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81章 定淮南(一)

「陛下,剛剛長江水師派人送來奏報。」

洛陽,紫微宮。

新任樞密使韋昭度來到李曄面前,恭敬地站著。

年前,借著討滅西州回鶻的良機,李曄對朝堂可謂來了次大換血。

當了十來年樞密使的裴榮調任門下高官官侍中一職,新的樞密使由侍中韋昭度接任。

之所以不讓劉麒、劉奎或者其他功勛卓著的武將擔任這一職,也是為了避免那些武將借機安插手下、培植黨羽,威脅皇權。

不過以文馭武的事,李曄不會做,那樣並不利于大唐的開疆擴土。

除了韋昭度和裴榮兩人對換職務外,李嗣周被調離了長安,擔任關內道布政使,接任兵部尚書的是原安西大都護府副都護的徐世仁。

彭王李惕接任了宗正卿一職,李易則是調回中樞擔任大理寺卿,延王李戒丕被調回中樞擔任門下侍郎。

除此之外,下面的六部侍郎或者九寺長官,也有一部分調到地方任職。

而且李曄趁機定了一條鐵令,擔任朝廷重臣的官員必須有地方州、道累計十年的任職經驗。

朝廷的十幾名重臣可是能參與朝廷重大事務決策的,作為官員誰不想成為重臣之一?

入仕的這些人沒人不想成為重臣,大展拳腳。

所以在這個鐵令頒布後,一些有想法並且年輕的權貴便開始想辦法外放了。

按照李曄的想法,他不希望可以決定整個帝國走向決策的重臣們,對于下層的事情一點不知情。

當然皇族並不要求十年的地方任職經驗,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現在皇族都沒有封地,也不允許離開長安,除了李曄下旨外出任職的。

此次李曄雖然把朝廷搬到東都洛陽,但在長安也布置了一部分官員留守。

以侍中裴榮為主,外加大學士兼鴻臚寺卿歸仁紹、禮部尚書鐘傳、大理寺卿李易四位重臣留守長安。

除此之外,各部也都留了一部分官員在長安,以便處理日常事務。

或許有人覺得李曄是冷落了裴榮,但後者擔任樞密使十余年,雖然其在軍中的勢力不強,但繼續擔任下去也不利于李曄對樞密院的掌控。

名義上是疏遠裴榮,實則也算是保護吧。

若是鬧到李曄起疑心後,那可就不是換個官職了,而是血流成河。

「長江水師那邊出什麼事了?」李曄有些疑惑。

「是倭國那邊的事,說是倭國出動軍隊圍剿佔領石見國的新羅海盜,為了保住礦區,明州水師的將士參與了戰斗。」對于倭國的事,韋昭度也是接任了樞密使才知道的,當時他也很意外。

「參加了就參加了吧,結果如何?」李曄倒不覺得什麼,反正遲早都得曝光的。

「陛下,只是臣覺得,倭國可能會發現我大唐水師在背後支持海盜,這傳出去,有損大唐和陛下的聲譽。」韋昭度擔憂道。

若是以前,韋昭度肯定會反對啥的,但被李曄收拾後,老實多了。

不老實的,都被李曄找機會趕到了地方任職,還都是偏僻的。

例如蕭遘,現在還在安南那邊呢。美其名曰,維護大唐邊疆的穩定,你既然有才,就去那邊教化土著蠻人吧。

「聲譽能當飯吃?不用管,倭國的兩處礦區,今年預計可以為我大唐提供五萬斤,甚至更多的銀錠,那可是值上百萬貫銅錢。

愛卿還覺得那些所謂的聲譽有用嗎?若是朝中大臣有人議論,直接送到西域或者平南、安南等地去。」李曄冷聲道。

「臣遵旨!」韋昭度拱手道。

「淮南那邊回信了沒有?」李曄追問道。

「暫時還沒有消息傳來。」

「那就再等等,若是他再不動身,就給石凌下令,讓他帶領水師去揚州轉轉。」李曄冷聲道。

此次抵達洛陽,解決淮南的遺留問題是李曄打算第一完成的事。

淮南富饒,又卡住大運河要道,若是一直被楊行密佔據,影響朝廷對江南的控制,所以必須解決淮南問題。

抵達洛陽後,李曄就下令宣楊行密以及其手下大將李神福、周本、安仁義、朱延壽、長子楊渥六人前往東都洛陽面聖。

在向淮南下達了這道聖旨後,李曄就讓江淮、河南、湖北、江南、江西、齊魯、浙江七道兵馬做好準備,並且還調了四支禁軍進入毗鄰淮南的江淮等道。

意思很明顯,若是楊行密拒不奉詔,李曄會下令讓禁軍出動。

所以擺在楊行密面前,就兩條路。

要麼奉詔入東都,但等來的結果可能是被一鍋端,剝奪軍權;要麼就是拒不奉詔,然後被朝廷當作叛逆圍剿。

這可是關乎未來,楊行密怎麼可能這麼快做決定……

「節帥,這不能去啊,小皇帝擺的是鴻門宴,節帥要是去了,可就回不來了。」

得知朝廷下令讓楊行密以及淮南重要的大將去洛陽,他手下的人便就不贊同,反對聲比較大的就是大將周本。

「說的輕松,若是不去,朝廷會怎麼對待我淮南?」一旁的朱延壽冷聲道。

「姓朱的,你是想害死節帥嗎?或者說你已經投靠了朝廷,所以才會同意節帥去洛陽。」周本憤怒地指著朱延壽呵斥道。

楊行密也看了看朱延壽,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異色。

若不是朝廷在外逼迫,或許他早已經對朱延壽等人動手了。

「胡說八道。」朱延壽心里一驚,自己做的挺隱蔽,不至于被發現才對,「我這是為節帥和大家好。你們也不看看朝廷在淮南周邊布置了多少禁軍,僅在淮南周邊,就有六七支禁軍。

徐州有右天策軍,齊州有左驍衛,右驍衛在汴州,左神武軍在襄州,長江水師更是在我們不遠處的升州……

這就是差不多十萬禁軍,更別說小皇帝從長安還帶來了右神策軍、左右神機營、左監門衛和右金吾衛。加上各道的地方駐軍,朝廷一下就可以集結二十多萬大軍從三個方向進攻淮南,我們拿什麼抵抗?

而且你們想過沒有,若是真的兵戎相見,節帥,還有我們這些人的下場會是什麼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