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 181 章 第 181 章

孔丘還是回來了,因為吳普說只要他貢獻值夠高,就可以把顏回召喚回來。

他並不是什麼迂腐的人,過去的事既然已經過去了,他也很看得開。

對于自己最喜愛的弟子,孔丘還是很惦記的,雖然後世傳言他弟子三千,不過很多都是隨便听他講講課的水平,他不怎麼熟悉。他最喜歡的還是顏回這個學生,覺得他是所有學生之中最優秀的。

在孔丘門下,有幾個弟子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子貢(端木賜)特別有錢,算是混成了一國首富,經常巴巴地送錢奉養孔子。

可惜孔子總對他不假辭色,還很不滿意地感慨︰「咱顏回哪都好,偏就窮得響叮當;端木賜這家伙整天投機倒把,偏就賺得盆滿缽滿!」

再比如子路(仲由,‘由,誨汝知之乎’里的那個由)能打能扛,任勞任怨陪著孔子周游列國到處冒險。

結果孔子沒事就在他面前感慨︰「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只有我和顏回能做到這一點吧?」

子路听了很不服氣︰「那你要是行軍打仗會帶誰去?」

孔子笑眯眯地說︰「肯定不帶那種赤手空拳也敢沖上去打老虎、沒舟沒船也敢直接渡河的莽夫,要帶就帶有腦子懂謀略、遇事知道害怕的。」

听听,顏回就是孔丘心里最好的學生。

而顏回也很會說話,經常把孔丘吹得天花亂墜,最典型的一段是這樣的︰「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也已。」

翻譯過來大概是這個意思︰「我的老師啊,我越仰望越覺得高不可量,越鑽研越覺得深不可測!他教起我們來循循善誘,既能豐富我們的知識,又能約束我們的行為,學得我們根本停不下來!我雖然盡心盡力、竭盡所能向他學習,還是感覺他卓爾而立、遙不可及,根本沒辦法抵達他那樣的高度!」

這擱誰听了,不得渾身舒坦地說一句「好學生,真是我的好學生」!

見孔丘心情稍微好轉,吳普好奇地問他除了顏回還有沒有想召喚回來的弟子。

孔丘思量片刻,嘆了口氣。他說道︰「仲由吧。」

子路脾氣急躁,做事沖動,孔丘一直約束著他,總擔心他過剛易折,憂心他會「不得其死」,所以有事沒事就嚴厲地敲打他幾句。

事實證明孔丘的擔憂沒有錯,子路最後是「結纓而死」。

那個驕傲、沖動、毛躁、從來不知穩重與謙遜為何物的子路,在動亂中被人砍斷了纓帶,他知道自己逃不了了,所以在刀光劍影中停了下來,邊回想著老師平日里的教誨,邊說了句很不符合他平時作為、他頗為不屑的迂腐的話︰「君子死而冠不免。」說罷他抬起手緩緩系好了自己的纓帶,任由密如急雨的長戈落在自己身上。

當時孔丘听逃回來的學生說起衛國內亂、子路不願逃走的事,就嘆著氣說︰「他回不來了。」

結果子路真的沒再回來。

吳普也不是專捅人傷疤的狠心人,見孔丘提起子路時神色悵然,也就沒有繼續采訪孔丘「你最喜歡的學生是誰」。

他對孔丘說道︰「接下來可能需要您配合參加一場直播活動作為稷下學宮的預熱,具體的直播方案很簡單,到時候我們會邀您和其他老師隨機閱讀諸子百家的文章或者後人的譯注內容,您讀完後只需要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孔丘捋須說道︰「听起來很簡單。」

吳普說︰「對的,很簡單,不過您得注意,到時候我們會開啟直播,直播間里可能有無數觀眾在看著,所以這次直播活動最要緊的規則就是,不要拔劍!不管怎麼樣,不要拔劍!沖上去掄起拳頭揍人也不行!」

孔丘無奈地說︰「你把我們當什麼人了,我們豈會干這等有辱斯文的事?」

吳普說道︰「《呂氏春秋》說您的力氣能能把都城最沉重最牢固的城門給舉起來,這不是得提前和您說清楚嗎?」

孔丘︰「…………」

見孔丘一臉懷疑,吳普立刻調出《呂氏春秋》給他看原文,上頭明明白白寫著「孔子之勁,舉國門之關,而不肯以力聞」!

孔丘一陣沉默,搖著頭說道︰「誰沒事去扛城門啊!這里的‘關’指的是我們那時候拿來關閉城門的巨大橫木,那玩意確實很沉,要不然肯定擋不住敵軍攻城。我抬起來倒是沒問題,就是同樣不會閑著沒事去做這種事罷了。」

吳普听明白了,這位大佬是有那麼億點點力氣,但是覺得這種事毫無意義,不會拿這個來夸耀自己。

吳普興致勃勃地說道︰「要不您給大伙來一個舉鐵!號召全民熱身,活到老鍛煉到老!」

孔丘︰?????

孔丘讓吳普自己玩兒去,他得去讀點書了解了解後世的情況。

吳普也就隨口建議兩句,瞅見孔丘一副「你再不走我就要打你了」的表情,立刻老實地溜走了。有句俗話說得好,人不作,不會死!

吳普眼瞅著玩家們在游戲里熱火朝天地開荒準備建築材料,非常期待稷下學宮的落成,也馬不停蹄地催促系統給他多提溜幾個適合到稷下學宮玩兒的大佬來。

現在資源充足,系統也很放得開手腳,陸續按照吳普的意思召喚出不少赫赫有名的人物。

比如鬼谷子,這人听名字就很神秘,所以後世給他編造了各種各樣的傳說故事︰據傳兵家的龐涓和孫臏都是他弟子,縱橫家里頭的張儀和蘇秦也是他的弟子。

他,博學多才,全知全能,攪動戰國風雲;他,教出的徒弟注定相爭相斗,做出不同的選擇、奔赴不同的命運!

不過龐涓和孫臏還好,至少他們交集挺深,張儀和蘇秦就不太可靠了。

主要是他倆發跡的時間段不太一致,不太可能同台競技。

興許是張儀跑去游說六國「連橫」(一起事奉秦國),蘇秦跑去游說六國「合縱」(一起干翻秦國),而他們干的事合起來叫「合縱連橫」,所以給了後世很大的發揮余地︰合縱連橫?听起來他們必然有點關系!

還來了個詭辯高手公孫龍。

後世把他們稱為「名家」。

名家里的這個「名」意思是「名稱」「概念」,公孫龍的成名之辯就是有名的「白馬非馬」,屬于邏輯學範疇,大意是「馬不僅包括白馬,還包括紅馬黑馬,你怎麼能說白馬是馬呢」!

和公孫龍一樣搞名學的還有惠子。

惠子和莊子是好朋友,有天他們相攜在橋上看魚,莊子感慨說「水里的魚兒自由自在好快樂啊」,惠子反駁說「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听這話就知道,他和公孫龍是一伙的!

兵家的人自不必說,孫臏和他祖宗孫武來了個跨時空見面。他們一個寫了《孫子兵法》,一個寫了《孫臏兵法》,都是後世軍事家的必讀書目!

墨家也來人了,來的是大伙都知道的墨子。

墨子最擅長的就是搞各種高新武器,偏偏他的思想是「兼愛」「非攻」。

墨家比較讓人頭疼的是他們往往有嚴密的組織,一不小心就會成為武裝團伙,而且墨家推選出來的「巨子」說話非常管用,他喊門徒一起去舍生取義,門徒就會義無反顧地跟著他去死。這種驚人的號召力,擱誰誰不擔心到睡不著覺啊?

所以說春秋戰國時期這些百家諸子,大多都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菜雞,相反,他們舌戰群雄絲毫不虛,上陣殺敵也毫不畏懼,可以說是上得了戰場入得了朝堂!

當然,儒家也絲毫不虛,他們不僅有孔子這個領頭的,還有比百家大佬們早來很久的荀況。

作為一個很有批判精神的儒家繼承者,荀況早就憑借嚴謹的邏輯思維把前輩們拎出來瘋狂掃射,名家被他噴了一通,墨家被他噴了一通,連自家的孟子也被他噴了一通。

他有一篇文章叫《非十二子》。

光听這文章的標題就知道掃射範圍有多廣了。

荀況︰我不是針對誰,我是說在座的諸位全是垃圾!

荀況看著「百家爭鳴」活動群里的人數逐漸增加,一個個自己熟悉的名字出現在在線列表里,他略一思考,選擇了隱身狀態,暫且不在群里發言。

唉,這些前輩都是後面才來的,當場吵起來很不禮貌,還是等他們熟悉熟悉後世的一切再吵才能吵得更加盡興!

人陸續到齊了,吳普邀他們出來聚個餐,現場認認臉,免得到時候罵起人來認不出對方。那多尷尬啊!

馮夢龍他們得知孔子他們要齊聚一堂,興沖沖地過來赴約,想要瞅瞅百家諸子到底長啥樣。

當然,來的遠遠不到「百家」,不過大多數大伙數得上姓名的人都出來了。

他們來到博物館的大食堂里,本不太習慣各種新鮮的器具與座椅,等被馮夢龍他們跑上來問了一堆奇奇怪怪的問題,他們的注意力就被轉移了。

算起來小說家也是百家之一,只不過春秋戰國時期的小說家也就講點稗官野史,遠沒有後世那麼豐富多彩。

得知馮夢龍和蒲松齡連載的小說破百萬字了,眾人都覺得後世小說家恐怖如斯︰他們終一生之智、集諸多弟子之力湊出一兩萬字已經很了不起了,後世這些寫小說的動不動就百萬長篇是怎麼回事?

听他們的說法,百萬字以後還能繼續寫很久!

由于百萬長篇的沖擊力太強,他們一時都忘了吵架。

有馮夢龍這個社交牛逼癥在中間采訪(取材),一頓飯吃下來氣氛還算融洽,大伙也都通過各種各樣的問題了解了在座的人都是誰。

只是對方的學說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一時半會還沒辦法深入了解。

尤其是孔子、壺丘子、鬼谷子這些時代比較靠前的,他們連後面許多人的著作都沒讀過,這會兒都認真聆听著其他人與馮夢龍的問答,準備一會提前去了解了解這些後輩都寫了什麼書。

他們必不可能是所有人之中讀書最少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