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2章 鄒先生的請求

清晨到了。

一個小小的影子劃破薄霧, 以極快的速度扎進金魚池里,濺起水花,然後再沒發出半點動靜。

隔了很久, 已經自閉的河蚌才鼓起勇氣來, 爬上岸抖落身上水珠,一面一面翻身, 烙餅一樣, 滾動著移向目的地。

剛上了一個台階, 門被推開了。

朱標走出來,蹲下撿起河蚌,笑著問道︰「你什麼時候來的?」

「昨天來的。」河蚌的聲音小到听不見, 似乎非常羞愧, 「因為路上太累了, 所以來了以後就睡著了。」

「嗯。」看出它好像有事要告訴自己, 朱標並不打算馬上追問, 「想要搬去鄱陽湖居住的水族們, 都安頓好了嗎?」

「他們已經住下了。」河蚌的情緒好了一點, 「要不了多久, 水底會再熱鬧起來的!」

在它身上發生那樣的事,而河蚌又這麼堅強,不僅報了仇, 也仍然善良樂觀,積極生活,很難不讓朱標去喜歡它。

從小生活的地方毀滅,數萬的同伴死亡,親密的朋友消失,痛苦不會說放下就能放下。

朱標希望它盡可能的快樂一點, 所以很關注它的想法,要是按妖怪的年齡算,河蚌還是個未成年,認真點計較,大約還是個嬰幼兒。

「那就好。應天的湖泊雖然沒有鄱陽湖那麼大,但有秦淮河做支撐,仍算可觀,燕雀湖與玄武湖佔地不小,里面的水族和我常有來往,你也能去認識認識它們。」

說到這里,朱標指了指不遠處的金魚池︰「那里面的魚就是其中一只龜妖送的。」

河蚌正發愁找不到機會和朱標說話,聞言立刻哭了出來,哽咽道︰「公子,你真好,我對不起你。我把你的事給暴露了。」

朱標一瞬間覺得自己是在宮斗片場,像是陷害別人不成而被出賣了的惡毒妃子。

「我昨天從鄱陽湖飛到這里太累了,看到這一池水,就進去休息了一下,結果被抓住了。」河蚌斷斷續續道,「就是,被公子你的弟弟妹妹抓住的,他們倆年紀一樣大,穿著……」

「我知道是誰了。」朱標道。

一說年紀一樣大,還不是朱靜鏡和朱棣兩個人?

「我和他們說話了。」河蚌道,「他們一開始想把我烤了吃,後來我說自己是妖怪,他們覺得我有問題,所以我說我是被公子同意呆在這里的。」

「然後呢?」

「公子不在,所以我就跑了,跑到石老那里去,請它幫我想個辦法。石老說情況很嚴重,它也沒主意,所以叫我回來,有什麼結果要看運氣……」

河蚌說著說著,顫抖起來,上下兩邊殼磕磕巴巴的,發出咯啦咯啦的聲音,一看就是嚇壞了,還想再哭。

怪不得昨夜六出白發現四弟沒有睡……

朱標道︰「除了他們倆,沒有別人吧?」

「沒了。」

「那就沒事。你不用再擔心了。」

「沒事了?」河蚌在朱標手心里跳了一下,「我被發現是妖怪了呀!」

「只要以後小心點,別再隨便講話就好。」朱標道,「你就住在池子怎麼樣?我會吩咐下人不要動你。那里面的水是一人泉泉水,有益于修為。」

「好!都听公子的!」河蚌道,「我會努力修行,報答公子的恩情。」

它頓了頓,又道︰「我的本名是椒西。喊的妖不多,也從來沒告訴過人,公子以後就請這麼叫我吧。」

朱標一愣,剛準備說點什麼,椒西就蹦下去,滾到草叢里,被枝葉給吞沒了。

算了。

至于那倆小蘿卜的事,順其自然吧。

靜鏡小時候就接觸過鬼怪了,靈智已開,以後在契機牽引之下,很難瞞住。朱棣麼,早慧,想得多,人也謹慎,知道真相後應該不會告訴別人,不再追查也就算了,如果執意探究什麼,正好抓過來——打工。

他日後也是要封王的,提前找了工作干,也算是活,啊不,鍛煉。

朱標轉身回屋,他的那把扇子正在書桌前轉悠著看書,那里平攤一本史書,它也不知能不能看懂,反正讀的津津有味,不曾停下,時不時點點頭,似乎體悟到了什麼。

「走吧。」

折扇展開扇面,刮出一陣風吹開下一頁,又依依不舍瞅了幾眼,飛到朱標身前立住。

朱標拿住它,掛在腰間,提起搭在椅上的外衣穿上,推門大步沿著道路走遠。

快到門口的時候,看門的侍衛給他打開門,門外有小廝牽來了馬匹,朱標翻身上馬,趁著早晨的路上人少,快馬加鞭,往劉府而去。

院子里的幾盆芍藥花開了,紅里帶粉,非常熱鬧,一朵芍藥,幾圈的花瓣圍著花蕊,層次分明,開得爛漫。

劉伯溫只穿件單衣,瞅著這些花,一只手背在後頭,一只手拿著水壺,往花盆里灑了些水。

「是不是該施點肥呢?」他嘀咕道,「去外面的香油鋪子要點芝麻渣管用嗎?」

「少澆點水會好些吧。」

鄒普勝從外面走進來接著道︰「倒不如說它已經開的很好了,不用再操心什麼。」

經過在應天府這些日子的調養,他的狀況逐漸轉好,眉間抑郁的氣息下去了許多,雖然還有一點憔悴,不過總算看起來像是個在普通生活著的人了。

「鄒兄對花草的研究比我強。」劉伯溫放下水壺,「那就听你的,讓它天生天養吧。」

「哪有什麼研究。」鄒普勝搖搖頭,苦笑道,「出不了門的時候,自然就擺弄這些東西了,說是奇技婬巧都談不上。」

「昨天我們談到深夜,今天怎麼還是早起?」劉伯溫道,「若是餓了,我叫人去備飯食。」

「不急。是劉兄的想法與學識讓我嫉妒到無法入睡啊。」鄒普勝開了個小玩笑,「若說張道長的修為深不可測,那麼你就是諸葛在世了。那麼多的奇思妙想、新穎探索很難從一個人的嘴里吐出來,而這竟然還只是幾日的感受罷了。」

「哈。」劉基短促一笑,「謬贊謬贊。」

得知鄒普勝在武昌的遭遇後,劉伯溫心生崇敬,主動把他請來家里,越相處越投緣,時間雖然不長,可兩人的感情已經到了多年老友的地步,屬實難得。

「來,坐。」

等他坐下,劉伯溫仔細看了看他的臉色,嘆息道︰「愁眉不展,我看你還有心事,一直沒和我講,如果你不嫌棄,就講出來,我……」

鄒普勝沒說話。

「眼下你大仇得報,徐壽輝是被陳友諒殺死的,他現在亡于流矢,雖不是你親自動手,但是你也出了力,對得起以往主公。」

劉伯溫故意把話講得非常明白,想揭開鄒普勝的傷疤,激他一把,他生氣也好,痛苦也好,能發泄情緒,就離走出來不遠了。

「唉,劉兄,我明白你什麼意思。」鄒普勝道,「你不用說這種話,心意我領了。我發愁的不是此事。我還能怎樣呢?事已成定局。」

「是什麼?」

「是太子。」

太子?

劉基愣了一下,他第一反應是想到了朱標,隨即才意識到鄒普勝指的是陳善,是陳友諒那個被俘虜的兒子。

「你……和他有什麼關系?」劉伯溫把聲音壓低了,「你覺得他會復仇?還是說你想要先下手為強?」

「都不是。」鄒普勝道,「他不是會報仇的性格,往好了說是仁德,往壞了說是有些優柔寡斷的,仁德異常。」

「哦?陳友諒的兒子竟然是這種人?你和他亦師亦友?」劉基追問道,「听你這話,你是擔心他的安危啊!」

「也許你不會信,但我和他倒也沒見過幾面。此人年紀在你我看來不過是孩子,某日夜里,他曾對我說,他也承認陳友諒是錯的,並坦言自己登記後會施行仁政,重用賢能。」

「若是在盛世,他也許會受臣子百姓們愛戴,只可惜生不逢時。」劉基在這方面的問題上格外冷酷,「但沒有才就是沒有才,做人君者,至少在手段上不能輸于他人。」

他又道︰「如果能夠治理好國家,即使是個暴君,亦值得效忠。」

「于治國富民之道上,我不如你。」鄒普勝道,「我想我也許是有些下意識的,將對君王的期望寄托在了陳善身上。」

「不若寄托在這里吧。」劉基道,「我期待與你一同共事!」

鄒普勝避而不答,只說︰「他被秘密帶走,不知會如何處理。」

「我未曾听說,此次出征歸來事情太多,大帥估計還來不及想他。」

「那便是說殺就會殺了吧?」

「也許。」劉基道,「除非還要拿他來威脅武昌城打開城門。」

「敗勢已定,何必威脅。我了解那些人,除了張定邊等少數將領,其余通通是酒囊飯袋之輩,他們自會不戰而降。」

「你自己把話說死了,還叫我說什麼?」

這時外面進來一個侍女,低頭恭敬道︰「老爺,有客人來了。」

「是誰?」

「奴婢不認識,是個小少爺,約模十一二歲。」

劉伯溫與鄒普勝對視一眼,說道︰「你問公子,看看煩惱如何解決吧!比問我來的管用。」

朱標踏進會客廳里,小廝給他倒了茶,放了點心。不多時,他等的人就到了,一來來了兩個。

「先生,鄒先生。」

「公子。」

兩方人都行了禮,劉伯溫帶他們去到別的院子里談話。

「先生,我這次來是想請你看看扇子。我已經按照您的意見加了龍筋進去,它似乎有些不明不白的變化。」

劉伯溫感興趣道︰「哦?我看看。」

朱標從腰間取下扇子橫放在兩手上,遞了過去。

誰知道劉基的手指還沒踫到扇邊,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彈開,以他的修為當然不會踉蹌,但也是嚇了一跳。

「這是好事啊!」他不怒反喜,「公子,這表示它已成靈物,有了自己的意識,這是認主的表現。恐怕現在除了你,沒人能夠拿起它。」

「是這樣。」朱標早就有所感悟,被確認以後放下心來,「我還有別的事想請教先生。」

「你是指那天街上的動靜?」

「先生果然注意到了。」朱標有點不好意思,「是我胡來了。」

「不,調動人氣點神封神,這是個絕妙的辦法。」劉基贊揚道,「我猜你是想用奪來的酆都城做根基,收攏惡鬼,建立陰陽制度。」

「是。」朱標道,「我想先從應天城城隍開始實驗,如果能成功,就逐步推行下去。不論是新死亡的人,還是別處的什麼妖怪,只要夠資格,有能力,有德行,自己願意,都能在酆都有個職務。」

「好。」劉基點點頭,「我支持你。」

也不知道是怎麼的,朱元璋和馬秀英若是說支持朱標的做法,高興是高興,更多的,他只會覺得理所應當。而劉基表示肯定時,朱標有種被認可了的興奮感覺。

興許這是家長與老師的不同之處。

說到老師,也就是師父,朱標想到張中。張中確實道行了得,元氣大傷後現在竟已經恢復的差不多了,天天閑游,扯著周顛與他遛彎兒,尤其是知道夜明後,特地與它交上了朋友,今日去黃山,明日去川蜀,不亦樂乎。

他們二人的區別——用不恰當的比喻,張中像只管給入門法術的菩提祖師,劉伯溫像是一路上陪伴的唐三藏……

「公子,我听鄒兄說,酆都里有一只九尾狐盤踞?」

「是,不過她已經帶著族人回涂山了。」

「九尾狐可是吉兆啊。」劉基明顯很開心,「古人雲,王者不傾于色,則九尾狐至。王法修明,三才所得,九尾狐現。」

他又道︰「涂山九尾狐更好。以後你要是能再見見她,會有大機緣。」

「我記住了。」

接下來他們又談了談關于酆都內部制度的問題,應天府里關于這些的東西,是李善長做主較多。但劉伯溫畢竟是劉伯溫,什麼都懂,他給出的建議十分妥帖,條理清晰地幫助朱標理出思路,兩個人一起定下許多規矩來。

過段時間,酆都里面的廢墟就要清理好了,朱標請劉伯溫去參觀,他也同意下來。

直到用過午飯,在書房里喝茶的時候,一上午沒怎麼說過話的鄒普勝,才在寂靜的空間里突然的提出請求。

「想見見陳漢的太子?」朱標驚訝道。

「是。」鄒普勝怕他誤會,「不行也無妨。我不是想做什麼,只是想敘舊而已。」

「我好像還並沒見過他。」朱標回憶道,「也沒有人和我講起過相關消息。」

「他現在在哪里?」朱標問劉伯溫。

作者有話要說︰  王者不傾于色,則九尾狐至。王法修明,三才所得,九尾狐現。——《中興瑞應圖》

有點事給耽擱了,現在才更新(跪地jpg)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