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57章︰商機!望遠鏡、老花鏡與玻璃鏡

不到兩日。

趙頊生子再次引發天地異象的事情便傳遍了大街小巷。

午後,汴京城東,一處茶館中。

「據說,司天監監正魏清風都說了,官家生子多次引來天地異象,乃是因為官家是天選之子,有望成為千古一帝,故而上天都來道賀了!」

「你要說別人說的,我還不信,但魏清風,那可是神仙般的人物,他所言定然不會有錯。」

「我還听說,有官員已經上奏請求官家去泰山封禪了,依照咱們官家目前的功績,完全可以媲美堯舜禹湯呀!」

「這……這真是我大宋之福,有此君主在,我大宋必將長享太平,听說遼國、西夏、高麗的百姓們都非常羨慕咱們的日子呢!」

……

「咳咳……咳咳……」

不遠處的一張茶桌前。

趙頊听到這些話語,差點兒沒有被茶水噎住。

在生子引發天生異象後,韓琦等人便去找了魏清風。

魏清風又捋胡須、又翻卦書的,整了一套「官家乃天選之子,有望成為千古一帝」的說辭。

韓琦等人听後,不由得大喜,當即派人在民間傳播了下去。

這種推斷,若是朝廷親自站出來說明,百姓們必然不相信,但若是民間傳出來,相信的人反而會很多。

此舉,自然是為了提高大宋的皇家權威。

皇權鞏固,官權才能穩固。

至于泰山封禪,那更是一些臣子的 須拍馬之作。

趙頊才二十來歲,即使當下擁有泰山封禪的資格,那也會等到年邁之時再進行,不然就顯得過于高調了。

當即,趙頊便為自己的第三子想好了名字,名為︰趙畤。

趙頊的大皇子名為趙臨,二皇子名為趙晨。

禮部的一些官員提意見,認為皇家的名字應該起一些生僻字,不然若某個皇子登基,名字就變成了忌諱。

前兩個名字,趙頊不想改了,三皇子的名字就變成了生僻字。

有了三皇子,太皇太後和太後甚是開心,整日里照顧有加,生怕出一點意外。

後宮里,熱熱鬧鬧,一片祥和,這在大宋朝也是前所未有的。

十月二十五,天氣晴朗,不冷不熱。

趙頊坐在垂拱殿內,正在打瞌睡。

喜子快步走來,在趙頊的耳邊喊道︰「官家,官家,火器營御營使沉括求見!」

听到沉括來見,趙頊瞬間精神起來。

「莫不是朕讓其制作的物品,他做出來了,快宣快宣!」趙頊興奮地說道。

在火器營研制出玻璃後,趙頊便畫了幾張圖紙,令沉括等人繼續加工研究了。

望遠鏡便是制作出玻璃制品後的一項發明。

少頃。

沉括大步走了進來。

「臣沉括,參見官家!」沉括拱手道。

趙頊一臉笑容,道︰「可是都做出來了?」

沉括重重點頭,臉上帶著一絲絲自豪。

「拿進來,速速拿進來!讓朕好好瞧一瞧!」趙頊說道。

很快,數名火器營的士兵抱著三個木盒走了進來。

趙頊興奮地走了下來。

沉括率先打開第一個小木盒。

「在做出單目望遠鏡後,火器營的工匠們按照官家的示意圖,又做出了雙目望遠鏡,其觀察效果比單目更佳!」

趙頊拿出這副雙目望遠鏡,走到大殿門口,朝著外面望了過去。

其效果,比趙頊想象中還要好。

趙頊非常滿意。

果然,給予這群火器營的工匠們高薪高福利,讓他們的家人也無後顧之憂後,這群人真的能夠不斷創造奇跡。

「不錯不錯!確實比單目望遠鏡要強多了。此物目前還是要保密,不能在民間流通,但是可置于禁軍隊伍和官船之上,至于具體要用在哪里,需要多少個,你去找樞密使溝通!」

「臣遵命!」沉括拱手道。

趙頊將雙目望遠鏡放下,看向另外兩個箱子。

另外兩個箱子里的發明,更令他興奮。

當即,沉括打開第二個小木箱,說道︰「這……這正是官家所說的眼鏡,我們找了數名老人已試驗過,效果甚好,不過有的需要根據不同人的情況進行調試!」

趙頊拿起木箱中的老花鏡,細瞅起來。

其實,當下的大宋已有老花鏡,其名為。

的制作方式是將水晶石、黃玉、紫晶等打磨成凸透鏡,然後用龜殼當作鏡框,一端拴在耳朵上,一端綁在鬢角上。

像富弼和曾公亮,都有這種,其造價不菲,效果也很一般。

而趙頊令沉括研制的眼鏡,乃是有兩個鏡腳,全都夾在耳朵上,用鼻子支撐鏡框,也類似放大鏡,不過卻比的效果要好上許多。

若是能夠大量制作,價格可以降到很低,讓老邁的貧民百姓也能享受到。

趙頊帶著自己的鼻梁上,立即感到前方模湖起來,腦袋也開始眩暈。

正常人戴這種老花鏡,自然不適應。

第三個箱子則是一個大箱子,沉括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因為,里面放著一個高約五尺,以獸皮包邊的玻璃鏡。

當下,大宋所使用的都是銅鏡,雖然能看出相貌,但不甚清晰。而玻璃鏡一旦問世,那定然會取代銅鏡。

待沉括將玻璃鏡支起來,趙頊窺鏡自視,鏡中的自己清晰無比。

比銅鏡的效果好上太多了。

此鏡,對女人來講,絕對有著致命的吸引力。

唯一的缺點,就是比較容易破碎。

趙頊想了想說道︰「先做出兩面高約七尺的玻璃鏡,然後在做出四面高約五尺的玻璃鏡,最後在做一批小尺寸的長境,方鏡,也可做圓鏡!」

「此事不要外露,做出六面長鏡後,立即告知朕,要設計的好看一些!」

「臣明白,三日即可。」沉括點了點頭。

這六面鏡子自然是官家要贈給太皇太後、太後,以及四位娘娘的。

規格自然要是皇家規格。

三日後。

兩面約七尺長,瓖金帶銀的玻璃鏡出現在太皇太後和太後的面前。

這兩位老人家,在鏡子面前,足足看了大半天,心中甚是高興。

而向芯兒四女收到此鏡後,簡直開心極了,一個時辰換了四件衣服,飾品更是換戴了十余種。

女子愛美,任何年齡的都不例外。

當然——

趙頊的制作玻璃鏡的目的並不是取悅女人,他有更宏大的規劃。

這一日,垂拱殿內。

望遠鏡、老花鏡和一面玻璃鏡擺放在了韓琦等數位老臣的面前。

對于望遠鏡,韓琦、富弼、曾公亮、韓絳等人都見過了,沒有那麼好奇。

而老花鏡,趙頊專門派沉括為這些年齡在五十歲以上的臣子都做了一副,眾人也不覺得驚奇。

但是,當他們看到玻璃鏡時,都瞬間傻眼了。

這可能是他們一生中看自己看得最清楚的一次。

就連頭上細微的白發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群老頭子站在鏡子前,整理著裝、胡須、頭發,一個比一個還臭美。

「官家,這……這項發明……太……太厲害了!」富弼忍不住感嘆道。

待眾臣臭美完畢後,趙頊開口道︰「望遠鏡專用于大宋禁軍隊伍、漕運航海,朕不打算將其推廣到民間。」

「但是,老花鏡和玻璃鏡,朕準備大力推廣,就像前年售賣猴兒醉和虞美人一樣分發售賣!」

一旁,三司使韓絳的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

其激動地說道︰「官家,此物一出,朝廷必然又能大賺一筆!」

「另外,此兩物也面向西夏、大理、青唐吐蕃、高麗、遼國等周邊國家出售,對大理和青唐吐蕃,打八折,其他國家,不能便宜一文錢!」

听到這話,韓琦等人都不由得大喜,像玻璃鏡這種好物,乃是民間所需。

只要價格不是很高,但凡不是吃不飽穿不暖的家庭,定然都會購置一面。

其市場實在太大了,而面對的人群也廣。

這種買賣,能夠賺的錢簡直不可思議。

「用不了多久,周邊各國的錢估計都要變成我大宋的了!」富弼笑著說道。

其他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趙頊面帶笑容道︰「等會兒,你們走了,一人拿一面玻璃鏡,先用著。朕可有言在先啊,此鏡一定要給妻而不能給妾,不然若你們誰的妻子鬧到太皇太後或太後那里,朕可不會給你們撐腰的。」

歐陽修老臉一紅,官家不就是在說他的嘛!

「臣,遵旨!」歐陽修拉長了聲音說道。

「哈哈哈哈……」眾臣再次笑出聲來。

五日後,一品樓前。

里三層,外三層,圍的水泄不通。

每當一品樓有新品發售,便都會出現這種狀況,但是這一日,人流量尤大。

這是因為在前兩日,百姓們已經听到傳言,火器營發明了一種名為玻璃鏡的物品,比銅鏡效果要好上許多,甚至每一根毫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這一下子,吸引了無數人的好奇心。

少頃,蘇文山挺著肚子走到了門前。

「諸位,靜一靜,都靜一靜!」

很快,圍觀者們都安靜了下來。

「想必諸位應該都听說了,今日我一品樓展出的乃是火器營鑄造的玻璃鏡。不過,今日並不銷售,只讓諸位體驗一下玻璃鏡的效果。現在,在大廳之內,共有十余款的玻璃鏡,等會兒大家可以逐個體驗,但是,絕對不能模,任何觸踫者都將被請出去,今日限人數三千人,大家排隊吧!」

一品樓最公平的地方,便是排隊者優先,任何人都不能走後門或者找人替排,王孫貴族也不例外。

頓時,門口很快有秩序地排成了長隊。

緊接著,一品樓的伙計引領著第一波顧客去體驗了。

大廳內,有長鏡、方鏡、圓鏡、有便于攜帶可貼身放的如巴掌大小的小鏡,也有長約五尺的大長鏡。

這還只是樣品,未來的樣式將會更多。

很快,第一批觀看的人便出來了。

「無論這玻璃鏡有多貴,老娘我即使一年省吃儉用,不買一件衣服也要將其買下來!」

「這……這太神奇了,我就好像是看到了另外一個自己。」

「天啊,連頭發絲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啊,這……這必須放在家里啊!」

「我一定要攔著點兒我媳婦,她要是看到這種玻璃鏡,恐怕即使是砸鍋賣鐵也要買一面!」

……

眾體驗者的議論聲,一下子將整個汴京城百姓的好奇心都勾起來了。

七日後。

玻璃鏡與老花鏡同時在汴京一品樓開售。

定價五百文到十貫錢不等,且是有價無市。

一時間,引得全城搶購。

三司使韓絳接到趙頊的命令,故意將二者賣給了幾個西夏商人和遼國商人,以便讓他們帶回去。

只要他們的百姓看到玻璃鏡,便不可能不喜歡。

到那時,大宋邊境的買賣必然爆火,又會有大量的真金白銀流到大宋境內。

很快,玻璃鏡便擺放在了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和一眾朝臣的面前。

耶律洪基望著玻璃鏡,無比氣惱。

「我們遼人就不能出幾個發明家嗎?整日里就知道放牧種田,我們真正落後大宋的不是軍事力量,而是各種發明,你們看一看,這幾年來大宋的發明!」

「突火槍、突火炮、猴兒醉酒、虞美人香水、水泥……正是因為這些發明,才讓大宋暴富起來,我們呢,我們這些年在做什麼,你們吃飽後就知道睡覺嗎?」

……

耶律洪基將群臣臭罵了一頓。

隨後,他說道︰「自即日起,我遼國境內禁止買賣玻璃鏡和這種老花鏡,絕對不能讓大宋再賺我們一文錢!」

「陛下,不可啊!玻璃鏡必將成為趨勢,我們硬堵百姓恐怕是堵不住的,並且我們完全可以在大宋和我遼國百姓中間做買賣,依然可以賺一大筆,補充國庫啊!」

耶律洪基听到此話,擺了擺手。

「拉出去,砍了!」

頓時,那臣子被士兵拉了出去,其高聲罵道︰「耶律洪基,你就是個昏君,我大遼早晚要亡在你的手中!」

大殿內的其他臣子紛紛低著腦袋,無一敢再說話。

自遼國不斷組建軍隊開始,遼國朝堂上,便沒有君臣,只有主子和奴才。

主子只有一個,那就是耶律洪基,逆他者都沒有好下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