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74章︰一君四老臣,奔赴瓊島

九月二十日,多雲有風。

垂拱殿內,趙頊看著一本奏疏痴了迷。

「好啊!真好啊!實在太好了!」趙頊喃喃說道。

不遠處。

站著的喜子不時望向趙頊,面帶疑惑。

官家拿著這份奏疏已經看了大半個時辰,且足足說了上百次「好」。

他還從未見官家如此開心過。

心里想著莫非是遼國向大宋投降了,或者是西夏高麗又出什麼丟人的事情了。

這時,趙頊才緩緩放下奏疏,臉上還滿是興奮的神色。

此奏疏來自瓊島知州蘇軾蘇東坡。

蘇東坡在奏疏上,詳細講述了瓊島目前的改造情況。

當下,那里的休閑養老設施基本完工。

房屋、道路、商鋪、娛樂場所都按照趙頊的安排建了起來,基本上算是建造了一座新城。

另外,中原的文化、美食、風俗習慣還有建築特色也都被蘇東坡傳揚了過去。

現在,有些當地人說話,都帶著一口四川眉山口音和汴京口音。

正是跟著蘇東坡學的。

蘇東坡基本將趙頊親自規劃的那份《瓊州大城擴建方略》執行落地了。

瓊島的改造,哪都好,但就是人不多。

除了那里的原始族落,便是被流放的犯人。

蘇東坡曾經向惠州、潮州、杭州等州的官員寫信,介紹瓊島的情況,並歡迎各個州府的商人來這里游玩度假。

但都被婉絕了。

理由很簡單︰此地乃犯人之島,不是很吉利。

趙頊想了想,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

翌日,垂拱殿內。

韓琦、司馬光、王安石、王陶、王珪、韓絳、文彥博、呂公著八人齊齊站在兩側。

在八人都將蘇東坡的奏疏看過一遍後,趙頊發話了。

「諸位都講一講吧!朕的目的是要將瓊島變成一座宜居之城,如今,城的模子打造出來了,就剩下人了。如何才能讓更多的人願意去瓊島生活或游玩呢?」

眾臣都不由得皺眉。

自古以來,瓊島都是流放之所,蠻夷之地。

去那里,就意味著犯事了,還是犯大事了,

且大多都只能老死在那里了。

很多流放在那里的官員,死了都要托人將自己的骨灰運送回去,認為埋在那里是不吉利的。

要摘掉這個「流放之地」的帽子並非易事。

這時候。

王珪率先站出來說道︰「官家,臣建議,可以派遣一批文人墨客前往瓊島,費用可由朝廷出支,而他們專門負責撰寫夸贊瓊島的詩詞文章,然後可將這些詩詞文章刊載在《大宋月刊》和汴京小報上,待詩詞文章傳揚開來,必然會有人慕名而去!」

「此策恐怕不行!」韓絳微微搖頭。

「瓊島距離我們有千里之遙,距離杭州、揚州等富庶之地也不近,這不是大多數百姓能夠承受得起的。」

「去瓊島的人定然是有錢且有時間的人。這些人非官即富,不可能听信文人墨客們的夸辭,且不摘掉瓊島是流放之所的帽子,文人們該如何夸呢?」

其他臣子都點了點頭。

瓊島畢竟是一座孤島,真正能去的人都是有一些身家的富貴之人。

而這些人,和文人墨客不是很對付,且非常有主見。

關鍵問題,還是要改變瓊島在大眾心中的印象。

這時候,司馬光說道︰「如果……如果讓商人們去呢!」

「算了,估計也不行!商人們南奔北跑的,讓他們在瓊島住上一個月,他們能急瘋了,這和流放有什麼區別!」

司馬光直接反駁了自己。

「如果將一批百姓移居到瓊島呢?」王安石開口道。

趙頊微微搖頭。

「不行。不能強制移民,百姓們容易水土不服,且他們去瓊島一切都還要重新開始,容易發生動亂。不符合大宋仁政愛民的政策,必須要自覺自願!」

頓時,大家都不說話了。

韓絳滴咕道︰「適合去瓊島的人,要有錢、有時間、很閑、還要是自願,最好能有一定的地位,所言還要能讓多數人信服!」

「這樣的人要往哪找呀,太難了!」

其他人也都紛紛搖,沒有任何想法。

听到這話,文彥博突然眼前一亮。

他站出來,開口道︰「官家,我們這些人完全符合標準啊!」

「如果我們在瓊島待上一年半載,定然能夠改變百姓對瓊州島的印象!」

文彥博看向眾人。

司馬光白眼道︰「不行,不行,我們都走了,朝廷的事情誰來做?」

韓琦、王安石、呂公著的腦袋也都搖得像撥浪鼓似的。

「可以走幾個嘛,臣願意身先士卒,去瓊島嘗試一番!」文彥博挺了挺胸膛,一臉興奮地說道。

趙頊不由得笑了,其他人也都樂了。

一旁,韓琦說道︰「樞密使,你是看到瓊島冬季暖和,適合養生,才準備去的吧!」

文彥博胸膛一挺,說道︰「有這一方面原因,但是咱們若去了,然後夸贊一番瓊島,必然很有說服力!」

此話,眾人都不由得點頭。

大宋的相公們親往瓊島,確實能令人信服,並產生興趣。

「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趙頊笑著說道。

此話一出。

趙頊環顧四周,發現韓琦、王安石、司馬光、王珪、呂公著都將腦袋低了下去。

只有文彥博還挺著胸膛,抬著腦袋。

趙頊略微一想,頓時明白了。

人各有志。

此時的文彥博在樞密使的位置上已做了十幾年,他完全不怕丟了官位,且他喜歡養生,故而希望自己能去瓊島。

反觀韓琦、王安石、司馬光等人。

當下,正是他們在中樞發光發熱的時候。

若去了瓊島,就算在島上住上一個月,僅僅來回都要兩個多月。

如今,大宋朝堂有能耐的官員多了去了。

三個月後,他們的崗位可能就被人代替了。

如果代替者比他們做的更好。

那就尷尬了!

故而,他們是絕對不願去瓊島的。

雖然他們若去,真的可以顛覆大宋百姓對瓊島的看法。

這時候。

韓琦眼珠一轉,道︰「樞密使可以去,另外富弼、曾公亮、歐陽修那三個老家伙也能去!」

此話一出。

王安石、司馬光的眼楮都亮了起來,這三個老頭是能夠頂替他們的位置的。

非常合適!

這時,王珪突然走了出來,微微一笑,拱手道︰「官家,臣以為除了這四位老相公可去外,您也可以親臨瓊島,您一旦去了,瓊島的印象必然會被迅速改變!」

听到這話,趙頊樂了。

他正有此意。

沒有人比他更能扭轉大宋百姓對瓊島的看法。

韓琦等人看到趙頊的笑容,便什麼都明白了。

官家向來都喜歡外巡,且瓊島乃是官家親自規劃設計的地方,自然想要去看一看。

王珪這個馬屁拍的實在是太精準了。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眾臣也都緊跟其上,表明態度。

當下的大宋朝堂,有韓琦、王安石與司馬光三位坐鎮,可謂是穩如泰山。

官家完全可以出去巡視一番。

「咳咳……」

趙頊干咳兩聲,然後開口道︰「朕確實想去看一看,其一是因為瓊島的規劃乃是朕提出的,朕想要看一看蘇東坡到底執行的如何了。其二,朕的目的是將瓊島變成我大宋僅此于汴京和杭州的城市,故而在當下的關鍵時刻,必須由朕親臨,才能徹底改變瓊島在百姓心中的固有印象,那里不是一片流放之地,而是一座富庶的城市……」

很快,趙頊便做了決定。

此次出行,他將帶著文彥博、富弼、曾公亮、歐陽修這四位老臣出發,計劃是五日後出發,然後在年底返回汴京城。

當富弼、曾公亮和歐陽修三人得知自己可以跟著官家去瓊島時,簡直樂壞了。

長途旅行,還是跟著官家,這是一名臣子的榮耀。

緊接著。

下面負責出行的官員便開始準備各項事宜,以及制定航行的路線。

與此同時,趙頊也將此事告知了後宮。

太皇太後和太後非常尊重趙頊的想法,並且現在的她們也沒有能力干預趙頊的想法,故而都表示贊同。

唯有向芯兒四女覺得趙頊要出去至少三個月,心中有些不舍,但是也無可奈何。

入夜。

向芯兒的房間。

向芯兒吃過晚飯後便躺下了。

其原因自是因為趙頊要去瓊島,心里不是很開心。

就在這時,趙頊輕步走來,揮手將周圍的宮女都趕了出去。

「咳咳……」趙頊輕咳兩聲。

向芯兒听到後,就當作沒有听到,然後閉上了眼楮。

「芯兒……芯兒,是睡著了嗎?你要睡著了,朕可就走了啊!」說罷,趙頊故意朝著外面走去。

腳步聲很響,然後又踏著輕步走了回來。

這時,向芯兒掀開被子,氣呼呼地說道︰「哼,睡覺了,就不會多喊幾句嗎?說走就走了!」

向芯兒剛說完,就看到了站在一旁,滿是笑意的趙頊。

向芯兒有些哭笑不得,當即又鑽進了被窩。

趙頊坐在床邊,說道︰「朕不是一直想要個閨女嗎?要不今晚試一試?」

「不要!」

「真不試?那……那我走……」

趙頊還未說完,便被向芯兒拽了過去。

……

九月二十六日,天朗氣清,正是出門的好天氣。

趙頊帶著四位老臣坐上了大帆船。

此次出行,共分為兩個路段。

其中,從汴河碼頭到揚州為第一段,這段旅程,將會有三艘帆船,從汴河碼頭出發,走運河,抵達揚州。

而揚州到瓊島則是第二段,抵達揚州後,趙頊等人將會坐海船,走海路,沿著福州、海州、潮州等州府的海域附近,直達瓊島。

走海路,明顯會更快。

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整體航程,大概要三十多天的時間。

至于護衛工作。

隨行的徐虎更是經驗十足,安排的甚是妥當。

特別是在換乘可坐下五百人的海船後,將變成六艘海船同行,足足有近三千人。

並且,船上將配備有各種火器,即使遇上數倍的敵人,也能將其輕松消滅。

安全無虞。

文彥博、富弼、曾公亮、歐陽修這四個加起來足足有二百多歲的老頭子,坐上船後,高興的像精神小伙。

一個個的,又是吟詩又是作畫的。

特別是歐陽修,仿佛一下子將他的創作欲激發開了。

一天能寫七八首詩,外加一篇一千多字的散文,並且寫得一首比一首好。

文彥博、富弼、曾公亮三人很不服氣,但每次他們拿著寫的詩詞讓趙頊評價時,趙頊都不得不承認,歐陽修確實是技高一籌,寫得是真好。

八日後,大帆船抵達揚州。

眾人換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大海船,六艘海船齊發,由運河進入了大海。

海船之上,物品更是齊全。

趙頊依舊是想吃什麼,便有什麼,並且,依舊會有奏疏呈遞過來,交給趙頊審閱。

而一到海上。

文彥博四人突然就慫了。

海上浪頭較大,即使是海船也是晃晃蕩蕩,晚上在船艙睡覺時,若沒有下錨,能從床上被晃蕩到地上。

趙頊年輕,適應性也強,不到兩天便習慣了。

但是文彥博四人,一時間無法適應,上吐下瀉,覺得五髒六腑都快要吐出來了。

「哎呀!難受死老夫了,我……我怎麼主動請纓要走那麼遠的路呢,真是找罪受呀!」文彥博撕心裂肺地喊著。

三日後。

海上一片蔚藍,風平浪靜,四位老臣也都適應了過來。

文彥博躺在甲板上的長椅上,喃喃道︰「海上的天是真藍呀,海水也真藍呀,就連海風都是咸咸的味道,實在是太舒服了!」

「要沒有來這麼一趟,老夫這輩子就殘缺了!」

文彥博剛感嘆完,一旁就傳來富弼嘲諷的聲音。

「喲,昨晚是誰哭著喊著覺得是找罪受呢?」

文彥博裝傻地說道︰「昨晚,昨晚天黑我便睡了啊,那是曾公亮吧!」

而此刻。

曾公亮正在甲板的另一處吹風,完全沒有听到文彥博在嫁禍他。

此時的曾公亮,還正想著如何寫一首好詩,打敗歐陽修前日那一首《望海》呢!

那該死的勝負欲,七十多歲了都沒有絲毫減弱。

至于趙頊,與四人不在同一艘船上。

他喜歡清淨,喜歡坐在甲板上看看風景,看看自己的江山有多麼美好!

人生不過百年。

該拼搏時就要拼搏,該享受時就要享受,如此才能不枉此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