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百一十八章?是佛是魔(五十五)

神功元年臘月底,神都苑地下吐火。

火舌蔓延,自天水公主府、相王府和合璧宮三處,延伸至原控鶴監工地,火勢凶猛,地面為之灼熱冒煙。

冬日積雪,旁處都是白雪皚皚覆蓋,唯有這幾處,積雪融化,地面為之燻染 黑。

奉宸令、地官侍郎、恆國公張易之和壽春王李成器,同時失蹤。

神都留守、宰相狄仁杰和親自前來查看,有人在 黑的路面下,發現了一條漆黑的地下通道。

狄仁杰深知此事不單純,當即下令將掘開的路面原樣掩埋,令神都苑負責營繕的內侍,立時將地火破壞的路面恢復如常。

同時,以神都苑不靖為由,令洛陽府地方鋪兵接管神都苑各處防務,尤其是相王府、合璧宮和天水公主府三地,授權洛陽府鋪兵入內值守。

合璧宮中,奉宸府的武士群龍無首,有那性子烈的,逞凶斗狠慣了,聚眾反抗洛陽府鋪兵入侵,他們的主子張易之失蹤,卻還有張昌宗的牌子好打。

「爾等休得胡作非為,鄴國公就在驪山御前,仔細我等告上一狀,讓爾等吃不了兜著走」

「你們這些街頭賤役,敢擅自闖入皇家禁苑,提防禍連九族」

「退後,統統滾出去」

……

雙方對壘,奉宸府的武士竟不比洛陽府的鋪兵人數少,論塊頭氣勢,更是遠遠超過,穩佔上風。

合璧宮這一路,是洛陽司馬崔澄親自帶隊,似是對反抗早有預見,端坐馬上,見此異狀,波瀾不驚,手上輕輕一擺,更有大批鋪兵涌入,源源不斷。

「本官奉政事堂指令,前來接管防務,勸諭爾等,莫要逞凶抗命」崔澄正眼都不曾看他們一眼,一手勒著馬韁繩,一手輕輕捋著馬鬃毛,語聲冷漠,「否則,後果自負」

「我呸,你個五品芝麻官,何曾管到爺爺們頭上」

「瞧著你面女敕,早些回家找你母親吃女乃,莫要在這里大言唬人」

……

奉宸府的武士們污言穢語,不為所動。

後頭一陣騷動,有人將恆國公張易之的御賜白圭捧了出來,放在一個桌案上,焚香供起,擺在大門正中,桀桀獰笑,有恃無恐。

「這是陛下御賜的白圭,有膽子的,往前一步試試,嘿嘿……啊……」

一個神氣活現的武士,被一只鐵箭射中了眼楮,自後腦貫穿出來,摔倒在地,慘叫連聲,像只死雞一般抽搐了幾下,很快便沒了動靜。

鮮血 撒,將那白圭染成了血紅色。

奉宸府的武士,喚醒了不吉利的記憶,驚恐萬狀,紛紛後退不迭。

當初武後暈厥,在飛霜殿養病,他們據守飛霜殿,權竺也是用這種方式開路,強奪防務的,只不過,權竺射的,是他們的主子張易之。

「嗡……」

弓弦震動聲良久不去,崔澄緩緩將弓箭放下,面如平湖,「本官來此,接管合璧宮防務,爾等若再敢造次,本官說不得,要平亂了」

奉宸府的武士面面相覷,卻是連一句硬氣話都不敢說,便縮了回去。

卻並沒有走遠,而是在宮門內探頭探腦地觀望。

鋪兵向兩旁分野,崔澄掄起馬鞭,狠抽幾鞭子,胯下駿馬飛奔向前,奮起四蹄,將那桌案踹開,染成紅色的白圭,碎裂成幾片。

鋪兵跟隨在崔澄馬後,涌進合璧宮。

紅色的白圭,也不知被多少人踐踏過,踩成了黑乎乎的。

相王府的接防,很順利,相王李旦偶感風寒,臥病在床。

三子隆基、四子隆範都已早殤,長子成器又失蹤了,次子李成義是宮女庶出,出身卑賤,向來不為所喜,出面應付換防事宜的,竟是不滿十歲的幼子中山郡王李隆業。

天潢貴冑,稱帝成王,細細算來,子嗣落地成人,卻比尋常百姓家還要艱辛。

李旦的子嗣,比才入葬的兄長李顯,更要單薄。

李顯還有重福、重俊、重茂三子在世,他只剩下成義和隆業兩個了。

失蹤是官樣文章,李旦心知肚明。

所謂的地下吐火,定是地堡和地道被人發現,趁李成器和張易之兩人會面之時縱火,將他們一同燒死在了地堡里頭。

九龍拱衛一彪,果真大凶之兆,插翅難飛。

李旦劫後余生,驚嚇過度,便病倒了。

李隆業接洽換防,全程有求必應,洛陽府鋪兵的針對性頗為明顯,燒成 黑的地面,都被嚴密管控起來,不容外人插手,他也只做未見。

忙完這頭,李隆業吩咐車馬,離了神都苑,前往太平公主府。

一路上,口中念念有詞,隱約有父王抱病,長兄失蹤,全憑姑母做主之類的言辭。

顯然是事先得了交代,鸚鵡學舌。

「中山王,也是來拜見太平殿下的?卻是不巧,殿下外出,去宗正寺探望安樂殿下了」

在太平公主門前廣場的大街上,迎面踫到了儀從 赫的一行人,卻是狄仁杰、歐陽通和韋巨源,政事堂在神都的三位宰相聯袂而來,他們也是來求見太平公主的,撲了個空。

狄仁杰渾濁老眼中,一抹憐憫之色一閃而過,多說了兩句,「中山王若是不急,可晚些時候再來,也可交代門房管事,待太平殿下回返,到府上傳個訊」

論起歲數,李隆業與薛崇簡幾乎同齡,但他在外歷練少了,沒有見過大場面,听得狄仁杰和顏悅色,竟手足無措,漲紅了臉,拱手道謝,轎簾卻落下了,又要下馬車,腳踏卻沒有放好,亂糟糟沒個章法,頗見狼狽。

「中山王不必多禮,我等告退了」狄仁杰輕嘆口氣,放下了馬車簾幕。

李隆業呆呆立在馬車車轅上,愁眉苦臉,不知該如何進退。

返回政事堂,狄仁杰三人默坐良久。

神都連串詭異之事,局面已近崩解,各方勢必要調和立場,妥協一致,給驪山一個交代。

他們當朝宰相,能做的事情,卻並不多。

要不然,也不會聯袂前往太平公主府。

「二位同僚,孝和皇帝的喪儀已畢,依著陛下旨意,太孫殿下和安樂殿下也該啟程前往長安驪山了,然而安樂殿下眼下還在宗正寺獄中,不知二位以為,此事當如何處置?」狄仁杰選了個擺在明面上的切入口。

「奉宸府辦的案,可令他們移交證據,梳理一番,若無情實,自當開釋」韋巨源先接話,他是李裹兒一系,雖說現在並入權策麾下,當表現出的忠義姿態,還是要有的,若是不然,哪個主子敢用他?

「咳咳」歐陽通咳嗽了一聲,「此事想來,倒不必如此麻煩,安樂公主被誣,與北郊兵變有干系,只要北郊兵變真相大白,所謂罪名,自然瓦解冰消」

話到此處,又回到了禁區。

說到底,這許多事,盤根錯節,並沒有他們能動的閑棋。

「罷了,明日,再去拜見太平殿下」

《盛唐破曉》無錯章節將持續在青豆更新,站內無任何廣告,還請大家收藏和推薦青豆!

喜歡盛唐破曉請大家收藏︰()盛唐破曉青豆更新速度最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