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48章︰安石亂天下?朕來救你

六月十五日。

萬里無雲,天氣晴朗。

旱情繼續發酵。

朝廷三年發展,都抵不上這次天災帶來的破壞性大。

最底層的百姓本來就要走向溫飽階段,卻又被狠狠拉了下去。

趙頊愁得已經好幾日沒有睡好覺。

遇到人禍,他尚可解決,但是天不下雨,他實在是無計可施。

因為王安石的那一句︰為了區區幾個小民,廢棄國之變革,實乃是因噎廢食!

使得無數百姓與書生都罵起了王安石。

與之相關的,免役法也遭到了許多臣子的反對,認為這就是變相的與民爭利,應該迅速廢除,以撫民心。

趙頊桉頭上的奏疏如同雪花一般,大多都是彈劾王安石與抵制免役法的。

趙頊心里很清楚。

免役法被罵,主要原因便是因為天災,天災讓百姓沒錢了,將免役法的缺陷無限放大了。

但是——

從長遠角度來講,免役法確實要比差役法好。

因為前者遵從的是市場規律,讓朝廷改差為雇,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會變得越來越完善。

後者則是朝廷的一種強制措施,雖然穩妥,但長期施行,危害頗大。

並且,朝廷為了免役法已經規劃了很多具體的執行措施,要重回舊路,代價非常高。

此刻的趙頊已深諳帝王之道,不可能讓當下的百姓牽著鼻子走。

數年之後,此事對錯,才會有定論。他是不可能輕易廢除免役法的。

……

王安石向來都不是低調的人,如此多的人彈劾與辱罵,他不可能不還嘴。

在其一次外出吃飯時,一個書生罵他是︰奸臣誤國!

王安石大怒,扔出了一句話︰破壞新法者,皆是奸佞小人!

此話一出,一些百姓徹底惱怒了,直接稱呼王安石為當朝第一大奸臣。

王安石不除,朝廷永難太平。

同時,汴京城的流民也越來越多。

這群流民喝完朝廷的賑濟粥,便開始罵王安石,強烈要求朝廷將其罷黜。

與此同時,王安石曾經的「三不畏」主張又被拎了出來。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其中「天變不足畏」被大量百姓解讀為︰王安石大放厥詞,惹怒了上天,此次二十年難以一遇的旱情,正是因王安石造成的。

唯有罷免王安石,罷黜免役法,上天才會降雨。

這種無稽之談,在當今這個時代,有無數百姓深信不疑。

事情越鬧越大。

已經有人開始朝著王安石的府邸去扔小石子了。

皇城司不得已,派了二十多人去王安石家值崗,以防發生動亂。

但是,王安石很拗,並沒有想著避其鋒芒。

在他呈遞的奏折中。

他依舊表達出,自己是在堅持真理,是為了大宋朝廷,即使犯了眾怒也要將免役法貫徹下去。

這下子,趙頊更加頭疼了。

王安石對新法執行的作用很大,趙頊不可能舍之不用。

但是,當下的王安石已經犯下了眾怒。

他本來人緣就不好,這下子,上到朝堂的文武百官下到黎民百姓,就沒有不罵他的。

還將「天久不降雨」這個鍋扣在了他的頭上。

垂拱殿內。

韓琦、曾公亮、富弼、歐陽修四人出現在了趙頊的面前。

「官家,民心不可違,王介甫已不適合再擔任翰林學士,將其外放吧!」韓琦拱手道。

富弼、曾公亮、歐陽修三人也都看向趙頊。

想法顯然和韓琦一樣。

趙頊看向四人,問道;「何罪?」

听到這兩個字,四人頓時明白官家的心意了。

若按實際情況,免役法雖然是王安石設想出來的,但卻是朝廷同意後執行的。

王安石行臣子本分,並無過錯。

不過,為臣子編造罪名讓其離京,乃是四個老家伙的強項。

這個,官家自然明白。

官家如此問,自然是不想將王安石外放。

四人拗不過趙頊,當即只好退下了。

……

翌日上午。

汴京城國子監後的一面白牆上,也不知是誰用燒火棍寫了六個字。

「王安石亂天下!」

幾乎半日間,此話便被傳的沸沸揚揚,百姓們都認為此話甚有道理。

特別是流民們,免役稅是壓垮他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故而恨王安石恨得牙根癢癢,滿京城的百姓都在說王安石的壞話。

而此刻,王安石听到那句︰「王安石亂天下」後,心情郁悶到了極致。

他沒想到自己辛苦半生,為國為民,最後竟然落到一個這樣的評價。

此後。

如果他在仕途中沒有特別卓越的貢獻,這個評價就會跟他一輩子,甚至會寫進史書。

王安石很明白,他再去解釋,再去講道理已經沒有用了。

百姓們已從心里篤定,若他去職,必然天降甘霖。

王安石無奈,心灰意冷,思索了一番後,將辭呈遞了上去。

主動辭去官職,還能留一些臉面,若被官家罷黜,那這輩子算是再無翻身之日了。

很快,趙頊便收到了王安石的辭呈。

趙頊很無奈,他沒想到事情竟然發展到了這個地步。

王安石亂天下?

不管別人怎麼說,趙頊是絕對不相信的,因為王安石對江山社稷的赤誠之心,當下的文武百官無人能與之相比。

臨近黃昏。

司馬光來到了垂拱殿。

他不是為了落井下石,而是為王安石求情的。

「官家,臣與王介甫雖然對新法策略的主張不同,但是王介甫的拳拳愛國之心,臣是感受到的,所謂的王安石亂天下,純屬瞎扯,大宋新法,不能沒有王介甫!」

司馬光,就是典型的正人君子,說話辦事向來都是心口如一。

趙頊問道︰「如今事情鬧成這個樣子,若不罷黜王安石,恐怕難安天下百姓,你可有良策?」

司馬光想了想道︰「臣認為,可將王介甫外調,待旱情結束後,再將其調回。」

司馬光與韓琦等人想的一樣。

這確實是一個辦法。

但是,王安石是何等的驕傲,趙頊從他的辭呈上就能看出,若是將其外放,王安石定然此生都不會再回朝廷。

他可能真的去著書教學,一心一意地做一個文聖人了。

「朕再想想吧!」趙頊長嘆一口氣。

深夜。

趙頊仍坐在垂拱殿中,其來回踱步,思索著要不要罷免王安石。

若失去了王安石,他真的就失去了一個有力的臂膀,但若不罷免,民心又難以撫慰。

就在這時,太皇太後突然來了。

「皇祖母,已是深夜,您怎麼來到這里了?」

太皇太後白了趙頊一眼說道︰「老身听說官家最近比較疲累,特讓人給官家送來一些點心!」

當即,太皇太後的隨行宮女開始將食盒上的點心擺在一旁的桌子上。

「多謝皇祖母掛念了,這些點心,朕一定吃,皇祖母趕快回去休息吧!」趙頊笑著說道。

「你若不吃,老身便不回去!」太皇太後坐在一旁。

趙頊揉了揉肚子,他確實餓了。

當即坐來,開始吃起了點心。

太皇太後所點,都是他愛吃的,故而吃得狼吞虎咽的,毫無帝王儀態。

太皇太後看得卻甚是開心。

她緩緩開口道︰「當年你皇祖父在重病時,曾告訴過老身一番話,今晚,老身將其送給官家!」

「你皇祖父說,他這一輩子都在努力做一位仁君,萬事以仁為先。但後來他發現,為君之道,太仁只能守舊,很難成大事。若有聖君之志,應大膽一些,再大膽一些,對自己篤定的事情,一定要堅持到底!」

听到此話,趙頊頓時明白了。

這幾日的困惑一掃而空。

「皇祖母,孫兒明白了!」趙頊一臉認真地說道。

太皇太後站起身來,笑容和煦。

「明白了就好,明白了就好,朝廷的事兒多著呢,一定要將身體照顧好,別熬夜!」說罷,太皇太後便離開了。

「孫兒恭送皇祖母!」趙頊高聲道,在這一刻,他的精氣神兒全回來了。

……

翌日,一大早,天空依舊晴朗。

趙頊將司天監監正魏清風召進了垂拱殿。

然後將連同喜子在內的一眾人全都趕了出去。

大殿之中,就剩下趙頊與魏清風。

魏清風一臉疑惑,官家可是半年都不一定召見他一次,如今突然召見,便與其單獨見面。

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重要的事情,需要這樣隱秘。

「魏清風,告訴朕,汴京城何時會下雨?」趙頊正色道。

「啊?」

魏清風一愣。

「官家,臣……臣能夜觀星象,推算歷法,佔卜吉凶,但上天何時下雨,臣實在是不知道啊!」

趙頊澹澹一笑。

「呂氏春秋里有記載,雲可分為山雲、水雲、旱雲、雨雲,另外風的方向大小,同樣可以預測天氣,還有風向儀等專業用具,你魏家三代都在司天監任職,自然對天氣的理解異于常人,並且你是有一套獨特的觀雲術的,莫非想要欺君?」

趙頊早就將魏清風調查的一清二楚了。

「臣……臣不敢,臣確實有一套觀雲術,但是……但是準確率不高,臣不敢獻丑!」魏清風躬身道。

「你可試過?準確率到底有幾成?」趙頊挺了挺身子,補充道︰「不準有任何隱瞞!」

「臣在三年前便開始試驗,共計嘗試了九百余次,大多是預測近半個月的天氣,準確率不到七成!」

「不到七成?」趙頊激動地站起身來。

「你這個魏清風,不到七成,已經很高了,你為何欺瞞朝廷,不利用你這項能耐為朝廷效力!」趙頊面色陰冷地說道。

如此觀測天氣的方法,若用在軍事上,那簡直就是如虎添翼。

魏清風連忙拱手道︰「官家,這種事情,沒有九成以上的把握,我怎敢瞎說,若在行軍打仗之中,臣去預測天氣,預測對了還沒事,若預測錯了,錯一次,耽誤了戰事,那臣就是死罪了!」

魏清風向來無視名利。

他並不想讓此技能用于它處,不然自己很有可能被其所累。

畢竟,在他眼里,天天去預測上天的想法,本就是會短命的。

趙頊微微點頭。

「朕現在讓你預測一下,在六月月底之前,汴京城內會有雨水嗎?」趙頊問道。

「臣今日剛觀過雲層,據雲層所展現的,七日內應該沒有雨,但到了六月三十日,可能會有一場大雨,臣……臣只是根據往昔經驗分析,最多有六七成把握!」

「六七成把握,足夠了!成不成事就看上天吧!」趙頊喃喃道。

趙頊看向魏清風,道︰「魏清風,讓司天監準備一下,六月二十九日,朕要在汴河旁,築壇祈雨!」

「真的?臣……臣這就去準備!」魏清風有些興奮。

趙頊又說道︰「朕不會登壇,將命王安石代朕祈雨,儀式上,設臣子規格即可。」

「啊?」

魏清風頓時傻眼了,讓臣子代君祈雨,這是多大的榮耀呀!

此臣子若是韓琦、富弼、曾公亮等,魏清風並不覺得奇怪,但換成王安石,魏清風就疑惑了。

王安石現在可是人人喊打的狀態,若祈雨之後,天還不下雨,那就更尬尷了。

官家這次玩的實在是有點大,在賭一個概率。

「怎麼,你有意見?」趙頊問道。

「臣……臣……沒有意見,臣這就去辦!」魏清風說道。

……

一個時辰後。

王安石奉命來到了垂拱殿。

他來到殿中,直接拱手道︰「官家,您不用再勸了,臣去意已決,且此乃民心所向,恕臣不能再為朝廷效力了!」

這個拗相公,他決定的事情,很少有人能夠改變,包括趙頊。

趙頊澹澹一笑。

「朕不是來勸你,而是來救你的。朕有一法,若成,民間將不會再出現王安石亂天下之語。若不成,天不下雨就是你王安石所致,你可有興趣听一听?」

這一次,趙頊就要賭一個概率。

若成,那王安石便能翻身,若不成,王安石本就在低谷,也不算有太大損失。

王安石不由得甚是好奇。

「官家請講!」

緊接著,趙頊便將他希望王安石在月底代其祈雨的事情說了出來。

王安石感激地近乎落淚。

這是官家對他多大的信任,才想出了這樣一個主意。

代皇帝祈雨,這無疑是位極人臣才能做的事情。

「臣……臣……臣願意,若真祈不來雨,便是臣之罪!」

「不,若祈不到雨,朕再為你想辦法,大宋朝的變法不能沒有你!」

听到此話,王安石的眼眶已經紅了,遇到這樣的君主,他能不豁出命來去效力朝廷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