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72章 朱友讓的猶豫

李振帶著錦衣衛到朱府的時候,朱友讓早已等候多時。

這一次錦衣衛可是聲名大噪,河中一行,河中節度使死了,私鹽案破了,現在刑部的大牢里還關著不少涉案嫌犯呢。

至于河中節度使之位,不少人也都盯著,雖說河中不算一道,但那也是一鎮節度使,誰不想更進一步。

當然這跟朱友讓沒關系,他就一個商人而已。

「李指揮使大駕光臨,這讓朱某府上蓬蓽生輝啊!」

看到從馬車上下來的李振,朱友讓連忙迎了上去。

看著眼前這年齡已到中年的男子,居然還是朱溫的義子,朱溫都沒他大吧。

「世子客氣了。」李振拱了拱手。

朱溫是郡王,朱友讓又是朱溫義子,稱其為世子倒也不為過。

「指揮使請。」

雖然知道李振來著不善,但朱友讓也不敢絲毫怠慢。

李振沒有客氣,在朱友讓的帶領下來到府內。

看著寬敞、大氣的朱府,李振雖然早就知道情況,但親眼看到,還是有些驚訝,這朱友讓是真的有錢,難怪能被朱溫收為義子。

對于朱友讓,錦衣衛那里有著很詳細的資料。

與其說朱友讓心甘情願成為朱溫義子,倒不如說他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家財。

朱友讓是汴州人,在來長安之前,他的根基就在汴州。

但是汴州屬于四戰之地,加上局勢本就動蕩不堪,坐擁萬貫家財的朱友讓很容易成為安歇強權之人眼中的獵物。

但在朱溫到了汴州後,這位就獻上了近半家財給朱溫充當軍費,朱溫這才能在汴州立足,最後便收了朱友讓為義子。

這樣一來,朱友讓就綁在了朱溫的船上。

不過這不代表朱友讓對于朱溫就真的忠心耿耿,之所以投靠朱溫,無非是趨利避害,保全自己而已。

所以只要當朱溫無法抱住他,或者有更強的人向朱友讓伸出橄欖枝的時候,以朱友讓的性子,叛離朱溫的可能性很大。

商人逐利。

所以只要確認這點,李振就有把握把朱友讓收買過來,讓他成為反制朱溫的一枚棋子。

「不知……」

朱友讓正開口詢問李振來意時,李振抬起頭,笑著道,「世子,李某人也不繞圈子,今天來是想給世子送一場富貴的。」

「富貴?」朱友讓不解,「李指揮使這是何意?」

李振微笑道,「世子可曾听說過皇商?」

皇商?

听到這兩個字,朱友讓的呼吸明顯變重了。

他怎麼沒听說過,皇商直接就是跟財富掛鉤的。

你去長安城問問,哪個商人不想當皇商。

但是你想與不想,都不是你能做主的,那必須是陛下下旨,才算是真正的皇商。

而一旦成為皇商,只要不是傻子,那麼皇商就意味著錢,數不盡的錢。

沒看長安城的人都很羨慕何東和張雄二人嗎?

這哪是賺錢啊,簡直就是搶錢。

朱友讓也是商人,自然也在這些人中間。

朱友讓盡可能讓自己保持冷靜,裝作不在乎地模樣看著李振,笑著道,「指揮使說笑了,長安城的商人誰不知道兩大皇商。」

「那世子有沒有興趣成為第三位皇商?」李振盯著朱友讓說道。

「什麼?」雖然有些猜測,不過當听到這個,還是有些震驚,呼吸也明顯變得慌亂不已,「指揮使說笑了吧,朱某何德何能,可以成為皇商,而且這也是陛下欽點的,難道指揮使可以做主?」

李振笑了笑,「皇商自然要陛下首肯才行,不過本指揮使卻是有建議的權力。本官要是沒記錯,世子本名姓李吧,可不是現在的姓。

李姓多好,本官也姓李,陛下也姓李,這可是皇姓,不是嗎?」

李振這話里有話,但朱友讓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這話里的言外之意,無非是讓他叛離朱溫、投靠陛下。

可這個決定可以隨便下的嗎?

他的家人還在汴州,而且他能瞞住朱溫?那可是一個殺人不眨眼的主。

「指揮使說笑了,朱某乃義父的義子,自然跟隨父姓。」朱友讓還是拒絕了李振拋的橄欖枝。

李振也沒生氣,「本官覺得做人不能忘本不是?世子可以好好考慮一番,本官沒記錯的話,世子有個雲英未嫁的女兒吧,听說長得還挺標致。」

「你要干什麼?」朱友讓臉色一變,猶如護犢的母雞一樣,神色不善地盯著李振。

「世子多慮了,只是朝中上下都覺得陛下子嗣較少,需要廣納後宮妃嬪。本官剛好想到世子也有一合適的女兒,倒是可以試試。」

李振的建議無非就是讓朱友讓跟朝廷綁在一起,到時候怎麼選,想來朱友讓自己也清楚。

正如他所料,朱友讓也不可能匆忙就做決定,他也沒有就通過這一次交談就能拉攏對方。

面對他的建議,朱友讓一直左顧言他,李振也很知趣不再提這個事。

他今天可不只是來示好的,朱友讓可是牽扯到了私鹽。

不過令朱友讓疑惑的是,李振對于私鹽一事草草揭過,反而建議他正大光明從河中鹽池購買鹽到河陽、宣武等地販賣。

「季興,你覺得這李振來想干什麼?」

李振走後,朱友讓詢問著一旁義子朱季興的看法。

朱季興沉聲道,「義父,這李振的目的很明顯,他想要拉攏義父投靠朝廷,跟郡王決裂。」

「你覺得為父應該怎麼做?」朱友讓淡淡道。

「孩兒不知!」

「罷了,都下去準備一下,過幾天我們回一趟汴州,說來為父倒是有段時間沒回汴州了。」……

私鹽一案,最終還是塵埃落定,裴贄作為刑部尚書主審,有著大理寺和御史台盯著,倒也不敢徇私。

參與謀反的那些人,主犯都被判了死刑,等著問斬。

至于其他人,罪名稍重的,都被判了流放,流放地主要是安西大都護府、黔州和安南。

至于牽扯到私鹽一案的官員,除了安邑和解縣的縣令被革職流放,其他人都被貶職。

張浚被貶為河州長史,崔昭緯貶為費州司馬(為下州),劉崇魯為巴東縣令(中縣令)。連帶御史台的台院侍御史也換了一茬,盡皆貶到地方任職。

雖然這次私鹽一案牽扯到的官員比較多,但畢竟都沒什麼重臣,還影響不到朝廷的日常運轉。

而李曄的關注點早就從私鹽一案離開,而是放在了河東,準確是昭義。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