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4章 逐漸瘋狂的劇情

這是林一過得最短的一個年。

他只在家里住了兩天,大年初二晚上就飛回了京城,按照約定初三開始由他來值班。

不過他們的謹慎確實也沒有派上用場,因為春節期間始終波瀾不驚,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2月6日,萬里出行開了一次開年動員會議,所有中層以上的管理人員全部到崗,嚴陣以待。

2月7日,周五,農歷正月初八,是年後第一個法定工作日。

其實7號和8號兩天還是有很多人請了假,這樣可以加上周日連起來,在家里多待三天。

但是顯然,有人已經等不及了。

當天,都都打車宣布啟動與鵝廠支付合作的第二輪營銷活動,本次活動的預算金額為10億元。

跟之前不同的是,本輪的很多紅包通過微信來發放,有意增加了社交屬性和趣味性,以期通過好友互動的方式增加用戶粘性。

林一年前的時候就觀察到都都用了企業紅包的功能,不過那個時候還是比較小範圍的,畢竟大部分人都在忙著過年,發了也沒用。

這回可不一樣了,林一不知道都都對外宣稱的10億有多少實數,但的確是「點擊就送」,幾乎沒有任何門檻。

「程惟這回確實下了血本。」

林一在內部商議對策的時候只能這麼評價,李莫言還沒有見過程惟,對此並不感興趣。

「我們需要做什麼應對嗎?」

「暫時不用。」

林一有自己的理由︰「看得出來程惟對于紅包這一招是寄予厚望的,畢竟過年的時候鵝廠支付靠著紅包獲得了史詩級的用戶增長,幾乎是用幾天時間就追趕了支富寶好幾年的成果。」

「都都打車對此肯定是眼饞的,所以特別希望能夠在自己身上復制出這個奇跡。」

「但是打車行業畢竟跟社交軟件還是不一樣的,紅包只是一種補貼的發放方式,很顯然消費者還是更關心補貼的力度。」

「如果支富寶發了11塊錢的補貼,你會因為微信而去領那個只有10塊錢的紅包嗎?」

「當然,都都打車的企業紅包在社交網絡上是有一定聲量的,肯定會有些宣傳作用,但我覺得未必就有多麼大的效果,因為經過年前那一月的補貼戰,打車軟件本身的用戶量已經達到了很大的規模。」

林一不看好都都背靠鵝廠的營銷策略,當然不是一種精神勝利法,不過確實也是無奈之舉。

畢竟熊廠那邊能夠拿出的資源自己都盡力去薅了。

如果說鵝廠支付的用戶量大增發生在補貼大戰之前,那麼自己可能還要擔心一下由于用戶習慣的問題,不願意從鵝廠切換到熊廠增加額外的適應成本。

但事實是,補貼大戰開始的時候鵝廠支付還遠沒有現在的聲勢,所以作為最早開啟補貼的打車軟件,大量用戶已經為了領取萬里出行的補貼而注冊過熊廠錢包了,這並沒有構成很大的劣勢。

何況支付上最有優勢的一直是支富寶,快都不是照樣落後了?

「現在其實還是假期的尾聲,經濟活動沒有完全恢復,我們可以再觀望兩天,如果都都那邊有什麼變故再做應對不遲。」

……

事情的發展跟林一的預料驚人的相似。

都都打車官宣之後的前三天,平平澹澹,除了「10億元」這個金額引來了大批媒體關注之外,在市場上反而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2月10日,周一,這是年後第一個完整的工作周。

不過並沒等到都都打車怎麼雄心壯志大展拳腳呢,風頭已經被快都打車瞬間搶走了。

當天快都在臨安宣布新一輪營銷活動,同時把每天兩單的補貼幅度升級為11元,高過萬里出行和都都打車的現行政策,並且提供每天一萬零一個免單機會。

快都打車一定設想過他這種主動加碼的行為會引起另外兩家的連鎖反應,所以還特地加了一個說明︰

「無論同行企業每單補貼多少,快都打車永遠比他們高一元。」

在年前第一回合的補貼戰當中,吃虧最大的就是快都,不僅被萬里出行後來居上超過,而且跟前兩位進一步拉開了差距。

顯然這次他們晚了三天公布並不是又慢了半拍,而是做好了充分準備。

當有媒體詢問道快都跟支富寶方面為本次活動準備了多少預算的時候,負責公布的陳衛星信心滿滿地回答︰

「上不封頂!」

這句話仿佛是一個沖鋒的號角,代表了快都與其背後的A廠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心。

快都的表態也再次把打車行業補貼大戰的事件重新引爆,之前因為春節假期的打斷而中止的這一話題被翻了出來。

雖然年前動手最早,也拿到了最大好處的萬里出行暫時還沒有回應,但是他們的補貼政策即使在過年期間內也一直沒有取消啊!

一時之間,關于這場「燒錢大戰」的討論沸沸揚揚,甚至超出經濟領域成為一個社會廣泛討論的話題,人們開始用「瘋狂」來形容正在發生的一切。

各路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專家紛紛發表看法,有的是緊貼事件本身科普網約車行業的發展歷程,以及當下幾家公司的主要情況。

【目前用下來,听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還有的格局拉高,專注于三家身後的BAT各自的移動化戰略以及在O2O領域的布局和較量,儼然打車軟件只是掩人耳目的「馬前卒」,背後是三巨頭的「一盤大棋」。

還有媒體報道了由于打車軟件的高額補貼,在全國主要的大中城市的出租車司機幾乎被一網打盡,形成了「非網約車訂單不接」的局面,導致不會用打車軟件的普通市民已經實際喪失了打車能力。

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在一片紛紛擾擾當中,林一所關注的是正如他一開始說設想的那樣,快都打車的價碼帶來的是,大家把關注的重點都放到了補貼額度升級,而不是紅包或者其他發放形式上。

消費者還是很實際的,保持著「誰給錢多就用誰」的高度理性,並沒有對哪家抱有特別的「品牌忠誠」。

也就是說,都都的紅包推廣策略並沒有達到目的。

剩下的事情非常簡單而殘暴,又回到了原本那條老路上,就像是賭博里面最容易也最刺激的那一種︰

比大小。

林一反而覺得慶幸,因為他現在擔心的是都都和快都能夠搞出什麼奇招,至于錢多錢少倒並不太憂慮。

當然不是說萬里出行的資金比另外兩家充沛,而是他早知道單靠這個手段是無法分出勝負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