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80章 韓寇為禍(七)

大森城外的伏擊只是趁著倭軍輕敵,否則以三百唐軍外加八百海盜,未必能擊敗擊敗兩千倭軍。

所以在倭軍大敗而歸後,唐軍便下令撤回了大森城固守,然後等待水師的援軍。

以大森城的守備力量,倭軍短時間想要攻下並不容易,而且大森城有自己的碼頭,可以隨時乘船離去。

只是放棄大森城,礦區那邊就會陷入更加不利的境地。

得到自己先鋒部隊大敗的伴義朝頓時惱羞成怒,便率領大軍快速追擊,想要奪下大森城,然後給那些海盜一個狠狠的教訓。

可很快伴義朝的大軍在大森城下狠狠地踫了壁,進攻數天,不僅沒能攻進大森城,還損兵折將數千人。

這個時候伴義朝便把希望寄托于水師方面,可很快等來了水師全軍覆沒的消息。

水師覆滅,加上大森城和礦區那邊進攻不順,一時間剩下的倭軍都有些士氣低落。

就在倭軍陷入很尷尬的境地時,海盜的援軍抵達了。

兩千唐軍和四千海盜趁夜抵達了大森城,並趁機偷襲了倭軍大營。

本來偷襲就讓倭軍有些驚慌,結果兩千精銳的唐軍也隨之殺出,讓大森城下上萬倭軍陷入恐慌之中。

當天晚上,倭軍大敗。

伴義朝這才確信了海盜背後的確是唐人在支持,而且還有唐軍直接加入作戰。

毫無疑問,當水師和大森城兩次戰敗的消息接連傳到倭國平安京的時候,引起的動蕩可謂不小。

藤原時平直接趁機對菅原道真發難!

兩萬軍隊折損,這對于只有幾百萬人口的倭國來說,並不是小事。

雖然不至于傷筋動骨,但這件事要是沒個說法,怎麼平息那些出兵國的國守的憤怒?

「天皇陛下,截止目前,已經有十二個國守上疏,希望嚴懲戰敗之人。」

藤原時平可不管時機對不對,趁著現在地方國守也對菅原道真不滿之際,他便開始想辦法除掉這個政敵。

「十二個國守?怎麼如此之多?」年輕的醍醐天皇也有些震驚。

「陛下,除了播磨、安芸等直接出兵的諸國外,還有九州等國的國守也都上疏。

如今新羅海盜猖獗,而作為右大臣的菅原道真有著極大的失職。若是沒一個好的結果,臣擔心這些國守會更加不滿,進而引起騷亂。」藤原時平一邊說一邊夸大其詞。

醍醐天皇畢竟年輕,哪里懂這些,一時間也有些被嚇住了。

「菅原愛卿,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兩萬大軍都會失敗?」醍醐天皇責問道。

這次失敗,可不僅僅是折損兩萬大軍。在海盜重新恢復對出雲、石見兩國的佔領後,長門國有大量的海盜涌入,就連備後和安芸兩國也淪陷大半。

出現在倭國的海盜也突然增加了很多。

菅原道真回答道,「啟稟陛下。根據伴義朝以及其他將領的匯報,這次戰敗,是因為海盜的隊伍中,還有一定數量的唐軍。

我們的水師,也是被唐人的水師擊敗的。

現在能證實,的確是唐人在背後支持這些韓寇,所以韓寇才有實力劫掠倭國。」

「右大臣這話跟廢話可沒什麼區別。」藤原時平淡淡道。

「菅原愛卿,既然你說跟唐人有關,可唐人為什麼會支持韓寇?」醍醐天皇有些不解。

「回陛下,是因為石見國有一處大銀礦。據悉,在去年一年內,唐人支持的韓寇從石見國運走了上萬斤銀錠,換成唐人的貨幣,就是十六萬貫,頂的上我們國庫收入的一成了。

陛下,若是我們能奪回這里,並大力開采,國庫的收入便能得到極大地增長。」菅原道真語氣真誠地說道。

「右大臣說的容易,我們已經折損了兩萬軍隊,又能集結多少軍隊去奪回石見國?」藤原時平陰陽怪氣道。

「你……」看到藤原時平這個時候都不忘擠兌自己,菅原道真十分惱怒,「陛下,既然石見國有銀礦,我們就不能讓韓寇一直佔領著。解鈴還須系鈴人,既然是唐人在背後扶持韓寇,我們或許得從唐人下手,了解為什麼唐人會支持韓寇。

只要沒有了唐人的支持,韓寇便不足為懼。」

「你說的輕巧!之前可是右大臣說的唐人內亂,萬一支持韓寇的是唐人的一支地方軍閥呢?」藤原時平反問道。

「那就得派人出使大唐,了解情況。」菅原道真猶豫了一會兒說道。

「陛下!」藤原時平突然對醍醐天皇行大禮,「韓寇泛濫,跟右大臣平定不利有很大的關系。既然右大臣主動提出要派人出使大唐,臣建議就由右大臣親自帶領使團,算是將功抵罪。」

若是能趁機把菅原道真趕去大唐,藤原時平就有機會去收拾菅原道真的黨羽,削弱其力量。

等對方從大唐回來的時候,到時候就去對付菅原道真本人。或者大膽一點,在途中讓人除去菅原道真,讓其徹底回不來。

「陛下,臣年歲已高……」

菅原道真何曾猜不到藤原時平的伎倆,這個時候他要是離開平安京,就徹底沒人制衡對方了。

「菅原愛卿,征討韓寇不利,你的確有責任。既然出使大唐的建議是你提出來的,那就由你親自率領使團去大唐吧,篩選使團成員一事,就由兩位大臣共同完成。」想到那麼多國守需要一個說法,被嚇得不知所措的醍醐天皇只能選擇讓菅原道真去承擔這個罪責。

「臣遵旨!」

听到天皇同意,藤原時平當即便領旨。

菅原道真本想反駁,但看到天皇態度堅決,本欲出口的話便咽了回去,無奈的舉起手行禮,「臣遵旨!」

離開皇宮,藤原時平看著有些失落的菅原道真,頗為得意,「恭喜右大臣又再一次擔任遣唐使團的正使。」

「左大臣的奸計得逞,心里很高興吧!」菅原道真冷哼道。

「話怎麼能這麼說呢?出使大唐可是一件好事。對了,現在使團的副使還沒定,本官給右大臣推薦一個吧。三善清行,師從巨勢文雄學習漢文及唐人諸子百家之學、文章典籍之要,漢學功底頗深。

本官覺得他作為副使還是不錯的,能幫到右大臣!」藤原時平笑著道。

「隨便!」

菅原道真神色不善的回了一句,然後便拂袖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