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80章 拜訪波諾馬連科(下)

波諾馬連科是隨和的人,白俄羅斯正遭遇苦難,他認為自己也有一定責任。

他平日里給各個敵後游擊隊下命令,大部分命令就是在白俄羅斯地區展開襲擊行動。

或許就是這種負罪感,趨勢他必須認真工作,有時甚至急功近利,釀成一些可怕的挫折。

還好,在白俄羅斯創造奇跡的男人,就在站在自己面前。看看這位英雄恭敬的樣子,更加令人愧疚。

「您和別列科娃同志坐吧。」波諾馬連科命秘書搬來兩個軟凳,見得別列科夫將軍依舊正襟危坐,搖了搖頭,狠狠地吸了一口自己的煙斗。「您必須如此拘禮。論軍餃,我們都是中將。我們基本是平級了,事到如今,恐怕我已不再是您是上級。」

楊明志有些懵,「什麼?我們是平級的?」

「是的,甚至在戈梅利戰役初期,我的正式軍餃僅是少將。可以說我這個下級軍官,在指揮您這位高級軍官作戰。唉,這就是您不完全執行我的命令原因之一吧。」

這難道不是苛責嗎?一上來就遭遇一個下馬威,楊明志做好了心理準備。

其實不然,波諾馬連科心情還不錯,他吸著煙斗,向著老朋友吐著煙霧,亦吐露心聲。

楊明志謹慎表態︰「總指揮同志,我正是來向您述職的。我們進行的諸多軍事行動,的確大部分是按照自己的意圖來,反倒是您不得不遷就我們的行動,調整工作計劃。」

「是這個道理,但我不是官僚主義份子。我是務實的人,我在白俄羅斯工作多年,很清楚當地人的性格,因為身處莫斯科,肯定不如您對現實問題了解的透徹。您還是不要太拘禮了,正是戈梅利戰役打得太好了,我因此升職。您是我的福人,又是我的朋友,更是人民需要的英雄。」

「您過譽了。」

「絕非過譽。昨日我和與您坐同一架飛機而來的三位游擊隊長聊了整個下午,甚至一直聊到夜里。他們對您的評價非常高。」

楊明志的癢癢肉又被撓了一番,以至于精神完全放松。

即便波諾馬連科不想拘謹,自己又何必正襟危坐呢?坐著久了可是渾身難受!

兩人的會面可謂一見如故,因為軍餃是平級的,就是面對面的坐下來扯淡,沒有誰會感覺不適。

楊明志憋了一肚子話,波諾馬連科何嘗不是如此。

且說他倆,一個在1941年七月遁入沼澤地,收拾起殘兵開始打游擊。另一位也是在當年七月撤到莫斯科,因白俄羅斯已經名存實亡,第一書記立刻擔任游擊運動總指揮。

很顯然,波諾馬連科雖曾在戰爭初期指揮過集團軍級別的作戰,自本月份開始,他就一直坐鎮莫斯科,遙控指揮各地的游擊隊和後方訓練營了。

因為這些經歷,一開始他對游擊運動的了解,還是來源于內戰時期的經歷,以及列寧所寫的《游擊戰手冊》,這是那本手冊已經月兌離了時代。

辦公室內蕩漾著煙塵,楊桃知道她不能離開,可是吸著煙塵,嗓子真是難受,更糟的是自己竟下意識的屏住呼吸。

所謂香煙真的香嗎?她不明白男人的奇特享受,終究受不住咳嗽起來。

正踱步邊抽煙邊憶往昔的波諾馬連科,發現了姑娘的咳嗽︰「唉,別列科娃同志,您難道感冒了?」

「不!也許……咳……也許你們能不要抽煙,或者就讓我出去透透風。」

突然間,正在興頭的楊明志驚覺起妻子對煙氣的極大反感。

「哦真是抱歉。」波諾馬連科面露歉意,連忙將窗戶打開,至于煙斗也磕掉煙草。

「太對不起了,您是蘇聯英雄,我的舉動令您難受,很是抱歉。」

「不礙事,也許我還是出去為妙。我不反對你們抽煙,只要不讓我聞到就好。」

「不!您還是留在這里的好。我不抽煙即是。」波諾馬連科挽留楊桃,原因很簡單,整個游擊共和國有兩個狙擊英雄。讓人浮想聯翩的是,假若這個女孩沒有懷孕,她一定會和娜塔莎繼續並肩戰斗。這樣的結果恐怕就是娜塔莎戰績下降,值得高興的是,蘇聯擁有了一對狙擊雙子,更是一樁美談。

在當前的蘇聯,她繼承的基本是俄羅斯帝國的衣缽。俄國的傳統文化是相當保守的,對女性的限制非常多。雖說蘇聯城里後,全聯盟的婦女解放運動如火如荼的展開,並在二十年後,生產力解放的數千萬婦女將成為蘇聯打贏世界大戰的後勤關鍵。

不過許多方面,蘇聯女性依舊保守,且這種保守被認為是淑女的必須。

例如女性必須穿裙子,天冷的時候多戴厚圍巾,而非「男人專屬」的護耳帽。酒是個好東西,男人女人都可以喝。香煙則是男人的專屬,女性吸煙,則被認為是不檢點行為。

畢竟本時代,全世界還不存在多元化的理念,且該理念誕生的原因,正是來自對二次大戰核心原因的深刻反思。數千萬人死亡,幾十億人被波及,受傷者數以億計。

在未來的時代,俄國吸煙的女性會越來越多,這絕非是什麼好事。

楊桃穩穩地坐著,在一年多的戰斗中,她為蘇聯的游擊運動奉獻巨大。更因為她長期作為外科醫生,她直白的描述將令波諾馬連科了解游擊運動中,醫療工作最真實的情況。

只是這個挺著肚子的姑娘,還是因為尚未消散的煙塵略顯郁悶。

楊明志一副什麼都懂的態度︰「在殘酷的戰斗中,香煙能讓精神崩潰的恢復鎮定,它的確是個好東西。可是這東西會讓人上癮,我現在戒煙了。這是我對她的約定,到了安全的後方立刻戒煙。」

「為了她而戒煙,您的確很愛您的妻子。這樣的男人這是難能可貴啊!」

「還是開始正題吧,我親愛的戰友!我們……我們從哪里開始呢?」

坐在自己的辦公椅,波諾馬連科徹底來了精神,他輕輕敲了桌子,給手拿筆記本的秘書使眼色,繼續說︰「我的好朋友,就從去年七月份你們的撤退開始說吧。雖然我獲悉了許多資料,還是您這位一切軍事行動的策劃者指揮者親自說明,來得最為貼切。」

所謂述職,基本就是述職者盡可能詳細的回憶他的工作情況。

楊明志的確有許多話要說,也不是事無巨細的全說出來。因為一年多以來由沼澤地發起或策源的軍事行動,各類書面報告已經呈交至莫斯科。

波諾馬連科想要知道的,定是報告書之外那些各種各樣的小事上。所謂細致入微,這個男人肯定是希望獲悉盡可能多的游擊共和國詳細信息,從五花八門的小事中,評估游擊運動發展狀況,以及分析游擊共和國屢次成功的關鍵。

成功的關鍵究竟是什麼?這就是波諾馬連科最想知道的,並寄希望于在所有的游擊部隊中推廣。

上午幾乎成了楊明志的獨角戲,他一張嘴啵了一個半小時,生動說明了游擊共和國的許多奇聞異事,亦有大量的他對各個戰斗的感悟。

他們在艱難生活中苦中作樂。

他們從沒放棄也從不打算渾渾噩噩逃避戰爭。

在別列科夫控制管理下,游擊共和國簡直像是個城邦,整個控制區被完美調動起來,組織度高得驚人。

如果這個別列科夫是純正的白俄羅斯人,等戰爭勝利了,白俄羅斯第一書記的人選還有另外人嗎?只可惜,他不是白俄羅斯民族。

波諾馬連科從楊明志身上感受到很強的人格魅力,彬彬有禮的態度在軍人中的確少見,而此人更是全能型人才,放在任何的崗位恐怕他都能勝任。

這個男人簡直是天生的領導人,波諾馬連科不禁想入非非︰「假若,斯大林同志是這樣的人,我國的發展恐怕更為高效。如若戰爭不可避免,我們也能在戰爭初期就展開勝利大反攻。」

楊明志得到了極高的評價的同時,波諾馬連科也一直找尋著隱藏在話語里,關于游擊共和國屢次勝利的關鍵。

優先保證糧食供應、各種方式獲得金屬、因地制宜並發揮創造力生產武器、極度高效的組織度、極高強度的軍事訓練與全民總動員體制、無論多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都有極強的針對性、優先攻擊劣勢狀態的敵人獲取利益最大化,等等等……

能否用一兩句話,如同秘訣一般詮釋勝利的關鍵?那是不可能的。

波諾馬連科自覺自己的天真,他希望通過今日的親密會晤,能從別列科夫這里取經成功。誰成想,這本經書實在太厚了。

想要全面復刻游擊共和國的成功實在苛刻,例如許多大型游擊隊生存的區域非常惡劣,他們可沒有沼澤天塹,隊伍要兼顧作戰與生存,被迫不停遷移。最嚴峻的莫過于糧食供給,唯一能自給自足的就只有沼澤地的部隊,也唯有沼澤地的第6集團軍,為了解決吃飯問題,簡直是要把整個沼澤區,所有能吃的糧食、昆蟲、蘑菇還有魚蝦,甚至遠道而來的候鳥,全部掃蕩一空。

但是呢,許多方面是值得學習的。

楊明志終于說了個口干舌燥,在喝了一大杯水後,擺手示意︰「真是不妙,我恍若一名講話不停的教師。再這麼下去,我的聲帶就要受傷了。」

「呵呵,您暫且休息,我也說一些吧。」

波諾馬連科對于游擊戰有著自己的見解︰「听您的話我學到很多。真是糟糕,本來我以為自己是游擊戰專家了,現在看來,全聯盟只有您這樣一位專家。我一直認為,列寧同志些的那本游擊戰指南就是完美的,事實卻證明,游擊戰有自己的特點,不能指望游擊隊如正規軍那般打仗。在敵佔區廣泛開展破壞活動,例如盡可能的讓交通線癱瘓,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未來的工作,持續這樣的破壞,佔領區的敵人終將徹底失敗。」

楊明志點頭同意,他略微沙啞著嗓音回答︰「您的決定是正確,通過數以千計的小規模破壞行動,讓佔領軍不得安寧,並瘋狂破壞交通線,這是最合乎游擊隊的作戰模式。」

「您不必稱贊了,我們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游擊戰的正確方式也是通過流血模索出來的。反倒是您,仿佛您天生就是游擊戰專家。」

「那是當然的。」楊明志驕傲的將妻子擺在前台,「我和妻子曾在中國抗擊侵略者,您不是希望得到一些游擊戰秘訣嗎?中國人總結了四句話。」

「您請講。」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楊明志將這十六字真言用俄語描述,他特別強調︰「我從不是什麼天生的游擊戰專家,我們在中國作戰時,中國的反抗軍們也是用血的代價,研究出了這套戰術。因為游擊部隊存在著兵員素質和後勤的兩個大問題,我們是劣勢的部隊,就不能和優勢敵人硬踫硬,更要避免以劣勢部隊主動進攻。

優秀的游擊戰指揮官,會因地制宜的引誘敵人,並在合適的時機展開作戰。

我倒是認為,這款游擊戰戰術,它有著更廣闊的應用前景。即便是放在集團軍規模乃至方面軍規模的戰役,都是可以應用的。這是能否用得好,需要指揮官的指揮能力。」

波諾馬連科面色凝重,他完全听明白了別列科夫將軍描述的這套理論,這難道不就是誘敵深入包圍殲滅的戰術麼?

但這種誘敵深入戰術更為聰明。什麼樣的敵人最好打?當然是缺乏給養疲憊不堪的敵人。如果能把敵人累得氣喘吁吁,己方養精蓄銳的部隊一擁而上,勝利簡直是必然的。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上有對類似情況的描述,只是又哪個學校里出來的「軍事專家」能完美的靈活應用所學的軍事理論。

何況這套「特別的誘敵深入戰術」,要實現它很是苛刻,首先戰術的第一道策略,簡直就是錯誤。

波諾馬連科是上過軍校的,學習過正規的集團軍規模部隊的指揮。

當時代進入到二十世紀,戰爭變成國家間實力總對決,戰場寬度可達數百公里,雙方甚至能投入一千萬作戰兵力,步兵師排著隊,戰線犬牙交錯密不透風。(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