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四章 赤心之石(下三)

天授二年九月初一,朔日大朝。

君臣見禮之後,武後問政,各地民生雖無大礙,卻也不順,病在兩都之間。

遷都一年之久,長安人口仍舊維持暴增趨勢,只增不減,已經達到三百萬之巨,民生物價騰貴,怨聲載道,而神都移民事務進展不佳,施行至今數月,僅有數萬人入神都,且多是家無資財的流民。

武後下制,自洛陽及山東之地,調度百萬擔米糧蔬果至長安,緩解民生之需,兩都之間運轉行商,不得設置路卡,不征稅費,申飭長安留守建安王武攸宜、鳳閣侍郎李昭德辦差不利,履職無效,武攸宜降職三級,李昭德罰俸兩年。

邊事方面,雲州都督令狐倫繼續與突厥零星攻擊纏斗,漸漸不支,突厥小股兵馬越發肆無忌憚,在雲州右翼的涿州都督鄭重突然殺出,與令狐倫合兵近萬人,絞殺突厥兵馬兩千余人,給了新上位的突厥可汗默啜一個響亮的耳光,內部暫有不穩,不得不專于內務,暫時收斂。

「令狐倫、鄭重有功,夏官衙門與天官衙門合議封賞奏來,默啜賊心不死,還須嚴加提防,一應軍備軍需,有司不得怠慢,若有差池,從重嚴處」

眾臣齊齊躬身領命。

「諸卿有奏本的,速速奏來」武後心境不佳,耐著性子走流程。

話音一落,武三思離開坐席走出,同時走出的還有春官衙門貢舉郎中李義揆,武三思在前頭,沒看見他,他可是看得見武三思的,連忙灰溜溜又坐了回去。

武三思一開口,不少人神色怪異,繼而心生警惕,奉獻祥瑞,歌功頌德,那是武周革命之前的風潮,如今陛下已經踐祚登基,天下穩穩在手,哪里還有得著這些,亦或者武三思又要放什麼ど蛾子?

「神都郊外,有一義民,身為女流,迭遭不幸,卻以一己之力,在渡頭搬運,供養內外兩家老幼,養育出一對子女,其子在雲中軍前效力,頗有軍功,其女嫁入士紳門第,主持中饋,鄉里傳頌其賢名」武三思的套路很深,先講了個主角為女性的動人故事,「昨日,該女前往洛水之濱散步,河水波濤突起,沖出一塊拳頭大小的褐色石頭,其質通透,內里有石髓,色澤赤紅,日光之下,光芒四溢,靈動如血液流淌,可謂赤心之石,故而獻與陛下,以彰忠心」

「哦?有這等事?」武後起了些興致,「現在何處?」

「回稟陛下,義民賀氏奉赤心石在宮外候旨」武三思喜動顏色,這招果然見效了。

「宣其上殿」武後擺手下令。

賀氏身量高壯,有些老相,穿著庶民素服,手中捧著塊石頭,低眉順眼,看著地面上的紫紅毯子,眼暈得緊,走不了直線,歪歪斜斜走到殿中央,雙膝一並跪倒,「民女賀氏拜見皇上娘娘」

稱呼倒是奇妙,又是皇上又是娘娘的,若是有官員這樣稱呼,少不得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但一介平民說出來,這種下里巴人的土味兒氣息,對上了武後的胃口,她甚至被勾起了到宮外走一走的心思,「起身吧,你懷中石頭,可就是赤心石?」

「民女不曉得叫什麼石頭,只是听聞我家孩兒在邊塞作戰,有那些為皇上娘娘流血的府兵,都是忠烈,這塊石頭也流了血出來,想必也是對皇上娘娘忠心」賀氏戰戰兢兢將石頭捧給從御座上走下來的謝瑤環,意思倒是表達得很清楚。

武後拿著石頭把玩良久,見那石頭果真通體褐色,內里鮮紅剔透,珊珊可愛,對賀氏的說辭,不置可否,問御座右方的宰相們,「諸位卿家,以為如何?」

岑長倩不開口,武承嗣嘴角掀起一抹嘲諷,也是不出聲,蘇味道呵呵笑了兩聲,也沒意見。

「臣有句話,想要問賀氏,請陛下允準」李昭德洪亮的聲音很是提神。

武後看了他一眼,將石頭遞給上官婉兒,「準」

「賀氏,此石有赤心,你說它是忠心,那長安龍首原,洛陽神都苑,無赤心的石頭何止千萬,莫非盡數有謀反之意?」李昭德闊步走到賀氏面前,沉聲問。

賀氏訥訥,身子顫抖,不敢言。

「賀氏,你兒在邊軍殺敵,可有負傷?」李昭德又問。

「看家信所言,未曾負傷」賀氏實話實說。

「你兒可曾有斬獲立功?」

「有,我兒府兵出關,立下功勞,如今已任八品陪戎校尉」賀氏有些驕傲之色。

李昭德遲疑片刻,繼續逼問,「你兒雖有功勞,卻未曾負傷,未曾流血,本官是否可說他心不赤,不忠心?」

賀氏頓時惶急,當場啼哭起來,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大老爺饒命,都是民婦無知,與我兒無干,我兒可是忠心耿耿啊,皇上娘娘,饒命啊」砰砰砰叩頭,磕頭如搗蒜。

「罷了,將賀氏帶下去,賜錢百貫,帛百匹,好生慰撫,三思也退下思過」武後意興闌珊,不咸不淡地褒揚了李昭德一句,「李相慧眼如炬,眼里不揉沙子,卻也難得」

「臣不敢」李昭德哪里听不出武後的不悅,話到嘴邊又收住,退回自己的坐榻,放棄了再彈劾武三思的打算。

武三思落得灰頭土臉,倒退出殿,瞥了麟台監李嶠一眼。

眼見赤心石一事告一段落,貢舉郎中李義揆又快步出列,卻是不巧,他又看到前面有個紫袍大佬的,只好再度撤回。

「臣麟台監李嶠,彈劾右玉鈐衛大將軍張虔勖並大將軍給使範雲仙,怠慢番上戍衛職司,不敬朝廷,府兵員額三中無一,貪得無厭,冒領侵吞軍餉,向日與丘神績等人往來,頗有謀反之心」李嶠出列陳奏,字字句句咬得清楚明白,他心知,這個彈劾對他意味著什麼,從此刻起,相當長的時間里,他就站在了武三思的戰壕里。

他不在乎,他也想要跨入政事堂,決斷天下,他沒有蘇味道模稜兩可片葉不沾身的道行,便只好委身于人,求得青雲助力。

有一道凌厲的視線直刺過來,那是陰沉著臉的武承嗣。

李嶠並不意外,這就是他要的效果,或者說,這是武三思要的效果。

「將張虔勖拿下,著御史台徹查此案,若情弊屬實,處以極刑」武後怒聲喝令,早有殿內千牛將張虔勖拖出大殿。

「南衙乃軍國重地,豈容蠹蟲髒污之輩尸位素餐?婁師德,你為夏官尚書,正管軍事,可知此事?」

「臣失察,臣不知」婁師德是知道的,只是不說,但不能承認,不知道是能力問題,知情不報,卻是政治問題。

「你倒是做的好尚書,對此事可有建言?」武後也不深究,基本上認定了,找尋化解之法。

「臣以為,御史台查案期間,可令一宿將代領軍務,委派言官入右玉鈐衛為監軍使,整飭軍政,斷絕因循掩蓋,文過飾非之可能」婁師德早有重理軍務之心,得了理由,立馬端出。

武後冷哼一聲,品咂出點味道,徑直作了分派,「令右鷹揚衛大將軍王孝杰兼管右玉鈐衛軍務,令侍御史葛繪入軍中為監軍使,務必將弊案牽連人等連根拔起」

王孝杰與葛繪出班領命。

武後心情糟糕到極點,終忍耐不得,「方才屢屢出班的朝官,可有奏議,速速道來」

李義揆趕忙跳起身,疾趨到大殿中央,叩首道,「臣春官衙門貢舉郎中李義揆彈劾奉祀員外郎劉行感、雅州刺史劉行實、渠州刺史劉行瑜、將軍劉虔通等人,陰謀串聯,圖謀造反,臣親耳所聞,也有書信為證」

武後見是謀反案,心下反倒放松了,只要與國政大計無干,朝臣勾心斗角,她是歡迎的,「將相關人等,一並下大理寺獄,著天官尚書史務滋,御史中丞來俊臣,同鞫此案,勿枉勿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