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一章 損公濟私(下)

假如面前這位主公,是織田信長、三好長慶這種戰績彪炳,令人畏懼的人物,伊勢貞興當然就只敢服軟認錯,斷然沒膽量玩這種類似「養寇自重」的把戲。

然而,當今的公方大人,始終還是很缺乏個人威望的。相比之下他那個慘死的老哥雖然也沒啥成就但有個武勇果敢的名聲,而足利義昭這個人的言行作風,很難讓諸國的武士們感受到敬慕之心。

另一方面,公方大人也只覺得手下在危言聳听。

起先加以疏遠,只不過是在用先抑後揚的帝王心術,但現在倒是真的惱怒了。

雖然人才難得,但也沒有難得到那個值得犧牲幕府威嚴去安撫的地步。這種稍微一受點委屈就憤懣犯上的行為,必須嚴加懲戒。

尤其這種夸大外敵,渲染危機的行為,儼然已經有了「養寇自重」之嫌了。

不就是和泉的寺社找到雜合眾當援軍來對抗幕府代官嗎?難道真的會釀成什麼大禍嗎?

說到底,無論是寺社的兵力,還是國人眾,終究只是不入流的勢力罷了,他們在鄉間野地稱霸沒問題,但真的敢攻打大型城塞嗎?敢于殺害幕府任命的代官嗎?膽大包天到那個程度了嗎?

就連無法無天的一向宗,這麼多年下來,也就只是推翻了一兩個守護而已,而且那還是幾十年前的舊事了。前幾年敢于殺害將軍的三好逆賊,不是很快得到了教訓嗎?旁人都應該會看在眼里,不再敢附和吧!

直到確切的消息送到他的手上,足利義昭仍然是目瞪口呆,遲遲不肯放棄幻想接受事實。

而伊勢貞興——雖然竭力隱忍,終是難掩眉目間的一點快意。他立即說出來早已想好的,對自己有利的解決方案,一點都不帶遲疑︰「公方大人!此事已經難以善了,拖延下去恐怕會令幕府聲威受損,請您派遣我為使者,用剿撫兩道來平息動亂吧!」

足利義昭心里正在發虛,不知如何是好,只盼著能有個人出來接鍋解決問題。被伊勢貞興的嗓音一驚,當下便有些茫然,差點答應下來。話到嘴邊,總算意識到這種軟弱無能的姿態很影響形象,方才生生止住。

他自己心思已經大亂,看著身邊伊勢貞興那看似誠懇良善實則咄咄逼人的姿態,已經沒有了將其壓制住的自信。轉念一想,橫豎足利家的名聲已經受損了,短時間內是無法再以勢壓人,只能用拉一派打一派的老手段,讓那些「鷹派」的家臣來做炮灰。

于是足利義昭悄然調整了一下呼吸,勉自鎮定下來,對著伊勢貞興簡短地答了聲「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便立即向外喊到︰

「松丸、黑菊丸何在?把客房的那幾位都叫過來,有急事招議!」

……

「寺社合兵一千五百,紀伊惡黨不可數,敵眾共計四千以上……我等竭力奮戰,雖略有小勝,斬敵數百,然終致大敗,折兵千員,逃逸無數……附和賊兵者甚眾,四野皆敵,不得復歸岸和田城……尚有殘兵六百,籠城貝塚,余陳糧百七十石,僅供五十日之需……」

刨去那些表忠心和叫苦賣慘的多余修辭,足利義昭親自把求援信的重點內容讀了一遍,他的臉色又陰郁了幾分。

三淵藤英、一色藤長、真木島昭光等人面面相覷,一言不發。

伊勢貞興見狀,心里升起「土雞瓦犬」般的感嘆,慨然支起身子,將方才私下場合的話又重復了一遍︰

「公方大人!此事已經難以善了,拖延下去恐怕會令幕府聲威受損,請您派遣我為使者,用剿撫兩道來平息動亂吧!」

他刻意地,連一個字都沒有換掉。

三淵、一色等人方才紛紛恍然大悟——足利義昭如果認同伊勢貞興的提議,那就不用特意開這個會了。特意把不同政見的人拉過來,就是為了借勢打壓。

然則……

大家都是務虛的高手,現在實打實的敵人出現了,可就有點超綱了啊!

沉默片刻,年歲最長的三淵藤英為了維持自己的地位與面子,終于坐不下去了,硬著頭皮出來提問了︰「伊勢大人毛遂自薦的姿態,實在令人感動不已。只是……事情的前因後果,您弄清楚了嗎?紀伊國人一向自保為上,為何會突然支援和泉寺社的叛亂呢?在弄清這個之前,行動可不能太急切啊!」

這話還真說到了點子上。剛剛「中興」的幕府目前是完全沒有情報機構的,對于和泉的「變亂」細節是一無所知,只能通過信件來了解。

伊勢貞興就算對實務更熟悉一些,在此時也只能是連蒙帶猜,斷然不可能知道事情全貌的。但他思維敏捷得很,一下子找到了反駁的辦法,回答到︰「三淵大人所言甚是。然而幕府的軍隊正被圍困,豈有多余閑暇?鄙人正準備即刻就親自前往和泉國,調查事情本末。」

他的重音,就在「親自」兩個字上。

此言一出,三淵藤英面色通紅,啞然失聲,好像嗓子被堵住一樣,不再言語了。

眾所周知,這個名門三淵家的嫡系傳人,素來是自居為貴族,清高得不得了,倘若要他跑到布滿泥濘和硝煙的戰場上去做任務,那是決計不肯的。

但現在幕府缺的是做實事的官僚和將領,並不缺乏高談闊論之輩,伊勢貞興這個「親自」,就顯得極為諷刺。

一旁的一色藤長皺了皺眉,不禁生出「朽木不可雕」的煩惱。他的決心和智力要比三淵強得多,但資歷和關系又不如,一直當著小弟也漸漸不太滿意了。

眼見事情緊急,一色藤長也顧不上謙讓了,抬起頭便質問到︰「伊勢大人的忠勇之心,我等都是知道的。此事的前因後果雖然還不明朗,但大體總無非是叛亂了,不知道伊勢大人您認為該如何處理呢?」

這麼一問,立即把足利義昭在內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過來。

他這個話明顯比三淵有水平多了,事情已經發生了,追究原因可以不急,想出解決辦法才是最緊要的事。

伊勢貞興也稍微更嚴肅了一點,斟酌片刻,才回答到︰「依我看,同樣一個和泉國,當年在平手中務大人治下,乃是平安喜樂之地。而換了飯尾、御木兩人就弄得民眾怨聲載道,乃至產生變亂……所以鄙人以為,還是應該請平手中務大人來協調安撫,對于亂軍只誅首惡,不問脅從,反倒是某些壓榨百姓的惡代官需要加以懲戒……至于平亂之後,也要請平手中務傳授些經驗,派人來協助管理,防止重蹈覆轍。」

他這一番話,最開始還算客觀公正,但後面就令人瞠目結舌了。看伊勢貞興這意思,為了打到政敵,獨掌大權,是要把幕府好不容易拿到的和泉一國送還給平手汎秀了?

足利義昭顯然不可能接受這個建議。可是他也拿不出別的解決辦法,于是不置可否,故作高深,示意其他人繼續發言。

一色藤長環視左右也沒有人能幫忙的,只好繼續自己上了︰「幕府慈悲為懷,不忍見到太多殺戮,對下素來以招撫為主。但這種仁厚卻被一些宵小之輩看做是軟弱……依在下所見,偶爾也需要殺雞儆猴,才能震懾不臣之輩。」

他這話說得倒是好听,眾人表面不得不迎合,但內心全都不以為然。

幕府這點直屬領地,才多少收入,一共就養了一點點兵,戰力平庸更缺將才,當年一萬多聯軍攻打物集女城八百敵軍都差點釀成笑柄式慘敗。如今面對凶名遠播的紀伊國人眾,誰敢領兵前去?

足利義昭不會武藝,不會指揮,而且膽小怕死,他肯定不願親征。

噢,明智光秀和細川藤孝這倆可能有這個膽量,但他們可是內奸啊!內奸比外敵更可惡,與其讓這兩人趁機掌握了幕府實權,還不如索性讓平手汎秀拿回和泉更好。

派到和泉的飯尾和御木,那都是幕府新生代里數得著的俊才了,否則也不可能委以重任。但俊才們很顯然斗不過外面的野獸。

伊勢貞興差不多已經是最後一個可以干點實事的人了,他提出的方案不管多麼荒謬,至少他自己能執行下去。

要不然還是找其他友好勢力幫忙出兵?

可是自己一點兵都不出的話,不管找誰,都難以避免被鳩佔鵲巢的風險。織田打下京都之後老老實實還給了足利,是因為京都政治意義太過于重大,就連信長也不敢貿然佔據。但和泉不一樣啊……

伊勢貞興也正是因為看穿了幕府虛弱的本質,才成為一個堅定的「鴿派」的。在他看來,幕府之所以還能存續,本來就是靠著別人給面子。就這麼苟延殘喘下去才是目前的最好選擇。萬一鬧大了別人不顧面子也要毀掉你,那可無法挽回了。

情況確實很糟糕。

因為幕府實力衰弱,無法讓家臣一展抱負,所以有才能的人都不肯來或者出走了,另一方面,由于缺乏人才,幕府就不可能恢復實力。令人絕望的循環。

支支吾吾半天,明知道伊勢貞興那個方案就是「賣國求榮」,但始終也沒人拿出更好的法子來。

直到最後一色藤長咬了牙下定決心,說到︰「伊勢大人既然要身先士卒,在下也不甘居後了!請公方大人派我與伊勢大人一道前去調查解決事變。屆時若是要剿,在下願為先鋒。若是要撫,在下願為說客。」

主動請纓的事情,在織田家是極為常見的,但在幕府還真不多見。在場諸君都不由得吃了一驚,包括台上的足利義昭。大家都分不清,一色藤長究竟是當真有此忠勇之心,還是也要借機樹立自己的小勢力。

唯一確定的是,有他一起出面的話,就可以形成制衡,到時候伊勢貞興就算要「賣主求榮」,也會賣不利索。

所以足利義昭完全找不到不同意的理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