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14章 鹽的魅影

二十名戰士每兩人作為一組,其中九組操持普通木柄洛陽鏟,最強壯的兩人則操持金屬柄洛陽鏟。

「你們記住,在坑中操作時,時刻關注挖出的土壤有什麼異常變化。我告訴你們,看到挖出的土壤是白花花的,我們就真的找到了鹽礦!」楊明志苦口婆心解釋一番,新一輪挖掘工作開始。

別爾斯基被嘈雜聲喚醒,這一夜他睡得不好,全然就是那群精力充沛的士兵居然愣是在煤油燈的照明下,挖掘到了凌晨兩點!忙到這麼晚,非常可惜的並沒有找到鹽礦。

司令緊急回去制造新工具,他蘇醒後照著工地掃視幾眼,揉揉惺忪睡醒,看清了司令已經歸來。

只見司令站在黑黝黝的土坷垃上,背著雙手弓著腰,目光直視那最大最深的土坑。

昨日一整天,挖掘的重點就是針對別爾斯基挖的土坑不停擴展,士兵工作很久,終于掘進到地下四米。為了避免坑內人缺氧,士兵也不停擴大坑的範圍,以至于從某種意義上,土炕像是被一枚五百公斤航空炸彈炸出的彈坑!

別爾斯基股不是吃早飯,他晃悠悠走過去,情不自禁走到司令的身邊。

「報告……報告司令!記者別爾斯基向您報告。」

「看起來您很疲倦,繼續休息我不介意。」

「不!我必須努力工作,今天的挖掘工作我不能缺席。我想我應該下到這個坑里,畢竟我是一個開始挖的。」

「您先繼續觀望吧。」楊明志隨手指了一下,「新型工具已經投入使用,我們拭目以待。」

土坑已經有四米深,土質已經是硬化的腐泥,不得不說向下掘進愈發困難了。

新打造的洛陽鏟鏟頭比較鋒利並有輕微內彎,該形狀保證能把土壤順利帶出來。

較堅硬的土壤也有好處,即探洞不會塌陷,更沒有滲水跡象。

開挖僅僅過去二十分鐘,洛陽鏟已經掘進了兩米。士兵沒有把鏟柄拔出,而是在末端接上備用金屬桿,螺旋擰緊後繼續向下開鑿。

被挖出的土壤並非雜亂的堆放,楊明志聯想到南極冰芯鑽探,下令開鑿的土壤送到地面,平直的擺放,以供研究。

普里佩特沼澤,千百年來不停的淤泥堆積,蘆葦蒿子稈的腐殖質越積越厚,它們一層壓一層逐漸煤化,並將地面的寶貝掩藏。

掘進的洛陽鏟仿佛打開了時空之門,經過不停開鑿一個小時,它已經向下掘進了十三米,取出的土壤已經不能稱之為土壤了。

這些黑色物質有點像煤,其中有著更多的鹽晶體顆粒。

將洛陽鏟從十三米深的探洞拔出了,已經是比較費勁的工作!因為金屬柄就長達十三米,它已經非常沉重!

楊明志這次沒有攔著別爾斯基,他又著急了五名戰士。土坑里有合計八人,他們的任務就是把金屬柄拔出來。

繼續掘進愈發艱難,每一次開鑿于拔出,人們都付出很大汗水。

時間到了上午十點半,掘進已經是十七米,若加上土坑本來的深度,就是二十一米深了。

如此深的探坑,挖出來的還是混有大量鹽晶體的堅硬泥巴,柱狀的硬質土壤平攤地面,仿佛一只巨大蚯蚓留下的糞便。

楊明志表面不說,內心焦急萬分。

關鍵是這種時候,安東諾夫居然一副遺憾模樣︰「可能,這里沒有那種巨大鹽礦,只有一些吸收大量鹽分的土壤。即便如此,我們挖到了含鹽土壤,我們已經取得成功?」

「不!沒有挖到鹽礦,沒有看見白花花的鹽,我們都不算成功!」

說罷,楊明志對坑內吼道︰「同志們!繼續往下鑿,不要氣餒!你們把所有的鏟柄都接上,挖到最深處,無論有沒有鹽礦,你們每人都將得到一瓶烈酒作為獎勵!」

酒精,還有比這更好的獎勵嗎?如果還有,那就是優質卷煙了。

伏特加的許諾帶給他們強烈的精神動力,渾身是汗的士兵繼續操持起長度駭人的洛陽鏟。

繼續往下掘進有了新的困難,即拔出鏟子時,鏟柄不得不臨時擰開。為了避免鏟頭掉入探洞,擰開鏟柄時,還要有人使勁攥著。

如此這般,每向下掘進二十厘米,前後要折騰近乎十分鐘。

時間逐漸到了中午,烤土豆的香味彌漫在偌大的工地。

數以千計的軍人好奇的聚集在這土坑周圍,另有大量蓋房子的難民,受好奇心的驅使,興致勃勃跑來圍觀。

楊明志無所謂眾多人員聚集,他看著一枚烤土豆,繼續監督著挖掘。

……

「真是累死我了,沼澤之下居然是堅硬的,真是不可思議。」汗流浹背的別爾斯基不住地抱怨。

一名士兵順勢調侃︰「我听說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岩石上,岩石之下就是滾燙的岩漿。如果我們的鏟子足夠長,我們可以挖到岩石,繼續挖掘就能制造一座火山吧。」

「算了吧!謝苗,你的想象力非常豐富。與其挖到岩石,我看我們得先挖出地下水。」

「地下水?真是奇怪,二十米深還挖不出地下水,我們挖掘的地方真是太奇怪了。這里……真的算是沼澤地的一部分?」

別爾斯基愈發的覺得自己知識匱乏,或許在大學時學習的是地質,地下到底有否鹽礦,馬上就能斷定。只可惜,游擊共和國根本沒有這種人才,只能依靠司令的新工具探索。

在吃了簡單的午餐後,挖掘工作繼續。

別爾斯基已經顧不上形象,為了榮譽,以及為了滿足好奇心,他月兌掉上衣繼續工作。

「預備!鑿!」

「預備!鑿!」

他喊著口號,八人合力已經不知道遭了多少下。經過一上午開鑿,他再一次斷定,鏟子又鑿了一管堅硬土壤。在費力拔出鏟頭,土壤和上午開鑿的如出一轍,依然是硬質腐泥于鹽晶混合。

「來,我們繼續!」

他儼然一副勞動隊長的姿態,一直監督的楊明志甚至有些于心不忍,坑里的人們一副玩命模樣,自己就瞪著雙眼看著?

鏟柄再一次拼接好,八個金屬柄全部用上,如果還挖不出鹽怎麼辦?楊明志估模著只能暫停操作,保持探洞的同時,再令兵工廠繼續制造金屬柄。還是應了老毛子的諺語︰大棒一掃橫掃千軍,如若不行大棒加粗。

「我就不信了,我向下勘探五十米還找不到鹽礦?如果還不行,那就一百米!就是挖出古生物化石也不枉我這番忙活!」

說實話,楊明志已經有些不抱希望了。作為司令,許下的諾言還是要旅行了,他點了點頭囑咐道︰「同志們,你們八個人繼續挖,我去給指揮部發個電報,給你們準備八瓶伏特加!」

楊明志轉身離開,坑里八人興奮異常,圍觀的戰士議論紛紛,不少人針對伏特加的事調侃起來。

又是新的一輪開鑿,別爾斯基已經從記者變成了優秀的「勘探高手」。

「同志們準備好!預備!鑿!」

他話音剛落,八節長的超長鏟柄之洛陽鏟,明顯的鑿到了奇葩物件。是的,別爾斯基知道自己鑿到了東西,開鑿的手感和之前的上百次完全不同。

就好比都是肉食,雞肉和牛肉的口感差別實在驚人。

八個人都感覺鑿到了特別的東西,那是一種有些偏軟的感覺,卻也不是鑿到軟綿綿的東西。

「我的上帝啊,是不是我們終于鑿到鹽礦了?」一名士兵的猜測立刻引得別爾斯基急躁萬分。

「快!快把這該死的鏟子頭拔出了,讓我們看看是不是該死的白花花的鹽!」

別爾斯基一聲令下,八人合力拔鏟子。

他們的手法已經鍛煉得異常麻利,金屬柄一節節寧可,最後一節終于拔了出來。

奇跡,該來的時候它沒有缺席。

鏟子被拔出來了,坑內八人看到鏟子里白色的東西,不禁全身發抖。

別爾斯基感覺自己的心率因為激動已經奔上一百二,他努力壓制著激動,伸出滿是泥巴的右手,隨意扣下鏟子里的白色晶體放入口中。頓時,一股難以忍受的齁咸貫徹全身,整個人為之一震。

他如同失去意識般癱坐在地,嚇得數百圍觀士兵以為他吃了毒藥,頓時對鏟子里的東西產生懷疑。

別爾斯基!他完全沒事!

突然間,一聲驚天怒吼從土坑中傳來︰「鹽礦!我們挖到鹽礦啦!」

整個人群沸騰了,尤其是鏟頭連同里面的東西拿上來,經過二十多人的過目以及品嘗,齁咸的感覺驚動每一個品嘗著。證人實在太多,整個工地很快陷入騷動。

楊明志那邊剛剛給指揮部發去電報,就听到礦場的劇烈騷動,仔細去听,劇烈的嘈雜聲中混有太多的「烏拉」。

「啊!他們成功了?!」

楊明志瘋狂的跑去,擠過人群,一臉慌張的站到土坑邊。

別爾斯基渾身顫抖著獻上那支鏟子︰「司令……司令同志!我們都驗證過了,在場的同志們都是證人。我們……我們可以肯定,這是鹽!我們成功了!」

捧著一鏟子鹽,楊明志卻沒有絲毫狂喜。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從發現含鹽土壤的時候,只要繼續挖掘就能挖到鹽礦,這一切都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挖掘深度的問題罷了。

但楊明志還要進一步驗證。

新一輪挖掘開始了,經過十分鐘,又一管白花花的鹽被鑿了出來。

楊明志的額頭滿是汗水,即便他相當淡定,整個工地陷入沸騰,他終究被這種氣勢所感染。

菲奧多洛夫和安東諾夫聞訊趕來,在癲狂中向楊明志報喜。

經過鳴槍示警,騷動終于安靜下來,不過廣大的士兵,他們的表情依然是狂喜。

這種喜悅當然是要利用的,楊明志挺直身子,大聲吼道︰「同志們!我們的工地就在一座巨大的礦山之上。二十六米!向下挖掘二十六米,我們就能開始挖出巨大鹽塊!去挖地吧!我們要在這里建立一個巨大的礦坑!」

好似喜鵲飛進社棠,完全處于亢奮的楊明志親寫好一份電報,火速傳到了鐵匠村的指揮部,頓時,整個游擊共和國振奮了。

薩林奇金、柳得巴廖夫、耶夫洛夫、福明,還有大量的參謀員及機關工作人員。工地現場挖出了白花花的鹽,好消息傳到各個集體農莊,高音喇叭當即面前軍民展開宣傳。

鹽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但鹽一度是非常珍貴的,直到上級空投了一批食鹽,游擊共和國的用鹽壓力得到顯著緩解。

即便如此,食鹽的配給制也針對軍民進行詳細分類,那些不進行高強度勞作者,因不會大肆出汗,每周分的的鹽數量奇少。很顯然,如若鹽的供應穩定,所有人理論上完全能吃鹽吃到吐。

大部分的平民對挖鹽的事知之甚少,指揮部知曉的也不多。

因為事態重大,薩林奇金臨時起意——去工地親自考察。

一輛吉普車在曲折的土路狂奔,薩林奇金面色興奮,他和柳得巴廖夫同程一輛車,此行就是要親自品嘗一下,所謂「地下巨大岩鹽礦」的齁咸滋味。

對于楊明志,他已經沒工夫去考慮電報發出去後會有何回應,既然那兩個男人要來,就讓他們來好了。

即便是幾天後要召開的會議,都沒有鹽礦的事更為重要。

洛陽鏟在挖到鹽後,遂繼續開鑿,根據鏟頭形狀,挖出的岩鹽柱竟超過了十個。

所有岩鹽柱在楊明志授意下拼接在一處,總長度達到190cm。這說明,地下鹽礦的礦層至少超過兩米,因為洛陽鏟還在繼續鑿出岩鹽柱,礦層究竟有多深,恐怕只有戰爭結束後才能真的探究明白。

鹽的密度是水的.1倍,也就是說一立方米的鹽足有.1噸。

楊明志對地質學有一點點的了解,考慮到這工地的附近就是硫磺礦場,顯然鹽礦的形成一定和那個硫磺礦有關系。

白俄羅斯這片區域,在久遠的史前是一片淺海,滄海桑田的變遷淺海干涸,鹽分被新的土層覆蓋。

因為地質活動,普里佩特沼澤的地下出現一個熱源隆起,隆起的鹽城順手帶起了深埋地下的岩層。該熱源隆起改變了地下水的水網結構,以至于在鹽礦所在的核心區是沒有地下水,然其周邊區域,只要打一口深井,涌出的地下水就是帶有咸味。

硫磺礦場附近的部分區域能挖出鹵水,這根本就不該成為秘密!卻因為礦場區曾經渺無人煙,即便有人定居了,此地地表徑流到處都是,根本無需挖井就有用不完的水,何況還有硫磺礦附近涌出的溫泉。

假若數個月前,游擊共和國有組織在硫磺礦場附近組織大規模挖井行動,地下有鹽的秘密也不會現在才發現。(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