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三十七章 奇妙的計算

西苑。

通過裕德齡作為翻譯的幾次公使夫人與慈禧的沙龍、茶話會,慈禧與外國使臣之間的關系已經有所緩和。

這種「婦女外交」讓清廷大臣們感覺目瞪口呆,國際關系竟然還能這樣搞。

今天來見慈禧的是美國公使康納。

「尊貴的皇太後,我鄭重地遞交國書,希望您可以參加今年將于我國舉辦的聖路易斯世博會。」

慈禧從裕德齡那兒早就听說過世界各地之前舉辦過多次的世博會,是件國際上的大事情。

慈禧說︰「公使先生的邀請誠意滿滿,可哀家這番年紀已然無法遠行渡過重洋,不過可以派遣一支由親王組成的代表團參加。」

康納說︰「如此亦好。」

美國人對這屆世博會投入非常大,急于彰顯自己強大的工業實力。如果沒有觀眾,不就成了錦衣夜行。所以拼命邀請各國參會。

慈禧問同時掌管外務部的慶親王奕劻︰「你覺得派誰合適?」

奕劻說︰「最好要懂西洋事務,此前出過國的貝子載振或者醇親王載灃較為合適。」

慈禧說︰「載灃如今剛赴任正紅旗滿族都統,載振剛執掌商部不久,恐怕都月兌不開身。」

奕劻回道︰「老佛爺說的是。」

慈禧又問袁世凱︰「你在北洋,懂得洋務,有沒有什麼推薦?」

袁世凱想了想說︰「如果挑選機靈又不失國體者,貝子溥倫應當合適。」

鐵路大臣盛宣懷隨後也表示溥倫不錯。

慈禧想想溥倫確實可以,于是同意了。

袁世凱又說︰「隨從者,可以選擇過往留學美國者。」

「此是自然。還要盡快吩咐各省選派優秀物品參展,」慈禧說,「對了,既然是世博會,咱們不是有個西學天才李諭嘛,讓他也去。」

康納對李諭也很感興趣︰「李諭十分合適,他在美國還有企業,其公司的產品肯定會是世博會上最亮眼的。」

「哦?」慈禧訝道,「李諭在你們美利堅國也開設了企業?」

康納說︰「是的,皇太後,並且他的公司甚至已經上市,獲得了我們美利堅國最偉大的金融大亨摩根先生的鼎力支持。」

「摩根?是商人?」慈禧問道。

康納點點頭︰「沒錯,但他可不是一般的商人。」

慈禧感覺商人也就是個商人,再厲害能耍出什麼花樣來,頓時覺得李諭沒什麼大不了,類比一下,無非就是獲得了胡雪岩或者盛宣懷的重視。

慈禧問道︰「你說的摩根,只是個商人,沒有一官半職嘛?」

康納搖搖頭︰「沒有。」

這麼一說,慈禧更感覺摩根不行了,于是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說道︰「那就讓李諭隨團去吧。」

說到底,李諭仍舊不過是個工匠加商人嘛。

康納又說︰「還有一事,我們希望再給您畫一幅肖像畫,放在世博會上進行展覽。」

慈禧訝道︰「展覽?肖像畫?不合適吧?」

康納連忙解釋︰「尊敬的皇太後,您可能不知道,各國首腦的畫像都會展出,包括英吉利國的國王。」

在目前國人心里,世界最強的還是英吉利國,能和他的畫像放在一起,慈禧感覺面子上說得過去,但還是問道︰「我不是已經畫過多幅肖像了?」

康納說︰「此前都是室內展出用,如今需要放在大庭廣眾,畫作的體量自然要更大,而且需更加莊重。為此我特意找來了一位十分優秀的我們國家的女油畫家。」

慈禧問道︰「比貴夫人還要好?」

康納回道︰「是的,尊敬的皇太後。」

慈禧是個非常好面的人,說︰「好吧。」

康納道︰「那麼本人先行告辭,我會盡快讓畫家來到美麗的西苑。」

康納走後,慶親王奕劻連忙拍了幾個馬屁︰「老佛爺,當年李中堂在美國引起了極大轟動,此次一定可以再次宣我國威。」

袁世凱心中暗笑,不知道能拿什麼宣國威,他又提起正事︰「太後,關于科舉廢除一事,已經收到了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 、湖南巡撫端方六名大員的聯名,您看?」

慈禧嘆了口氣,真是個麻煩事,她就喜歡听宣揚國威之類的好事,所以還是問了一句奕劻︰「奕劻,軍機處的意思哪?」

奕劻說︰「除了王文韶,也全員贊同廢除科考。」

慈禧無奈道︰「我還能說什麼?但今年已經準備如此充分,就最後舉辦一次殿試吧。」

袁世凱知道不能得寸進尺,這已是慈禧底線,于是回道︰「太後英明!」

慈禧做完這個決定,感覺心里空落落的,「不知道對不對得起列祖列宗。」

袁世凱順著說︰「太後以聖明決斷,行萬世可表之事,結束同樣是另一個偉大的開始。」

慈禧笑道︰「還是你會說話。」

袁世凱又說︰「太後,還有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

慈禧心情好了點,問道︰「什麼好事?」

袁世凱說︰「我從天津道台唐紹儀以及李諭那里听說,可以廣泛推廣一種名為煙草的作物,不僅能夠替代荼毒嚴重的鴉片,還能提供更多賦稅。」

「听著是件好事,真有這麼靈驗?」慈禧問道。

袁世凱說︰「如今西洋各國,已經全部放棄大煙,甚至上層名流亦選擇煙草所制的卷煙。」

慈禧問道︰「我之前就納悶,洋人到底抽不抽鴉片。」

袁世凱說︰「我想不會,否則怎麼會有煙草。」

慈禧道︰「要是真這樣,你可與慶親王一起擬旨,命各地推行。」

袁世凱道︰「遵旨。」

其實袁世凱回答的不算對,歐洲人也吸食鴉片。

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前,林則徐給英國女王寫過一封信,大體意思就是說你們英國人不吸鴉片,卻拿鴉片害我們,太無恥了。

但實際上英國人有一段時間也被鴉片困擾,不少民眾吸鴉片。

不過他們不是用抽鴉片煙的方式,而是喝鴉片酒。

英國過往有兩任喬治三世、喬治四世都是鴉片鬼。

據說喬治三世發瘋,就是因為鴉片導致。

多說一句,在歐洲販賣鴉片酒的,也是猶太人。

額,隱隱能感覺到一絲原因,為什麼二戰之前歐洲各地都那麼排猶……

只不過鴉片在歐洲的傷害性沒有那麼大,畢竟比起來,他們還有很多別的娛樂活動打發時間。

此前上映過一部英劇《北海鯨夢》,講述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英國捕鯨船的故事,里面的男主人公,開頭就去買了鴉片酒。

後來維多利亞女王本人非常討厭鴉片,認為它會讓本國男人喪失陽剛之氣。

煙草的推廣,有慈禧點頭就好辦了。

種植肯定要在西南地區開始,尤其是雲貴(後世單這兩個省的種植面積,就佔了全國的一多半)。巧的是,如今雲貴總督丁振鐸,正好是執意推廣新政的,他肯定會不遺余力推進此事。

就算是旁邊的兩廣總督岑春 以及鴉片比較泛濫的川蜀地區的四川總督錫良,也是新政的推行者以及反大煙者。

——

這天,李諭又收到了一封重量級的信件,是愛因斯坦從瑞士寄過來,里面有他再次修改幾遍後論文。

愛因斯坦還附上了一封信,專門探討那個赫赫有名的質能公式,因為實在驚人。

愛因斯坦寫道︰

「李諭先生,

此前你曾給我回電報,提到質量與能量是一回事,是一個物體的兩個側面。

此時,哦,我說的是我寫信的此時此刻,正是晚上。

瑞士的夜晚很長,需要長時間亮著電燈。

我便想到,如果能量與質量是一回事,那電能,莫非也是一種質量?

當我的妻子拿出上個月的電費賬單時,我突發奇想,總不能電能可以用重量計算吧?

比如,一千克電?

這樣听起來實在有點令人費解。」

李諭放下信,如果自己不是一個穿越者, 一听肯定也無法接受「一斤電」這種感覺上非常荒謬的說法。

不過自從有了愛因斯坦的質能公式,你別說,理論上還真可以這麼電還真的可以論斤稱。

根據質能公式,可以輕松算出來,一斤電差不多是125億度,一千克就是250億度。

在1904年這個年份,全世界一年的發電量差不多也就250億度上下。

而李諭穿越前,發電量達到了驚人了每年28萬億度,就是說,一斤電夠全人類用4個多小時。

李諭先給愛因斯坦回了電報︰

「愛因斯坦先生,

您不覺得這是個非常偉大也非常有趣的洞悉世界的角度嗎。

你完全可以說︰‘兩斤電夠全人類使用一年!’

新的理論需要驚世駭俗的結論才行,而且您的理論十分正確。

我會盡快再幫你完善數學上的證明。」

瑞士的愛因斯坦看到李諭的電報,心中的石頭先放下,就等李諭把論文再寄回來。

但他也沒有想到如此小的質量,有這麼大的能量︰或許人類可以通過這個公式改變能源格局?

愛因斯坦本人是個世界主義者+反戰者,他真的是為人類考慮事情。

同樣是猶太人,他比沙遜之流好多了。

不過顯然核能的控制不是容易事,而且到底還是先用在了戰爭上。

原因嘛,自然是可控的核能不容易做到。

但人類已經通過廣島、長崎的兩個蘑孤蛋認識到這條路未來可期。

因為核能是宇宙之中最恐怖的能量來源。

稍微算一下就知道,廣島爆炸的小男孩,裝了64kg鈾235,只有不到1公斤參與了鏈式反應。

損失的質量只有0.6g,卻相當于1.5萬噸TNT!

美國送去的這0.6g電,效果真是相當炸裂,把全日本都電麻了。

另外可以看出,原子彈用的核裂變,效率是很低的。

如果是氫彈的核聚變,效率就好多了。

但可控核聚變更困難。

說句大白話就能明白︰氫彈的引爆必需要原子彈來完成。

堂堂原子彈,只能用作氫彈的引爆,來提供核聚變所需的高壓高溫環境,所以核聚變有多難不言而喻。

——

工廠的進展現在不錯,作為老板,李諭必然要動身前去看看。

作為親自督辦的第一號企業,徐世昌也隨行去一趟。

而呂碧城,正好要前往天津的《大公報》總社,所以與他們一同出發。

甚至連近衛昭雪也一同跟了過來,李諭沒法拒絕,因為自己給了她職務,還是她通過比賽第一獲得。

徐世昌蠻給力,真的在廠子旁邊設了個臨時的火車站,雖然月台非常簡陋,不過已經相當給面子了,還要啥自行車。

而剛下火車,李諭就看到火車站附近有很多難民。

李諭問道︰「他們是從哪里來的?」

徐世昌說︰「應該是通州附近,庚子之難後,這兩年又恰逢旱情,百姓的日子不好過。」

這波旱情今年才會過去,影響上雖然和一些更加出名的大旱無法相提並論,但小農經濟以及繁重的賦稅下,農民的抗天災能力幾乎為零,一點小災都可能被逼得賣兒賣女。

自從有了火車,沿途經常看見拾荒者或者難民。

因為鐵軌會拉運貨物,比如煤炭啥的,難民們就守在鐵軌旁,踫運氣會撿到幾塊。

以前農民很艱苦的,柴禾甚至都是稀罕品,除了三餐做飯,平時壓根舍不得點火。冬天更不可能洗澡,因為加熱洗澡水用的柴禾很可能夠他做五六天飯。

李諭到了味精廠,環顧了一圈,對虞和欽說︰「這里場地大,有時候就多泡上點咸菜疙瘩。」

虞和欽問道︰「咸菜疙瘩?您口味原來這麼重?」

李諭說︰「不是我吃,你找十幾口大缸,多搞一些。」

虞和欽納悶道︰「要這麼多干什麼?」

李諭說︰「過段時間發給難民以及附近的村落。」

難民想進北京城或者天津城不是容易事,不少人在二者之間。

普通農家吃飯,最缺的就是食鹽,如果缺少食鹽,人會沒力氣,以至沒辦法下地干活。

咸菜正好能夠讓他們補充上鹽分。

一般在農民家里,也只有下地的男勞力有資格吃塊咸菜。

虞和欽道︰「那我們需要多購買很多鹽。」

李諭說︰「這件事我會去找天津的鹽商談談。」

天津有很多鹽商,呂碧城家里也是鹽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