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16章 第一台蒸汽機

論炮彈受潮將有怎樣惡果,楊明志再清楚不過。

一旦炮彈的底火受潮,炮彈完全是啞彈。如果是發射藥受潮,底火只能將彈體彈出炮管,最終還是啞彈。如若的頂部的觸踫式引信出問題,炮彈極大可能不爆炸!總之,受潮的炮彈將成為士兵的災難,這些有問題的炮彈交付部隊,戰場之上蘇軍將有巨大損失!

經過里固施科夫供述,當前的無後坐力炮炮彈受潮了近七千發,RPG彈頭受潮則有兩千發!復裝的子彈,保守估計受潮的超過十萬發。

其實,比起炮彈的受潮,最惡心的莫過于發射藥的受潮,這是最糟心的!

游擊共和國始終缺乏金屬,戰場上找到的各種金屬,基本都造了武器。最大宗金屬自然是鐵,其次就是銅。

銅是制造各類彈殼的絕佳材料,其優越的延展性輕易的解決了炮膛氣密性問題。游擊共和國當前不具備制造炮彈殼的設備,基本手工制造,性價比也是糟糕透頂。

現在的游擊共和國三大集體農莊,已經在量產一種粗制紙張。這是一種主要為樹木縴維和蘆葦縴維制造的粗糙硬紙。用這紙張書寫記錄,或者作為如廁手紙,這是萬萬不可能的。用其作為發射藥的包裝紙,再合適不過。

這些紙張包裹的基本為混合化肥的黑火藥,其性質決定了這是一種容易吸濕的物資。各類型的彈藥包實際成為了重災區,楊明志真可謂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他當然不僅僅是听里固施科夫的一面之詞,在其切身檢查了這些彈藥包,尤其是親自切開幾個,發現其中的火藥居然因受潮出現硬塊,事實證明里固施科夫所言不假。

楊明志急的直跺腳︰「見鬼!你究竟是怎麼管理了!一場雨下來,就潮濕了這麼多!很快,我們就要有新的軍事行動,彈藥庫這個樣子,我怎麼放心!」

「軍事行動!哎呀!我……我真是錯了!」

里固施科夫急的也是一額頭的汗水,他身為兵工廠廠長,其責任異常重要。以往的戰役,大部分彈藥就是他負責調度,如今出現了彈藥受潮,又恰逢下一場戰斗準備期的節骨眼。內疚的他都想跪下來認錯!

楊明志可不是那種只會發火的愚蠢指揮官,他的確心急如焚,現在也必須做出抉擇。

「里固施科夫!這些受潮的彈藥全部報廢,有質量問題的武器不能交付部隊!」

「您真的決定報廢掉?!」里固施科夫一驚,接著嘟囔︰「其實,一部分也是有挽救價值的。」

「哦?還能挽救?難道你還要把彈藥包全部切開,太陽下翻曬?」

「您在譏諷我!」里固施科夫很清楚所謂的翻曬,可有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他可不想冒險。「司令,我的意思是說,受潮的火藥和炸藥全部拋棄,唯獨彈體還是可以使用的。我們為其裝填新的炸藥,安裝新的引信,這個工作會很快完成!」

「也只能這樣補救了!這件事你要快速辦完,除此之外,倉庫的防潮工作還要進一步加強!」

里固施科夫保證道︰「遵命!玩忽職守的管理員,我已經扭送到內務部了!以後的防潮問題,絕對不會再出岔子!」

「我現在只能相信你了!」楊明志微微一笑,「除這些外,鯰魚和飛魚火箭炮完好無損,戰斗中使用量最大的步槍彈,絕大部分也沒問題。現在遭遇的損失,我還是可以接受,現在只能祈禱德國人不會腦子進水的要在泥濘時期進攻我們!」

「嘿嘿!德國人除非是傻子!」里固施科夫順著司令的情緒說道︰「進軍的德國人將陷入淤泥,軍糧吃光也模不到我們的防線!」

「但是,他們有空軍!現在我們去看看雷達吧!希望這個設備的建設,你能給我帶來驚喜。」

「您即將得到驚喜!」

關于雷達的建造,里固施科夫是充滿信心的。他對于雷達這種高科技設備知之甚少,只是到這東西像是一雙獨特的眼楮,能看到很遠距離的飛行物!他萬萬沒想到,司令還懂得這種高科技設備的原理,他更是難以相信,自己率領的這伙兒偏遠地區的軍工人,卻開始建造基洛夫工廠才能生產的高科技設備!

閉門造雷達,這是不可能的,設計局提供的一整套詳細圖紙,讓這群對雷達一無所知的工人,有了制造的方法。再者,楊明志修養的這段日子,設計局的**夫,領著那些深諳理工科知識的大學生,親自來到兵工廠指導。雷達制造是兵工廠和設計局的再度合作的大項目,當楊明志抵達這個獨特的車間,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在這嘈雜又略顯昏暗的車間,楊明志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那個穿著呢子外套又頂著列寧帽的家伙就是**夫,武器設計局的副局長!

司令的突然到來,打斷了所有工人的工作,大家紛紛停下了手中的操作。

楊明志掃視一下,正看到他們在組裝一台機器。這是一台蒸汽機!

「嘿嘿!里固施科夫,看來你們真的在按照圖紙制造!」楊明志喜出望外,他們按照圖紙造好了小型蒸汽機,雷達的能量源因而得到解決。

**夫很快趕來匯報工作,經由他的匯報,楊明志也知曉了,雷達生產車間,正進行著最重要的能源設備制造,即改造汽油發電機和制造小型蒸汽機,並將兩者合並為一台蒸汽發電機的工作!

關于制造蒸汽機,該設備到現在已經不存在技術問題了!蒸汽機的原理非常簡單,要制造出非常靠譜的小型機器,可不是說造就造的!以前不造它,甚至連火車頭都是BT坦克的「超級」發動機改造,其最大原因是缺乏一種重要材料——橡膠。

如今橡膠已經不缺了!在長久的使用中,繳獲的車輛部分出現了車輪壞損。破損的充氣輪胎已經失去用處,含硫的耐高溫硬質橡膠,直接解決了蒸汽機的需求。

兵工廠之所以要到六月份才開始制造蒸汽機,全然是因為司令的命令使然。當前所有為兵工廠工作的工人,總數量高達三千人。尤其是在歷次戰斗中負傷而截肢的傷員,他們也改行做了軍工,進行常規彈藥的生產與輕武器的修善改造。也只有這些士兵,最懂得怎樣的武器,最合乎戰士們滿意。

兵工廠可謂二十四小時工作,所有工人全力生產彈藥,尤其是分出來大量人力武器生產火箭炮。在五月的戰斗中,火箭炮立下沈工,里固施科夫組織更多的人手,提高鯰魚和飛魚火箭炮的產量也不足為奇。

因此,非武器性的設備自然沒工夫生產,時至今日,兵工廠生產的蒸汽機,也為此一台。

前幾天,楊明志都是在听里固施科夫吹捧,所謂他按照圖紙造的蒸汽機性能卓越,這實際也是在吹捧楊明志的優秀圖紙。

現在,這台蒸汽機終于完好了,工人也在安裝最後的零件,這台還不足一人高的設備,承載著游擊共和國防空安全的期望,即將把煤炭最終轉化為電能,再化作高能微波,掃描70公里半徑地區空域。

想想,還真是令人激動!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