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86章 李儇退位(二)

目前李曄可以調動的軍隊不多,成都府的軍隊不能調,這是要穩定蜀地後方的。其實成都府只有不到三萬軍隊,李曄覺得有些單薄了,不過旁邊有松州都督府,南詔目前國力衰退,吐蕃陷入內亂,倒沒有可以威脅蜀地的存在。

在剔除要防守關中的軍隊外,李曄可以調動的軍隊也不到十萬人。

雖然說趙德堙手上的軍隊有一半是烏合之眾,不過這畢竟是十幾萬大軍,若是出兵太少,不一定能收復山南東道。

想到這里,李曄心里便有了決斷。

「讓部隊換防一下,讓左神武軍接管潼關的防守,左天策軍調至商州,左龍武軍調至華州。」

「殿下真的打算對山南東道用兵?」李英旭遲疑道。

李曄的這個調令很明顯是針對山南東道。

想看目前朝廷的風向,其實看左右天策軍的動向即可。

右天策軍駐扎在涇原、寧,除了應對河西之外,未嘗沒有震懾李思恭的意思。

左天策軍駐扎在潼關,主要是防備山東強藩,包括朱溫、秦宗權和王重榮。

不過現在常行儒佔據陝州,朝廷與山東強藩就有了一個緩沖地帶,左神武軍這一萬五千人負責潼關的防御即可。加上朝廷目前不想面對這些山東強藩,所以也不用在潼關布置重兵。

而商州靠近山南東道,把最強的左天策軍放在這里,其目的不言而喻。

「自然,本王可不想讓秦宗權繼續禍害山南東道和荊南。」李曄並沒有否認。

其實這些藩鎮沒幾個好東西,不少人都生性殘暴,性格好的,也無法在這亂世崛起。

死去的黃巢,就是個人屠。跟過黃巢的秦宗權、朱溫等人都有這毛病,當然還有剛死不久的王重榮。

不過目前這些藩鎮中,沒有比秦宗權更為殘暴。

用句話來形容秦宗權及其軍隊的殘暴︰西至關內,東極青齊,南出江淮,北至衛滑,魚爛鳥散,人煙斷絕,荊榛蔽野。

秦宗權軍隊所過之處,百姓或被殺絕,或逃散殆盡,沒有糧食就殺百姓,以人肉作為軍糧。

這就導致各問題,那就是目前山南東道的人口不到十五萬戶,比劉句容執掌山南東道時少了一半多,這個‘功勞’自然就是趙德堙和他的軍隊。

從趙德堙佔領山南東道來,就有大量的百姓逃到興元府、金州或者商州等地,這也變相增加了山南西道的人口。

十年前,唐王朝實際人口還有大約6000萬左右,現在可能只有4000萬出頭(估算數字,包含未在冊人口)。

黃巢叛亂是導致人口急劇減少最直接原因,至于直接黃巢叛亂的人口就高達千萬。加上其他地區的藩鎮混戰和現在的秦宗權叛亂,近幾年人口不斷減少。

山南東道三年內減少一半多。

荊南目前也人口巨減,在冊人口不足四十萬戶,江陵府更是減少到十萬戶。

這兩個都跟秦宗權有關︰山南東道目前被秦宗權部下趙德堙戰局;而荊南也遭到過趙德堙的進攻,加上兩年內數易節度使,人口直接減少了三分之一。

就連李曄目前掌控的關中和蜀地,總人口也不到200萬戶。

蜀地人口,只有山南西道有所增長,達到了40萬戶,人口大約270萬。

由東西二川組成的四川道,在李曄剛到成都時,人口加起來大約有80多萬戶,總人口400多萬。不過幾年後的現在,不僅沒增加,反而降低到70萬戶,總人口大致在360萬到380萬之間。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自從楊師立兵敗開始,東西二川在三年內一直發生著大戰。先有西川攻佔東川,後有李曄攻打東川,緊接著又是攻打西川,三次大的戰亂,讓東西二川人口不增反減。

而關中地區,只有不到50萬戶,人口不到300萬。

其實從這可以看出,只有山南西道的人口在增長,不僅僅是戶籍人數,還有平均每戶的人口數都在增長。

從驅逐鹿晏弘後,山南西道並沒有經歷較大的戰亂,加上李曄輕徭薄役和重商的理政理念,發展迅速,人口自然增長較快。這其中有自然增長,也有山南東道等地逃過來的難民。

在這個亂世,什麼最重要?

還真不好說,但糧食和人口都重要。

有著足夠的人口,可以武裝更多的軍隊;而糧食越多,養活的軍隊也越多。

佔據了蜀地的李曄,其實並不缺糧食和人,但他並不滿足于此。掌控了山南東道和荊南,到時候朝廷無論是沿江而下攻略江南,還是平定湖南,抑或插手中原的藩鎮大戰,都有了很大的主動權……

「可惡!這個王珂,居然敢跟我搶這個節度使,氣煞我也!」

晉州,刺史府,王重盈正在這里大發雷霆。

之前,本來是王重盈和王珂一起出兵,擊敗了常行儒等叛軍,結果最後王珂突然偷襲王重盈。王重盈慘敗,帶著幾千殘兵狼狽逃回晉州。

不過現在,河中之地,除了黃河以南的陝州被常行儒佔據,虢州歸于朝廷,黃河北部地區中,王重盈依然是最大的勢力。

作為王重榮的庸才,早年也是跟著對方一起打下的河中,所以王重榮死後,支持王重盈的佔據多數,擁有數州之地。

而王珂目前只佔據了河中府周邊,兵力只有一萬余人,實力並不雄厚。

就在王重盈準備集結軍隊再次攻打河中府的時候,朝廷傳來了聖旨,任命王珂為節度使。

這個消息可謂讓整個河中大吃一驚,沒想到朝廷居然會任命王珂為河中節度使。

雖然朝廷現在勢弱,但畢竟佔據著大義,加上河中軍隊剛剛敗于朝廷之手,所以朝廷的任命還是有些分量。這就讓一些搖擺不定的人開始傾向于王珂,畢竟這位才是正式的節度使。

「父親,孩兒好像听說那王珂是用一半的鹽池利潤讓朝廷同意他為河中節度使。」王重盈長子王遲疑道。

「什麼?」王重盈顯然不知道這個事,頓時大怒,「這個敗家子。四弟在的時候,寧願跟朝廷鬧翻,也不讓出鹽池之利。誰給這王珂的膽子,讓他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

王重盈氣得胡子發抖。

他沒想到王珂的膽子這麼大。為什麼王重榮在的時候,寧願跟朝廷打起來也不讓出鹽池利潤?是因為這鹽池的利潤極大,河中這多軍隊就是靠鹽池的利潤才能供養起來的。

關中一戰,河中軍隊是損失了兩萬多。但過個一年半載,這些損失就能彌補回來,就是因為有著鹽池的存在。

可現在王珂把一半鹽池利潤讓出去,豈不是意味著整個河中的利潤就會下降很多?而且鹽池還掌握在王珂手中。

沒有了延遲,他拿什麼去養活這幾萬軍隊,怎麼讓那些搖擺不定的將領跟著他。

「父親,這個事是真的。朝廷任命張承業為榷鹽使,解縣、安邑兩地鹽池,其中一半利潤歸于朝廷。」一旁的次子王珙說道。

「可惡,這麼下去,四弟打下的基業都得被這個敗家子敗光。」王重盈大怒道。

「父親,當務之急,是立即出兵奪回河中府,然後趕走朝廷的榷鹽使。否則等王珂勢力壯大後,到時候肯定第一個就是對付父親你。」王連忙勸道。

「這……」想到出兵,王重盈有些猶豫了,「萬一朝廷出兵怎麼辦?」

一個月內,王重盈可以集結起四萬大軍。對付只有一萬余大軍的王珂,自然沒太大的問題,只是他擔心朝廷會出兵。

幾個月前,他們剛剛敗于朝廷之手,王珂又是朝廷任命的節度使。他若是推翻對方,朝廷會坐視不理?

要是遠,或許有可能。可是朝廷就在黃河對岸,河中府對岸的潼關有朝廷大軍,晉州西邊對岸的延也有一支兩萬余人的大軍。

整合了涇原、延、寧等地軍隊的朝廷,實力大增。這個時候對上朝廷,王重盈心里也沒底。

「父親大人,可以找隴西郡王,他肯定不願意看到朝廷大軍進入河東。」

隴西郡王就是李克用,由于晉王頭餃是楊復恭給的,朝廷沒有頒發聖旨承認,所以並不作數。雖然李克用出兵攻打長安,但事後,朝廷也沒免去李克用的職務,所以其還有著隴西郡王的頭餃。

「對啊,可以找沙陀人幫忙!」

王重盈眼前一亮。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