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修天地之氣,佛納眾生之念。
是以無天約束天庭眾神,需要將對方魂魄全部抽離,只因他們一旦擁有自我意識,便可以自身修行一點點恢復法力。
而靈山諸佛只是被無天奪走元神,關入冥界這個虛幻之境便可,冥界無生靈,也無眾生信力,諸佛菩薩自然不能恢復元神。
可一旦回到人間,在眾生信力滋養之下,諸佛菩薩卻是恢復的極快。
這也是孫悟空等人想要先救出諸佛菩薩的原因,那阿修羅界不說入口難尋,眾神魂魄所在更是毫無線索。
然而剛剛回到人間,諸佛菩薩卻都是眉頭緊鎖,對于天地之間的信徒之力如此稀少感到驚訝。
觀世音也是如此,不明所以之下,只能轉頭看向身後的玄奘,似乎想要找到答桉。
玄奘和孫悟空倒是知道一些端倪,南澹部洲不說,處處都是貪嗔痴之人,對于拜佛求神之事那是棄之如敝屣,縱使有那些求神拜佛之人,那也不是心誠禮佛,只是貪圖未知之利。
而西牛賀州也在幾年前被納入了唐國領地,而東神神州和北俱蘆洲,卻多是妖邪之地,有智生靈卻是不多,自然信力不足。
只是這種信力的缺少是一點點的減少的,玄奘和孫悟空只是覺得人心不古,一直以來也都不需要人間信力恢復實力,倒也感覺不強。
而觀世音這些人卻是需要人間信力來補充元神之力的,在他們算來本該兩三日功夫便可恢復,此時怕是要十余日了。
人間信力十存一二,卻不是末法時代將止?
听觀世音追問,孫悟空無法躲避,只能說起人間這些年的變化,同時也說出了長安城里老君的所作所為。
「老君?他沒有被抓嗎?」
孫悟空也是不明所以,但還是提醒道。
「沒有,他在長安活的快活自在,而且還出手抓了轉世靈童的護法大神金翅大鵬,菩薩,你覺得老君到底要做什麼?」
觀世音只听老君抓大鵬,搶舍利,卻是想不明白老君到底要做什麼,只能繼續詢問道。
「你且細細說來。」
孫悟空自然不隱瞞,將他在長安所見所聞事無巨細的描述出來,還說出了他在長安太極殿再次殺了六耳獼猴一次,也說起了長安人皇是一尊法力通天的大聖。
等孫悟空說出西牛賀州第一次遇見人皇時的時間暫停後,觀世音終于瞪大眼楮,細細問道。
「悟空,在太極殿面見人皇之時,你可曾見無數祥雲?」
「倒是有些雲霧,菩薩,這些雲霧怎麼了嗎?」
孫悟空依舊不明,但觀世音已經和不少佛陀低頭誦念佛號,見玄奘和孫悟空兩個新佛不明祥雲為何誕生,觀世音也是解釋起來。
「悟空,那不是人皇,乃是人間道君,你若是再遇上,切莫無禮。」
「道君?」
孫悟空依舊疑惑,道祖他听過,老君他也知道,但道君,卻是天地之間未曾有過。
玉帝雖為道家天庭帝皇,卻也無道君之名。
觀世音知道道君之名早已泯滅天地,卻不能不解答悟空疑惑。
「嗯,道君者,道之君王,乃眾道之首。」
孫悟空卻是搖頭晃腦,繼續追問。
「眾道之首,很厲害嗎?」
觀世音听著這話,卻是長嘆起來,最終閉上雙眼,對著悟空認真的答道。
「上一個眾道之首,現在名為天。」
「天」
听到「天」這個字眼,孫悟空終于瞪大了雙眼,看著那些佛陀皆是低頭不語,回想起當初的燃燈古佛只是見到那人皇一眼,就直接讓自己快走,此時終于猜到了一些細節。
無天先得冥界,再破天庭,後佔靈山,三界無人能敵,不是因為他叫無天,而是因為他身負天地定數。
而天地定數從何而來,自然是由天地來定。
無天之上並非無天,他的命數依舊在天地定數之內。
深呼一口氣,孫悟空還想再問,菩薩卻是搖頭阻止道。
「悟空,道君之事非你我可以干涉,還是想著如何迎回佛祖比較好。」
「但你們身上的修為」
觀世音笑了起來,也解釋起來。
「無妨,不過多上幾日而已,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耽誤不了多少時間。」
「好吧。」
見觀世音和諸佛不願多言,孫悟空也不糾纏,只是繼續提醒起來。
「那燃燈古佛的舍利子,我等還去長安要回嗎?」
听到這個,周圍諸佛終于嚴肅起來,可惜他們對于十七顆舍利子的作用知道不多,而真正知道真相的燃燈古佛,卻早已轉世而去。
就在諸佛菩薩猶豫之際,鎮元子卻是插話說道。
「此事倒也無妨,十七顆舍利子之中,只有一顆舍利子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無骨舍利,至于其他舍利,卻只是輔助之用,倒也無須顆顆必得。」
「只是少了多了,怕是無法消滅無天。」
听到鎮元子開口,觀世音也是看向對方,兩人互視幾眼後,也知道雙方根底,各自點頭,隨後觀世音也是岔開話題,開始問道。
「那轉世靈童點化得如何了?」
「這」
听到觀音問起轉世靈童之事,鎮元子眉頭皺起,孫悟空轉頭看向他方,而玄奘只是低頭誦佛。
觀世音一看這種情況,頓時猜出如來歸來之事發生了什麼意外,連忙追問道。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求不得,他少了幾苦?」
出生之苦生而得來,紅顏易老,英雄白首為老苦,喬靈兒見識過人,倒也無須親身經歷,自有感悟。
而病死二苦本該在遇見白蓮花之時一齊遭遇,卻被李少山提前遇見,掠走了兩人。
怨憎會,卻是需要與仇人相遇相處,喬家莊現在和平安詳,還在持續繁榮發展,喬靈兒自然無仇恨之心,以他的豁達之心,世間幾乎無人可恨。
愛別離自然不提,他與白蓮花自相遇到相知,從未分離,縱使現在,兩人依舊在東華山中你農我農,好不逍遙。
五陰熾盛乃色相之苦,謝大腳不,陳五真父女倒是逃出了冥界,但人間在李少山的統治之下,各大城池全都有大軍駐扎,她可不敢在人間繁華之地收集男子精華,更不要說對一個人仙出手。
求不得嗎,碧游仙子和他互生愛慕之心,卻因白蓮花在前而不能相守相愛,便是求而不得。
孫悟空听到這話,轉身看向周圍,發現自己這邊的人全都繞過觀世音的目光,也是嬉笑著解釋道。
「菩薩莫問了,這轉世靈童被我等尋著之時,一身修為幾近地仙之境,這人生八苦,大抵只有出生之苦受過,其余七苦,卻是一個未曾遇見。」
「啊」
听著這話,觀世音表情暗然,而周圍諸佛全都驚住了。
這喬靈兒人生圓滿,修為驚人,那佛祖還怎麼回來?
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可不是看一段如來的人生記憶,就能感悟的。
縱使轉世靈童靈性驚人,智慧通天,但他可是有自我的。
觀世音自然明了其中差異,只是一想,便知原委,不確定的問道。
「二十年便能成就地仙之位,縱使是如來轉世也沒有如此進度,可是道君親自出手了?」
喬靈兒拜師人間皇帝這件事他知道,白蓮花也知道,李少山未曾讓兩人保密,是以孫悟空早就知道了,只是長安神秘,他們卻不敢去問罪,只能答道。
「嗯,引導轉世靈童修行道法的,便是長安人皇,也就是您嘴里的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