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三十五章?美人遲暮(十四)

長安,太平公主府,書房。

權策處理了幾樁政事。

今年武後駐蹕驪山,不返回神都,祭拜大饗以遙祭方式進行,儀禮從簡,外藩入朝,不參與祭禮,改為朝賀。

武後令上官婉兒處理正旦朝賀事宜,借口輕描淡寫,只是因權策賑災在外,一應籌備,不宜久拖,看似合情合理。

然而對于敏感的朝官們而言,卻是個不大不小的信號。

陛下對權相爺,顯然是一手重用,一手提防。

旁人或可隔岸觀火,生發些議論,私下里要麼為權策抱不平,念叨鳥盡弓藏,伴君如虎之類的,要麼暗自歡喜,慶幸總算有人還能抑制著些權策,有一絲絲光亮在,給他們留下些許幻想空間。

但當事人,卻是最難受的。

一個是新任的春官尚書宋之問,一個是鴻臚寺卿潘介。

兩人頗有些共同點,都是一般的聲名狼藉。

宋之問阿附張易之,逢迎拍馬,牽馬墜蹬,毫無骨氣節操,行徑令人作嘔,潘介是以下謀上,落井下石,趁著上司甘元柬落入狄光遠謀算中,非但不援手,反而大肆誣告舉發,為狄光遠輸送彈藥,間接導致甘元柬先入獄後喪命,為人所不齒。

還有一個共同點,便是處境尷尬。

張易之失蹤,宋之問失了倚仗,只能勉強與張昌宗建立關系,試圖尋求奧援,然而,張昌宗連族兄張昌期都庇護不住,頹敗之勢暴露無遺,他也是心猿意馬,惶惶不可終日,尋模著改換門庭。

潘介因協助狄光遠弄死了甘元柬,立下功勞,算是成了狄光遠的人馬,權策黨羽的外圍,名頭雖大,但實質如何,只有潘介自己冷暖自知。

權策黨羽,是朝中中流砥柱,主力人馬都是位高權重,精強務實,官場手段也凶猛,但許是因為朝野士林文壇、清流言官,大多是權策的天然側翼,時常歌功頌德,也有所砥礪監督,在道德名聲等大節方面,頗為愛惜羽毛。

潘介上位,丑態暴露人前,權策黨羽中人,甚少有人願意接納往來,閉門羹吃了不少,即便他折節下交,與官位低一等的郎官往來,閉門羹雖沒了,也是冷淡疏離,敷衍其事。

因而,潘介一直戰戰兢兢,進退兩難。

上官婉兒主持正旦朝賀,這兩人的選擇也是趨向一致。

只做個中間人,上傳下達,矛盾糾結,一律上交,不盡心,也不盡力。

上官婉兒豈是易與之輩,彈章蜂擁而至,幾乎將兩人淹沒。

宋之問先是向張昌宗求救。

張昌宗卻是為難,他連武後的面都見不著,朝官買他帳的人寥寥無幾,內侍省以往捧著二張兄弟,卻最是現實,風頭不對,翻臉不認人,張昌宗泥菩薩過江,哪里有余力管他?

于是乎,宋之問抓住了機會,干脆利落改換門庭,投向了太孫李重俊。

潘介則迅速書信給權策,等待他的回應,許是跟宋之問一樣,也想著求助無果,便另投他人。

只可惜,權策卻不是孱弱無力的張昌宗。

權策寫了回信,卻不是給潘介的,而是給神都留守狄仁杰的,令他設法盡早將潘介處理了了事,免得上躥下跳,令人煩惡。

狄仁杰出手辦理此事,最為合宜。

他雖已經融入了權策一黨,但明面上仍舊保持相對獨立,以安撫旗下的中立派系人馬,由他出手處置潘介,可以說是中立人馬看不慣潘介的人品,也可以說是當父親的宰相狄仁杰,出手拾掇兒子狄光遠的殘局。

這樣一來,能夠盡量淡化此事的派系爭斗色彩,讓權策一黨保持相對平靜,盡量降低拋棄同黨的雜音。

權策同時安排人傳信給上官婉兒,令她盡早綢繆鴻臚寺卿的人選,將外藩事權接了過去。

武後既是樂意扶植上官婉兒,他自是不會阻攔。

終歸不過是左手倒騰到右手。

平心論,權策並不樂見武後過于信任上官婉兒,並加強她的權勢,這對于他,毫無影響,但對于武後本身,卻是越來越不可承受之重。

待到底牌揭開之時,月復背受敵,權策倒是擔憂武後能否承受得起。

除此之外,夏官尚書鄭愔上門請命,事由是西塞神武道全軍班師回朝與正旦日獻捷之事。

若是可以,鄭愔並不願直面權策這位首輔宰相,實在是前兩遭都飽受權策強勢壓制,很不愉快,留下了陰影。

但事關軍事,分管之人名義上是宰相歐陽通,能拍板落槌的,卻只有權策。

想到日後,只要在夏官尚書任上,便少不得面見權策議事,鄭愔為自己深感哀戚。

事情雖不復雜,但涉及軍衛排位和功臣主次,卻很是敏感,稍不注意,便得罪了大人物,足令人心弦緊繃。

頭一道難關,便是獻捷之人,是立節郡王薛崇簡還是魏王武延基?先導之軍,是南衙左領軍衛還是北衙焰火軍?

權策思忖片刻,「以立節郡王獻捷,魏王次之,以左領軍衛先導,焰火軍次之,序列中排除公孫雅靖,增補狄光遠」

「酋首貢獻,論欽陵和一應中下將官都可獻上,將邏些城方面達扎恭的首級撤下,與赤德祖贊的尸身,一同送至神都四方館吐蕃使團,表明警告之意,也避免過度刺激吐蕃」

翻了翻眼皮,冷哼了一聲,「本相措置,你可報與上官昭容,若她有異議,再來報我」

「相爺,下官,下官……」鄭愔被權策一口道破了心事,驚駭之下,支支吾吾,難以清楚言語。

權策卻懶得理他,隨口呵斥,「退下」

「是,是」鄭愔訥訥應命,倒退出門,心中苦水翻涌。

門扉輕啟,權策的政治大秘書,尚書省左司郎中李昌鶴進門來。

「昌鶴,安東都護府靺鞨使團到了何處?」

「稟相爺,已經過了河北道,進了河南道境內」李昌鶴躬身回應。

「傳話給鄧懷玉,讓他安排,將契丹蕃將駱務整和靺鞨世子大祚榮放進迎接隊伍中」權策閉著眼,仰面靠在椅背上,「記住,此事隱秘,不要驚動太多人,也不要張揚」

李昌鶴應命退下,腳下沉穩如故,雙手卻緊握成拳,臉上有些按捺不住的興奮。

在權策身邊效力許久,終于獲得了為權策處置私密事的機會。

「絕地,傳令給崇敏,讓他負責坐鎮指揮,咒日前出新安縣,可不擇手段」

「此事,我只待結果,不問死傷」

權策的眼楮仍舊沒有睜開,眉頭蹙成疙瘩。

「是,主人,可須令咒日與瑤環娘子見面?」絕地瞧著他,心中微疼。

權策猶豫了下,搖頭拒絕了,「不必了」

「是」絕地頓了頓,罕見的多嘴了一句。

「瑤環娘子,定會平安歸來」

喜歡盛唐破曉請大家收藏︰()盛唐破曉熱門吧更新速度最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