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41章 米西渡口的度和準備

「這太瘋狂了!」耶夫洛夫听後一拍桌子,「上級根本不考慮情況,我們居然要在5月19日拿下那座城市?我們僅有兩天準備

時間了!」

在坐的軍官都非常吃驚,肚子里也都月復誹著上級的這個想當然的命令。

楊明志咧著嘴,說道︰「沒有辦法,誰讓他們是上級?!」他本想說類似上級何不食肉糜的話,考慮到薩林奇金在這里,就扯

起大字眼。

「我們是軍人,軍人必須服從命令!現在我們的友軍若不被救援,他們必然全軍覆沒!這對我軍是一次重創,我們游擊共和國

不允許敵人這麼猖狂,尤其是!」

說著,楊明志點了點桌子,嘴角微微上挑,露出一絲邪笑︰「這些愚蠢的羅馬尼亞人,他們以為自己很強大!他們肯定不知道

,我們的第63集團軍收到了命令,這下,我們的敵人可以給我們送來大量的捷克步槍的換休零件了!」

這話說的頗為隱晦,只有幾位軍官听出了緣由,耶夫洛夫更是樂的哈哈大笑。待耶夫洛夫撤了一通去年的事後,在場的人沒有

不笑的,包括薩林奇金本人。

難道,數千個僅著內褲的羅馬尼亞士兵,被故意放跑,他們在莫濟里城外逃命的場面不可笑嗎?

因為上級給的時間太過苛刻,5月19日白天,必須拿下斯拉夫季奇,所有工作都要加速了!

16日下午的軍事會議持續進行,一直開到了晚上九點。

期間,里固施科夫和卡維茨基,都被命令到指揮部開會。

整個的16日,指揮部會議不斷,這天結束的時候,楊明志也定下了更為系統的作戰計劃。並且,這份作戰計劃是最終版本,除

非上級又出ど蛾子。

按照計劃,橫渡第聶伯河的心動,就在17日入夜後進行,在18日太陽升起前,作戰部隊必須全面通過大河,並經由米西村廢墟。

18日整個白天,進攻部隊當在森林中休整,偵察兵逼近斯拉夫季奇。屆時,假若游擊旅已經佔領這里,全軍停止休整,直接奔

赴城市。假如敵人還控制著這里,19日凌晨兩點,進攻部隊發起夜襲。

至于在城里架設火箭炮發射陣位的時間,由後續的戰況決定。畢竟,眾多軍官看來,部隊和羅馬尼亞人的戰斗已經不可避免。

……

5月17日,整個游擊共和國被調動起來,雖說參與行動的部隊只是兩團一營。考慮到這次作戰有擴大化的可能性,所有可作戰

部隊,都得到待命命令。

游擊共和國變成了巨大軍營,除卻軍人就是軍工,哪怕是孩子,也作為軍隊勤務,為戰備服務。

卡維茨基收到了死命令,散會後他當即在工廠開起動員大會,編制擺渡纜繩的工作連夜進行,工作強大大幅提升。

里固施科夫亦是如此,17日太陽落山前必須準備好十枚飛魚火箭炮。而且,就算17日已過,生產飛魚火箭炮的工作也不能停,

因為鬼知道這場救援行動的後續戰況。

軍工們在積極的準備物資,鐵匠村和黑土村又一口氣動員了高達五千人的民夫力量。

因受大雨和緊急作戰的影響,鐵路修築暫停。

沃曼斯基的三百多名騎兵,成為了運輸部隊!馬匹能很好的克服泥濘,騎手下馬拉著轡頭,馬背上載重很大。黑土村的騎兵在

17日早晨就沿著道路狂奔到鐵匠村,馬匹在馱載大量物資後,就開始向米西渡口前進。

五千民夫,則按照集體農莊內部的勞動小組編制,共分成了一百多組,他們從不同駐地出發,目標都是米西渡口。

在會議上,楊明志和戰友們定下發揮村民主觀能動性的決策,他監督之時,當真的看到浩浩蕩蕩的人群,依靠著肩膀,背著物

資向米西渡口前進,他知道,這次作戰十拿九穩。

就在米西渡口,早早抵達的阿納托利,已經在趕制木筏。他們此行本就攜帶了鋒利的斧子好雙人鋸,還有大量的釘子、麻繩。

有些工具和材料,使得伐木工作不再困難。

他們在16日夜里,就開始小規模伐木。砍伐的樹木都是紅松,之所以選擇它們,是因為它富含松脂,比起其他的樹,它更筆直

浮力也更大。

還有比松樹更好的麼?

建造木筏的工作並不難。士兵和民夫分成多組,自天亮後,伐木工作全面展開。

五根樹干平行擺放,再在上面鋪設新的樹干,用釘子釘牢靠,在用麻繩加固即可。

他們加緊工作,也不忘繼續盯著河面,監視著可能存在的德軍巡邏船。

「也許德國人根本沒打算到這里!」已經快要中午了,阿納托利還是什麼都沒有發面。這河面靜的出奇,能听到的聲音,也是

微風吹拂水面,些許微弱的浪花敲打河畔的蘆葦叢。

他扔了煙,回到正在趕制木筏的現場。

時間已經是5月17日中午,來自黑土村的騎兵到了。騎兵卸下了大量物資——擺渡用的繩索。

鐵匠村的工人們,不管是所謂的崇高愛國情懷,還是村長卡維茨基下的死命令,亦或者是單純對大量食物的垂涎。工人們硬是

加班到夜里,以至于在太陽升起前,計劃的繩索全部編織完成!

騎兵營長,雅各布•伊萬諾維奇•沃曼斯基,他是黑土村村長沃曼斯基的佷子,騎兵戰士們都稱呼他為小沃曼斯基。

他經過艱難跋涉,終于將這些重要物資,帶到了米西渡口。

阿納托利遠遠的看到這一支馬隊,他內心激動,這便招呼一些坐地休息的士兵,幫著馬隊抬物資。

「營長同志!我是雅各布•伊萬諾維奇•沃曼斯基,騎兵營長!我奉命押運擺渡纜繩!」小沃曼斯基筆直的敬禮,他的腦袋上

還頂著布瓊尼軍帽,其他的騎兵亦是如此。

這令阿納托利一陣恍惚,他回了禮,就招呼手下辦事。

每條擺渡纜繩都超過了四百五十米長,因為其尼龍的材質,在保證超越鋼絲的強度和韌性外,重量並不糟糕!

這麼長的繩子僅有八十公斤,盤成一圈其體積倒是非常大。古代的騎兵,除了士兵六十公斤以上的體重,往往還要裝備三十公

斤的鎧甲。馬匹能輕易馱載這些纜繩,但它巨大的體型,不得不又至少兩匹馬共同馱載。

當繩子一到,小沃曼斯基也順便傳遞了上級的指令︰「指揮部命令我們,抵達目的地,立刻協助友軍,去做好擺渡準備。」

阿納托利非常欣喜︰「你們來的非常及時!我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手!我已經收到上級命令,今天下午,軍隊和數千民夫都將抵

達這里!今晚擺渡工作開始進行,我們現在就搭建繩索!」

論如何擺渡,阿納托利是非常清楚的。

米西渡口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非常適合擺渡。且不說當前存在的廢棄碼頭的那些巨大立柱,可直接作為繩索支點。

大量的樹木就毗鄰河畔,繩索纏繞在幾顆大樹上,就非常牢靠。

阿納托利說干就干,麾下士兵立刻抱著纜繩執行任務。

對于很多士兵,尼龍對他們過于新鮮了!大家驚異于尼龍的樣貌,也感嘆繩索僅有三根手指粗,更細小的繩索如女人的頭發鞭

子那般編織。繩索難道不縴細嗎?如此繩索,能經受的了木筏的拉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