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今天是除夕。

朱樉很早就爬起來,雖然一晚上都沒睡踏實,倒一點也不困,精神得很,像個多動的猴子。

李氏抱著朱棡,笑著看朱樉非要自己穿衣服卻被帶子困住的模樣。

「穿紅色的,喜慶。」

朱樉嫌棄道︰「不想穿紅的。」

小孩子心思最難猜,李氏不為難他,叫侍女另拿一件衣服,問道︰「你要去哪里?」

朱樉給自己套上鞋子,一用力栽回床上,然後又立刻坐起來,興奮道︰「去找哥玩兒。」

提到朱標,李氏臉上笑容一僵,要說朱元璋如此寵愛馬秀英和朱標,她心里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但是馬秀英不僅在朱元璋那里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在將士那里也很受尊敬,幫著朱元璋管理隨軍家屬的事情,怎麼也不可能爭得過。至于朱標,她一開始想著孩子大約會按孩子的算,沒想到老朱同志的愛正如一碗極端不平的水,對其他子女不是說沒有傾瀉半點,只是到底完全不同。

這樣一來,爭權奪勢的心思也泯滅了,李氏的心里只留下不平與不怠。每次听兒子夸他哥怎麼怎麼樣,李氏就很尷尬,也不能訓斥朱樉,因為朱標確確實實多次在老朱的毒手下捍衛了朱樉的。

朱樉全然不懂母親的心思,快樂地飛奔出去,也不吃早飯了,更不要侍女僕從跟著,徑直跑向朱標的獨立小書房。

外面正在飛雪。昨夜初雪,天地之間很安靜,連雪花落下的聲音好像也可以听到。

朱樉踩在雪上,于身後留下一串腳印,他穿著厚重的棉衣,遠遠看著像是一個小球在路上滾動。

過了池塘,過了回廊,跑到種著一片高竹的地方,後面就是朱標的書房。

門關著,窗戶也關著,朱樉站在外面,什麼都看不見,想要進去又不敢,看見雪不錯,埋頭推起雪人來。

朱標這邊在書房里拿著書看,敏銳地察覺到了外頭的動靜,看了屋外一眼,動用法力透視過去,發現是朱樉在玩雪,也就沒多管,想著看完這幾頁再出去。

等他終于放下書時,卻看見那個小不點從屋前跑到了屋後,蹲在牆角不知道在做什麼。

牆角里放著幾個黑漆漆的木頭盒子。

朱樉拿樹枝捅了捅它們,還沒動手拿,天就黑了,白色的天空向地上塌陷,劈頭蓋臉地罩住他。

原來是雪。

「呸,咳咳。」他手忙腳亂地拍掉頭上的雪花,把嘴里已經化成水的雪吐出來,又蹦又跳,好像一只突然掉進冰水里的兔子。

朱樉抬頭一看,傻樂道︰「哥,你出來了!」

朱標拿著一塊毛巾在擦手上的墨水,瞅著朱樉道︰「這麼早過來干什麼?」

剛才正是他做的惡作劇,用的是一個簸萁,材料是朱樉堆的雪人腦袋。

「找哥玩!」

「找我玩?怎麼今天突然要找我玩?」

「我知道哥你今天休息,不上課也不練武,才找過來的。」

「嗯。」朱標點點頭,又問道,「你剛才在那牆角干什麼呢?」

「我想看看盒子里抓著老鼠沒有。」

「盒子里會有老鼠?」

「這是捕鼠盒。」朱樉道,「最近老鼠很多的,听說廚房每天都丟吃的,家具也被咬壞了好多。」

朱標整天忙著練武讀書,倒是不知道這回事兒,听他這麼一說,才想起來前幾天帥府里好像確實進行了大掃除,每個房子後都放了幾個這種盒子。

在他縴毫畢現的眼楮下,朱標看見幾根老鼠毛散落在四周。

老鼠冬天出來,無非是秋天的糧不夠了,那麼既然已經來過這里,發現了捕鼠盒里有糧食,為什麼會不上當?

不上當就是不餓,不餓又為什麼要在大雪時分出門?

「冬天出鼠患……奇怪。」

朱樉跑到朱標背後,推搡著他往前走,急匆匆地道︰「有什麼奇怪的,老鼠也在過年嘛。哥,你快點,我娘一會兒喊我回去了。」

「行,沒事干就來和我貼對聯吧。」

說是貼對聯,其實他們兩個小屁孩身高根本不夠,踩著椅子也不行,還是得叫侍女小廝來貼。

對聯在門口一貼,朱標又拿出兩三個紅燈籠來掛上,紅通通的立刻有了過年的味道。這幾個紅燈籠還是他自己動手糊的,里面的燈芯浸了特殊的油,底下也加了劉伯溫不久前剛教他畫的符紙,有驅邪避妖的功效。

他自己的書房門口掛上,馬秀英的院子也掛著,老朱同志的房子也掛著,剩下的姨娘們也每人分了幾個——當然她們並不知道這些燈籠出自誰手。

朱標趁朱樉抬頭看燈籠的功夫,悄悄捏了個雪團,趁機塞在了朱樉領子里,在他大叫的時候,又趕緊遛去了門口。

雪球一踫到脖子,就化了一大半,滴滴答答地向下流,沾濕朱樉大半的衣服,凍得他一激靈。很快他就跳起來,蹦著找朱標,一邊喊哥一邊往外跑。

他嘴里的兄長一擊得逞,早就出了院子,在外面等著他要看笑話。

逗小孩兒真的是一件特別解壓的事情,看他們著急也頗有意思,朱標現在被當成小孩子,經常被他爹娘逗來逗去,所幸他還有弟弟妹妹可以逗,發展了一條食物鏈,這就是長兄的好處了。

很有套路的埋伏在門口,等朱樉沖出門來左右望的時候,朱標放開了早就壓在手里的矮樹樹枝,啪的一下又飛了朱樉一臉雪。

朱樉︰「……大哥!」

朱標溫和道︰「怎麼了?」

朱樉氣得跳腳︰「哥,你太過分了,你耍賴,你怎麼能這樣對我!」

這小孩兒一張圓臉已經氣得發紅了,瞪著朱標,未必也有多生氣,只是眼楮已經變得水汪汪的,嘴角一會兒上翹,一會兒下壓,想笑又想哭,不上不下的。

朱標語重心長道︰「二弟,這是為了鍛煉你男子漢的氣概,你不是總鬧著想去打仗麼,從軍可不是那麼舒服的,你現在連一點雪花都受不了,將來怎麼成為將領?」

朱樉愣住了,憋了半天道︰「我還小!耐不耐凍是要鍛煉的。」

「對,就是要從小鍛煉。所以我只是幫了幫你,讓你提前鍛煉一下。」朱標攬住朱樉的肩膀,帶著他往主院里走,一邊走一邊道,「二弟,正院里正在準備酒菜,你有沒有什麼想吃的?」

朱樉一听,哪里還記得什麼冰不冰冷不冷的,興奮道︰「我娘不許我吃糖,我想吃糖!我還想玩炮仗,放煙花!我還約了徐允恭一起玩,他這次演元兵——哥你來不來?」

朱標道︰「……我就算了吧。咳,徐允恭,是徐達叔叔的長子?」

朱樉應道︰「對,他比我大兩歲,哥,他可厲害了!當然比起你來還是差很多的,但是力氣特別大!」

說話間,兩個人已經迎著風雪走到了半路上,雪也越下越大,成了梨花花瓣大小,遠處的斜屋頂和梅林都染上白色,漸漸匯入雪的洪流之中,形成淡色的、清冷的顏色。

前面突然來了一群人,擁擁擠擠的,紅藍黃綠的衣服都有,最前面的人影高大,其余人等都跟在他後面不敢逾越,只有一個人落他半步,緊挨著形成一種保護的姿態。

不用說了,這人是朱元璋,他穿了件黑色的披風,外面搭著斗篷,斗篷帽子上一圈棕色皮毛,肯定是相當暖和的,但他只是隨便裹著,沒發揮斗篷的作用,估計是被馬秀英逼著穿出來的,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是根本不冷。

落他半步的人是吳策。吳策在這樣的天氣里也還是一身單衣,窄袖子,穿著勁裝衣服,一派江湖人的打扮。雖然笑眯眯的,站的位置卻能夠眼觀八方耳听六路,好像隨時都要動手。

朱元璋看見兄弟兩個人,改了方向,朝他們走過來。

「標兒,還有樉兒。」朱元璋叫道。

朱樉渾身一激靈,下意識得就要躲,支支吾吾地叫了聲爹,然後人就要往朱標身後竄。

朱元璋喝道︰「出來,別往你哥背後躲!」

朱樉又愁眉苦臉地站好。

朱元璋狐疑道︰「你看見咱你躲什麼?是不是你小子又犯事兒了?」

朱樉立刻道︰「沒有!我一起來就來找哥了,還什麼都沒干呢!」

朱元璋看朱標。

朱標作證道︰「二弟確實一早就來找我了。」

「哦。」朱元璋應了一聲,對著朱標道,「你娘一大早就準備了瓜果點心,還張羅了許多菜,要在堂里頭吃。」

朱標笑道︰「娘有沒有給爹烙餅?」

朱元璋道︰「烙了又怎麼樣!咱就是愛吃燒餅。」

朱樉羨慕又崇敬地看著朱標和老朱同志談笑,一方面覺得我上我也行,另一方面又知道自己很不行。

好像是突然發覺身後還跟著一群人似的,朱元璋揮手道︰「都散了,散了。該干嘛干嘛去,吳策——你跟著來吧。標兒,樉兒,咱們走。」

朱元璋左手牽著朱標,右手牽著朱樉,一起走向正院。

「爹。」

「嗯?」

這句爹是朱標叫的,朱樉根本連大氣也不敢喘,僵硬得像個木偶,腿都要忘記拐彎,就差跳著走了。

「朱英哥來了沒有?」

「咱問過了,一大早你娘就把他接過來,現在估計已經吃上了。」朱元璋回答道,「倒是你,跑去書房做什麼?」

朱標笑道︰「練了幾幅字,宋師為春假布置的作業也寫了一些。」

朱元璋滿意道︰「好,不錯。一會兒多吃點,今天宰了一整只豬,放開了吃!」

豬果然有一整只。甚至還有只烤乳豬。

屋里放了好幾個炭盆,溫暖如春,有個專門用來通氣的地方,讓人不至于中毒。幾壺溫好的酒裹著厚布套子擱在桌上,沒人敢動,都留著要等朱元璋來。

大圓桌子旁放了許多椅子,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熱氣騰騰的冒著白煙,蒸的煮的炸的還有粥湯都有,雞鴨魚肉全都在上面。正中間擺著一個大盤子,盤子上就是那只紅色的油光 亮的烤乳豬。

另有一張小桌子,不停有侍女魚貫而入,在上面放炒好的花生瓜子、蜜餞核桃仁,勾邊花枝的碟子上擺著花色的瓜果,倒是養眼。

馬秀英穿了件楓葉紅的大襟襖子,攏著袖子,揣著手走進來,手里拿著一枝臘梅,輕巧地插在門口的瓷瓶上。

她身後跟著李鯉和一眾妾室,帶著孩子的只有李氏、氏和孫氏,其她姨娘暫且沒有身孕,一是因為朱元璋太忙,二就是運氣問題了。

李氏抱著兩三歲的朱棡,氏抱著五六個月的朱棣,孫氏也帶著還不足一歲的朱鏡靜,三個人因為孕育了子女,要比其他人身份高些,坐的位置也更好。

馬秀英進門後,一眼就看到了已經在屋里的沐英,笑著拉住他的手,道︰「英兒,來,今天坐中間些,靠著爹娘坐,多吃點。」

沐英恭敬道︰「母親,兒子給你拜年。」

說完就要跪下磕頭,馬秀英趕緊攔住他道︰「怎麼行這樣重的禮,你我之間就不必如此了,我一直把你當做親生兒子的,你記好了。」

沐英的眼眶迅速紅了一圈兒,抿著嘴笑了笑,也不怎麼說話,他十五歲了,越大倒是越沉默寡言。

流亡的經歷,扶養的恩情,讓他對朱元璋和馬秀英的感情異常深厚,絕不是別的人和事可以撼動的。

過了一會兒就又來人了,一個婦人緩緩走過來。看她的穿著打扮是個貴婦人,頭上也飾著金銀,但是神態與動作卻無疑沒有太好的受過訓練,有些畏縮,面容很像是個普通農婦,有著歷經風霜的痕跡,許多道深深的皺紋。

她身後跟著一個青年,這青年倒是挺胸抬頭、氣宇軒昂,眉目與朱元璋有些相似,眉毛很濃,鼻子高挺,臉上帶著一種略顯高傲的笑意,這還是在帥府里,要是人在外面,估計就不止是略顯了。

青年身後還跟著一個少女,約模十七八歲,容貌一般,穿件荷睫綠的裙子,行為得體溫婉。

馬秀英迎上去,高興道︰「嫂子,你帶文正、敏靜來了。」

王氏也露出開心的笑容,親熱地和馬秀英挨在一起︰「弟妹啊,我們還是來的有些晚了,沒幫上你什麼忙。你看看你——一段日子不見,更漂亮了。」

馬秀英還沒來得及回話,門口就又進來兩個人。

兩個男人。

年長的那個留著一大把花白胡子,皮膚黝黑,是個大圓臉,有點胖,又有點壯,這壯好像是胖帶來的,又好像是因為壯才顯得胖,叫人分不清楚。

年輕的那個臉倒是長些,膚色偏白,不如前面的青年英俊,但也是精神煥發,行動矯健有力,看著生龍活虎,給人的感覺比第一個青年好接近許多。

「姐夫。」馬秀英喚了一聲。

年長者應了一聲,臉上也帶著喜色和她說話。

一前一後這就又來了五個人。

前面三位是王氏、朱文正和朱敏靜。王氏是朱元璋的嫂子,也就是他長兄朱興隆的老婆,朱文正和朱敏靜是他們的孩子。至正四年的時候,淮北饑荒太嚴重,朱興隆和朱元璋的爹娘都一起餓死了。朱元璋起兵的時候,王氏才帶著朱文正投奔過來的。

後面這二位是李貞和李文忠,李貞是朱元璋的姐夫,朱佛女的老公。李文忠是他們的兒子,今年剛二十幾歲。

朱元璋還小的時候,家里接不開鍋,幾乎都是靠李貞救濟才撐過來的,所以他對這位姐夫的感官十分良好,能當親哥來看。

這里來的沒有什麼將領和外人,都是老朱同志的家里人,這是他特意安排的,因為他想要全家團聚吃頓飯。

這一群人到齊了,嘰嘰喳喳的,吵吵嚷嚷又紅紅火火,十分熱鬧。食物的香氣,蒸騰的熱氣,還有燈籠對聯的紅火氣匯雜在一起,隔著老遠就讓人心生歡喜。

朱標看得最清楚,高倍望遠鏡的眼楮看清了各個小細節,人群上方的白色清氣和新年改舊換新的正紅色氣運混雜在一起,都收入他的眼底。

有這樣氣色的地方,一定是能置辦年貨的富裕人家,人丁興旺且年味十足。

朱元璋高興得嘴角要咧到天上去,大步踏進門檻去,順便把朱標和朱樉也扯了進去。

朱標還好說,已經長個子了,朱樉則完全是被提進去的,人都懵了,過來以後使勁扯領子,咳嗽了好一會兒。

朱元璋一進來,所有人的動靜都下意識小了一圈,隨後爆發出更大的聲音來迎接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