍區司令最好同行觀摩。畢竟我造出了新槍,不被軍方賞識就等于失敗。」

李森科搖搖頭︰「不會的,您是非常優秀的軍械設計專家,您的新式武器必然成功。我完全明白了,我會幫您辦好這件事。」

「哦!真是太謝謝您了。」

「不用謝,您是榮譽院士,作為院長,我也有義務為您做這些事。如果您成功了,這里面當然也有我個人的一點小小功勞,哈哈。」

科學院取得一個有一個成就,院長本人趁機攬點名為「領導有方」的功勞也有些理由。

事情看來就這麼解決了,楊明志一拍大腿站起身︰「好了!尊敬的院長同志,時間已晚,我想我該回去了。」

「不著急!我在電話說過,今晚為您準備的晚餐一會兒就送上來了。還是勞煩您再等一會兒。」

因為心情的高興饑餓的楊明志突然不餓了,被李森科這麼一說,肚子又開始不爭氣的叫喚。

也罷,既然要和李森科共進晚餐?不妨接著吃飯在說些別的事。

有些事,看似小事,實則非常重要。

就在剛來的時候。李森科是許諾給設計局的房子再修善一下,尤其重建廁所,以使得公廁等抵御冬季極寒。除此外,小澡堂要建起來,廚

房翻新再增添廚具。

吃著面包的楊明志不停的質問這些許諾因何沒有如約定那般好好落實。

「哎呀!您不說我都忘記了!」李森科一拍腦袋顯得頗為委屈,「真是對不起,這幾日工作很忙。您看我現在還坐在這里,我的桌案堆滿

了會議記錄。」

「好吧,我能夠理解。您的公務才是主要的。」

楊明志這話說得不卑不亢,但在李森科看來,其中就有十足的苛責味兒。

李森科連忙辯解︰「是這樣,明天整個新西伯利亞州,乃至西伯利亞地區的絕大部分農田開始擊中收割。本來麥收時間已經定在九月二十

一日,但今天下午,北極地區的幾個氣象站都發現了寒流的征兆,為了避免霜凍災害毀壞珍貴的麥子,我們必須在明天行動。」

所謂的明天就是九月二十日,麥收不但得行動提前一天,恐怕還要高效運作。

看起來的確有一股寒流南下,北極的冷風肯定會給新西伯利亞帶來一次大規模降雪。

突然間,楊明志不禁驚覺起來,他不禁琢磨︰「哎呀,今天來找李森科真是正確。實驗要早點做,結果那時候天降大雪,臨時搞出什麼靶

場肯定不好使,解釋還是軍用的專業靶場最靠譜。」

每一年這里的麥收都在秋分前後進行,沙俄時代,沙俄當局的氣象預報可以忽略,而蘇聯意識到天氣預報將對蘇聯長期脆弱的農業生產

帶來巨大幫助,所以在勒拿河、鄂畢河入河口設立氣象站,最遠的站點甚至在新地島。

不過這場世界大戰突然給蘇聯極北的島嶼新地島帶來發展機會,那里本是荒涼之地,只有一小撮涅涅茨人,也就是中國史書上的丁零人

之後裔居住。而今,島嶼上建立起一個補給基地,以為盟軍的運輸船隊提供不時之需。

「關于您需要的新廁所、新廚房,還有一個澡堂的事,這一次我不會再忘了。」說罷,李森科將之寫在筆記本上。

「那就好,不過還是公務要緊。如果那些設施能快點建成,我真是太謝謝您了。」

「不用謝。對了,還有一件事我沒有通知您,真是抱歉,那也是我的疏忽。」

「什麼事?」楊明志好奇的問。

「是關于您的設計局經費問題。經費有多少,我想您的副局長波波夫同志是最了解的。現在情況有些變化,從下個月開始,科學院內所有

的科研機構,經費全部提高50%。」

「啊?!還有這種好事?!」

「當然。」李森科笑了笑,「還有別的好事!上級已經支持了新西伯利亞市長的方案,調整全城的配給制狀況,尤其是科學院,從下個月

開始,伙食方面的供應會提高20%,屆時還會有些別的供應。」

話說到這兒,它的確是好消息,楊明志也非常詫異,莫非新西伯利亞到了十月份物資狀況就有所好轉了?

「嘿嘿?看來這次麥收後,我們也可以享受新麥了?」楊明志試探性問。

「是的!我這里提前跟您說,我這里有一份市里發來的文件,其中特別強調,收獲的麥子一部分直接供應科學院,以保證聯盟的科研工作

者永遠不會餓肚子。」

新西伯利亞市的確有意提高居民糧食配給量,尤其是提高工人的伙食質量。斯大林格勒和周邊地區陷入膠著,戰役已經變成拉鋸戰。不

夸張的說,目前蘇軍一直在拿鮮活的生命投入城市巷戰的煉獄中,一些的犧牲都只為了保證斯大林格勒的市區,必須在蘇軍手里。

時間是九月十九日,過去的兩周,斯大林格勒見證了人類的登峰造極的血腥。和那個位面的歷史完全一樣,本時空的斯大林格勒戰役的

九月份,就是「血腥九月」,巷戰持續不斷,蘇軍源源不斷的援兵使得德軍最多佔領了馬馬耶夫崗,卻還是啃不下河右岸的兩大片市區。

現在的蘇軍,尤其是朱可夫本人尚未看清整個的戰局進程,一時間還不能制定出合適的反攻計劃。恐怕暫時的戰術,就是命令部隊堅守

城市,保持暫時的膠著狀態並尋找時機。

因此,戰役正在變成蘇聯喜聞樂見的比拼工業產能人民動員的消耗戰,既然是消耗戰,後方的生產就必須加速。

然而經過當局的分析,當下導致軍需生產難以突破瓶頸的一大原因就是過低的糧食配給。

是的,如果工人處于半饑餓狀態,武器、軍需品的產量又如何大幅提高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