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64章 偽裝的城市

德軍把不能攻陷莫斯科的原因,歸結為俄國寒冷的天氣。

的確,當保衛戰打到了冬季,整個龐大的戰場,個別區域突然發生了超過零下三十度的低溫,不過那也只是在無關緊要的局部地區。德軍獲悉了這一低溫,頓時給了自己被迫撤退找到了借口。

情況並非這麼糟糕,當時的氣氛的確很低,夜間普遍達到零下十度。如此低溫下,德軍的坦克裝甲車經過對關鍵部位的加溫尚能啟動作戰,雖然一時間嚴重缺乏御寒衣物,通過掠奪斯摩稜斯克和周邊地區的蘇聯公民的財物,嚴寒不再是困擾德軍作戰的障礙。當然,他們這樣的結果造成了一百余萬蘇聯公民凍死于這個冬天。

德軍進攻失敗的最大原因,正是他們已經成為強弩之末。德軍佔領了斯摩稜斯克,其脆弱的後勤線能夠將大量物資運抵這里,繼續試圖向東運輸困難重重。

在進入莫斯科的郊外,憑借一雙肉眼,楊明志已經看清了大量的防御工事。

時至今日德軍已經不能在陸路上威脅莫斯科,抵擋坦克進攻的大量設施也已經拆除,然大量的防空設施興建完畢。

終于進入了城內,大街上的行人不多,考慮到莫斯科其實是個面積極大的城市,原本的數百萬市民如今加上駐軍,總人口也不足一百萬,如此情況城市顯得有些空曠也就合情合理了。

人口降低,全聯盟采取戰時配給制,蘇聯體制下原本就比較有限的經濟活動,現在更加的萎靡。那些國營商店依舊掛著開業的牌子,至于顧客嘛,排隊的人還是有的,數量不多。

作為一個中國人,到一個新的城市,難道不是理所當然買些土特產麼?就算城市很蕭條,來都來了,不買點什麼實在不應該。楊明志有意到這些商店里看一看,不過他必須解決完許多事後,方可落實自己的夙願。

他的眼楮注意到很多樣貌奇特的裝甲卡車,很現在卡車的裝甲都很薄,估計只能抵抗一般的機槍彈。

它們的數量非常多,甚至到處都是!

它們是非常特殊的防空車,每輛車負責拖拽一個放空氣球。一條堅固又輕巧的纜繩控制直徑達五米的氫氣球,氣球通過裝甲車的電動絞盤控制,隨命令控制高度。

大量的卡車釋放大量的放空氣球,潔白的氣球組成一片白雲,置身于城市內,它們已經遮住了一些陽關。

"大尉同志!城市的防空工作做得太極端了,今天本該是大晴天,愣是成了多雲天氣!"楊明志打趣的說。

"沒辦法啊,將軍同志。十多天前德軍又一次空襲城市,領袖給莫斯科市防空總指揮下了命令,如果敵人再度得逞,負責人將要受罰。"

"受罰?"

"對!會接受我們內務部的調查,還要上軍事法庭。您看看那些防空部隊的家伙們,很快城市里到處都是車輛,天空中到處都是氣球,甚至把陽光全給遮住了。"

听他的吐槽,楊明志不禁樂了。

"現在,我們很快到你們的總部大樓了嗎?"

"是的!再過三個路口,我們就到紅場了。將軍同志,歡迎您來到偉大聯盟的中心,但願您不會疑惑于眼前的景觀。"

大尉的話有些模稜兩可,紅場是個有趣的地方,它周圍不僅有盧比揚卡,還有聖瓦西里大教堂,更是雄偉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

楊明志從沒來過莫斯科,就更不曾來過紅城。有道是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

蘇聯閱兵的老片子,乃至俄聯邦閱兵的電視直播,楊明志可是沒少看。紅場和周邊的建築,它們都很有歷史感,未來的歲月拆除也不可能。一百年來,紅場周遭的建築幾乎沒有變化,對于它,楊明志實在是既熟悉又陌生。

車隊拐過一個街巷,楊明志瞬間明白自己已經置身紅場。

克里姆林宮在哪里?彩色洋蔥頭的教堂又在哪里?

楊明志焦急的輕拍拉林的後背︰"大尉同志,這里肯定是紅場。為什麼?為什麼我看不到克里姆林宮?"

"宮殿就在那里!"

順著大尉的手指方向,楊明志終于看到了傳說中的克里姆林宮。

宮殿被徹頭徹尾的改造。

宮牆的二十座塔樓,被裹上一圈木板,被強行改造成煙囪,原本塔頂的五角星也被拆除。偏白色的外牆消失不見,取而代之是一塊無比巨大的帆布,就如同一件雨衣,籠罩幾乎整個宮殿。

聖瓦西里大教堂,它一樣被帆布遮蓋,帆布的顏色也很特別,它幾乎和馬路水泥一種顏色,就仿佛一塊巨大的花崗岩矗立紅場。

拉林大尉很樂意描述他所知道的莫斯科防空偽裝。

所謂重要的建築都做了偽裝,克里姆林宮不僅蓋了一層布,內部的空地還突擊興建了一批木頭板房。

"德軍采取轟炸,肯定要根據戰前航拍的照片來確定克里姆林宮的模樣。只要我們消除宮內空地,德軍飛行員一定會認為那里是居民區。莫斯科非常大,德軍轟炸機群如果要襲擊宮殿,他們沒時間仔細揣摩宮殿去了哪兒。他們必須做出抉擇,否則他們將失去返航的燃油。"

楊明志深深的點點頭,本來嘛,自飛機用于戰爭,防空偽裝應運而生。礙于科技水平原因,本時空的偵察機航拍水平精度一般,技術高超的偵察員也難以分辨兩千米之下的地面,停放的究竟是坦克,還是一堆特殊形狀的木塊。

听大尉所言,蘇軍給克里姆林宮用了障眼法,高空看去就是一片擁有工廠煙囪的居民區。

楊明志繼續問︰"既然如此,盧比揚卡現在的情況如何?是不是也做了偽裝?"

"當然,包括我們辦公大樓門口的廣場,現在搭起了大量木板房。空軍的偵察機曾多次檢查全城的偽裝情況,我看過友軍的航拍,盧比揚卡區也成了居民區。"

"真是令人佩服!"

"哦謝謝您的贊譽。其實讓我表態,我覺得城市的防空做得太極端!防空氣球升到了四千米,它已經超過了敵人轟炸機的合理作戰高度。敵人不得不在更高的高度投彈,精度大打折扣不說,估計大量炸彈會優先炸中氣球。防空氣球組成了一面盾牌,能消除敵人的傷害,我覺得已經可以把大樓的破布揭開了。"

"哈哈。"楊明志笑著調侃說,"如果德軍再度空襲得逞,哪怕落下來一枚炸彈,不是有人要受罰麼?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他可不敢怠慢。一旦出了事,盧比揚卡不就是為那人準備的監獄麼?"

"呵呵,您說的很對。直到現在,我們這里還關著一些囚犯呢。"

"還有囚犯?那些囚犯不都扔到古拉格勞動營了?"

"不!還有一些反對蘇維埃的壞分子關在這里,另有歷次作戰抓獲了德軍高級軍官。對了!"拉林大尉說到那個師長,"您指揮的部隊抓獲了德軍第64師師長,我可以向您透露,如果不出意外,此人最終也要關進盧比揚卡。"

楊明志聳聳肩,至少比起一般的德軍軍官,可能那位死硬的亨得利森先生,會在盧比揚卡被內務部的家伙們收拾的服服帖帖。對于此人,因其下令在切爾尼戈夫西北部森林殺害了超過三千名平民,當戰爭結束時進行的大審判,恐怕此人終會被判處有罪,並處以死刑。

"那個軍官是有罪的,而且態度強硬。那人肯定知道許多情報,我們撬不開他的嘴,希望你們可以。"

"當然,刑訊方面我們真可謂經驗豐富。"

車隊最終抵達了目的地盧比揚卡廣場。

如大尉所言,辦公大樓,即第11號建築,它的確被罩上一層帆布。原本的廣場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大量木板房。

強行偽裝建築不過是針對敵人的障眼法,在偽裝之下隱藏著一座座高射炮陣地,就在內務部辦公大樓前,楊明志注意到,他們至少布置了六座高炮陣地。

從高射炮形制來看,恐怕T485坦克用的也是該款式。

"下車吧,將軍同志。建築的主人已經在等候您了。"

"好的,大尉同志。希望內務人民委員同志,不會對我這個從沼澤地鑽出來的鯰魚感覺不適。"

"哈哈,您說笑了。"

楊明志寄希望于說些玩笑話緩和緊張的內心,畢竟要見的是貝利亞,爾後還是斯大林。他嘴上說自己身經百戰,就是希特勒站在自己面前,能毫不猶豫的將其打翻。

貝利亞就在這棟宏偉的新巴洛克式大樓的某一房間,和他的會面究竟如何?

楊明志狠狠定了定神,他拽著妻子下了車,麻溜的整理一下自己的舊軍裝。

內務部的人將那些從沼澤地帶來的箱子小心卸下,大量的文件,還有珍貴的交卷,這些物件的研究審理工作全然由內務部負責。

楊明志一直看著士兵將箱子全部拿走,甚至包括自己的行李,那個對夫妻倆意義重大的小木箱,也被一並拿走了。

"嘿!大尉同志,那是我們的私人物品,莫非你們也要帶走?"

"當然不是,您的行李暫時將由我們保管。"大尉催促說,"您不用擔心,我們可不敢貪墨您的東西。"

"好吧"

楊明志轉過頭,突然看到正門的台階頂端站著幾個人。除卻大樓的站崗士兵,兩個佩戴特別領章的中年人徑直第走了下來。

來者領章完全不同于內務部人員的,領章是一面紅旗,其上有著列寧的浮雕。

他們的蘇聯共青團的人!

頓時,這個念頭浮現腦海。楊明志瞬間明白過來,這些家伙肯定是接應楊桃和娜塔莎的。

在和貝利亞見面之前,楊明志首先和駐莫斯科共青團支部的同志會了面。一番短暫寒暄後,娜塔莎和楊桃算是找到了組織。

娜塔莎和那些人交談甚歡,唯有楊桃一副不想多談的意思。

楊明志很清楚妻子的感覺,時至今日,她身為妻子一直在遷就丈夫,她成了蘇聯公民,而靈魂依然在一萬公里外的中國。本來嘛,入團也是大半年前耶蓮京娜為了強行擴充組織而逼迫的,對于此事,楊桃的態度屬于可有可無。

"只要是對丈夫有利,對我們一家有利,入團就入團吧。"

她沒什麼思想覺悟,娜塔莎卻是另一種情況。

至此楊明志終于感覺到,來到了莫斯科的娜塔莎,就像離開籠子的百靈。普里佩特沼澤就是一盞碩大的籠子,她這只美麗的鳥兒如今飛到了莫斯科!

"呵呵,看來我都猜對了。僅就戰績,你是蘇聯最優秀的女狙擊手,你還是個未成年的列寧共青團員,從現在開始你的人生完全不一樣了。"楊明志內心里為她祝福著,同樣,自己的人生不也是翻開新的一頁。

大尉催促說︰"將軍同志,跟隨我,我直接帶您去見內務人民委員同志!"

現在的楊明志一副干練身姿,他的軍裝是很舊,也證明了他身經百戰的本質。卸下的勛章這番再全部佩戴,胸口處一片五花八門的勛章,更證明了他不凡的經歷。

蘇聯紅軍目前有七十一個集團軍,就算第6集團軍如今兵力很小,它好歹也是戰略意義重大的集團軍。楊明志依然是正直司令員,在眾多的同僚中,截止到194年九月,也就他獲得的勛章最多。

兩枚碩大的金星勛章是他驕傲的資本,亦是證明身份的最好明證。

"只要踏過這里,我就進入著名了盧比揚卡內務部總部大樓。"

楊明志定了定神,踏入了這百聞不如一見、象征著蘇聯蘇維埃絕對權威的神聖殿堂。

大樓外部做了徹頭徹尾的偽裝,其內部裝修的還真是不錯。寬大的走廊兩側有著大量精美裝飾物,一些地方似乎鍍了金,整體有一種奢侈的感覺。

難道這些裝修也是貝利亞要求或支持的?還是說,當蘇俄佔領這棟建築前,他就是這樣子了?

楊明志保持著絕對的沉默,因為妻子和娜塔莎是蘇聯共青團員的身份,她們包括年幼的科斯佳,都先有共青團干部看管著,將要進入貝利亞辦公室的,純屬他一人。

一扇厚重涂漆的橡木門橫亙楊明志的面前,拉林大尉平靜的說︰"就是這里,您即將見到他。"說罷,大尉按動了門鈴(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