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零五章.風起萍末亂天常(五)

那搖鈴的僧人一雙眼楮大睜著,卻是滿眼只有眼白,沒有瞳孔,便瞎也瞎得如此有創意。

雖然雙眼不能視物,這僧人還是準確無比地轉過頭,將臉對上了宋江,咧開嘴笑了一笑︰「這位客人,可願意叫和尚與你卜算一下前程?」

宋江面上沉穩依舊,向著燕順這幾人一擺手,自己走到了這盲僧面前,細細打量一番,卻見這僧人只穿了一件極輕極薄的僧衣,甚至布料都被磨得有些透明了。盲僧身上更是落了一層厚厚的積雪,也沒有消融跡象,這僧人也沒有一點被凍傷。

宋江將這些古怪處看在眼內,隨即直接就在雪地里盤腿坐了,笑問道︰「長老上下如何稱呼,在何方寶剎出家?」

那盲僧放下手中鈴鐺,用袖子在面前那太乙式盤上拂了一拂,應聲道︰「客人也不必問和尚的出身師門,和尚也不說破客人的來處去處,只是今日相逢,便是有緣,為客人稍稍指點前路吉凶罷了。」

「長老請講。」

盲眼的和尚將象征天象的九宮天盤撥了一撥,卻自冬至葉蟄宮一路撥到立春天留宮,搖頭道︰「客人來歷不凡,天星下世,注定有一番風雲造化不與凡同。然而前路凶險,步步危機,常人只消錯得一步,便是身入沙門島,名留鬼門關。客人此去,一者要戒備陰人妨害,二者要小心口舌官非,不然呵,縱是逃得性命,也有許多牢獄之災。」

這話頭說得宋江那一張黑臉越發地黑了許多,只向懷里模出幾枚銅錢要給這盲僧,不料這和尚嘿嘿笑了幾聲,又說道︰「還有一事,客人也須小心謹慎,便是今生不可與道士往來。那陰人妨害、口舌官非,不過是牢獄之禍,若胡亂與道士往來,只怕連性命也不保了。」

這話說出來,宋江面色更差,將銅錢放在那太乙式盤上,自己站起身,向著燕順、王英與鄭天壽說道︰「不必管這些風言風語,我們還是趕路要緊。」

那盲眼和尚呵呵冷笑一聲,也不去收拾銅錢,指著宋江的脊背道︰「宋押司,和尚好心要指點你一條生路,豈知你卻一心往死路上去,真是讓佛也難度。你道是公孫一清發跡得官,想要傍著他的路子?那公孫一清的師門長輩,最是個眼里不揉沙子的角色,便你身邊的這錦毛虎、矮腳虎、白面郎君三個,在清風山打家劫舍也就罷了,偏偏好綁了活人上山,摘取心肝做醒酒湯吃,這一件事便犯了那人的忌諱,定不肯饒的。你就是將來想走公孫一清的門路受招安,只怕有這樁事情在,招安不得,反倒要被剿了個干淨,到那時,卻悔之無及了。和尚也是可嘆,好端端一位星主,卻這般不識天數,豈不可嘆?」

那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與白面郎君鄭天壽三個,不料想給這盲僧一口道破身份,也不由得又驚又怒,正要圍攏上來,那盲眼和尚連同雪中那具太乙式盤,卻是轉眼之間都消失無蹤!

只有一個絕稱不上和藹的聲音,如告喪般遠遠傳來︰「押司此去,可要時刻在意,青州地界可不容押司安穩度日。若不信,且問問你身邊這些兄弟,曾經與他清風山並立的桃花山人馬,如今卻往何處去了?若能躲過劫數,將來我在還道村玄女廟等你便了。」

這番話說出來,就是燕順、王英、鄭天壽這三個清風山的山大王,也是忽地閉口不語。

宋江見他們三個神色有異,不由得問道︰「燕順兄弟,這桃花山是怎麼一回事?」

燕順支吾了一陣,方才道︰「那桃花山上原來也有一股人馬,幾個頭領喚作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開山立櫃甚早,與俺清風山也有幾分交情。只不料,那年春天,桃花山無端便沒了聲息,只听說山里有什麼水神顯聖,得了朝廷敕封,整個山頭都沉作了一汪大湖。俺們打發去桃花山的人,也沒有尋著那兩個頭領,這桃花山許多人馬就這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此事十分地作怪,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麼緣故。」

宋江听了這話,搖頭道︰「或許那兩位首領是遇著什麼天災,也未可知。今日遇見的這僧人甚是古怪,也不知他來路如何,為何這般戲耍于我。」

幾個人驚一陣,怪一陣,疑神疑鬼,依舊朝著青州方向去了。

……

………

大宋的江山萬里,中原江南,有人雌伏而不甘心,有人已經蠢蠢欲動,可將目光收回,轉向宋遼邊境上,又是另一副忙碌景象。

伐遼大軍原本一直頓在雄州,不管是蔡攸童貫,還是老種小種,以及西軍那些有數的將門家主,一個一個,有資格的都在扯皮,試圖爭奪這場攸關大宋國運的戰事的主導權。而地位稍差一點的,則早早就就根據各自的利益所關,開始選邊站。

不過隨著涿易二州不復為遼人所有,宋軍終于有了進兵的可能,這個時候,西軍將門和童貫蔡攸這對宣撫使、宣撫副使的官司也就打得越發白熱化。

當然,中間更少不了許玄齡這位道官攙和,把局勢弄得更加混亂。

之前童貫方面派出了趙良嗣,西軍方面則是熙河軍姚古的養子姚平仲,試圖繞過許玄齡這個光桿道官,掌握涿易二州。

但趙良嗣和姚平仲這一去,就成了黃鶴一去不復返,而許玄齡只是裝傻充愣當不知道。

最讓童貫和蔡攸膩味的,是涿易二州易幟的事情,早通過許玄齡的路子傳入了汴梁,趙佶固然對這般奇功頗為激賞。但同時,童貫還在雄州按兵不動,這就讓大宋最具藝術家才情的那位官家有點不滿了。

雖然童貫的聖眷始終不減,但趙佶也從方方面面的渠道暗示了這位童宣帥,讓他立刻揮師北上,收復燕雲,不要再頓在雄州等過年。要不是顧慮童貫感受,只怕趙佶就直接通過政事堂發明旨了。

(以下防盜版,稍後修正)

那搖鈴的僧人一雙眼楮大睜著,卻是滿眼只有眼白,沒有瞳孔,便瞎也瞎得如此有創意。

雖然雙眼不能視物,這僧人還是準確無比地轉過頭,將臉對上了宋江,咧開嘴笑了一笑︰「這位客人,可願意叫和尚與你卜算一下前程?」

宋江面上沉穩依舊,向著燕順這幾人一擺手,自己走到了這盲僧面前,細細打量一番,卻見這僧人只穿了一件極輕極薄的僧衣,甚至布料都被磨得有些透明了。盲僧身上更是落了一層厚厚的積雪,也沒有消融跡象,這僧人也沒有一點被凍傷。

宋江將這些古怪處看在眼內,隨即直接就在雪地里盤腿坐了,笑問道︰「長老上下如何稱呼,在何方寶剎出家?」

那盲僧放下手中鈴鐺,用袖子在面前那太乙式盤上拂了一拂,應聲道︰「客人也不必問和尚的出身師門,和尚也不說破客人的來處去處,只是今日相逢,便是有緣,為客人稍稍指點前路吉凶罷了。」

「長老請講。」

盲眼的和尚將象征天象的九宮天盤撥了一撥,卻自冬至葉蟄宮一路撥到立春天留宮,搖頭道︰「客人來歷不凡,天星下世,注定有一番風雲造化不與凡同。然而前路凶險,步步危機,常人只消錯得一步,便是身入沙門島,名留鬼門關。客人此去,一者要戒備陰人妨害,二者要小心口舌官非,不然呵,縱是逃得性命,也有許多牢獄之災。」

這話頭說得宋江那一張黑臉越發地黑了許多,只向懷里模出幾枚銅錢要給這盲僧,不料這和尚嘿嘿笑了幾聲,又說道︰「還有一事,客人也須小心謹慎,便是今生不可與道士往來。那陰人妨害、口舌官非,不過是牢獄之禍,若胡亂與道士往來,只怕連性命也不保了。」

這話說出來,宋江面色更差,將銅錢放在那太乙式盤上,自己站起身,向著燕順、王英與鄭天壽說道︰「不必管這些風言風語,我們還是趕路要緊。」

那盲眼和尚呵呵冷笑一聲,也不去收拾銅錢,指著宋江的脊背道︰「宋押司,和尚好心要指點你一條生路,豈知你卻一心往死路上去,真是讓佛也難度。你道是公孫一清發跡得官,想要傍著他的路子?那公孫一清的師門長輩,最是個眼里不揉沙子的角色,便你身邊的這錦毛虎、矮腳虎、白面郎君三個,在清風山打家劫舍也就罷了,偏偏好綁了活人上山,摘取心肝做醒酒湯吃,這一件事便犯了那人的忌諱,定不肯饒的。你就是將來想走公孫一清的門路受招安,只怕有這樁事情在,招安不得,反倒要被剿了個干淨,到那時,卻悔之無及了。和尚也是可嘆,好端端一位星主,卻這般不識天數,豈不可嘆?」

那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與白面郎君鄭天壽三個,不料想給這盲僧一口道破身份,也不由得又驚又怒,正要圍攏上來,那盲眼和尚連同雪中那具太乙式盤,卻是轉眼之間都消失無蹤!

只有一個絕稱不上和藹的聲音,如告喪般遠遠傳來︰「押司此去,可要時刻在意,青州地界可不容押司安穩度日。若不信,且問問你身邊這些兄弟,曾經與他清風山並立的桃花山人馬,如今卻往何處去了?若能躲過劫數,將來我在還道村玄女廟等你便了。」

這番話說出來,就是燕順、王英、鄭天壽這三個清風山的山大王,也是忽地閉口不語。

宋江見他們三個神色有異,不由得問道︰「燕順兄弟,這桃花山是怎麼一回事?」

燕順支吾了一陣,方才道︰「那桃花山上原來也有一股人馬,幾個頭領喚作打虎將李忠、小霸王周通,開山立櫃甚早,與俺清風山也有幾分交情。只不料,那年春天,桃花山無端便沒了聲息,只听說山里有什麼水神顯聖,得了朝廷敕封,整個山頭都沉作了一汪大湖。俺們打發去桃花山的人,也沒有尋著那兩個頭領,這桃花山許多人馬就這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此事十分地作怪,也不知到底是個什麼緣故。」

宋江听了這話,搖頭道︰「或許那兩位首領是遇著什麼天災,也未可知。今日遇見的這僧人甚是古怪,也不知他來路如何,為何這般戲耍于我。」

幾個人驚一陣,怪一陣,疑神疑鬼,依舊朝著青州方向去了。

……

………

大宋的江山萬里,中原江南,有人雌伏而不甘心,有人已經蠢蠢欲動,可將目光收回,轉向宋遼邊境上,又是另一副忙碌景象。

伐遼大軍原本一直頓在雄州,不管是蔡攸童貫,還是老種小種,以及西軍那些有數的將門家主,一個一個,有資格的都在扯皮,試圖爭奪這場攸關大宋國運的戰事的主導權。而地位稍差一點的,則早早就就根據各自的利益所關,開始選邊站。

不過隨著涿易二州不復為遼人所有,宋軍終于有了進兵的可能,這個時候,西軍將門和童貫蔡攸這對宣撫使、宣撫副使的官司也就打得越發白熱化。

當然,中間更少不了許玄齡這位道官攙和,把局勢弄得更加混亂。

之前童貫方面派出了趙良嗣,西軍方面則是熙河軍姚古的養子姚平仲,試圖繞過許玄齡這個光桿道官,掌握涿易二州。

但趙良嗣和姚平仲這一去,就成了黃鶴一去不復返,而許玄齡只是裝傻充愣當不知道。

最讓童貫和蔡攸膩味的,是涿易二州易幟的事情,早通過許玄齡的路子傳入了汴梁,趙佶固然對這般奇功頗為激賞。但同時,童貫還在雄州按兵不動,這就讓大宋最具藝術家才情的那位官家有點不滿了。

雖然童貫的聖眷始終不減,但趙佶也從方方面面的渠道暗示了這位童宣帥,讓他立刻揮師北上,收復燕雲,不要再頓在雄州等過年。要不是顧慮童貫感受,只怕趙佶就直接通過政事堂發明旨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