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15章 我們要科學挖礦

吉普車飛速殺來,經過了熱火朝天的硫磺礦場,車子就在滿是蒿子稈的荒地上奔進。

原本的無人區徹底變了樣,薩林奇金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勞作的人們。甚至車子所行駛的地方已經開始形成一條小路,蒿子稈已經被來來往往的馬車壓進黑泥。

他左顧右看的掃視,對新定居點的情況有了最切身的了解。

「柳得巴廖夫同志,您支持在這里建設新的集體農莊,看來人民的工作態度非常認真。瞧瞧那片樹林,那里就是以後的住宅區了。」

「但願這里的森林能對房屋進行絕好的偽裝,只是既然我們挖到了鹽,我很擔心吶!」

「您擔心什麼?」

「一個硫磺礦就很明顯,鹽礦更是明顯。如果我們防空做的不好,勞作的人民會受到傷害。」

「不!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我們太需要鹽了。」

是啊,只要鹽礦能穩定高效的產鹽,其帶來的影響可不僅僅是軍民身體健康的保障和糧食保存的騰飛。鹽在斯拉夫民族中的文化含義濃厚,它能代表友誼,在這至暗時刻,鹽和糧食能成為軍民戰斗下去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動力。

吉普開到人最多的地方,薩林奇金下了車,肆意的喊︰「別列科夫,你在哪里?」

因為在場挖掘的都是1游擊旅的官兵,他們多數不認識薩林奇金。

幾名士兵好意指引一番,薩林奇金穿過人群,正看到正在一個巨大的坑中,擼起袖子,親自指揮一群士兵合理舉著一根超長鋼管。

他剛剛知曉這種東西是一種來自中國的勘探工具,經過親自試驗,工具的可靠性毋庸置疑。只是多跟鋼管拼湊一起,著實令他驚愕。

薩林奇金干脆把皮衣扔給副手,無視著自己鼓起的肚腩之下下坑,一不留神還滑倒在坑壁,直接滑到了最低層。

大量的士兵排成對,組成流水線,一籃子一籃子的運輸挖出的土石方。另有幾個人力吊車,從坑中調走土壤。

很顯然,士兵正大規模的擴大這一土坑的規模,乍一看,土坑仿佛一個超重炸彈炸出的大彈坑,其深度還在增加。士兵們要干什麼?薩林奇金立刻明白——楊明志定是下了命令,向下挖掘直到挖到鹽礦礦床。

他拍了拍土站起身,直接走過去狠狠拍了下楊明志的臂膀。

「嘿!別列科夫同志!情況如何了?」

「啊,是您?專員同志,我知道您要來,怎麼?居然有心思下坑了。」

「我又不是傲慢的官僚,你們挖出鹽礦的事將成為我國游擊運動的偉大明證。我廢話不說,快告訴我,您估計多久能挖到鹽礦?」

「這……」楊明志猶豫了一下,此事確實比較尷尬,他沒有隱瞞︰「目前測定,鹽礦在地下二十六米處。經測量,礦層至少有三米厚,其真實厚度我還不知道。」

「二十六米,這真是個可怕的工程!您打算就這麼一直挖下去?」

「不!」楊明志搖搖頭,「目前挖掘的土質還有些松軟,當挖到的腐泥足夠堅硬,一個垂直的坑洞將被挖掘出來。」

「好吧,您估計多久能穩定出鹽。」

「唉,我不知道!再說了,即便我們能夠大規模把鹽礦礦石搬出來,將其變成可以吃的鹽,這需要過程?」

「怎麼?還需要什麼過程?我真希望現在就能大規模供鹽,我真的希望,我們有能力給每一位蘇聯公民發上一公斤食鹽,以令大家滿足。」

「面包會有的!薩林奇金同志。您跟我到地面,我們慢慢說。」

鹽礦的礦石絕不等同于食鹽,挖出的鹽晶體也並非純粹的氯化鈉結晶。因為洛陽鏟的不停鑿擊,原本的礦石晶體結構改變,它們成小顆粒狀擠壓在狹窄的鏟頭里,使之成為花白色。

礦石實際是一種略有粉色的半透明晶體,它除了含有氯化鈉,還有氯化鉀、石膏、含鎂光鹵石、明礬等雜志。所以礦石的口感是齁咸的,後味兒又有苦味。

人需要其中的氯化鈉和氯化鉀,明礬雖不能食用,通過它卻能將土豆澱粉加工成條狀土豆粉,而石膏則能把豆漿變成豆腐,除此之外的雜質一律為廢料。要將礦石里的鈉鹽鉀鹽分離出來,恐怕位于鯰魚村的化學實驗室,需要分出人手操作。

薩林奇金品嘗了一下礦場,奇怪的感覺令他斷言︰「這東西也能叫做鹽?士兵吃多了非得到處罵人!」

「對!里面的雜物很多,我們必須把對人有害的東西剔除。當然,特殊狀況下,直接吃鹽礦石是保命的手段。」

「那麼,您有這方面的策略嗎?別列科夫同志?」

「有的!」楊明志鄭重的點點頭︰「我相信,化學實驗室的主任伊萬諾夫,還有從大後方滲透來的莫斯科大學的化學系學生,他們一定能用現有的工具材料,將礦石中的食鹽分離出來。為此,我們必須建立一個食鹽精制工廠。」

「好的!這個工廠我們必須立刻建立,我完全支持。」

此事,薩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完全支持,至于食鹽精制廠的選址,也是由他們兩位定奪。

工廠選址,工人招募,令化學實驗室指派出技術員和監督員,亦是他們的工作。

楊明志身為軍事方面的主管,他真的有些擔心兩位不能很好完成目標,礙于游擊共和國各部門早已分工明確,自己的確不該越權摻上一腳。甚至在礦井挖掘的事上,楊明志也用不著一直盯著。

說來說去,鹽礦將帶來一場變革,它吸引著楊明志繼續待在這兒。

現在,薩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有了新任務,考慮到新挖的鹽礦將很快出礦,目前化肥廠小規模的鹵水析出氯化鈉的工作已經不合時宜。

既然化肥廠就有能力生產實驗,利用古老的鹵水析出食鹽技術,由化學實驗室牽頭,新成立的食鹽精制廠理應能大規模量產食鹽和附屬產品。技術上不存在障礙,工廠必須馬上建起了。

他們匆匆離開,楊明志依舊待在礦場興致勃勃的打算再度過一夜。會議畢竟是十五日召開,會上該說什麼自己寫了一些稿子,而大部分內容鐫刻在腦子里,到時候臨場發揮定比寫稿子更來勁。

終歸即將召開的會議是對過去兩個月征戰的總結,戰役的過程真是歷歷在目,對于未來的發展楊明志因為先知先覺,也有更優見解。

這一切都不是問題,目前唯一的問題,還是如同土撥鼠般,一路向下掘進挖到鹽礦。

要大規模的挖出鹽晶礦石,絕非堅決向下挖掘即可。部隊要用鐵鍬生生挖出一個礦坑,這需要挖掘數量驚人的土石方。挖成硫磺礦場那種規模的礦坑根本不現實,露天硫磺礦坑是天然存在的,爾後又被德軍瘋狂轟炸,如此才形成當前的規模。

要用最短的時間開始量產鹽晶體礦石,最好的方法莫過于挖一個礦井,就如同傳統上的鹽礦那般。

波蘭有一個規模巨大的地下鹽礦,數百年前的工人便針對它展開挖掘。德軍佔領了波蘭,自然也得到了這個戰略意義巨大的鹽礦。

無疑,建造一個深入地下的礦井,無論是挖鹽還是挖煤,如同土撥鼠挖一個深深的洞,可比挖一個如同小行星撞擊的巨大「彈坑」來的經濟實惠太多。

既然決定挖一個深達地下二十六米的坑,就要考慮許多問題。

根據洛陽鏟的勘探,隨著挖掘的深入,掘出的土壤都是堅硬的含鹽腐泥,其結構相當結實,礦坑幾乎不用擔憂塌方問題。

對于礦山開采楊明志有著最基本的認識,對礦工威脅最大的問題有兩個——塌方和缺氧。

塌方是不可能塌方的,缺氧卻極有可能!

量產食鹽已經成為政治任務,薩林奇金將親自督促建立一個食鹽精煉廠,它一定會在短時間內建成。假若工廠建成,礦石還不能量產,就是自己的罪過。

「我擔任了新職務,雖然和軍事無關,我也必須完成!這關系我的榮譽!」

就在挖掘工地現場,楊明志蹲在地上,手持一根木棍。安東諾夫和旅長菲奧多洛夫,就面色嚴肅的蹲在其身邊。

「同志們,你們負責挖坑,現在必須按照我的計劃挖。我們將深入挖掘達到二十六米,這將是艱巨的任務。」

「這些不是問題,我的人有足夠實力。」

「我不懷疑您,菲奧多洛夫同志!現在听我的,我們這麼挖坑……」

楊明志決定階梯式挖坑,他規劃,第一階梯需要在地平線下,構成一個直徑至少達到五十米,深度達五米的大坑。

第二階梯則是深度達十米,直徑四十米的土坑。

第三階梯和第四階梯,深度都是遞增五米,直徑每過一個階梯縮減十米。

直到第四階梯,土坑已經深入地下二十米,落腳的平台足有二十米直徑。

這依然這是個開始,因為士兵將繼續挖掘第五階梯,而落腳點就是鹽礦的本體!

「每一個階梯的牆壁,我們必須用樹干加固。我們要建立多個梯子,一直連通到最底部。我們就是要建立一個垂直的礦井,我們甚至要在礦井便建立永久性的吊車,以將鹽礦石源源不斷的拉上來!」

「妙啊!」安東諾夫贊譽說,「其實我想我們可以再擴大一下第一階梯落腳點的直徑。我們目前有足夠的人力,即便只有鐵鍬和稿斧,數千人一起工作,效率驚人。」

「呵呵,這就要看游擊旅的同志了。」

菲奧多洛夫立刻主動回應司令的眼神︰「我們會的,區區挖坑作業,有什麼困難的。」

「如果僅僅是挖坑,小孩子也可以參與。不過……」楊明志稍嘆一口氣,「就是我們必須考慮缺氧問題,我們是挖掘豎井,通風做不好,礦工會憋死。」

這個問題相當尖銳,面露難色的安東諾夫不禁問道︰「我們……我們有辦法嗎?我們沒有鼓風機,倒是我們挖出像硫磺礦那般的巨大結構,便不用擔心通風問題。」

「不!此事我相信兵工廠會完成的。」楊明志一直對里固施科夫充滿信心,他拍拍褲子站起身,自信的說︰「我們需要一批工程機械設備,兵工廠能自主制造小型蒸汽機,理論上我們遭遇的問題都能解決。未來,蒸汽驅動葉輪,源源不斷的給狂底送風。蒸汽驅動的絞盤,源源不斷的將滿載礦石的籃子拉到地面。我們並非那麼貧困,我們必須使用科技手段挖礦。」

挖掘工作就根據楊明志的新晉規劃進行調整。

他還特意在筆記本上寫下一個挖掘規程,撕下這張紙,交給「挖掘監督」的安東諾夫手中。

即便收到新任務,多達兩千人的1游擊旅官兵,他們根本不滿足挖一個區區直徑五十米的坑。作為第一階梯,土坑理所當然要規模大,他們調整了工作,開始有規劃的重點挖掘。

數百汗流浹背的士兵集中一地,他們舉著鐵鍬和稿斧揮汗如雨,彰顯力量之美,大量土石方被推著獨輪車的士兵帶出工地,幾種堆積一處。

楊明志絲毫不懷疑這些人的工作熱情,一定是因為曾作為偽軍的經歷,令他們的犯罪感揮之不去,在司令面前努力勞動,不正是贖罪的方式?

他們一定會挖掘到筋疲力盡,才會結束今日的工作。

游擊旅的事由其旅長負責,楊明志做完規劃後,直接給兵工廠發出一份急電。

八月十三日,夕陽最後一抹余暉也陷入地平線之下,天空星漢燦爛,一牙月亮當頭照。夜空是晴朗的,森林卻不寂靜,尤其是兵工廠所在的區域,所有的機器在夜幕的掩護下開啟最大馬力。和往常一樣,一千余夜班工人,正以全天最高的效率,進行軍械的生產。

一份電報被通訊兵急匆匆送到兵工廠廠長里固施科夫的辦公室,因署名是司令別列科夫,頓時整個人肅然起敬。

那個特別的鏟子已經成功探測地下二十六米存在鹽礦礦層,司令是不是猴急的希望量產這種鏟子。

好奇的里固施科夫逐字逐句審視電文,頓時明白了事態的重大。

「難道我們的工作進度這麼快?還是我們的蘇維埃模式必須這種高效率?生產蒸汽動力的鼓風機,還有長度超過五十米的可拼接管道,這倒是沒什麼問題。除此之外,還要至少生產兩個蒸汽動力的絞盤吊車系統。好吧,司令同志,您真的給我找了個好工作。」

就在今天,因為發現了鹽礦,所有值白班的工人全體沸騰!鹽礦的喜訊蔓延了整個游擊共和國,為此,夜班的工人們臉上浮現笑容,里固施科夫有感覺,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可比昨天強很多。

司令下達一個新命令,還是關系到鹽礦石的出產,安排人生產相關工程配件,怕是為了榮譽工人們會搶著爭取。

如果說1游擊旅要拼了老命展現出挖土的高效率,兵工廠的一票工人,其主觀能動性絕對也不差。

關于制造蒸汽機,這方面的技術本就非常成熟,按照之前生產的小型蒸汽火車的蒸汽機和雷達電能的蒸汽發電機,再生產幾個小型蒸汽機,無非就是按照以前遺留下來的工藝圖紙,調整高爐車間的工作任務,當天就能開始砂型鑄造!

技術實在太成熟了!里固施科夫已經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蒸汽動力鼓風機在太陽升起前下生產線,五十米長的可拼接式通風管(有縫鋼管)立即生產。

至于能否在十二個小時內就完成任務,里固施科夫並沒有十足的信心,但他願意拼搏一下。

他扎緊了皮帶擼起了袖子,在給司令的回信上,說明了自己大膽決定。

他聚集起一百多工人,這些人是從各個生產線挑出的「高端人才」,面相他們,一個偉大的嘗試宣布下來,偌大的生產車間響起了驚人的怒吼。

有誰不會震撼于工人階級的吶喊呢?

里固施科夫大手一揮︰「同志們!我們行動吧!當太陽升起時,我們給予司令,給予人民一份大禮!」(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