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要調動數百萬人進攻,極其考驗最高指揮官的能力。就算指揮官能力拔群,也不可能給每一個士兵下達周密任務,最多也是給師長下命令。兵力多通常意味著實力強勁,但若指揮層出了問題,嚴密的防線就出現破綻,龐大軍隊容易各自為戰,即被各個擊破。

陣線避免穩定,戰壕必須深挖,地雷必須多埋。主動後撤造成誘敵深入,若操作不當就滿盤皆輸。何況攤上個對軍隊主動撤退暴跳如雷的統帥斯大林,波諾馬連科很清楚曾經的西北方面軍司令員巴甫洛夫是死因,主動撤退是不能撤退,就算有著更大的謀略也不能撤。

當然,集合戈梅利戰役時期的資料,別列科夫將軍就是用「違規」的戰術,逐個鯨吞了成建制的德軍部隊,而令人細思極恐的事,他指揮的部隊以夸張的機動性做出極其復雜的戰術運動,才取得了成功。

如今的蘇軍,有那支部隊擁有如此強組織度?呸!新組建的步兵師,一萬名官兵能死守崗位,逃兵數量能夠微乎其微,那就是奇跡了!

本時空的大國作戰,普遍選用簡單高效的「鉗形攻勢」。

波諾馬連科也是認為「鉗形攻勢」就是萬能戰術,它戰術目的狠毒,也不需要復雜的戰術任務。真正能決定戰役成敗的,也在于敵我雙方,誰能夠最先勝利完成鉗形攻勢,將對方包圍殲滅。

他尋思了一會兒,緩緩說︰「如果我們的目的是最終消滅敵人,只要構成一個嚴密的包圍圈,就成功了。至于如何造就包圍圈的結果,也許不必拘泥于一種戰術。」

「是的。」楊明志肯定道︰「我認為,襲擾戰、炸鐵路、打伏擊,等待小規模的破壞行動,只能令游擊區自保,最多是支援友軍作戰。您現在認為,通過大規模的小型破壞,能達成量變成質變的目的,是比較難實現的。想要取得勝利,還是要打大規模戰役。」

「這……您這麼說,我糊涂了。」

「並不難懂嘛。」楊明志一臉認真的說︰「當游擊隊非弱小時,頻繁的小規模破壞是最佳手段。不但打擊敵人,還能通過繳獲各類物資滿足自己生存需求。」

「對,大部分游擊分隊就是這樣的戰術,也只能這樣作戰。」

「當部隊的兵力擴充到一定程度,就應該主動出擊以應對新形勢。但敵人也會展開大規模的圍剿行動,難道要像正規軍那樣建構防線,去打陣地戰?那是不可取的。我們要把敵人引誘盡量,待其疲憊時在猛烈進攻。整個戈梅利戰役,我們奉行的實際是這樣的戰術,直到進攻列奇察之前,我們的損失遠小于德軍。但是您……」

說起來,是誰下令了部隊強行進攻列奇察?就是這位波諾馬連科下令,薩林奇金和耶夫洛夫認為必須無條件執行。

既然波諾馬連科就在這里,楊明志情不自禁繃起嘴,說出自己的矛盾與糾結。

針對列奇察的戰斗可是整個戈梅利戰役期間,戰斗最為激烈、己方傷亡最為慘烈的戰斗。楊明志站起身,就對著辦公桌筆直的站著,目光直視波諾馬連科本人。

「您命令我們進攻列奇察,以支援北方作戰的友軍,就結果來看我們完成了任務。」

「是的。」

「為了這一戰,我們第6集團軍損失慘重!甚至……甚至把家底都快賠進去了。」說到了激動處,楊明志甚至雙手扶著桌子,伸著腦袋一副苛責的姿態。

「我們的部隊中,有一萬兩千人最為精銳。在七月上旬和德軍64師的血戰中,精銳部隊戰死了一半!我們上報了部隊面臨的巨大問題,但您在這個時候認為游擊運動面臨了巨大優越戰機,遂派遣各路大型游擊隊介入戰斗。

您說您昨日和茨岡人、紅十月的兩位大隊長相談甚歡,可是您也必須清楚,正是因為您的決定,將已經高強度戰斗了四個星期的我們拉上戰車。

我絕非是反對友軍主動進攻,如若在錯誤的時機展開進攻,就會造成恐怖的損失。

尊敬的總指揮同志,我現在就站在您的面前,我不得不告訴您,因為我們第6集團軍基本喪失了全部精銳,不得不全面武裝起婦女和兒童。這些所謂的新兵嚴重缺乏戰斗力,他們只能針對游擊區自我防衛。至于想要繼續進攻,已經沒有實力了。

既然您認為我是同級的朋友,那麼我就以摯友的立場告訴您。

您錯了,而且錯的很嚴重。」

「你……」

波諾馬連科一直是笑呵呵的,現在的他真是渾身難受。

這不對呀!領袖和國防委員會,賀電疊起來都有一厘米厚了,明明是一場小型戰役級別的勝利,到了別列科夫將軍嘴里,就成了重大失敗呢?

他氣不過,壓著內心的不悅,反駁說︰「斯大林同志都定性了,那是一場戰役勝利。」

「是啊,難道您不覺得為了勝利,讓苦心經營一年的龐大游擊區傷亡慘重,對全聯盟的游擊運動有幫助嗎?您好好看看數據,參戰的各個游擊部隊,誰的傷亡最慘重,誰的戰果最大,殺敵與損失的比例誰最懸殊?

您以為茨岡人和紅十月大隊戰斗力很強,實際非常有限。他們嚴重缺乏攻堅能力,人數是近乎一萬人,基本都是輕步兵。他們嚴重缺乏反坦克能力,所以當德軍71師參戰,那可是德軍第100軍集中了大部分裝甲車的部隊,簡單的沖鋒,就把兩個游擊大隊的戰果沖得七零八落。就是這個原因,我們不得不在列奇察和德軍拼得基本失血休克。

您以為我們損失多少?參與守城的兵力相當于三個整編步兵團,當我們撤離時,僅有不到三千人。

而這三千人,就是我們最後的主力了。」

「的確,你們傷亡很大,所以我緊急調派同樣實力雄厚的科夫帕克部隊增援。或許我真是操之過急了,可是科夫帕克出動了六千生力軍,他們的到來實實在在幫助了你們。」

楊明志覺得這番說辭更是一個槽點,這便搖搖頭︰「什麼叫做實力雄厚?恕我直言,科夫帕克所部,他們除了一腔熱血,也就剩下一些微不足道的燒火棍了。」

「他們確實取得了巨大戰果!這是舉世矚目的事實。」

「我承認!只是您真的了解那支部隊麼?當我初次和科夫帕克見面,他們的部隊的確兵力雄厚,武器裝備十分落後。一百人才有一挺機槍,最基本的步槍倒是滿足了,彈藥方面十分匱乏。他們是輕步兵,也是只能保證最基本戰斗力的輕步兵。他們絲毫沒有攻堅能力,更無能力對付坦克裝甲車。」

說到這里時,波諾馬連科臉色已經變得難看,即便是會激怒這個人,楊明志已經決定,此事關游擊運動大業,今天就是要得罪一下他。

「科夫帕克的奔襲取得重大勝利,這場勝利我們出力巨大!當這六千人抵達後就立刻更換武器裝備。

我送給他們三百挺機槍,保證每個班擁有一挺。我贈予他們的子彈超過一百萬發!

除此外,他們也獲得了RPG和無後坐力炮,甚至擁有火箭炮小組。如此豪華的火力,恐怕已經超越普通正規軍部隊。

即便如此我認為他們依舊戰力不足,遂將我認為最精銳的偵察兵八十人編入其中,甚至是英雄狙擊手斯佩洛斯金娜同志。

這才是我們取得勝利的原因,可即便如此,科夫帕克傷亡也不小。您稍稍想想,假若他們就靠機槍支步槍和匱乏的彈藥,能有多大作為?或許他們可以暫時取得勝利,因為缺乏後勁,其結果恐怕是全軍覆沒。」

楊明志是無意,其所言在波諾馬連科看來,就是直指他在五月份下令第17旅搞的局部反攻,那是一次慘烈的失敗。經歷失敗的游擊旅殘部在別列科夫將軍的訓練下參與到漫長戈梅利戰役,戰斗力的確大幅上升。

不管怎麼說,戈梅利戰役確實是可圈可點的勝仗,因為它出現節點是精妙的,可觀上造成了整個北方戰局的重大利好。

波諾馬連科亦不想抬杠,免得別列科夫再生氣咯。

他站起身,面有愧色︰「過去的戰役,我是有些欠考慮。」

「對不起,剛剛我言語激動了。」楊明志深鞠一躬,態度依舊不變。

「不礙事,列寧教導人民,要抽出時間學習。我的確需要學習,我接受您的批評。」

楊明志定了定神,故作謙遜的說︰「有些話我不知該不該說。」

「您說吧,您是最優秀的游擊戰專家,我接受您的一切教導。」

「好吧。我現在只想說,也許您並不適合在這個位置。您是合法的白俄羅斯第一書記,您的本職工作是治理國家,至于負責游擊戰爭的事務,或許需要純粹的軍事專家。很抱歉,我的話言重了。」

「不!」波諾馬連科搖搖頭,「我承認,我的確有許多問題。其實我現在萌生一個想法,假若您在我的位子上,如何指揮戈梅利戰役,或者說如何指揮戰役的後半段?」

呵呵,這里頓時一股子「你行你上啊」的意味。

楊明志勉強笑了笑,對整個戰役,他本就想到了一些策略,如今紙上談兵扯一番也不是不行。

「如果是我指揮?我還是會進攻列奇察,雖然一開始因為部隊傷亡很大,有怯戰的想法。經過一番分析,我發現,只有進攻列奇察才能使得我軍利益最大化。

我攻擊列奇察的原因就是為了控制鐵路,當佔領城市後,全面的物資掠奪就開始了。我很抱歉,我軍是生存在沼澤地中,嚴重的物資匱乏迫使我們必須想盡辦法搶物資。物資清點完畢後,列奇察鐵路橋和公路橋都被炸斷。

據我所知,白俄羅斯有兩條鐵路大動脈,列奇察所在的正是一條動脈。只要廢了鐵路,宏觀戰局就不一樣了。」

「德軍第100軍向列奇察進攻,你們會怎麼辦?」

「撤!果斷撤退。」

「可是,如果沒有你們牽制住這支部隊,他們成功再度佔領列奇察,很快就將參與到北方的作戰。如果……」

楊明志猶豫了一下,波氏說得也有道理。假若第100軍沒有陷入戰局,朱可夫的進攻就應該面對更強勁的敵人。不行!這里不能露怯。

「沒有如果!」楊明志顧不上那麼多,一口咬定蘇軍必勝︰「第100軍,他們戰斗力的確很強,這支部隊的作為也將是有限的!我甚至認為,我軍不可能和這支部隊交手。我軍將面對的是北方的老對手們,對于這群手下敗將,我軍還能取得更大戰果。而且僅靠這群敵人,不能攻下列奇察。

那麼第100軍或是順利北上,或是中途幫助其他德軍進攻列奇察。

退一步講,第100軍選擇最快速度奔赴斯摩稜斯克,他們的到來能幫助德軍取得防御戰的勝利?我不這麼認為。或者說,現實中的戰局取得的結果是有限的,我們只是幫助朱可夫元帥更快的取得勝利。

維亞濟馬和勒熱夫的解放是必然的,問題只在于西方面軍傷亡多少。現在,我們第6集團軍因為和德軍第100軍硬磕,為朱可夫元帥承擔了許多傷亡。

每一位戰士的生命都是寶貴的,如果是犧牲,戰士們也必須犧牲的有價值。

拋去感情色彩,純粹理性的說,我認為,還是我們第6集團軍的士兵更加重要。」

對于戰役的各類分析,戰局將有五花八門的結果。紙上談兵和現實相差太遠,現實也是唯一的,如今的戰局只有一個,死去的人無法復生,再多的惋惜都沒用。

話說別列科夫所謂「第6集團軍的士兵更加重要」,此言的確非常的政治不正確。

楊明志知道波氏會生氣,繼續說︰「如果第100軍幾乎沒有傷亡,將導致西方面軍更大傷亡,而我們游擊共和國的實力就保住了。現在我們精銳兵力少得可憐,因為兵員素質低得出奇,即便我們休戰一個冬季,待春季到來,戰斗力都不能得到恢復。很遺憾,我在撤離沼澤地時給予滯留的戰友們最重要的一道命令,即未來的十二個月後,禁止發動戰役級別軍事行動。」(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